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性不滅《楞嚴經》

 
 
 
《楞嚴經》指出,非獨見性不滅聞性同樣不滅:
 
「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
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
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
    聲於聞中,自有生滅,
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人們耳朵聽到的,只是聲塵,塵生塵滅,無關於聞性
「聲塵生滅,動靜皆空。聲不至於耳根,根不往於聲所。
既無一物中間往來,則心境俱虛,聲不可得。」
 
《宗鏡錄》卷 54《無門關》第16則將《楞嚴經》
「聲來耳邊,耳往聲處」作為參究的重心:
「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妙。
然雖如來,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
直饒響寂雙忘,到此如何話會?」
禪門舉一反三,將《楞嚴經》對聲塵的否定運用於禪法實踐之中:

 
于時庭樹鴉鳴,公問:「師聞否?」
師曰:「聞。」
鴉去已,又問:「師聞否?」
師曰:「聞。」
公曰:「鴉去無聲,云何言聞?」
 
師乃普告大眾曰:
「… …聞無有聞,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
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
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

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
悟此聞性,
則免聲塵之所轉。
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公與僚屬大眾稽首。
 
 《五燈》卷2《無住》


 
這純粹就是《楞嚴經》的翻版。
問答雙方,都深諳楞嚴三昧。
問者綿裏藏針,答者削鐵如泥。
 
對見性聞性的超越性質,清遠揭示得尤為明白:
「古人云:動靜不二,真妄不二。《維摩》明一切法皆入不二門。
若領此要,萬動自寂滅也

且如眼不至色,色不至眼,聲不至耳,耳不至聲,
法法皆爾。
云是自心功德藏,無可得取捨,契者何往不利,此正是那伽大定也。」
 
《古尊宿》卷34《清遠》

 
 
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禪者正是通過對聲塵色塵的否定,在聲色紛紜中持守原真的悟心。
《楞嚴經》生動流轉的機趣,與後世禪門公案相比,毫不遜色。
《楞嚴經》旨趣幽微,通過抽絲剝繭的細密論證、層層推進的佛理演繹,
使人不斷朝向上一路邁進。

《楞嚴經》中,充滿精彩絕倫的譬喻,
 像「認賊為子」、「捏目生花」、 「蒸砂成飯」、「味如嚼蠟」等,
流溢著空靈雋永的機趣,為禪門機鋒提供了取之不盡、挹之無竭的靈性泉源。
《楞嚴經》不立孤危,雍容裕如,卻機鋒內斂,灝氣潛轉,
較之後世禪門某些故求高深、盲拈瞎弄的機鋒,更顯得尊貴高華,肅穆莊嚴。

當然,心地明徹的禪門宗師,在對《楞嚴經》的含葩嚼蕊中,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直探心源,將無數譬喻、詰問、警語、睿思
凝成的楞嚴三昧,當作參禪體道的滋養,作為觸發禪悟靈感的重要泉源,
從而使得轟天揭地的禪門交響曲中,回蕩著楞嚴三昧的永恆音符。 



作者: 吳 言 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