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無知的禪詩感悟
                            

 
 
         法眼.文益禪師悟道因緣中,「不知最親切」最有意味。
         其理論基石,是「般若無知」。

         東晉僧肇《般若無知論》指出,
般若 「聖智」 和通常人的認識 「惑智」 有本質不同。
         通常人所講的知,是對現象界片斷的、虛幻的物件的認識
而現象界本身則是虛幻不實的。

         惑智用來認識、分析現象界,它承認主客觀的存在
承認邏輯思維、推理作用
         而般若則是神秘的直觀

         般若不同於惑智,它無知而無所不知,是洞察一切、無所遺漏的一切知,
是最全面最高的智慧它觀照的物件不是任何具體的客觀事物
而是無相的真諦,觀照活動不需要經過任何感覺思維
         不必借助任何語言、文字
《般若無知論》指出,
不是世俗意義上的知識、見聞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
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故經云: 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
           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實其照
終日知未嘗知也。」
 
         真諦的特性是全知,對於全知,任何世俗之知都僅能知其部分,
在知的同時勢必會出現不知
         而聖人無知,不進行世俗的感知,所以可避免世俗之知的片面性
佛教聖人使自己的心境保持虛靜,使自己的洞察力保持敏銳
雖有認識活動,卻不是世俗之知,而是神秘的直覺
         「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得。
故寶積曰: 以無心意而現行。'」

         般若沒有一刻不在起作用
但它乃是《維摩經》所說的以無意識的活動為活動
         如果從形相上去尋求它,那是永遠尋求不到的。

           
「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

         智越不起作用,它的觀照作用就越強
精神寂靜,它對外界的反應越主動
         僧肇還引用《維摩經》中寶積菩薩「無心無識,無不覺知」之語,
來說明取消心意、取消知識,反而無所不知、無所不察般若直觀的特性。
「般若無知」 的宗風,生發了法眼宗禪詩色相全泯觸目菩提
直覺意象原真地呈顯的美感特質。 
 
 1.色相俱泯,觸目菩提
 
         般若無知,「不知最親切」,由世俗之知昇華到般若的無知,
即是參禪最親切的悟入之處。法眼宗認為,般若之知貴在當下頓悟,
不容擬議思維,不因世俗心念進行的觀照活動,
         即是圓明瞭知,即般若的無知之知。「摩訶般若,非取非捨」,
般若觀照是神秘的直觀,所以不可取捨,思量而得的知,
只是部分的、有限的、不連貫的世俗之知。

         在開井勞作中,井眼被沙子所塞,文益藉以啟迪弟子說,
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眼礙。
         指出世俗的觀物方式如同沙眼,障蔽了自性,
只有超出世俗之知的無知道眼,才能夠洞觀萬象。

         學僧問延壽如何會取永明家風,延壽說:「不會處會取」,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不會處會取」正是般若無知而
無不知的精譬表述;牛象海塵超越了思量取捨,純粹是直觀之境。

         僧問:「什麼是延壽禪法的玄妙之處?」延壽作偈以答:
 
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
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 
   
         人人門前皆有一湖水,這就是清純無染的自性。
         自性不被惑亂時生起的直覺觀照,即是般若無知,猶如日照湖面,
水日相鮮,光輝明潔;當運用世俗之知時,自性遭受惑亂,
猶如湖水不再平靜,波翻浪湧,映照在其中的景象
         也支離破碎,人對萬物遂失去了澄明感應。

         法眼宗對般若無知有深邃的領悟:

「法身無相,觸目皆形;
般若無知,對緣而照。一時徹底會取好!」

         基於對世俗之知與般若無知之不同情境的充分體認,
法眼宗首先注重對世俗之知,予以徹底的清除。清除了知見之後,
山水自然呈現於觀照主體的,已不是外在的色相,
而是觀照者內在的真如佛性之美。摒除世俗之知,觀照主體泯除了心念意識,
水月身心,通體澄明。此時豁開慧眼,洞觀萬象, 
         所見所聞悉是真如自性的流露,由此形成了法眼宗禪詩色相俱泯、
觸目菩提的美感特質。
 
         色相俱泯植根於即色即空,以「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來概括法眼宗風。延壽說: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
               色不自色,因心見色。故經云:見色即是見心。」
 
         此處所說的 「色」是指沒有自性的幻色。
幻色不礙真空,真空不礙幻色。觀空非斷空,舉體是幻色;
觀色非實色,舉體是真空。色空無礙,空有一如,
即可擺脫一切情塵欲累,從而領悟到佛法一切現成;
         頭頭顯露,在山水自然之中,都呈露著真如。

         文益指出,「離聲色,著聲色;離名字,著名字」 《法眼錄》 。 
         識心達本源,並不是在聲色形相之外追求禪悟,
如果想擺脫「聲色名字」,別求真實,反而是執著了「聲色名字」。
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因此不必捨棄「聲色名字」,
         而要在「聲色名字」中見到佛性:「森羅萬象,是善財之宗師;
業惑塵勞,乃普賢之境界。」
         業惑塵勞,日用是道;森羅萬象,見色明心。
 
幻色非真色,菩提性宛然;
色相俱泯之時,觸目無非菩提。

         故法眼宗指出,山水自然都是佛性的顯現,應當用澄明襟懷來感應:
                “幽林鳥叫,碧澗魚跳。雲片展張,瀑聲鳴咽。
                    你等還知得如是多景象,示你等個入處麼?”

         有人問惟正禪師,為什麼身為禪師卻不談禪,惟正說不必白費言語,
         「但日夜煩萬象為敷演耳。言語有間,而此法無盡,所謂造物無盡藏也」。
         在法眼宗看來,「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識,時常說法,時時度人」,
         「山河大地是上座善知識。放光動地,觸處露現」。

  2.直覺意象,現量呈顯
 
         般若無知超越邏輯思維,表徵般若無知的意象是直覺意象
         邏輯思維的基石是二元對待,要突破邏輯思維,
就必須用般若的倚天長劍,將相對的兩頭一齊截斷。

         對此法眼宗有其特殊的機鋒作略。在法眼悟道因緣中,
由三人探討《肇論》 「天地與我同根」,而引出桂琛山河大地與自己
是同、是別的詰問;由庭下片石,引出桂琛此石在心內還是在心外的詰問,
兩個詰問都使用了同一方法。桂琛提出山河大地是同、是別,
實際上是給文益設置一道思維的陷阱,因為這個問題的提出,
本身就是分別心的產物。

         自性無分別,不受識見之塵的污染。
因此,不論文益回答是同、是別,只要一開口,
         就立即陷在同別的差別對待之中,不是落有便是落無。
要明心見性,就必須否定見聞之知,必須破除這種分別念。
地藏豎起二指,即表示文益還沒有破除同、別的對待觀念,
沒有見性。由同、別詰問出發,桂琛又設一難:
既然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石頭是在心內還是在心外?
         心內、心外同樣是一道思維陷阱。
不論回答在心內還是在心外,都落入了片面。
 
         由於多次回答,都接二連三地受到桂琛否決,
文益便留下來向桂琛請教。儘管文益每日呈述自己的見解,
將知性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桂琛仍然繼續予以否定。
         連續的否定,終於將文益逼到詞窮理絕的絕境,方知般若無知,
禪不可說,一涉唇吻,即墮是非。
         文益大悟後創立的法眼宗,就時時將學人逼拶到詞窮理絕。
 
                 問:「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如何是不二之言?」
             師曰:「更添些子得麼?」
                問:「如何是法身?」   
             師曰:「這個是應身。        
                問:「如何是第一義?」
                     師曰: 「我向你道是第二義。」

         本體絕對,著不得任何語言的塵屑;
法身無形,一落言筌,即成應身
         第一義不可說,一涉言語,就墮入了第二義

         絕對的本體,如果被當作物件觀看言說
便成了被看、被說的客體
         如此一來便構成了主客對立,這樣的本體就不再是絕對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