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空論 v.s. 物理世界
 
作者:周昌樂

9.jpg  
 
 
現代物理學的發展走向,是要彌補「相對論」與「量子論
之間的間隙,建立一種,同時包容兩種理論的統一場論,
為此物理學家已經作了眾多的努力,並形成了一些純思辨性的理論,
其中「量子場論」就是這些努力的一個結果。
 
眾所周知,現代物理學有兩個基礎理論,
一個是狹義相對論,另一個是量子論
前者源於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其證實了光在順或逆,
地球轉動的速度是相同的,從而為狹義相對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後者源於普朗克黑體輻射實驗,其表明熱的物體發光有不同的波長,
從而為量子力學的誕生,打下了鋪墊。
 
自從有了這兩個基礎理論之後,幾乎衍生了所有後來的物質文明,
以及我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與此同時,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
種種科學解釋上的疑難、甚至常常使我們陷於難以跨越的困境之中。
傳統的科學世界觀開始動搖,基於實證的科學,
終於衝垮了實證分析思維的根基。
 
於是物質世界,開始變得難以用科學分析的語言來清晰描述,
正如量子物理學家 ─ 玻姆,指出的:
「特別是,相對論(從某種程度上)和量子理論(在很大程度上),
引起了對宇宙是一個可直觀想像的,和可知的秩序,這一假設的疑問。
世界的本質開始變得難以描述。」

這樣就迫使那些,探尋世界本質的西方科學家,開始轉向東方,
他們開始從東方古老的哲學思想中,深化對世界本質的理解,
結果正像
K.辛格在《微漪之塘》一書的序言中強調的那樣:
「近代最重要的發展,也許是神秘世界觀(在東方佔優勢,
但並不僅僅是在東方)和在當代知識前沿的科學家中,
顯露出來的真實性範式之間,日益趨同。」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代西方科學界產生新道家的原因,
他們試圖借助東方哲學思想,來解決西方科學中遇到的困難,
從而對世界的本質,有一個更為全面又深刻的理解。

但隨著理論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量子真空、量子引力、
量子泡沫,這些量子場論中關鍵概念的提出,
要想徹底解決量子場論中的難題,或者更好地理解
量子場論中一些概念、結論的哲學意義,僅僅停留在道家思想之上,
已經遠遠不夠了,我們需要引入更加徹底的禪宗本體觀點
 
就這一點而言,美國當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 
F.Capra就早有朦朧意識:「我對禪宗中,一些難以解決的觀點
特別感興趣,它使我聯想到量子論中的難點。」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物理科學所開創出來的新理論範式,
我們發現確實落入禪宗的思想範式之中。
 
本文就是要以量子場論,其所刻畫的物理世界為內容,
採用禪宗空論的思想來進行重新解釋,並著重討論有關物質存在性、
量子生滅過程、以及量子場的整體關聯性等問題,從而說明禪宗空論
對物理世界有著相當強的解釋能力。當然,這裏的討論
主要是哲學思想層面上的比較,不涉及科學實證的分析。

 
二、物質存在性問題的解釋
 
對於物質世界的本性,歷來都有不同的哲學觀點,
本文並不關注物質本體論的追問,因為任何一種實在理論,
僅僅只是對實在的一種描述,它永遠不可能是實在本身
因此物質是否客觀存在,通過這種主觀性的努力,
都是無法證實或否證的,他們能夠給出的都只是對「實在」
的各種描述,或者是描述的描述。
 
於是,看一種描述理論的優越與否,也就主要看其對已知種種途徑,
所獲得的客觀現象的解釋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量子場論是迄今為止,
描述物理世界的一種最好的科學理論。讓我們就以這個理論為根據,
來開始我們的討論。
 
在物質存在性方面,量子場論的觀點主要包括這樣三個方面的認識
(1)就我們日常感知而言,物質的存在都是不真實的
(2)就微觀的粒子而言,他們的存在又是依賴於(主觀)觀測的
(3)對於沒有物質的真空,卻可以充滿「生機」,依然會造成可觀測的效果。
 
比如物理學家格裏賓就指出:
我們稱之為真實的任何東西,
都是由不能視為真實的東西所構成
。」

可能這樣的結論,與我們的日常經驗,實為大相徑庭。
因此格裏賓進一步說明:「有些形而上學家,甚至懷疑一棵樹,
或一間房子在沒人看它時,是否還真實存在

這在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看來,簡直是太可笑了。
 
但可笑的是我們,因為,最實際和最客觀的科學 — 物理學,
在20世紀的發現,已經不可抗拒地導致這樣的結論,
即在次原子粒子,諸如電子和質子的層次上,物體在未被觀測時,
的確並不「真實」存在
。」

進一步,「當物理學家試圖探測電子,及其他粒子的精確性質時,
他們發現那「真實」粒子的概念溜掉了
。」倒是那把原子束縛在一起,
組成桌子,那看不見的電磁力倒真是「實實在在」的。
於是就量子場論而言,物質的確定性的的確確無法找回了,
取而代之的,便是量子真空,以及變化多端的能量之場
 
所謂量子真空,是指一個系統最低能量狀態
其方程式,遵守波動力學狹義相對論
也是一種神秘的「零點能場」顯示自己的地方,
這種場的能量,在所有其他的場處,在零點能的時候就會出現。
在經典物理學的層次上,真空是指沒有物質的狀態

因此,它自然被作為物質能量的零點
真空本身是沒有能量的
在量子場論中,沒有粒子的基態定義為真空。
但實驗學證明,處於基態的量子場,
與其他場的相互作用,依然會造成可觀測的效果。

因此,「過去,真空的定義是空無一物的空間,
而現在人們認為它充滿能量與多種虛粒子。」
 
總之,量子場論的結論,雖然難以為我們的日常經驗所接受,
「但其本身隱藏了更深的真理,這些真理更接近於日常的真實性。
因為量子力學給出的是:
沒有什麼是真實的,
我們不去觀察它們時,則什麼也不能說
。」
 
就上述的量子場論的觀點而言,顯而易見,與禪宗空論的觀點十分接近。
但是,如何理解量子場論中,物質不真實性呢?顯然這裏的真空,
並不等同於空無一物,這裏的物質的不真實,也不等於物質真的不存在

於是物質的本性難以描述,這個問題就凸現出來了。
就這一點而言,量子場論就遠遠沒有禪宗空論精妙
 
禪宗空論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佛教的般若性空觀
其代表思想主要反映在《肇論》之中。

特別是其中的「不真空論」(應解讀為『不真∣空論』)篇,
便是用中觀雙遣方法,來論述萬物不真為「空」的思想
這裏,禪宗空論也講物質沒有真實性,也講萬物為空,但卻很好地處理了,
空無與色有的關係,能夠更好地解釋物理世界的本性。

比如「一切諸法,緣會而生
……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
而「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等等,
講的都是萬物的不真實性
不僅如此,《肇論》中還透徹地分析了,
」與「」的依存轉化關係。

如「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
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
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

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于物也。
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這裏的描述,
幾乎相當於一篇「量子理論」的佛學版,深刻而全面。
 
進一步,「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這裏,因緣者,
可以解釋為「零點能之真空緣起」者。於是就有:
「中觀云,物以因緣不有緣起不無。尋理即其然矣。
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
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也

若有不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
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
不無者: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
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

恰巧講的就是「無(真空)」:
並不是死寂的空無,而是充滿活力

可以「緣起」「」(造成可觀測的效果)的「無(真空)」。
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就講得很明白:
真空者,是不違有之空也。……妙有者,是不違空之有也。」

宇宙「零點能(場)」當作如是觀。
「何者?以未學人,根器漸鈍,互執空有,
故清辯等破定有之相令盡,徹至畢竟真空,方乃成彼緣起妙有;
護法等破斷滅偏空,意存妙有,妙有存故,方乃是彼無性真空。」。
 
當然,這裏禪宗般若空論講的「性空」,
視而不見,並不是「物無」的無物存在
「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當色即色。
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這樣一方面,禪宗空論強調了「無」與「有」,是依賴於主觀觀測的;
另一方面,正像我們開始所說的那樣,作為一種解釋理論,
不必關注實在本身的存在問題,而只需給出一個,
對物理世界好的(主觀性的)解釋。

不是實在不存在,而是主觀無法證實實在的存在,
只能根據虛幻的景象,來給出實在的描述理論 — 
但理論畢竟是理論,不是實在,儘管它是描述實在的。
因此我們能夠確定的是,主觀的實在描述理論本身,
實在存在性證明,則是建立在這種主觀確認之上的。
 
其實,馬赫於1883年早就指出:
原子,是不可能被我們的感官察覺的,
它們像所有物質一樣,只是思想的產物……
只是一個,便利於於思想上再生的數學模型
。」

關於這一點,馬克思的反映論同,樣也道出了其中的奧秘:
「的確,把馬克思主義者,通常所理解的「唯物論」叫做反映論 — 
即「我們頭腦中的概念」是「真實事物的映射」,這樣一種觀點,
也許更合乎習慣。……於是,我們就不得不回答,
貝克萊提出的那些批評,即倘若物質本身不是感覺,
而是「引起感覺」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沒有任何證據,
去說存在著這樣一種物質。」
 
 
至於在禪宗空論中,這樣的論述更加明確。
如「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
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則雖象而非象。」

物質的存在,並不是不依賴主觀的,而恰恰相反,
根據量子物理學的波函數和實驗,可以獲知其與主觀是密不可分的。
正因為這樣,才會有測不準原理,因為精神是無法把握精神本身的。

於是《禪源諸詮集都序》就有:
「心境互依,空而似有故也。且心不孤起,讬境方生;
境不自生,由心故現。心空即境謝,境滅即心空。
未有無境之心,曾無無心之境。

如夢見物,似能見所見之殊,其實同一虛妄,都無所有。
諸識諸境,亦複如是。以皆假讬眾緣,無自性故,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以及「莫滅凡情,唯教息意。
意無心滅,心無形絕。不用論空,自然明徹。
滅盡生死,冥心入理。開目見相,心隨境起。
心處無境。境處無心。將心滅境。彼此由侵。
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隨心滅,心隨境無。
兩處不生,寂靜虛明。」
 
總之,從禪宗空論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
他們對物理世界的認識,不但完全符合量子場論的結果,
而且很好地處理了「有」與「無」、「心(意)」,
與「物(境)」的關係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
禪宗空論無疑是一種具有更強解釋能力的學說。
 
 
三、量子泡沫的生滅解釋觀
 
在經典量子理論的基礎上,量子場論最引人入勝之處,
就在於引入時空量子化的概念,從而可以解釋,
真空中,物質粒子生生滅滅的過程。

很清楚,當給時空量子化後,就可以將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
引入到真空之中,於是真空中能量的漲落,就成為可能。
由於量子的不確定性,粒子可以從「無」中而生,
「如果說在足夠短的時間之內,粒子的可用能量,
具有內稟的不確定性,那麼我們就可以說:

在極短的時間之內,粒子的存在與否,也具有內稟的不確定性。
假設遵守一定的規則,例如電荷守恆和粒子、反粒子數之間的平衡,
那麼就沒有理由阻止整車的粒子「無中生有」地出現,
隨後又相互複合而消失。」
 
類似的原理也適用於真空,正如物理學家諾維科夫指出的:
根據現代理論,真空並不是絕對空 ─ 完美的空無一物。
其實它正是所謂的‘虛粒子’和‘反粒子’的海洋,
這些粒子,並不像真實粒子那樣存在。

在真空中,虛粒子和反粒子,會不斷地被成雙成對地創造出來。
但是只能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接著就立刻消失了。……
如果在真空中施加某一強場,那麼某些虛粒子,
可能會‘積聚’足夠多的能量,而轉變成真實粒子,
這就是利用強場的能量,在真空中生成真實粒子的機制。」

當然,「從‘無處’借來的能量的數量,
與之後必須返還‘借貸’的時間間隔之間,
由嚴格的數學公式制約著:能量越高,時間間隔就越短。」。
而「真正漲落,不能通過拿走它們的能量,而讓它們停下來,
因為總體說來,它們本沒有能量。

在某些位置和某些時刻,它們可能有從別的地方「借來的」正能量,
結果那些地方,出現了負能量。就像銀行不會讓債欠得太久,
物理學定律迫使負能區域,很快從正能的鄰居那兒吸引能量,
從而還原到零或得到些正能量。這樣持續不斷的、
隨機的能量借還過程,就驅動著真空漲落。
 
於是,真空的發展,就具有不同的可能性,
其類型決定於高溫的能級,而最本征的真空處於大統一能量之上。
也就是說:

「真空 ─ 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狀態,
充斥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沸騰的’虛粒子。……
這個狀態(即真空)的特性,依賴於它的初始狀態。
這意味著,有不同類型的虛空是可能的!」
 
量子場論意義上的真空,不再是靜止不變的空無
而是: 不斷動態變化的能量場

正如大衛斯指出的:
量子真空完全不同於真空,它充滿了生機
翻騰不已的虛粒子,在永無止息地運動著。」
因此有人也形象地稱這種現象為「量子泡沫」,
而稱這樣的真空為贗真空。
 
這便是量子場論中的生滅觀,其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成論,
小到粒子的生成,大到宇宙的產生,都可以用此理論解釋。
「量子場論中的產生,和湮滅算符的概念基礎正是生成論,
各種統一場論,要求一切粒子從統一場,經對稱.
破缺產生的概念基礎,也是生成論的宇宙觀。」
 
有意思的是,這樣的量子生滅觀,正也是禪宗空論所特別強調的。
且不說上面談到有關,有無相生的禪宗觀,就是這量子泡沫的隱喻,
也與禪宗的說教如出一轍。
 
其實,禪宗中的這樣見解,並不是簡單的類比,而是有深刻的洞見的,
其中所要解釋的正是萬物的生成問題。例如,有人問:
「四大從何而有?」(落浦)師曰:「湛水無波,漚因風擊。」
進曰:「漚則不問,如何是水?」師云:「不渾不澄,魚龍任躍。」

再如,僧肇在「物不遷論」中對真空的生滅過程也有精論:
法無去來,無動轉者。尋夫不動之作:
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于諸動。必求靜于諸動,故雖動而常靜
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以及「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
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
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這種生滅論,中國南北朝的慧遠在《大智論鈔序》中說的更加明白:
「生塗兆於無始之境,變化構於變化之場。
鹹生於未有而有,滅於既有而無,推而盡之,
則知有無回謝於一法,相待而非原;生滅兩行於一化,映空而無主。」
 
因此,在佛教看來,一切法都在刹那生滅變化之中,
法法都是遷流變動不居的。於是,
橋屍伽讀了《佛說十二因緣經》後覺悟到:
「一切法,是刹那的生滅無常,是空寂的無有自我。」

正因為這樣,才會將空與色、有與無相互關聯。
所謂緣起即性空:「佛法認為有,是如幻的緣起假有,
有而不礙其空;佛法所說空,是無實的自性本空,
空而不礙其有。」一切都是「刹那造作,還複漂沉。」
 
進一步,禪宗除了這生生滅滅的過程外,
還時刻不忘對這生滅過程認識的主觀依賴性的強調。
(馬祖道一)謂眾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汝但隨時言說,
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複如是。
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這對於量子「浮漚」也是一樣。師(嵩岳慧安國師)曰:
「生死之身,其若迴圈,環無起盡,焉用記為?
況此心流注,中間無間,見漚起滅者,乃妄想耳。
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記乎?」
 
 
總之,禪宗空論,不但可以解釋「量子能量漲落」之生滅過程,
而且始終把握了物質表現的主觀測量的依賴性,與量子場論如出一撤。
 
四、量子場的整體關聯性
 
物質是什麼?
從量子場論的觀點看,物質就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
是能量場中,能量不均勻表現的反映。
不管是從嚴格意義上,還是象徵意義上講,
物質都可以看作是一種波,當物質波被當作「粒子」看待時,
其表現就是一種「孤波」(也稱孤立子)。

物理學家裏德雷就明確指出:
「實際上,波與粒子的這種差別只是程式上的不同。
溝通兩樣東西的是波包,一種在空間有,一定延展的運動著的擾動。”……
「但是,真還有比波包更像粒子的波,那就是孤立波,
現在人們乾脆稱它為孤立子。」
 
 
物質作為波,就必然是變動不居的,這就是量子場中,
粒子不停的生生滅滅過程。因此物理世界,在本質上講是能量場,
物質可以消滅,但能量必須守恆,物質之能,作用於主觀之心(測量),
就塌縮為物質之態,表現為物質的一種「存在」,
其與能量場同顯。

就像大海中的水與波的關係一樣,離開了水的波是不存在的,
這翻騰的波浪就是「浮漚」,其是虛妄不真。
真實的是能量場,是非局域性的,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因此也可以稱其為「虛空」,
「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
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複如是。」
 
 
於是作為物質的粒子,不僅不可能離開能量場而存在,
其本身就是場的一部分。「我們知道,粒子永遠也擺脫不了場,
所以我們自然地認為,場會被運動的粒子帶著走。
畢竟,相互作用也有能量,而通過那個著名的公式
E=mc2

能量就是品質。物質能量場的這種整體性,愛因斯坦講的更全面。
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組成要素,不是一個個分離的微小粒子,
而認為場,遍佈在所有空間中,空間有強區和弱區之分。
有些穩定的強區代表著粒子。
 
反過來,由所謂粒子構成的物質引力,又影響著空間,
所以遍佈力場的空間,又是由力場決定的,這是自因性的必然。
而強區和弱區,也是連續分佈的,並沒有明確的界線,
這一點就像水場中的漩渦一樣,看上去漩渦好像是某種形成物,
其實完全是由水場的運動產生的。

對於物質粒子也如此,同樣也是由運動產生的,
其本質則歸於空靈!「所謂場,就是它充滿時空,
且所有粒子都在其中做穩定的運動,
就如同旋渦是一種暫時穩定的形式,
人們可以把它想像為一個存在,並可以給它命名。
我們談論一個旋渦時,實際上它並不存在。

同樣,我們可以談論粒子,但粒子也是不存在的:
粒子只是運動場中,某種運動形式的名稱。……
宇宙就是一個無縫的和完整的整體,
我們在其中所觀察到的所有形式,
都是我們的觀察和思維方式抽象出的結果。
 
 
量子能量場,這種整體性的物理學基礎,便是量子的非局域性特點。
正如玻姆指出的:「量子論認為,所有運動都由極為細微,
和非連續的運動構成,這些運動,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
是通過穿越空間,而從此處到達彼處。……
在某些領域,事物可以明顯地,與任何遠距離的其他事物發生聯繫,
而無須借助任何外力來推動這一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