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靜 相 即 觀
東晉 僧肇【物不遷論】之思想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 蘇東坡.赤壁賦 ─
動與 靜為絕然對立之現象,
但是根據僧肇所言,則為相即之觀念,
此動靜相即之觀點乃呈現於【物不遷論】一文,
此文係探研宇宙變化、生滅、之問題,亦即闡述事物雖在變化,
實則毫無所變之玄義。
常人甚或佛教學者,每以世間事物均遷流變化,永無止息,
且藉事物之生滅變遷,以論事物之空無虛幻。
其實動靜一源,本來不二,俗之人,不了實相,
妄生異論,因而動靜之極,不易言也。
唯僧肇因矜愍眾迷,悲興於懷,而揭事物不遷之理論,
顯大乘佛法之真諦,首就現象之變遷,
而論證其「物不遷」之形上意旨曰:
「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萬物有生滅之化,四時有寒暑之變,一切均在時空中遷流不止,
此乃人所共知之常識。
然僧肇復依放光般若經「法無去來,無動 靜者」
( 事物無去無來,亦無運動變化 ) 之觀點,
論述生滅無常之佛教哲理。
一般而言,遷化流行,生滅無常即是變動;
不生不滅,湛然常住,方為寂靜,因之,
動與靜互不相同,且事物亦無法同時,表現此動靜互異之現象。
僧肇則倡即動即靜,既不捨離寂靜以言動,
亦不背棄變動而論靜,動與靜於表象上雖有不同,
究其實質,二者乃合而為一,互相含攝。
就僧肇而言,靜乃事物之真實樣態,亦是事物之實際性質,
此即【物不遷論】之基本要旨。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 蘇東坡.赤壁賦 ─
動與 靜為絕然對立之現象,
但是根據僧肇所言,則為相即之觀念,
此動靜相即之觀點乃呈現於【物不遷論】一文,
此文係探研宇宙變化、生滅、之問題,亦即闡述事物雖在變化,
實則毫無所變之玄義。
常人甚或佛教學者,每以世間事物均遷流變化,永無止息,
且藉事物之生滅變遷,以論事物之空無虛幻。
其實動靜一源,本來不二,俗之人,不了實相,
妄生異論,因而動靜之極,不易言也。
唯僧肇因矜愍眾迷,悲興於懷,而揭事物不遷之理論,
顯大乘佛法之真諦,首就現象之變遷,
而論證其「物不遷」之形上意旨曰:
「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萬物有生滅之化,四時有寒暑之變,一切均在時空中遷流不止,
此乃人所共知之常識。
然僧肇復依放光般若經「法無去來,無動 靜者」
( 事物無去無來,亦無運動變化 ) 之觀點,
論述生滅無常之佛教哲理。
一般而言,遷化流行,生滅無常即是變動;
不生不滅,湛然常住,方為寂靜,因之,
動與靜互不相同,且事物亦無法同時,表現此動靜互異之現象。
僧肇則倡即動即靜,既不捨離寂靜以言動,
亦不背棄變動而論靜,動與靜於表象上雖有不同,
究其實質,二者乃合而為一,互相含攝。
就僧肇而言,靜乃事物之真實樣態,亦是事物之實際性質,
此即【物不遷論】之基本要旨。
眾所周知,現象變化不定,瞬息無常,即無常住,
則不可捨變而求不變。故僧肇依變以明不變,
藉動以明不動(靜)而謂:
則不可捨變而求不變。故僧肇依變以明不變,
藉動以明不動(靜)而謂:
「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
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
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事物寂靜之理,並非捨離變動以求取寂靜,
而是於變動中尋求寂靜。因在變動中求取寂靜,
故事物雖在變動,然同時亦是寂靜;
因不捨離變動而求取寂靜,故物雖為寂靜,
然同時亦在變動之中。
此即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之意。
僧肇引經據論,由般若空觀論證萬物,無所來去之理,
並明示「物不遷」乃「即動而求靜」而云:
而是於變動中尋求寂靜。因在變動中求取寂靜,
故事物雖在變動,然同時亦是寂靜;
因不捨離變動而求取寂靜,故物雖為寂靜,
然同時亦在變動之中。
此即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之意。
僧肇引經據論,由般若空觀論證萬物,無所來去之理,
並明示「物不遷」乃「即動而求靜」而云: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道行般若經薩陀波倫菩薩品謂:
宇宙事物,原不知由何處而來,亦不知往何處而去。
中觀觀去來品謂:
從方位觀察,可知某人正前赴某地,
然前往之人,並未由某方位移至另一方位。
此即就變動之中尋求寂靜,故無所謂遷流變化。
既無遷流變化,即無去來之名,而常人有去來之謂,
乃因緣和合而生之假名。故僧肇云:
宇宙事物,原不知由何處而來,亦不知往何處而去。
中觀觀去來品謂:
從方位觀察,可知某人正前赴某地,
然前往之人,並未由某方位移至另一方位。
此即就變動之中尋求寂靜,故無所謂遷流變化。
既無遷流變化,即無去來之名,而常人有去來之謂,
乃因緣和合而生之假名。故僧肇云:
「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
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
捨來已未來,復於何有來去」。
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
捨來已未來,復於何有來去」。
「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
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
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
諸法因緣而生,由緣而滅,不從未來而來,亦不隨過去而去,
故知法無來去。僧肇復依「法無來去」之義,
闡釋「昔物不至今」以為「靜而非動」之論據,其有言曰:
故知法無來去。僧肇復依「法無來去」之義,
闡釋「昔物不至今」以為「靜而非動」之論據,其有言曰: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動而非靜;
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常人所謂變動,乃因以往之事物,並未保持昔日原有之樣態,
以延至現在,故事物僅有變動,而無寂靜;余 (僧肇) 所謂之寂靜,
亦是因以往之事物,並未保持昔日原有之樣態,以延至現在,
故事物僅有寂靜而無變動。
因過去之事物,並未保存至現在,
故常人謂事物,僅有變動而無寂靜;
因現在之事物,未能回溯至過去,
故謂事物:唯有寂靜而無變動。
由是而知,同樣均以「昔物不至今」為基點,
常人有「動而非靜」之言,
而僧肇卻有「靜而非動」之論,其故安在?僧肇曰: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
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
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
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
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
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
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
「新新生滅,交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為變乎」。
就過去之時間,尋求往日之事物,
此事物於過去,未嘗不存在;
就現在之時間,尋求往日之事物,亦無可得。
因現在不涵蘊過去之事物,
故知過去之事物,亦未嘗延至現在;
因過去之時間,僅能涵蓋過去之事物,故事物不曾延至何處。
同理,現在之事物亦無法轉往何處。
此言過去之事物,自然存於過去,並非由現在回溯至過去;
而現在之事物,自然存於現在,亦非由過去延至現在。
故孔子謂顏回曰:
「汝所見者,雖為新物,
然於把臂之際,此物已非原物」。
如此一來,過去與現在之事物,不往不來,不亦明乎?
既無往來細微之痕跡,則復有何事何物,而得運轉?
且宇宙事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瞬間之際,變化不定,
無須由黑髮轉為白髮,始稱之為變化。
猶西哲額拉克萊圖斯 (Heraclitus) 所謂一切皆變,
無物常住,濯足溪流,此水已非前水者歟!
此事物於過去,未嘗不存在;
就現在之時間,尋求往日之事物,亦無可得。
因現在不涵蘊過去之事物,
故知過去之事物,亦未嘗延至現在;
因過去之時間,僅能涵蓋過去之事物,故事物不曾延至何處。
同理,現在之事物亦無法轉往何處。
此言過去之事物,自然存於過去,並非由現在回溯至過去;
而現在之事物,自然存於現在,亦非由過去延至現在。
故孔子謂顏回曰:
「汝所見者,雖為新物,
然於把臂之際,此物已非原物」。
如此一來,過去與現在之事物,不往不來,不亦明乎?
既無往來細微之痕跡,則復有何事何物,而得運轉?
且宇宙事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瞬間之際,變化不定,
無須由黑髮轉為白髮,始稱之為變化。
猶西哲額拉克萊圖斯 (Heraclitus) 所謂一切皆變,
無物常住,濯足溪流,此水已非前水者歟!
現象事物,變化不息,方生方死,瞬間生滅,
聖人曾謂生命消逝之速,較川流為快。
故聲聞乘之人,因體悟諸行無常之理,而成就道果,
緣覺乘之人,因體悟緣起性空之理,而得證真如。
若萬物流動而無所變遷,豈能藉遷流變化,而證真如法性?
要之,聖人之言教,深隱難明,看似動而實為靜;
看似去而實為留。此理僅能冥神體會,絕難由事象而得。
故言去不必真去,乃為杜絕凡夫所謂永恆之常見;
談住不必真住,僅為消彌俗人所謂剎那之斷見。
豈可謂言「去」必定可「住」,談「住」必定可「留」?
僧肇復引經據論以明之:
聖人曾謂生命消逝之速,較川流為快。
故聲聞乘之人,因體悟諸行無常之理,而成就道果,
緣覺乘之人,因體悟緣起性空之理,而得證真如。
若萬物流動而無所變遷,豈能藉遷流變化,而證真如法性?
要之,聖人之言教,深隱難明,看似動而實為靜;
看似去而實為留。此理僅能冥神體會,絕難由事象而得。
故言去不必真去,乃為杜絕凡夫所謂永恆之常見;
談住不必真住,僅為消彌俗人所謂剎那之斷見。
豈可謂言「去」必定可「住」,談「住」必定可「留」?
僧肇復引經據論以明之:
「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訶衍論云:
『諸法不動,無去來處』。斯皆導達群方,兩言一會,
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
不住,故雖靜而常往。
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諸法不動,無去來處』。斯皆導達群方,兩言一會,
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
不住,故雖靜而常往。
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大智度論含受品云:「事物皆不動轉,既無去處亦無來處」。
此意乃在引導與啟發眾生。
上述兩種說法一致,豈因文字之不同,而有相異之含義!
故言:常不必即是留住;談去,不必即是遷移。
因不必是遷移,故雖逝往而寂靜;
因不必是留住,故雖寂靜而逝往。
雖寂靜而常逝往,故同在逝往之中,而無變遷;
雖逝往而常寂靜,故同在寂靜之中,而未停留。
因之,「不遷」與「不住」相融相即,
唯觀察之角度不同而已。
作者: 劉貴傑 『僧肇思想之基礎』
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 1985.10.25出版
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 1985.10.25出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