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方 廣 禪 林
大、方、廣
是所證之體,此是本覺。
本覺時,理智無分,乃圓融一真法界。
法界無界,無界隨緣而現法界,
雖隨緣而現法界,而終歸法界無界。
如是法界,不可思議,略以大方廣三字名之。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 為 見 性 ?
【觀心工夫】 元音老人
所謂 “ 見性 ” 者,明白也。
明白妄心不可得,明白妄心是真心的妙用。
見性是見無所見,沒有一點東西的。
譬如現在你們大家把念頭一斷,什麼也不想,
一切的現象都在你們的視線之內,但是你們沒有著哪樣東西哪個人,
雖然有許多人很多東西,但見無所見,不知道誰是張三,誰是李四,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re & Now
生命是永恆的現在 ─
整個「時間」:
只是在一個延伸得很長的「現在」;
整個「空間」:
只是擴展開來的「這裡」。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 命 的 終 極
生命的終極是:
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無所不在、永恆自在;
整個宇宙中,
沒有一個客體同你對立。
《我》…
是個絕對的生命體。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
庵居長坐,積二十年。
師弟子玄策,游方自河朔,聞隍之名,
造庵問云:「汝在此做什麼?」
隍日:「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照、覺醒、不評斷!
一個充滿著憂慮與不安的心靈,
如何能瞭解道呢?
人若受擾而憂慮不安,
就無法具有真知。
這裏的「知」不是指你們所謂的知識。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名異,體一
【佛教第一古剎 ─ 洛陽 白馬寺 】
【 石頭.希遷禪師 】
上堂:
吾之法門,先佛傳受。
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維度 (次元)
第 五 維 度
Basha
能否幫我理解一下第四維度、第五維度,
那裡有物質(physicality)嗎?
還有二元性(duality)嗎?
首先,必須明白一點,在你們平時的描述中,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涅 槃 觀 Nirvana
東晉‧僧肇【物不遷論】之思想
作者:劉貴傑
涅槃 乃梵文Nirvana之譯音,舊譯「泥洹」,意譯「滅度」。
或稱「般涅槃」( Parinirvana ) 意譯「入滅」或「圓寂」,
「圓」是圓滿智德;
「寂」是寂滅惑業。
「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
「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亦為不生不死之意。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 處 聞 聲
洞山良价禪師參雲巖曇晟禪師。
師問:「無情說法,甚麼人得聞?」
巖曰:「無情得聞。」
師曰:「和尚聞否?」
巖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
師曰:「某甲為甚麼不聞?」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量子醫學的理論
本文轉載自 http://blog.yam.com/joinjoin/article/29719353
自然秩序與量子生物學
量子論 --- 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蒲朗克(Max Planck )研究19世紀
懸而未決的一個問題─熱輻射能以不連續性在不同波長上的分佈,
他稱這此輻射能是以分立束為量子(quantum)的假設,1905年愛因斯坦,
提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解釋光能量置換電子的現象,
1913年玻耳(Niels Bohr)提出:原子中的電子處於一些固定的能量階,
當電子在能階間躍遷時,電磁能以分立的能量束(Quantum)釋放或吸收,
爾後量子力學的一致性詮釋 --- 即著明的哥本哈根詮釋 ,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 觀 與 微 觀
十億光年,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就先從10 億光年的外太空開始吧!
「光年」,光走一年的路程。「光速」!它是速度公認的極限,每秒299792458米,
能在眨眼間繞地球七圈半。看見麼,就這麼快的光,讓他跑吧,跑個一年,
所度量出來的距離就是一光年了。
一年是 31536000秒,一秒跑 299792458米,乘出來就 9454254955488000米,
約等於十萬億公里吧。你說什麼,簡直天文數字?廢話,天文上的數字當然得是天文數字啦∼∼∼
但這也僅僅只不過是一光年的長度。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性是智慧的贗品
理性的活動,有可能是創造性的嗎?
薩維塔,理性是某種虛假的贗品。
它是智慧的替代品。
智慧是完全不同的 — 它才是真貨。
智慧需要無比的勇氣,智慧需要一個冒險的生活。
智慧需要你一直地在走向未知,進入沒有地圖的海洋。
而後智慧才會成長,它被磨利了。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有成熟的果子會掉下來
一個人只有透過受苦才能夠達到真知,
你無法只是透過邏輯的爭論而丟棄任何東西,
唯有當它變得非常痛苦,
無法再繼續被攜帶,你才能夠拋棄它。
如果你的自我還沒有變得那麼痛苦,你將會繼續攜帶著它,
那是很自然的!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直下承當,頓豁本心
杭州靈隱清聳禪師,福州人也。
初參法眼,眼指雨謂師曰:
「滴滴落在上座眼裡。」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腦 與 宗教
頭腦有兩個中心:
一個是:思考,另一個是:想像。
但是兩個中心都是屬於頭腦的 —
宗教是超越其上的,超越兩個中心,
它根本不是屬於頭腦的。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 命 的 奧 秘
有一個古老的寓言,它一定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寓言,
因為那個時候神還住在地球上……
有一天,一個人來,他是一個年老的農夫,他說:
「看,你或許是神,你或許創造了這個世界,
但是有一件事我要告訢你:
你並不是一個農夫,你甚至連農業的初步都不知道,
這部份你還需要學習。」
神說:「你有什麼建議?」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充滿的空:佛教的靈魂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顚倒夢想,究竟涅槃;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識 與 智慧
知識不是知道,
知識看起來像知道,因此很多人為它所騙,
知識只是資訊。
知識無法蛻變你,你仍然保持一樣。
你累積的資訊不斷地在增加,但它們不但沒有解放你,
反而成為你的負擔,繼續為你創造新的枷鎖。
所謂的知識份子實際上遠比所謂的傻子更愚蠢,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存學解,卻成迷道
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
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學道,
早是接引之詞。
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解,卻成迷道;
道無方所,名大乘心,
此心,不在內外中間,
實無方所。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