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的解讀

 

 作者:  關志明

禪師.jpg  


佛教是以明心見性,得無上正覺,普度眾生為宗皆。
“明心見性”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核心,亦是佛法的主要內容。

如果能正確解讀“明心見性”的意義,
將會對學佛、修佛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明   心

“明心”並不是一個片語,而是一個句子。
“明”是動詞,“心”是名詞,“明”是謂語,“心”是主語。
這個句子僅有兩個字,但其內容含量卻非常豐富。

“明”字何解?漢字有一字多義的特點。
“明者照也”。 “照四方曰明”。
照臨、光臨為“明”字的主要解釋。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即為光明之德而更光顯之。
光臨這種“明”字的基本解釋,在今天,還引申出
“明志”、“明燭”、“明顯”等詞義。

在古代,“明”字還有另一種解釋:“明者潔也”,解作潔淨。
《中庸》“齊明盛服”,意思就是穿著整齊潔淨的禮服。
《周禮》“以鑒取明水於月。”意思是說能照見月亮的水就是潔淨之水,
“明者潔也”、“潔者淨也”、不汙曰潔。

佛教的專用語“明心”不作光臨解,不能解作光照之心,
而是指潔淨,解作潔淨之心。

佛教十分之注重“潔淨”的精神。“潔淨”是佛教之根本。
佛教為什麼喜歡常用“蓮花”作比喻,就是取其“潔淨”之本質。

例如:蓮花,是佛教的聖花。佛祖的坐姿,稱作“蓮花坐”。
和尚所披的袈裟為“蓮服”。佛座被稱為“蓮座”。
觀音菩薩又譽為“蓮花之王”。佛教有一個宗派叫“淨土宗”,
此宗又稱為“蓮宗”。佛教認為:蓮花雖出於污泥,
卻不改潔淨清香本性。佛教借喻蓮花去宣導“潔淨”思想,
就是一種功德無量的佛法。

六祖慧能有句驚動世人的偈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有人把這句偈語理解為“萬相皆空”、“萬物皆無”。
這是一種典型的“見物不見人”。

所有的佛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不是為空而說空,為說空而空,
而是為人而說空,為度而說空。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慧能的說法,同樣如是。
“本來無一物”,並非作“空無一物”解。其本義也作“潔淨”解。
“佛法在世問,不離世間覺(《壇經》)。

 

佛法不是在山上,在廟寺,在清修之地,

而是在山下,在世間,在紅塵之地。


佛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世間如何“結淨”的問題。”

“心”字雖然也是一字多義,但在佛經佛典中,“心,思也。”
主要解釋作“思想”。例如:“心法”是“思想方法“。
“心證”是“思想與真理相應”。至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的
“心”字解作“精要、精華”,那是極個別的例子。
“明心見性”的“心”就更是直指“思想”。

禪宗又稱為“心宗”。《楞伽經》說:“佛以心為宗”。
禪宗的宗旨是“即心即佛”。該派認為:佛是一種思想,
是一種可以指導體現出正確行為的思想。

中國禪宗的祖師是達摩,他在《悟性論》中提出: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這裏頭所使用的“心”字,就是指“思想”。
用今語翻譯大師這句話,其意思是說:我們禪宗派修佛悟道,
是別樹一幟的,我們不是靠經文成佛的,直接了當地說吧,
修佛成佛,主要是靠思想上的覺悟與“潔淨”行為的體現。

《壇經》的“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這裏用了兩個“心”字,這兩個“心”字都是指“思想”,
今語翻譯這兩句名言,即“念經念佛,目的是使思想有所覺悟。
尋求真理,修證思想,是請佛的本義。”

佛教追求“明心”,強調“潔淨”思想的作用,目的“流水清濁,
在其源也”。要想無邪念,必需從根源去解決問題。
從源頭上抵制“貪、嗔、癡”。

“明心見性”的“明心”二字,
用今語去翻譯就是“潔淨”我們的思想。


見    性

“ 明心見性 ”的“ ”字,很多人誤讀為看見的“ ”。
其實這個字的讀法與解法,與《論語》中的“天下有道則見”的
“見”字的讀法與解法是一樣的。讀作“”也解作“現”

古時“”與“”相通。
“天下有道則見”。意思是說,天下太平,聖上有道,
文化人就可以顯現個人的才能。

“明心見性”中的“見性”,是佛家專用語。
意思是徹底顯現自心之佛性。“見”與“現”。
現代的語法中,不能相通,只是在古語法上可以相通,
但這種相通也只能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在一般情況下,
如“見怪不怪”,“見仁見智”,“見異思遷”,
就一定是讀作“見”而不能是“現”。

但在佛典中,特別是一些知名的佛家名句中,
基本是讀“見”為“現”。例如達摩的

“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佛經《血脈論》中的


“ 若欲見佛,須是見性。
    性即是佛 ”。

“見性成佛”今語的意思是顯現“潔淨”的行為就是佛。
“若欲見佛,須是見性”。今語的意思是說只有顯現
“潔淨”的行為,才符合修佛的根本要求。

在佛典中,如果我們把“見”解作看見的“見”,
有些經句的解釋就會十分費解,甚至不通。

例如《壇經》中的“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自己的心,自己又怎能看得見?

“思想與意識”是看不見的,只能是表現出來的,俗語講:
“思想表現”。這句經典的今語翻譯為:
不必出家,在家也是可以自行修佛的,只要能顯現出
自我心中本有的佛性,同樣也可以成功的。

佛者覺也。佛就是思想覺悟。

思想覺悟與否,是要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
按照禪宗的觀點,佛是不可見的但卻是可現的。

“身空心空佛現前”。“誠意方殷,諸佛現身”。
慧能在《壇經》中曾解釋過什麼叫做“功德”?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注:這個“平等“不是今天我們所講的男女平等,法律平等而是作“等直”解)。

這個“見”字不讀作看見的“見”,而是解作表現的“現”。
全句用今語翻譯:能顯現自我佛性便是一種功力,能與佛法等直等齊便是德。
(德者,物之所得也。這裏的“德”與“得”相通。即得度,得道。解脫的意思。)

“性”字也有多義:性命、性別、性格、理性等。

佛典中的“性”字是取“理性”之義。古代的“性”字與“理”字相通。
所以,今天就產生了“理性”這個詞。《禮樂》“天理滅矣”又可以讀作
“天性滅矣”。孟子《盡心》“堯舜性之也”。

意思是說堯舜的行為,自然合乎理性。“理者,得道之理”。
理又有道義的意思。《說文解字》“理”解作治玉。所以今天又有修理的意思。
 “理性”兩字。“理”為正確。“性”為行為。兩字為正確的行為。

佛即道,佛即理。佛要修,“修,教也”。佛性即理性。
“佛性”兩字的今語解釋就是經過調教後符合道的正確行為。

禪宗的宗旨:“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成佛”。
連用三個“性”字。均指“行為”。

第一句:人的思想與行為原本是潔淨的,“緣起性空”,     
後來因污染才有“貪、嗔、癡”。

第二句:經佛調教後“貪、嗔、癡”的行為是可以糾正的,
悟性越高,改的越快,越徹底。

    第三句:洗心革面,改過自新,只要能顯現出“潔淨”的行為
就可以脫離苦海得到解脫。

 

禪宗並依此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論:

理入」與「行入」。


“二入”是指佛的精神要進入思想與行為中。
四行指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與緣法行。
這四行,更是要求佛的精神在行為上要有所體現。
體現得越全面,功德就越圓滿。

佛典中的“”字,是指行為

明白了“性”字在佛典中的含義,對於我們正確理解佛法,
有著重要的幫助。例如“悟性”,今語翻譯就是指“覺悟的行為。”

慧能的“見性是功”,其意思是說:

一個人能在行為上顯現出大善大德、大慈大悲的佛性,
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能顯現,便是功力過人。他又說過:

“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意思是說:

一個人在行為上,如果是表現迷惑的,說明修道還未到家,還是凡夫。
相反,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出覺悟的,這個人就具備了佛的行為。

《法華文句》:

“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是佛子。”

用今語解釋:一切眾生,天生就存在具有接受正確的思想
並由此產生正確的行為的能力。但這種能力,
是需要通過“佛”的調教才能得到體現。不少文章在引用這句經典時,
只用了前半截,缺失了“即是佛子”四字,導至這句佛典的意義失真,
“佛子”(即佛的學生)二字是關鍵,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人的佛性雖自有,但還需“佛法”去引導才能徹底顯現出來。


結  語

“明心見性”是一句充滿著辯證思維,並具一定科學性的禪語。
“明心見性”是修佛的濃縮,是佛法的精華。“明心”是修佛的方法。
“見性”是修佛的正果。通過“明心”而達到“見性”。
這是所有人修佛的共同之路。

“佛就是性,性就是佛”。意思是說佛是一種“潔淨”的行為。
但凡“潔淨”的行為都稱作“佛”。人為什麼會有 “潔淨”的行為?
首先是因為人有“潔淨”的思想。人的“潔淨”思想來源於何處?
人的“潔淨”思想本來就生而具有,“緣起性空”,是因為後來受到了污染,
才產生“貪、嗔、癡”。但經過佛法的教導,最終仍然可以產生
“潔淨”的思想,這就是“明心”的本義。

“明心”是方法,“見性”是目的。

修佛最終是要在行為上表現“潔淨”。只有“明心”,
只是思想的“潔淨”,還不足夠,關鍵是要“見性”。
行動上要有所作為。心中有佛未算佛,佛性徹現才是佛。

思想上的覺悟,行為上“潔淨”的徹現,
才是我們真正要修的佛,要請的佛,要求的佛,要成的佛。
這就是“明心見性“的解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