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物不遷論》的哲學思想

 
作者: 項 運 良
 
17927041-md.jpg  
 

  一、《物不遷論》的主要思想 
  
《物不遷論》是一部力作,乃闡發般若性空學說,
以 “ 即動即靜 ” 之義闡明 “ 即體即用 ” 之理論。

物不遷,也就是事物沒有實在的運動變化的意思,
事物雖有生起、流轉等現象,然其本體恒不遷 (不動)。
事物的存在只是當下的,轉瞬即逝的,不會從古至今,
也不會從今返古,各性只住於一世,事物是靜而不遷的,
因為在佛家看來,事物隨因緣而起,而自性本空。

物不遷思想的存在,這主要和其人動靜觀、時空觀是密不可分的,
時間過去並不具有實在性,或者不如說是實在性的消亡。《物不遷論》
      所要破除的是實體性的時間,引導我們認識時間的空性。
那麼從這部著作中我們又能看到一些人對於時空的看法。
 
僧肇在這部著作中先從自然現象談起,就拿我們通常看到的花開花落,
生死交替,寒暑更迭,昨天開放的花朵今天不凋謝了嗎?
秦始皇不是離我們而去了嗎?今天該穿冬衣了!
人們因此而認為事物是有其實在的流動變化的。

但僧肇卻不這麼認為,並且引用了《放光般若經》說:“ 諸法無動轉者 ”,
      這是說諸法沒有實在的流轉變化,雖然存在如花開花落的現象,
但事物的本性沒有改變,眾生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而已。
從這點看,僧肇否定了事物本性的運動變化;
不僅如此,我們還知道佛家還否定事物的根本存在。

      因為佛家有三法印之說,也就是“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在佛家看來,世界萬象是流轉不息的,只是暫時的存在,稍縱即逝,
“ 行 ” 也就是無常的一切法,所以“ 諸行無常 ”;
不僅事物萬象不真實,而且世界本身就是不真實的,
是假的空的不真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具有自性的事物或我,
“ 法 ”就是不具有自性之體和規範標準,所以“ 諸法無我 ”。
 
      既然如此,事物當然是不流動變化的,眾生看到的只是現象的流轉變動,
而其本性是凡輩所不能見的。既然世界是不真實的,那麼哪里才是真實的呢?
佛法中便有了“  涅槃寂靜 ” 之法印,當下的都是虛妄的,
只有到彼岸到天國才能得到真實和快樂,才能破除迷惑與煩惱。

僧肇作為佛家子弟,當然就否認了事物有實在的變化,流轉的只是現象,
何況佛家連具有自性的實體都給否認了,還談什麼實在的事物的運動變化呢?
不過要指出僧肇這裏的不遷,只是事物的那種「緣起性空」的本性無變,
而不是形式不變。而這一切又與他的哲學思想是緊密相關的,
他對動靜、時空的看法直接決定了他的物不遷思想。
  
  二、動靜觀是物不遷思想的哲學基礎
  
      在這篇作品中僧肇深刻地分析了動靜的關係。
既然人們看到萬象的流轉變動,而僧肇卻說物不遷,
      事物沒有實在的遷變,並不是事物連動的現象都沒有,

“ 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
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
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然則,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緣使真言滯於競辯。
宗途屈於好異,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 ”。

意思是尋究不遷的宗旨,哪裡是離開動而求靜呢?
必須在事物的運動中尋求事物的靜止。所以,事物雖然是運動而常靜止,
不離事物的運動而求靜。雖然事物是靜止而是常運動的。
 
      然則,動和靜不曾有差別,而迷惑的人卻認為動和靜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使真理陷於互相辯論之中,大道被好異的學說所歪曲。
所以在僧肇這裏,動靜本身是一樣的,沒有實際的差別,
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動,哪裡來的靜,沒有靜哪裡來的動,
這些概念與現象是相對的,而不是像常人那樣將動靜看成是截然不同的。

在佛家看來這是由於 “ 法執 ” 所引起的,萬象本性不是這樣的,
而人們卻將它看成是這樣的,並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無疑的,
因為人們只看到了事物的現象,但卻以為自己認識到了本質規律,
所以大道都被好異之說給歪曲了,人們不能破除“ 法執 ”,
他們的觀點只能是世俗的,違真的,既然違真。人們的看法當然是錯誤的。
 
      僧肇進一步說明了 “ 物為何不遷 ” 及動靜的關係,引述了許多經典,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道行般若經》說:諸法的生成本無所來,諸法的消失亦無所去。
《中論》上說,從方向上看,知它在去。可是那個去者竟沒有可到的處所。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日動而非靜。
   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日靜而非動。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然則所造未曾異,所見未曾同。
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複何滯哉 ”。

意思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動,是根據過去的事物,不保持原來的面貌,
而來到現在,因此說事物是運動而非靜止的。
我所說的靜止,也是根據過去的事物,
不保持原來的面貌來到現在,因此說事物是靜止而非運動的。
 
      可見,所接觸的問題不曾有差別,雙方所理解的卻不曾相同。
違背真理就是錯誤,符合真理就是正確。
如果掌握了事物動靜的真理,還有什麼想不通的呢?

“ 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
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 ”。

意思也就是既知過去的事物,不能保持原貌來到現在,
那現在的事物,怎麼能恢復過去的原貌呢?
既然過去的事物,不能保持原貌來到現在,
那麼現在的事物怎麼能恢復過去的原貌呢?

“ 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曾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曾有。
於今未曾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曾無,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
      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
 
      意思就是在過去尋求過去的事物,過去的事物在過去未曾是無。
在現在尋求過去的事物,過去的事物在現在未曾是有。
可見,事物沒有保持原貌來到現在,過去事於過去不曾是無。
故知事物的過去面貌只是在過去才有,誰也不能否認。
反過來,尋求現在的事物,現在的事物也不能恢復它過去的原貌。

      這就是說,過去事物的面貌,本來就只能存在於過去,
並不是從現在恢復到它的過去面貌。那現在的事物,
只保存於現在,也決非從過去來到現在。
 
      從這裏我們可以理解到,事物既然不能保持原貌到現在,
普通人認為,事物就是在不停的運動之中,
      但反過來想,也就是說過去的事物,只在過去,不在現在,
只是處在某一時間段上,“ 事各性住於一世 ”,所以是靜止的。

常人只看到當下的現象,而沒有放到長遠的發展中,
同樣的事情,卻有不同見解,僧肇的確高人一等,所以他也便有了
  
          “ 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
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
                 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曆天而不周 ”的高論。
 
      “ 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托至於初步,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
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
不遷故,則湛然明矣。故經云:三災彌綸,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 ”。

所謂積土為山,成功於開始的第一筐。長途旅行,從第一步開始。
如來佈道的功德,流布萬世而長青,是因為他的累劫功業不可朽壞、
不可斷滅的緣故。功業不可朽壞,所以雖在昔而沒有實在的變化。
沒有實在的變化,所以不是絕對的遷變。不是絕對的遷變,所以湛然常住。
 
      如來的功業如此,眾生的行業也如此。
所以經中說,三災(火、水、風災)壞劫,而眾生的行業湛然,
      沒有絕對的破壞。這話是可信的。
在這裏同樣也要指出的是,他所說的不動,
是指事物本體,而不是現象。

      並且還要指出來的是,僧肇所認為的動,不是絕對的動,
靜也不是絕對的靜,就拿事物來說,
它的消失與停留,也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而言的,
因為世界本身,是稍縱即逝的,僅是當下的,
事物本身是因緣而起,但自性本空,
所以無論世間如何千變萬化而物卻不遷,明矣!
 
      哲學自古以來都會討論一個問題:物是動還是靜?
就我看來,佛家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討論靜止必須在運動中去討論,
而且我們首先要確立一個觀念,事物始終是在運動著的,
也就是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靜止是相對於運動而有,靜止是運動中一個特殊的階段,
是運動中的靜止,正所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動既是靜,靜既是動。
僧肇的物不遷思想,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物不動,
而是指事物本性是空的,過去的事物,我們不能很好地理解把握到,
不具實在性,沒有一個自在的實體,都是因緣造作而成,
所以是“ 不遷 ”。

  
  三、僧肇的物不遷思想與他的時空觀是密切相關的
  
      當然,許多人聽到他的物不遷之高論之後可能會認為:
“  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昔,而謂今物可至昔 ”。

意思也就是,事物不遷就不能延續,流動就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如果真的這麼想的話,那便犯了機械主義的錯誤,
僧肇的回答是“ 既日古今,而欲遷之者,何也?”

在僧肇看來,古今是有差別的,過去、現在、未來
都不是絕對實在的,都是當下的,過去相對於自己的過去便是未來,
現在相對於未來就是過去,這是不言而喻的。
 
      之所以在時間上,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
則是因為其中有物,也就是有一個參照物一個支點,
物的流轉現象給了我們以時間觀念。

佛家說世界是假是空,是不真實的,無論人還是物都是不真的,
因緣造作而生,所以在我們面前的一切都是暫時的,當下的,
只能其性住於一世。僧肇的《物不遷論》
      向我們提出這樣一個時間問題:
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

其原文是這樣的:
 
      “ 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 
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
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故經云:
      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富有由矣。

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
吾則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

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
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象風馳,璿璣電蜷,
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 ”。
 
      其基本意思,是說人們總是在現在當中,尋求過去的事物。
正因為現在當中,沒有過去的事物,
所以一般人認為事物有實在的、絕對的不住。

我則在過去尋求現在的事物,因為過去的事物不是實在的、
絕對的消失。假使現在的事物能恢復它過去的原貌,
那麼過去當中,就應有現在的事物。假使過去的事物能,
      保持原貌來到現在,那麼現在當中,就應有過去的事物。
 
      恰恰相反,現在的事物不能恢復到它過去的原貌。
所以,過去沒有現在的事物。也因為過去的事物,
      不能保持原貌來到現在,那麼現在也沒有過去的事物。
這樣就有了古今的差別,也就說明,事物遷變無自性。

正因為過去當中,沒有現在的事物,因此,
過去的事物,沒有保持原貌來到現在。
正因為過去當中沒有現在的事物,
因此現在事物也不能恢復到它過去面貌。
故此,今無古,古無今。
 
      既然過去的事物,不能保持原貌來到現在,
現在的事物,不能恢復到它過去的原貌,
事物的體性,各自停留在某一個階段,
還有什麼事物可由過去來到現在、
再由現在恢復到它的過去呢?

然則,春夏秋冬,像風一樣在交替,日月星辰,像閃電般在旋轉,
若能從最微細之間,去觀察它們的本質,就可瞭解到,
它們的轉動不是絕對的運轉。時間真的是如我們通常所謂,
從今往古的單向流程麼?時間過去真的存在嗎?

      如其存在又是何以存在,存在于何所?
時間過去如若不存在,那麼歷史是如何產生的?

僧肇的論點是:
      如果時間現在、與時間過去之間的單向流通,是實在的,
那麼流通的兩端 ─ 即時間現在、和時間過去,也必是實在的。
 
      但我們知道,時間過去並不具有實在性,或者不如說是實在性的消亡。
那麼我們究竟是怎樣,才能獲得這樣一種自今至古的時間觀念呢?
   我們實際上是從旋嵐偃嶽、江河兢注、野馬飄鼓、日月曆天等現象上,
      歸納、抽象出時間觀念的,但這些現象都是當下發生著,
它是否是向著過去發生流向過去呢?

      《物不遷論》所要破除的是實體性的時間,引導我們認識時間的空性。
這與愛因斯坦相對論裡的時空觀一致:
空間本身是虛無的,沒有絕對的空間。

空間,僅僅是通過包含在它自身之內的物體和能量才存在。
時間,也是虛無的,時間只是因在其中發生的事件而存在。
不僅各種具體事物是空的,就連時間,這樣純概念性的存在也是空的。
 
 
  過去的一切不是實在的,事物是因緣造作而成,
本來這個世界都是不真實的,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表像,
是一種 “ 真如 ” 世界,各物象自性本空,只住於一世,即所謂不遷。

據此,過去的不具實在性,時空是以其中的物為支點的,
那麼它們也不具實在性,即時間的體性也是空。

當然也要指出的是,僧肇是佛家弟子,其思想上難免有些偏頗,
如忽視事物本身的物質性,過分強調主體的感受性,
但僧肇佛學的精深,使他在性空學說上獨樹一幟,
其哲學思維是值得我們學習與研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