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悟 與 證 悟
《法華經》云:
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何等大事因緣?
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我佛應現世間,教化眾生,五時設教,
雖言有權實,顯有遲速,
原其本意,唯為此一大事因緣。
令眾生開悟而解脫,乃佛陀應化人間的本懷,
亦一大聖教的根本旨歸。迷倒眾生唯有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方能出離生死之海。
教下三藏十二部,種種施設方便,無非為此一事。
禪宗更是直接以明心見性為標的。
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何等大事因緣?
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我佛應現世間,教化眾生,五時設教,
雖言有權實,顯有遲速,
原其本意,唯為此一大事因緣。
令眾生開悟而解脫,乃佛陀應化人間的本懷,
亦一大聖教的根本旨歸。迷倒眾生唯有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方能出離生死之海。
教下三藏十二部,種種施設方便,無非為此一事。
禪宗更是直接以明心見性為標的。
然悟有二門,一曰「解悟」,一曰「證悟」。
其間的分別極為重要,關係到禪宗的真生命。
古時大德對此極為重視,開示學人,不殆煩勞。
黃蘖禪師云:
「我此禪宗,從上相承以來,不曾教人求知解。
只云學道,早是接引之詞,然道亦不可學。
情存學解,卻成迷道……第一不得作知解。」
又云:
「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
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
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
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
現今去古愈遠、去聖愈遙,人根頑鈍而知解發達。
種種學術文化繁榮,所謂「知識爆炸」、「資訊時代」云,
直是現代人情量知見翻騰、蔔識度量不休的同義語。
詳審解悟與證悟之別,對於今人就更其重要了。
其間的分別極為重要,關係到禪宗的真生命。
古時大德對此極為重視,開示學人,不殆煩勞。
黃蘖禪師云:
「我此禪宗,從上相承以來,不曾教人求知解。
只云學道,早是接引之詞,然道亦不可學。
情存學解,卻成迷道……第一不得作知解。」
又云:
「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
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
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
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
現今去古愈遠、去聖愈遙,人根頑鈍而知解發達。
種種學術文化繁榮,所謂「知識爆炸」、「資訊時代」云,
直是現代人情量知見翻騰、蔔識度量不休的同義語。
詳審解悟與證悟之別,對於今人就更其重要了。
何謂解悟?
解悟即是從語言文字中求知解、從經藉言教中覓道理。
何謂證悟?
證悟即是離文字言說而直契真如實相,也即直契本心、
從己分上參究得開悟,也名「真悟」、
「實悟」、「徹悟」、「妙悟」。
明末憨山德清禪師曰:
「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
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
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
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
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
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山窮水盡處,
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
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
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
皆融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
解悟即是從語言文字中求知解、從經藉言教中覓道理。
何謂證悟?
證悟即是離文字言說而直契真如實相,也即直契本心、
從己分上參究得開悟,也名「真悟」、
「實悟」、「徹悟」、「妙悟」。
明末憨山德清禪師曰:
「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
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
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
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
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
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山窮水盡處,
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
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
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
皆融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
解悟多落知見,遇著境界往往不得力。
因為解悟所得,只是識心領略,所悟之理,
不過是語言道理而已,
於生命本分上,便無真實受用。
因為解悟所得,只是識心領略,所悟之理,
不過是語言道理而已,
於生命本分上,便無真實受用。
解悟一般都粘帶情識,依文解義,說明似與真際相符,
用處卻與妄緣不隔。古德所說:
「說時似悟、對境還迷」,即是對解悟者言。
《少林懸記》云:「後來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達理者少」,
正是指後世學人滯于解悟、向文字中尋道理,
所謂「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的現象。
古來大德每云:
「才開解路、便落生死」、「依他作解,障自悟門」,
蓋因解悟乃緣影妄心邊事,墮在意根,
不離分別妄見,於真參實悟,翻成障礙。
憨山老人示曰:
「知解習氣未淨,內熏般若,
般若為習氣所熏,
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
將謂玄妙,深入不捨。
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
亦名見刺,比前粗妄想不同,
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
正是礙知見者。
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
最在所忌。」
用處卻與妄緣不隔。古德所說:
「說時似悟、對境還迷」,即是對解悟者言。
《少林懸記》云:「後來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達理者少」,
正是指後世學人滯于解悟、向文字中尋道理,
所謂「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的現象。
古來大德每云:
「才開解路、便落生死」、「依他作解,障自悟門」,
蓋因解悟乃緣影妄心邊事,墮在意根,
不離分別妄見,於真參實悟,翻成障礙。
憨山老人示曰:
「知解習氣未淨,內熏般若,
般若為習氣所熏,
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
將謂玄妙,深入不捨。
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
亦名見刺,比前粗妄想不同,
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
正是礙知見者。
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
最在所忌。」
禪宗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名世,
其真義即是要學人遠離知解分別、
情識妄見而直契真如、明見自性,當下契證本來大事因緣。
故強調「參須實參」、「悟須實悟」。
實參:即是決心超越生死無常,不求一點佛法知解;
實悟:即是要當念頓空生死無常,不存一點佛法知解。
知見解路,乃真參實悟最在所忌。
其真義即是要學人遠離知解分別、
情識妄見而直契真如、明見自性,當下契證本來大事因緣。
故強調「參須實參」、「悟須實悟」。
實參:即是決心超越生死無常,不求一點佛法知解;
實悟:即是要當念頓空生死無常,不存一點佛法知解。
知見解路,乃真參實悟最在所忌。
禪者有二種悟門:
一者,從文字語言中得解悟;
二者,從已分上參究得徹悟。
夫解悟者力弱,徹悟者力強;
解悟者如聞人說物,徹悟者如親眼見物。
聞見雖一,疑與不疑,實天壤之遠也。
一者,從文字語言中得解悟;
二者,從已分上參究得徹悟。
夫解悟者力弱,徹悟者力強;
解悟者如聞人說物,徹悟者如親眼見物。
聞見雖一,疑與不疑,實天壤之遠也。
博山進一步指出從文字語言中求解悟的諸種弊端,
約有二種障、二種慢、二種怯弱心、二種安穩想,俱為禪病:
約有二種障、二種慢、二種怯弱心、二種安穩想,俱為禪病:
(1) 從文字中解,未得徹悟者,有二種障:
一者,文字障;二者,理障。
文字障者,如人食蜜,愈食愈甜,
於十二分教,深求諦理,生死分中,
了無交涉,是謂之障。
理障者,於實際理地,相似了了,如通身是寶,
不得實用,於生死分中,亦無交涉,是謂之障。
一者,文字障;二者,理障。
文字障者,如人食蜜,愈食愈甜,
於十二分教,深求諦理,生死分中,
了無交涉,是謂之障。
理障者,於實際理地,相似了了,如通身是寶,
不得實用,於生死分中,亦無交涉,是謂之障。
(2) 從文字中解,未得徹悟者,有二種慢:
一者,我慢; 二者,增上慢。
我慢者,謂我今已悟,眾生在迷,
如我見處,人所不知,由引起慢。
增上慢者,謂我已入至位,
上無佛可求,下無眾生可度,
佛這一字,吾不喜聞,由此起慢。
(3) 從文字中解,未得徹悟者,有二種怯弱心:
一者,我見理已極,行不能逮,
賢聖位中,未得親履實踐,由此起怯弱心。
二者,我見地已與佛同,實不得佛之果用,
神通光明,于我何有,由此起怯弱心。
一者,我見理已極,行不能逮,
賢聖位中,未得親履實踐,由此起怯弱心。
二者,我見地已與佛同,實不得佛之果用,
神通光明,于我何有,由此起怯弱心。
(4) 從文字中解,未得徹悟者,有二種安穩想:
一者: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山河大地,不礙眼光。
又云: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大圓體中,
求其生死去來,了不可得,由此起安穩想。
二者:見理雖明,不能親證,諸教乘中,多於淨土,
惟念佛往生甚為妥當,此起安穩想。
一者: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山河大地,不礙眼光。
又云: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大圓體中,
求其生死去來,了不可得,由此起安穩想。
二者:見理雖明,不能親證,諸教乘中,多於淨土,
惟念佛往生甚為妥當,此起安穩想。
解悟不惟力弱且識解障心、起種種禪病,而且易引發種種狂見狂解。
禪宗無弊,弊在學人不識宗家之旨,以解悟為證悟,墮在聰明境界、
語言道理之中愈轉愈遠。古人云:言語只是載道之器,見道即忘言。
大珠禪師曰:「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
永明大師《宗鏡錄》云:「文字性離,始名解脫」。
執著于文字道理之解悟,便識上生識、
心上求心,愈生愈求、愈覓愈遠。
語言道理之中愈轉愈遠。古人云:言語只是載道之器,見道即忘言。
大珠禪師曰:「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
永明大師《宗鏡錄》云:「文字性離,始名解脫」。
執著于文字道理之解悟,便識上生識、
心上求心,愈生愈求、愈覓愈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