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佛教諸派中,
禪宗是一個最奇詭而又最富創造性的宗派。
它不依固定的經論,沒有複雜的思想體系,
禪宗是一個最奇詭而又最富創造性的宗派。
它不依固定的經論,沒有複雜的思想體系,
也沒有神秘的宗教儀式;
即是說,它要剪除一切不必要的枝葉,
即是說,它要剪除一切不必要的枝葉,
採用「一躍而入、直截了當」的手段,
直接傳承佛教體系中的心髓 ─ 開悟經驗。
直接傳承佛教體系中的心髓 ─ 開悟經驗。
以下介紹禪宗的基本進路。
重視體證、不重言說
無論我們對禪悟經驗解說得如何具體明確,
那些解說總不等同於禪悟經驗本身。
經驗歸經驗,解說歸解說。
對禪悟經驗有所體證是一回事,對禪悟經驗加以論述
卻是另一回事。禪宗一向只重視前者,而不著重後者。
那些解說總不等同於禪悟經驗本身。
經驗歸經驗,解說歸解說。
對禪悟經驗有所體證是一回事,對禪悟經驗加以論述
卻是另一回事。禪宗一向只重視前者,而不著重後者。
佛教一般宗派總依奉某經某論而立宗,
並且根據那些經論開展出一套理論體系。
例如天台宗依據《妙法蓮花經》、《大智度論》等經論,
並提出「三諦三觀」、「一念三千」、「性具」、「六即」等理論;
而華嚴宗則宗奉《大方廣佛華嚴經》,
並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門」等理論。
但禪宗就不同了。
並且根據那些經論開展出一套理論體系。
例如天台宗依據《妙法蓮花經》、《大智度論》等經論,
並提出「三諦三觀」、「一念三千」、「性具」、「六即」等理論;
而華嚴宗則宗奉《大方廣佛華嚴經》,
並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門」等理論。
但禪宗就不同了。
由於禪宗不重視言說,所以並沒有固定的經論可依,
亦沒有由某經某論引申開來的理論體系。
跟佛教其他宗派比較,禪宗自稱是
「經論言教以外的另一支傳承」,即「教外別傳」。
跟佛教其他宗派比較,禪宗自稱是
「經論言教以外的另一支傳承」,即「教外別傳」。
實踐與理論本來可以並行不悖,同受重視,
但為甚麼禪宗只重視實踐而不重視理論呢?
主要的原因是:
一、求道者在修行求悟的過程中,理論並不是必須的。
正如禪宗六祖慧能所說:「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
二、不重視理論,可以避免使求道者沉迷陷溺於理論探究之中,
而忽略了實際的修行。
但為甚麼禪宗只重視實踐而不重視理論呢?
主要的原因是:
一、求道者在修行求悟的過程中,理論並不是必須的。
正如禪宗六祖慧能所說:「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
二、不重視理論,可以避免使求道者沉迷陷溺於理論探究之中,
而忽略了實際的修行。
雖然禪宗不重視理論言說,但這並不表示完全排斥語言的使用。
語言確實是一種很方便的溝通工具,禪師為了啟發求道者,
自然亦會運用言詞加以指點。然而,當禪師運用語言的時候,
多是三言兩語,斬釘截鐵,而不會雄辯滔滔,長篇大論。
如果要揀選世上「最簡單的語言」,
語言確實是一種很方便的溝通工具,禪師為了啟發求道者,
自然亦會運用言詞加以指點。然而,當禪師運用語言的時候,
多是三言兩語,斬釘截鐵,而不會雄辯滔滔,長篇大論。
如果要揀選世上「最簡單的語言」,
禪師的語言就很可能會當選了。
這當然亦與禪宗不著重理論言說有關。
這當然亦與禪宗不著重理論言說有關。
禪師所運用的語言除了簡單之外,
另一點特色就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字眼,
而極少使用佛教哲學的理論術語。
原因不僅由於禪宗本身並沒有甚麼理論體系,
更重要的,就是禪師要把求道者的心靈從「理論世界」
拉回到「現實世界」裏去。
照禪宗看來,愈沉溺於理論鑽研,就距離禪悟愈遠。
另一點特色就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字眼,
而極少使用佛教哲學的理論術語。
原因不僅由於禪宗本身並沒有甚麼理論體系,
更重要的,就是禪師要把求道者的心靈從「理論世界」
拉回到「現實世界」裏去。
照禪宗看來,愈沉溺於理論鑽研,就距離禪悟愈遠。
總括而言,禪宗重視「體證、經驗、實踐」,
而不重視「言說、論析、理論」。
簡言之,禪宗所著重的是「做」,而不是「講」。
正如慧能在《壇經》裏說: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而不重視「言說、論析、理論」。
簡言之,禪宗所著重的是「做」,而不是「講」。
正如慧能在《壇經》裏說: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重視自力、不重他力
在宗教修行上,有些教派強調「自力」,
即強調憑著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解脫或得救;
有些教派著重「他力」,即著重借助外來的力量而獲得解脫或得救。
就佛教諸派來說,最強調「自力」的是禪宗,
最著重「他力」的是淨土宗。
即強調憑著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解脫或得救;
有些教派著重「他力」,即著重借助外來的力量而獲得解脫或得救。
就佛教諸派來說,最強調「自力」的是禪宗,
最著重「他力」的是淨土宗。
其實,強調「自力」的仍然可以若干程度地重視「他力」,
著重「他力」的仍然可以某種程度地重視「自力」,
但禪宗為甚麼只強調「自力」而不重視「他力」呢?
主要的原因是避免使求道者,產生依賴的心理而不作自我努力。
照禪宗看來,如果求道者自己不努力,即使遇到「善知識」
也是無法單憑「他力」而獲得救度的。
正如禪宗六祖慧能在《壇經》中說:
「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救不可得。」
著重「他力」的仍然可以某種程度地重視「自力」,
但禪宗為甚麼只強調「自力」而不重視「他力」呢?
主要的原因是避免使求道者,產生依賴的心理而不作自我努力。
照禪宗看來,如果求道者自己不努力,即使遇到「善知識」
也是無法單憑「他力」而獲得救度的。
正如禪宗六祖慧能在《壇經》中說:
「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救不可得。」
由於禪宗強調「自力」,當禪師接引求道者時,
一方面要幫助求道者獲得開悟的經驗,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求道者依賴自己。
在禪宗語錄中,隨處可以發現每當求道者,向禪師提出疑問時,
高明的禪師極少會直接給予一個答案,
一方面要幫助求道者獲得開悟的經驗,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求道者依賴自己。
在禪宗語錄中,隨處可以發現每當求道者,向禪師提出疑問時,
高明的禪師極少會直接給予一個答案,
而多會運用各種方法去激發求道者自尋解答或自行消解心中的疑問。
顯然,禪師這樣做,正是要讓求道者「自我成長」,
而不想他們被牽著鼻子走。
禪宗的「自力」精神亦表現於勞動生活之中。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依從印度的傳統,
佛教僧侶不必從事農業生產,一切飲食主要靠施主供養。
但到了禪宗馬祖和百丈師徒時,正式改變教規,創立叢林制度,
實行耕種,自食其力,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充分顯示出不依賴他人的精神。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依從印度的傳統,
佛教僧侶不必從事農業生產,一切飲食主要靠施主供養。
但到了禪宗馬祖和百丈師徒時,正式改變教規,創立叢林制度,
實行耕種,自食其力,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充分顯示出不依賴他人的精神。
總括來說,禪宗重視「自力、自度、自救」,
而不重視「他力、他度、他救」。照禪宗看來,
而不重視「他力、他度、他救」。照禪宗看來,
要培養特立獨行的堅強人格以至達到禪悟的境地,
就必須親自經歷艱苦的磨練。
此所謂「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此所謂「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重視內省、不重外求
一般的「學習」,總是向外求取些甚麼。
例如,語文學習就是要認識世上的語言、文字及其用法;
科學學習就是要瞭解各種自然現象、社會現象,
及現象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
歷史學習就是要明瞭歷史真相,及其背後的意義。
但禪門的「學習」就不同了,
習禪並不是要向外求取些甚麼,
而只是對自己的內心進行徹底的省察。
例如,語文學習就是要認識世上的語言、文字及其用法;
科學學習就是要瞭解各種自然現象、社會現象,
及現象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
歷史學習就是要明瞭歷史真相,及其背後的意義。
但禪門的「學習」就不同了,
習禪並不是要向外求取些甚麼,
而只是對自己的內心進行徹底的省察。
禪門修行的重心是要獲得開悟的經驗,
並把開悟的「精神」應用到日常生活裏去。
為求開悟,我們無需向外尋求,因為我們根本就無所欠缺。
如果苦苦向外追尋,則只會離開禪悟愈來愈遠。
並把開悟的「精神」應用到日常生活裏去。
為求開悟,我們無需向外尋求,因為我們根本就無所欠缺。
如果苦苦向外追尋,則只會離開禪悟愈來愈遠。
希遷禪師初訪他的老師行思禪師時,行思問他從哪裏來,
希遷說從曹溪六祖慧能處來。
行思再問他從曹溪那裏得到些甚麼,希遷回答說:
「我去曹溪之前就沒有缺少些甚麼。」
行思說:「既然如此,你又為何去曹溪呢?」
希遷答道:
「要是不去,我又怎會知道自己沒有缺少些甚麼哩!」
希遷說從曹溪六祖慧能處來。
行思再問他從曹溪那裏得到些甚麼,希遷回答說:
「我去曹溪之前就沒有缺少些甚麼。」
行思說:「既然如此,你又為何去曹溪呢?」
希遷答道:
「要是不去,我又怎會知道自己沒有缺少些甚麼哩!」
據此而言,習禪並不是使人有所得,
而是使人覺悟到自己本無所缺。
而是使人覺悟到自己本無所缺。
其實,習禪不但無所得,反而有所失。
只要我們真誠地反觀內心,不難發現在自己的
內心中充滿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 ──
偏愛、憎惡、貪婪、仇恨、嫉妒、虛榮、自卑、
自大、驕傲、自戀……等等俗情和妄念。
習禪就是要徹底淨化心靈,完全去除各種俗情和妄念,
以至連「有一個重要的自己」,這一念頭也要連根拔起。
到了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徹底「失去」之後,
「我」與「非我」的隔離和對立就完全消除,這時我們就能夠親切
地體證自己的「本來面目」,亦即是獲得透徹的開悟了。
只要我們真誠地反觀內心,不難發現在自己的
內心中充滿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 ──
偏愛、憎惡、貪婪、仇恨、嫉妒、虛榮、自卑、
自大、驕傲、自戀……等等俗情和妄念。
習禪就是要徹底淨化心靈,完全去除各種俗情和妄念,
以至連「有一個重要的自己」,這一念頭也要連根拔起。
到了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徹底「失去」之後,
「我」與「非我」的隔離和對立就完全消除,這時我們就能夠親切
地體證自己的「本來面目」,亦即是獲得透徹的開悟了。
有些禪師用「回家」來比喻獲得開悟。
當然這個「家」不是普通的家,
而是每個人本有的「清淨自性」或「本來面目」。
只要我們返向內心,就有可能發現「自家寶藏」。
但可惜許多人卻離棄了自己的「家」,而向外尋「家」。
照禪宗看來,這樣做簡直是緣木求魚,是無法獲得開悟的。
當然這個「家」不是普通的家,
而是每個人本有的「清淨自性」或「本來面目」。
只要我們返向內心,就有可能發現「自家寶藏」。
但可惜許多人卻離棄了自己的「家」,而向外尋「家」。
照禪宗看來,這樣做簡直是緣木求魚,是無法獲得開悟的。
總而言之,禪宗重視「內省、內觀、內察」,
而不重視「外求、外尋、外馳」。
禪宗認為,與其向外馳騁,不如向內省察。
正如臨濟宗分支黃龍派開創者慧南禪師所說:
「作客不如歸家。」
而不重視「外求、外尋、外馳」。
禪宗認為,與其向外馳騁,不如向內省察。
正如臨濟宗分支黃龍派開創者慧南禪師所說:
「作客不如歸家。」
重視當下、不重空想
人只要仍然生存,似乎就應該生活於目前,
但事實上並不一定如此。
為甚麼呢?因為有些人的身軀雖然活在當下,
但心靈卻不斷沉湎於過去,或永遠著眼於未來。
從心靈方面著眼,這些人可說並沒有生活於現在。
過去的事雖然曾經發生,但對目前來說,那只是回憶;
未來的事即使將來能夠實現,但對現在而言,那只是盼望;
只有當下的事,才是最真實的。
如果我們的心靈時時刻刻都在緬懷過去或者寄望將來,
則不但會讓當下的寶貴時刻一分一秒地溜走,
而且亦會因為經常生活於空想的世界中而難以達至禪悟的境地。
這正是禪宗重視當下和反對空想的理由。
未來的事即使將來能夠實現,但對現在而言,那只是盼望;
只有當下的事,才是最真實的。
如果我們的心靈時時刻刻都在緬懷過去或者寄望將來,
則不但會讓當下的寶貴時刻一分一秒地溜走,
而且亦會因為經常生活於空想的世界中而難以達至禪悟的境地。
這正是禪宗重視當下和反對空想的理由。
有一個僧人問崇慧禪師:
「達摩祖師未來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
崇慧回答說:
「未到之前的事暫且放下,你現在的事怎麼樣?」
僧人說:「我不領會,請老師指點。」
崇慧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僧人無語。
崇慧又說:「你領會了嗎?」
僧人回答:「還未領會。」
「達摩祖師未來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
崇慧回答說:
「未到之前的事暫且放下,你現在的事怎麼樣?」
僧人說:「我不領會,請老師指點。」
崇慧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僧人無語。
崇慧又說:「你領會了嗎?」
僧人回答:「還未領會。」
長空萬古存,風月一朝散
長空從古至今都存在著,但風月卻天天不同。
今天的風月是今天的風月,明天的風月又是另一回事。
每一天的風月都是第一次,而且都是最後一次。
錯過了某一天的風月,就是永遠的錯過。
每一個時刻都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我們能夠細心體會「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深意,
就會把握當下,重視目前和投入現在。
對於眼前的每一事、每一物都會好好對待,
而不會思前想後,讓當前的事物白白逃掉了。
就會把握當下,重視目前和投入現在。
對於眼前的每一事、每一物都會好好對待,
而不會思前想後,讓當前的事物白白逃掉了。
有些禪師教人要留意「腳跟下」,即是要人腳踏實地,
重視「當下、目前、現在」,
而不可終日生活於過去的懷想或未來的寄盼之中。
重視「當下、目前、現在」,
而不可終日生活於過去的懷想或未來的寄盼之中。
總結以上所述,禪宗重視「體證、自力、內省、當下」,
而不重視「言說、他力、外求、空想」,那就是禪宗的基本進路。
這種進路使禪宗在佛教諸派之中,獨樹一幟,別具風格。
上文引用自 ‧雲水網站‧
而不重視「言說、他力、外求、空想」,那就是禪宗的基本進路。
這種進路使禪宗在佛教諸派之中,獨樹一幟,別具風格。
上文引用自 ‧雲水網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