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 僧肇【物不遷論】之思想
 
11462191-lg.jpg  
 
        
【僧肇】

為我國東晉佛學名家,出身寒門,以抄書為業,遂因繕寫而遍覽經史典籍。
初志好玄微,醉心莊、老,後因讀維摩詰經而出家為僧,廣習大乘經典,
兼通經、律、論三藏。弱冠之年,已在潼關以西長安一帶享有盛名。
當時競譽之徒,心有不服,竟千里負糧與之抗辯,據云長安之宿儒,
關外之英彥均折於其犀利之辯鋒。

後遠赴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受學鳩摩羅什,時羅什正譯介龍樹之
大乘佛教思想於中土,乃得襄助譯經,劄記心得而成舉世聞名之肇論
(含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論),闡揚般若性空之學,
因以建構我國中觀哲學之理論體系,對佛教思想之發展深具影響。

本文旨在論述僧肇所倡靜係動之主導,動係靜之連鎖,故萬物各住本位
而無變遷;現象事物雖多種多樣,然卻是「假有」,因係假有故空無自性;
般若就作用言,乃有智照之用,就理體而言,則無相無知;涅槃與生死不二,
既不厭生死亦不樂涅槃,此乃廢言落詮,不落兩邊之中道境界等精湛之學說,
以展現僧肇思想之基本架構。
  


     依因有果,故名為有,
然事物與現象均係由因緣和合而成之假相,
     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常住之「自性」,且非為獨立存在之實體,
     故此種存在僅為虛幻之有,稱之為「假有」。

     假有故「空」,以因緣而生之事物,
究竟無實體,故名之為「空」。

     大智度論卷五云「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
     若能觀照「我」是由色、受、想、行、等五蘊假合而成,離此五蘊,
     即無「我」之存在,以及不執身外之物皆為我所有(我所),
     則稱為「空」。

     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謂「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諸法咸由緣而起,內無真宰,名為空義。
然須不滯於空,不礙於有,始為究竟空義。

   佛教般若空宗之基本要義即在:
  
  
     宇宙事物均為緣起性空,僅能藉澄明寂靜,
遍照法界之佛心(大智)以玄鑒性空之理。
事物必具各種因緣  (條件) 而後生起,宇宙人生
     種種現象皆在相互關係中相依而存,無獨立之個體;
且亦因關係之變化而分離或消失。

     中阿含經第四七云「因此有彼,無此無彼,
此生彼生,此滅彼滅」,此之謂「空」。故僧肇有云:
 
     「諸法緣會而有,緣散而無,何法先有?
        待緣而起乎!此空觀之別門也」。       
 
     現象事物係由各種因緣聚會而成,緣散則物滅,
而無先後成毀之序,故知萬物均由緣而生,由緣而滅,
此即空觀思想。然般若空義,湛深微妙,
     小乘思想各派對「空」義之理解,亦未盡符合「般若」之真諦,
 
僧肇謂:
 
二乘空觀,唯在無我
   大乘空觀無法不在
             以無法不在,故空法亦空」。       
 
     聲聞乘與緣覺乘之修行人,
以否定物質性之實在自體 ─ 無我,
     即稱為「空」。

     菩薩法門則不若小乘之偏空,既不執有,亦不滯空,
乃「空」「有」相印、
     「空」「有」互融之究竟空寂。故僧肇云:
 
      「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      
              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
          大乘在有不有,在空
不空,
               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       
 
     小乘行人雖知諸法由緣而生,並無實體可言,故名為空,
     然仍未能空「空」,未能泯合「空」「有」,不滯「空」「有」,
     唯不執於有,不滯於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方為究竟空義。

     僧肇云:
 
 
     「處有不染有,在空不染空」。 
       
     
     「以空智而空於有者,即有而自空矣。
     豈假屏除然後為空乎」。       
 
     在「有」不為「有」所縛,
在「空」不為「空」所迷,
     故以般若智慧觀照事物 ─
 
則事物當體即空,
並非摒除外界事物,方名為空。

     且對現象界之存有不起貪戀,
對本體界之空境不起執著,始稱為「空」。

故知僧肇:
 
不離空而言有,
不離有而談空,
可謂「即有即空」之般若空觀。
 
 
     僧肇復云:
 
「色即是空,      
不待色滅然後為空」。 

      「色」乃有形象而佔有空間之物質,
                  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

     內色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
     外色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於外境,故名外色;

     顯色指日常所見之色,如青、黃、赤、白等等;
     表色指有情眾生色身之動作,如取捨伸屈等等之表相;
形色指物體之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

     凡此有形之物,莫不由緣而生,
故當下即空,無須待其消滅之後,方名為空
 
由此或可推知「即色即空」之理,因「色」亦指存有而言,
     故即色乃即有,「即色即空」亦可謂「即有即空」,
兩者均表般若之空義。
 
     僧肇復就「有」、「無」、「名」、「實」;
「真」、「假」之概念,論證宇宙事物無獨立之自體,一切皆空;
亦即直接就萬物之假有,洞照其本性空無,
故有不真空論之作,以闡發般若空宗思想。
 
     所謂「不真空」,
乃「不真」即「空」、「不真」故「空」之意,
     現象事物均為假有;假有故不真,亦無自性;
不真且無自性,故名為「空」。

     易言之,諸法僅是「假號」,既為假號即是不真,
不真故為「空」。僧肇引放光般若經:
 
        「諸法假號不真」。       
 
     事物僅為虛假之名號,並非真實之存在,故知其本性即空。復云:
 
        「既悟彼此之非有,又何物而可有哉?
        故知萬物非真,假號久矣」。       
 
     既已了悟彼物與此物並不存在,則更有何物可稱之為「有」?
     可見萬物並非真實,原本即是假名假號。

     萬物就假名而言,即是不真,僧肇認為區別事物彼此之差異,
     以及對各類事物之種種分析,均係假名,故萬物本性即空。
 
     其次,就「空」之立場而論,萬物原無差異,本即自性空寂 ,

     僧肇
謂:
 
       「至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
           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
      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
                      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至人以其超絕之智慧探究無窮之領域,而不受任何事物所滯礙,
     盡耳目與外界接觸,而不為聲色所迷惑;至人之所以能夠如此,
     乃因其視萬物本自空寂虛無,不起執著,
     故其精神不受外物干擾。僧肇復謂:
 
        「夫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聖人對事物之態度,乃視事物原本即是虛無空寂,
     而非將「有」「無」二分,而予割裂,以通達緣起性空之理。
 
 
 作者:劉貴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