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二 法 門
禪宗經常說「不二法門」,不二也稱無二、
離兩邊,指的是超越各種區別。
《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列舉了三十一對矛盾,
以為唯有用大乘思想把兩個對立面統一起來,
並超越這些對立,才能達到佛教真理。如:
生、滅 — 生和滅看起來是兩回事,
但若知一切事本來無生,又哪來的滅?
垢、淨 — 垢與淨是兩回事,但好比洗髒東西,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 聞 覺 知
【 頓悟入道要門論 】 大珠.慧海禪師
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
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
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
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
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
菩薩戒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得如是者,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 案
禪宗的公案是什麼?
公案像是一個無法解決的謎語 - 本質上不可解的。
例如,在你出生之前,你要如何看?
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找到答案。
或者這個公案 - 最有名的一個 - 如何是單手的拍掌聲?
一隻手無法拍掌;要拍掌還需要另一隻手。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 禪 八 定
【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境界;
【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稱之為【八定】。
這是三界中的色界與無色界所有的禪定,尚未出離三界,
亦有生死輪迴, 僅是禪定所維繫,禪定若盡,
則隨業又漂流投生他道, 此四禪的境界,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 境 趣 談
壓良為賤
曹洞宗創始人洞山禪師,他是浙江會稽人,俗姓俞。
幼時便出家做和尚,他的老師教他念《般若心經》。
當他讀到:
“ 無眼耳鼻舌身意 ”處時,便突然用手捫住了臉問: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 身 四 智
壽州智通禪師者,安豐人也。
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
禮拜六祖,求解其義。
祖曰: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 性
作者:方立天
慧遠曾就法性問題,向鳩摩羅什討教,
鳩摩羅什回答,並批評了慧遠的觀點。
《大智度論》有這樣的記載: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 二 法 門
黃蘗禪師 【傳心法要】
問:淨名默然,文殊讚歎云:
是真入不二法門,如何?
師云:不二法門,即你本心也;
說與不說,即有起滅;
無言說時,無所顯示,故文殊讚歎。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宗頓悟的宗教價值判斷
作者: 莫錫坤
「頓悟」是禪宗最核心的理念或旨歸。
佛教的目的是:解脫煩惱,覺悟成佛。
而禪宗追求的是刹那見性、刹那覺悟,至少也得是即身成佛。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始常存、獨立不改
《傳燈錄》是禪宗問答、故事與教說的倉庫;
我們從其中所引的這些話,足以說明禪與自然的關係,
以及自然在禪的構成中所占的地位。
事實上,禪不能與自然分離,因為禪不偏執於任何極端。
禪由之而始的純主體性,將一切構成自然,
或所謂客觀世界的東西都容入其中。
卡爾.雅斯塔 (Karl Jaspers) 把存在 (Being) 分為三個領域:
於彼存在 (Being-there,在那裏的存在),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 禪 宜 觀 心
撰文: 虛雲老和尚
參禪貴實踐,要真參實悟,才能得到受用。
所謂真參,就是要在不落言詮、尋思、擬議處用功;
所謂實悟,必須悟在無所得處。
所以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說似一物即不中,豈有死執一法能參禪!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禪 在 中 華
全世界都在關心禪,
因為它是東方文化的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而禪在傳入中國後的大興,
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智慧,
成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一種佛學思想。
太虛大師曾說:
“ 頓悟禪為中國佛學之骨髓,
又為佛學之核心。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論禪宗的證悟之道
作者:聖凱法師
中國佛教的特質在於禪。
自從達摩東來傳法,後來一花開五葉,
禪宗逐漸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大主流,
對中國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言說相,藉教悟宗
作者 : 凈因法師
師兄弟二人在柏樹下參禪。
一粒柏樹籽落在師弟頭上,師弟問師兄:
「柏樹籽是否有佛性?」師兄答道:
「柏樹籽當然有佛性!」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 物 一 體 論
在法眼宗人看來,一般的人都是把心與物割裂開來,
不能從物上見心(本心),若能從物上見心,心物打成一片,
就不會有「心外有法」和「心法不周」的問題了
禪宗人常論心與法的關係,
「法」乃含外界事物和佛法等多重含義。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照才是品嘗生命
你一直要人們覺知,要成為觀照,但是觀照的意識
能夠真的唱歌、跳舞、和品嘗生命嗎?
觀照是否只是生命的旁觀者,從來不是一個參與者?
頭腦遲早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頭腦很怕你變成一個觀照。
頭腦為什麼會那麼害怕你變成一個觀照呢?
因為變成一個觀照是頭腦之死。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地同根、萬物一體
陸亙大夫久參南泉。一天他問:
「僧肇法師說: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也太奇怪。」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般若無知、無不知
唐岐偶思
《宗鏡錄》說:
「般若無知者,是一論之宏綱,宗鏡之大體。」
般若無知的理清與認明,是修証上的一大指標。
般若是智,無知是智體。
然而般若怎麼會是無知呢?
這個知,不是見聞覺知上的認知,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客不如歸家
在中國佛教諸派中,
禪宗是一個最奇詭而又最富創造性的宗派。
它不依固定的經論,沒有複雜的思想體系,
也沒有神秘的宗教儀式;
即是說,它要剪除一切不必要的枝葉,
採用「一躍而入、直截了當」的手段,
直接傳承佛教體系中的心髓 ─ 開悟經驗。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悟 的 漸 次
撰文: 果 煜 法師
「頓悟就即成佛嗎?」
雖禪宗常這麼講,但是否成佛?
其實乃牽涉到「成佛的定義」。
如說:頓悟,即覺悟到法的精義。這應無疑慮。
如以佛,即一切圓滿者;那即使頓悟了,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