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理論 (4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untitled451.bmp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
庵居長坐,積二十年。
 
師弟子玄策,游方自河朔,聞隍之名,
造庵問云:「汝在此做什麼?」
 隍日:「入定。」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獨 ─ 最深的存在
 

   14222293-md.jpg  




                              如果你的靈魂病了,醫生不會有什麼幫助 — 那時你必須有所蛻變, 
                              那時,師傅只能將你帶到這個你不得不有所蛻變的點上, 
                              因為,除了你,沒有人能夠穿透你的內在, 
                              如果有人能夠穿透你的內在,那麼這不是內在,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 醒  與  沉 睡

              15452142-md.jpg  

  

                                                                清醒時,所見皆死亡,
                                                         沉睡時,所見皆夢幻。



                          清醒時,所見皆死亡,
                          沉睡時,所見皆夢幻。                  
                          這兩句話真的很美,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 ─ 宗教的超越

撰文: 耕雲先生
 
untitled222.bmp  
                         
  
禪是宗教嗎?
禪不是宗教,因為禪超越了宗教。


          
         
           比如有位丹霞天然禪師,冬天太冷,把佛像劈了當柴烤火。
                      有人問趙州禪師:佛是什麼?答:佛是老臊胡 ─ 洋鬼子。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佛陀的耳根修行觀


                                    

 

 — 舉《楞嚴經》為例  ─ 

◎ 陳 由 斌

 

舉禪宗公案來說明「耳根」的虛妄性:

僧問玄沙:「承和尚有言:『聞性遍周沙界。』
雪峰打鼓,這裡為甚麼不聞?」沙曰:「誰知不聞?」

又僧問曹山:「親同道伴?只得常聞於未聞。」
山曰:「同共一被蓋。」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案︰我是誰? 

1235495379.jpg  

 


「我是誰?」


不真正是一個問題;因此它永遠無法被回答。

既無法被別人、也無法被你自己回答。

那麼它是什麼? 它是一個公案。

問「我是誰?」是十足的荒謬可笑的。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 悟  與  證 悟
 
西   妙

                untitled456.bmp                
 

 
《法華經》云:

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何等大事因緣?
          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極 惡 大 邪 見 心
 
【 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 】
釋智諭 法師
 
17009512-md.jpg   
 


【 所謂增見、減見。舍利弗。
此二種見依止一界。
 同一界、合一界。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眼宗 ─ 心物一體論

  lotus   

 

在法眼宗人看來,
一般的人都是把心與物割裂開來,
不能從物上見心(本心),若能從物上見心,
       心物打成一片,就不會有「心外有法」和
「心法不周」的問題了。
 
       禪宗人常論心與法的關係,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 亦 是 塵
 
 1544228946.jpg  



小婺州智者元庵真慈禪師,初依成都正法出家。
具戒後遊講肆,聽講圓覺,
至「四大各離,
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畢竟無體,實同幻化。」
 
因而有省。


作頌曰: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統統都是魔說的!

  
007_1   
  

 

《釋論》云:

「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


大珠慧海和尚有一段公案: 

  維摩座主問: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 法 無 多 子
 
 
8138372-lg.jpg   
 


天童西岩了慧禪師


徑山無准師範禪師之法嗣,俗姓羅,蓬州(今四川蓬安)人。
了慧禪師夙根深厚,稚幼之時,每與群兒戲,必集沙為佛塔。
長大後,即辭親出家。後出關,投無准師範禪師座下參學。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聞覺知 vs. 佛性
 

傳  布   老和尚
 
    


問: 《六祖壇經‧定慧品》:                                              
 「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這是何義?        
 
 師: 見聞覺知儘管見聞覺知,但見性充虛空遍法界,               
   聞性也充虛空遍法界,二者是一樣的,見性即是聞性,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         悟



 
 
人可以透過智力的方法而開悟嗎?

  
首先,沒有任何方法。
這個方法的概念是荒謬的。

方法使你遠離 -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4_1  



慧能的弟子之一是青原行思,行思傳石頭希遷,
希遷傳天皇道悟,道悟傳龍潭崇信,崇信傳德山宣鑒。

德山是四川劍南人,俗姓周,早年出家,博覽律藏,
精通《金剛經》,時人稱為「周金剛」。

周金剛聽說南方禪學興盛,大為不平道: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衣吃飯中解脫
             
 untitled.bmp  
 

   有人問睦州大師:
   我們每天要穿衣服、吃飯 — 怎樣才能從這一切中解脫出來?
   睦州回答說:我們穿衣服,我們吃飯。 
 
  如此簡單的一個回答 — 有十分的可能你會錯過它。
  你可能會想:他在說什麼?
  看上去它好像是廢話、贅言。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   用   是   道

 
繼 平  法師

slide0036_image094  

 
 
禪宗歷代祖師在教化弟子時,都採用因機施教的方法,
根據弟子的不同根性,採用方便靈活的接引方式。

這些祖師都反對死板教條的修證方式,
主張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證道,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入思惟,便成剩法


untitled.bmp  




晦堂老人嘗以小疾,醫寓漳江。
轉運判官夏倚公立往見之,因聚談妙道,
至「會萬物為己者,情與無情共一體」,
時有犬臥香案下,以壓尺擊犬,又擊香案。

曰:「犬有情即去,香案無情自住。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無一法可得,名:坐道場。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唐 裴休 集
 
3923616-md.jpg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
                      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
                                 道在心悟,豈在言說,言說只是化童蒙耳。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狂勞花相,顛倒知見
 

15717572-md.jpg  



《 玄沙.師備禪師 》


上堂:
 
「我今問汝諸人,且承當得箇甚麼事?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