氣  的  共  振

 
 

一個穴道若是屬於某條經絡,
這個穴道的共振頻率也就是這個經絡的共振頻率。

穴道是振動的最大點,若是壓到穴道、抑制振動,
就會抑制大動脈中傳送的壓力波。

我們的身體就是以動脈、
器官與穴道所形成的深廣共振網絡。

  ※

    從演化的立場看,低等動物循環只有一個基頻
全身只有一個共振腔,可視為一個由簡單彈性動脈腔
與一條條較堅硬的週邊血管,所組成的壓力腔的構造。
越演化到高等動物的身體結構越複雜,
    血液循環也越複雜。
 
  ※

    心臟剛開始形成時也只連接一條主動脈
只有一個基頻,是主動脈的天然頻率,
    接著在適當的位置長出來了,跟著竊合出第二個諧波
在恰當的位置又接著長出來了。

    一個個經絡就長出來了,到形成一個胎兒時,
全部十二經絡完全長成。演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個的經絡
從前面去產生後面的,發生的過程也是一樣,
    所以才會讓整個器官的演化過程,
看起來就像胚胎發生的過程一樣。
 
  ※

    但這整個過程不是全由基因決定的,
心臟提供能量基因物質決定生長的材料
    心臟打到共振頻率,肝的細胞就湊過來,
長成肝的樣子,不能參與共振的細胞就不是肝的部分,
這些細胞就變成身體其他組織
    所以所有動物的肝都長一個樣子,
甚至位置也都長在相同對應的位置。
 
  ※

    心臟打出能量,共振頻由低向高的產生,
器官經絡也一個個長出來,這好比是音樂理論中諧波產生的現象。
所以第一諧波能量最大
第二諧波能量第二,以此類推。

    愈高頻能量愈小,身體上的器官也是肝臟(肝需血量)最大
再來是肺臟雖大,但若觀察肺動脈,
肺不是一整個為一個臟器,
而是一小塊、一小塊為一共振單元
 
  ※

    任何一個器官都有兩個共振頻率
分別是器官本身所在經絡的頻率,與下一個諧波的頻率

    胚胎心臟打血出來打到主動脈,一開始是打個方波
(也就是一個衝量),這個方波到了主動脈裡面時,
只有一個共振頻率,也就是主動脈的共振頻。

    等到肝開始長出來之後,肝臟主動脈兩個開始共振
肝在長的時候,一定要維持原來的共振頻率,
如果不是原來的共振頻率,肝就得不到血
    所以這個頻率一定也是肝的共振頻率

    但是假如只有自己的一個共振頻率
接下來共振頻率就不會發生
    腎也就不能繼續生長出來。所以肝吸收了這個頻率以後,
    一定要再產生另一個共振頻率才行。
 
  ※

    一條動脈血管,有個分叉出來,再分成很多細的血管
然後流到靜脈去。中間這個微血管網的部位就是穴道
因為微循環特別豐富,所以也成為局部電阻最小的點

    明確地說,穴道就是靜脈動脈中間一些微循環的體系
假如去看解剖的話,也就是動脈分支的微循環特別多的地方,
再加上這個地方有很多的神經,這樣的一個點就是穴道。

    假如底下有一塊肌肉的話,差不多都在神經肌肉連接處的終板
   
(endplate)的位置。
 
  ※

    一個穴道若是屬於某條經絡,這個穴道共振頻率,
也就是這個經絡共振頻率,所以你可以測量得到。
穴道振動的最大點,也就是反節點
    而壓到穴道、抑制振動,就會抑制大動脈中傳送的壓力波
 
  ※

    但是我們身體上的經絡,
事實上並不只靠動脈網傳遞諧波
    中間還掛著器官。所以不同經絡間有器官相連,
振動就會經由器官經絡之間互傳
 
  ※

    從更微觀的層面來看,穴道則像是在兩個血管
(動脈靜脈) 間比較小的器官,
    在這裡我把兩個彈簧一個當動脈看、一個當靜脈看。

    穴道就像是這種比較小、掛在動靜脈之間的小彈簧
而一條「經絡」就相當於一條動脈帶著一條靜脈
再加上許多穴道,整個系統叫做一條經絡
    這個經絡會產生一個特定的共振頻率出來。

    而穴道是以一定的距離來排列的,
一個個的穴道以一定的距離排在經絡上,
    就會讓這兩條血管好好的共振
 
  ※

    一條經絡就是一條動脈一條靜脈,然後上面有很多穴道
而每一個器官就負責把經絡跟經絡串連起來

    振動並不是每條經絡都一樣,而是按照特定頻率在身上分配的,
    不同的頻率分配到不同的經絡上。所以你的某條經絡不好,
    它對應的器官也會跟著變壞,因為兩者是同一個頻率

    換句話說,經絡如果沒有能量,掛在中間的器官就會受影響。
 
  ※

    經絡中沒有兩條經可以重疊

    因為從數學的理論來看,
兩度空間的東西之諧波都不能是整數
    所以兩條經絕對不能相碰,一相碰的話,
就違反數學定理,共振的諧波就不能是整數了。

    所有的經絡不相碰,即使我們看到經絡掛圖上晝的,
好像經過同一個位置,其實一個是深的,一個是淺的
而不是在同一個位置。
    沒有一個穴道是兩條經都經過的
 
  ※

    練氣功的人,在運氣的時候,控制血管的成分比較少,
    大部份是在控制穴道的彈性

    運氣的時候,事實上是把每個穴道都拉得比較
所以「」就不會從穴道散掉,而通通跑到上來。
那些正在運氣的人,事實上是把肌肉弄得有點
    振動傳下來的一路上的彈性就會都受到影響。

    本來振動能量是要分配到各個穴道去的,
但是練氣功的人不讓這些振動能量分配到中途的
每個穴道及組織中,而一直往下趕,
    所以「」就一直往下走而跑到上了。
 
  ※

    我們每發一個聲音就會有振動
因此也會影響到我們身體脈波振動
    很多氣功都要求要發音,也是這個道理。

    發聲是可以輔助練氣功的,
因為發聲的動作可以讓身體不同部份的肌肉
    ( 穴道 )收緊放鬆,因而達到收「聚氣」的作用。

    不論是咒語打坐,都是一方面放鬆精神,一方面調整氣血
    讓身體的共振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而發聲的練習,更將身體各個共振腔充分利用,
    因為放鬆精神調整氣血的必要條件。

    所以,要 共振腔共振,就一定要 放鬆
這與練氣的秘訣不謀而合,
    而這正是提昇轉化能量必經的途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