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裏?眼到竹邊?

 

111.bmp  

        

 
如來為阿難開示 ─
 
能見不是眼見、客塵為煩惱根由等心法,
並為他指出了本心的特徵: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複開,開已又屈。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
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
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
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               
 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
                        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佛言:「如是。」                          
 
通過開掌、合掌的譬喻,如來向眾人指出追逐色塵的錯誤,
「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從而論證了「故知見性不遷,理周法界
但是認物為己,背覺合塵
若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顛倒行事,性心失真。
境實不遷,唯心妄動
」   《宗鏡錄》卷33
 
阿難的錯誤,在於將見的作用當成了見的本性
如來以層出不窮的譬喻、引君入彀的誘導、睿智靈動的詰問,
引導阿難發現那個不遷不變迥超色塵見性
 
對開掌合掌的機趣,禪林尤為鍾愛,並形成諸多公案:

 
有老宿見日影透窗,
問師:「為復窗就日,日就窗?」      
 師曰:「長老房中有客,歸去好!」   

 
師指竹問僧:「還見麼?」                 
  曰:「見。」                                          
 師曰:「竹來眼裏?眼到竹邊?」      
 曰:「總不恁麼。」                             

 
上元新節,處處燒燈。
都城巷陌,市廛邸店,觀者如堵。
惟復燈來眼底眼到燈邊

會得方是觀燈人。
其或未然,多向暗地裏走。
  
 
《虛堂錄》卷9


 
   第一則裏:
 
惟政輕輕的一句「歸去好」,指出學人沒有到家,猶在半途,
   並囑其不要無事生非,好肉剜瘡,只要一念心歇,
認識到色塵的虛妄,便是歸家穩坐。                    
 
 第二則裏:
 
文益作為師家,設下陷虎之機,學僧心明眼快,把斷封疆。  
 
 第三則裏:
       
           智愚僅是提出話頭,不作任何評價,讓人自參自悟。             
                  三則機鋒形式不同,旨趣無二,都是為了讓人認識到                      
                           色塵的虛妄,體證見性的湛然。                               
 
 

 作者:吳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