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語言的風格與智慧  
 
 作者 :   徐  琳  
 



俗語大多來自民間口頭,鄙俚質樸。
俗語的通俗化特點,恰好與禪宗語言風格相適應,
因此成為禪籍語言的主要表達形式。

許多禪師在上堂說法、應機接人時喜用俗語,
使之成為禪師接引後學的一種方便施設,發揮著特殊作用。
 
一、一語雙關,設機勘驗
 
    禪師在回答學人問話時往往利用語言的雙關性,
有意將俗語的表層字義和深層意義暗中偷換,
以答非所問的方式將學人引入自己設定的機語埋伏中,
從而達到對學人設機勘驗、啟迪開悟的目的。
 
僧問:“ 如何是道?”師曰:“ 私通車馬。”
僧進一步,師曰:“ 官不容針。”

《五燈會元》卷十七《玄沙合文禪師》

 
僧徒所問的 “ 道 ” 是佛道、禪道,而禪師卻故意知而不答,
巧妙地將 “ 道 ” 的概念轉換為人、車通行之道,
但是內裏卻句句言佛,字字話禪。

俗語字面的車馬之 “ 道 ” 與禪宗的佛法之 “ 道 ”暗中相合,
官道嚴密尚且可以有所通融,禪師接引學人雖有 
“ 不立文字 ”的制約,但仍可以在不得已而強為說破的時候,
借助語言文字教化學人。
 
同樣問 “ 如何是道 ”,禪師們還借俗語給出了其他多種回答:
如 “ 寬處寬,窄處窄 ”,“ 路不拾遺 ”。問的是抽象的佛道,
禪師卻利用俗語,從道的寬窄、行人等不同角度作答,
所答之 “ 道 ” 都指具體的道路,表面看似乎答非所問,
其實正是利用 “ 道 ” 這一詞的雙關意義暗示出禪宗精神:

抽象的 “ 道 ” 蘊含在具體實在的 “ 道 ” 之中。
語言的雙關性便於禪師在接引學人時暗設機巧,
使僧徒在曲折多義的語言中領悟佛法。
 
這是師僧問答的機鋒中,將日用的俗語剝落原有的意義,
重新負載由某種具體情境激發而生成的禪義。
禪師利用暗藏玄機的俗語來破除俗見,
打消學人慣常的思維方式,
將其引向一條重體悟和實證的習禪之路。

俗語的運用避免了語言的直白,
使枯燥生硬的說理變得活潑靈動。
凝練的俗語,在三言兩語中蘊含精闢的見解。
學人由離題的俗語引發了更多的思考,
又在俗語字面之外獲得了更深的禪悟。
 

二、正問反答,破除執迷
 
禪師在回答僧徒提問時,故意從反面作答,
採用與提問意義相反的俗語,使答話與問話之間形成對立。
禪師用違背邏輯、不合慣常的方式答問,
以此警醒學人破除執迷,消除分別。

問:“ 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曰:“ 屎裏蛆兒,頭出頭來。”

《五燈會元》卷六《濠州思明禪師》

 
同樣的問題,回答的還有 “ 廁坑頭籌子 ”,
“ 灰頭土面 ”,“ 醬甕裏蛆兒 ”。
學人欲求清淨法身,禪師卻用污穢作答。

一淨一穢,問正而答反。
正是通過將乾淨與骯髒、崇高與低賤兩種截然相反的概念並立同現,
讓僧徒在語言的對立衝突中轉變思維,瞬間將僧徒心中的執著一掃而空,
達到破除執迷、啟化開悟的效果。

這種正問反答是禪宗 “ 垢淨不二 ” 觀念的體現,
包含著禪宗對垢淨、譽毀、榮辱等相對意識的斷除。
在禪宗看來,一切分別念都來自於心,如果能去除分別心,
則一切對立帶給人們的執迷妄惑也就冰消瓦解。

禪師以穢答淨,這種強烈的矛盾對立徹底斬斷了學人慣常的理路,
使其無路可尋,從而回到超越對立的禪悟世界。
 
這是利用語言邏輯的矛盾性,借助俗語從反面作答,
有意將語言的荒謬性質推向頂點,
讓學人在語言的石火電光中破除執迷。

 
三、答非所問,繞路說禪
 
禪師在接化僧徒時常常採用不涉言路、隨緣任運的應對方式,
完全不顧問話的意旨和語義,用與提問毫不相關的俗語作答。
提問與回答完全脫節,禪師的回答看似牛頭不對馬嘴,
但實際上已將僧徒引入自己設定的禪悟空間。

初問青峰:“ 如何是佛?”
青峰曰:“ 丙丁童子來求火。”

師得此語藏之於心,及謁淨慧,詰其悟旨,
師對曰:“ 丙丁是火而更求火,亦似玄則將佛問佛。”

《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五《金陵報恩院玄則禪師》

 
學人問佛,得到的答語卻顯然與問話毫不相干。
學人心中愈加疑惑,轉而求教淨慧禪師,
淨慧説明他破解了機語。按中國五行觀,丙丁屬火,
“ 丙丁童子 ” 即是火的代名。

禪宗認為人人自有佛性,無需向外馳求。
僧徒自身是佛,還向禪師求佛問法,正是 “ 將佛問佛 ”,
不識自家佛性。僧徒幾經點撥,參透了俗語字面外的意義,
獲得了突破性的悟性思維。
 
當被問及 “ 如何是本來心 ”、“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
“ 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之類的問題時,
禪師們的回答更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禪宗語言無法用心機意識猜想,若用情識求解,
反倒離真理愈遠。禪宗俗語耐人尋味,表面是尋常語句,
但內裏卻是石火電光,孤峻峭拔。

禪師們的這些答話用人們的慣常思維來看,都不通情理。
如果用日常語言的邏輯規則去 “ 尋言逐句 ”,
難免會 “ 死於句下 ”。
 
其實,禪師們的回答是在荒唐中蘊藏真諦。

禪悟境界屬於感知的,不好說,甚至無法說,需要用心體會。
而僧徒們卻恰恰想獲得一個直接的答案,
於是禪師故意回避從正面作答,而用眾人熟知的俗語, 
為學人參悟佛法開一線道,讓他們在學佛悟道時,
不因語言的障蔽而退卻。

禪師將俗語的解釋權轉交給接受者,
希望他們在輕鬆熟悉的話語遊戲中,
從世俗慣常的邏輯思維裏解脫出來。
禪師的這種接引法如 “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
在不落痕跡處開悟學人。

 
四、以俗代雅,返照本心
 
禪師教化的終極目標是引導僧徒徹見心性本源。
古奧玄妙的言辭難以讓學人當下頓悟,明心見性,
還有可能落入言辭義理的窠臼中。

通俗淳樸的俗語則可以以簡馭繁、化難為易。
禪師為了方便學人,有意使用俗語譬喻禪理,
使學人在日用熟習的話語中啟迪心智,反觀本心,
以收到更好的教化效果。  

源律師問:“ 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 用功。”曰:“ 如何用功?”
師曰:“ 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五燈會元》卷三《大珠慧海禪師》

 
禪宗修道無關乎誦佛習教、坐禪念經,而顯現于日用平常事之中。
禪宗的語言實踐與宗教實踐同步發展,也帶有明顯的口語化、
民間化色彩。禪師用 “ 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 的日常俗語,
回答學人 “ 修道 ”、“ 用功 ” 之問,將修禪習佛的高妙之論
歸於平常,使高清遠韻的禪悟境界呈現出活潑靈動的日常之機。
讓人們在平凡生活中反觀本心,平易淳樸的俗語正是禪宗悟道的自然流露。
 
弟子問得深,禪師答得淺,弟子問的是宗教問題,
禪師答的是世俗生活,用禪宗術語來說,弟子問的是 “ 體 ”,
禪師答的是 “ 用 ”。禪師在接化學人時,完全拋開了抽象的佛教術語,
使用一種更加生動具體、形象活潑的用語,力求語言 “ 平實安穩 ”,
“ 更不傷鋒犯手 ”。

寓禪於日用事之中,讓僧徒在無意間的三言兩語中體悟佛法禪旨。
禪師用智慧的俗語重新詮釋了佛法,讓僧徒們深深體會到
日常生活本身就具有終極真理。

 
 五、意在言外,剿絕情識
 
禪宗主張 “ 不立文字 ”,禪法機語不可直言道破。
俗語多言外有意、意在言外,禪師用俗語接引學人恰好與
禪宗的語言觀相契合。

有時,禪師為剿絕僧徒的凡俗別念,
需要用峻烈鋒利的機語斬斷學人的問話,
使學人無他路可尋,當下開悟。
俗語簡短凝練的形式便於禪師接機化人,
在三言兩語中直指人心。
 
僧問:“ 如何是古佛心?”
師曰:“ 東海浮漚。”
曰:“ 如何領會?”
師曰:“ 秤錘落井。”

《五燈會元》卷九《牛頭山精禪師》

 
僧徒句句緊逼,希望從禪師處悟得古佛心性,
禪師用 “ 東海浮漚 ” 作了回答,所謂古佛心,
就是隨緣任運,無所掛礙,如海中浮漚,隨處漂流,時有時滅。

但學人愚鈍,不解其意,繼續追問,禪師便用歇後語
“ 秤錘落井 ” 截斷學人的話頭。秤錘落入井中浮不起來,
“ 浮 ”與 “ 扶 ”同音,禪師有意省去歇後語後面的解說部分 —
“ 扶(浮)不起 ”,既含蓄地諷刺了學人反應遲鈍、不明機語,
又為其領悟禪旨留下了思維空間。

禪師利用歇後語引語和注解語前後分離的形式,
將話題的中心隱藏起來,學人要參悟禪師之語,
必須尋找話外餘音。
 
問:“ 如何是西來的的意?”
師曰:“ 坐久成勞。”

《五燈會元》卷十五《香林澄遠禪師》
 

學人問祖師西來之意,香林禪師隨機以 “ 坐久成勞 ”
乾脆俐落地斬斷學人的話頭,令其沒有思索的餘地。

香林言外之意,要讓學人拋卻一切情塵欲累,
讓煩惱、菩提一齊消泯,刻意尋言逐句追問西來之意,
如同讓身心不住地奔忙勞碌,最終積勞成疾仍不得真理。

俗語 “ 坐久成勞 ” 字面淺顯卻是話外有意,
禪師單刀直入剿絕學人情識,讓學人知見任何執著固守,
都難以契悟佛法禪理,反而會落入煩惱業障之中。
俗語的言外之意,是要啟發僧徒將肩頭的所有問題統統放下,
超越一切進入脫落之境。
 
“ 言說有響,句裏藏鋒 ”,禪師利用俗語的多種表意,
和暗示功能應對學人的提問,力圖在不落痕跡處,
斬斷學人的愚情妄見。

俗語的字面意義與實際意義往往相隔千里,
單看字面有時難會其意。俗語表面描繪日用之事,
形象生動、貼近生活,但內裏卻寓意深刻,
在禪宗文化背景的影響下更是話外有話,字裏藏鋒。

禪師利用俗語的言外之意應機接人,
使得整個接引過程更具有遊戲性。同時,
學人要領悟禪師之語,則必須透過語言文字而體會話外之機。
 
禪師利用俗語接化學人,使得師徒間的對話交鋒充滿機智,
淳樸的俗語也因蘊含了深刻玄妙的禪旨佛理而變得犀利、隱晦。
禪宗由 “ 不立文字 ”、棒打喝罵、消極否定語言的接引方式,
轉變為積極利用語言。

形式上,利用俗語的雙關性、矛盾性、荒誕性、
通俗性和多義性,變換不同方式對學人設機勘驗、接化引導,
用殺人之句破除執迷,用活人之語啟發開悟,
用言外玄談繞路說禪,用弦外餘音剿絕情識。

那些稔熟於心、信手拈來的俗語,在禪門師徒的機鋒酬酢中,
顯現出石火電光,俗語本身的意義被淡化甚至被取消,
成為了師僧對話中表達和獲取意識的工具和手段。

禪師利用俗語接引學人,目的不在於造成語言的碰撞衝突,
而在於借助通俗淳樸的俗語溝通思想、交流感悟。
俗語成為禪師接引後學的一種方便施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