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不分別與無分別智
 
文:  唐 岐
 
1245  


「無分別」是對境不起分別,當中有兩種差別:
「作意不分別」與現觀般若的「無分別智」。
「作意無分別」者,比如我們去菜市場買菜,心中只想買白蘿蔔,
就會對各種青色的青菜不在意,不去分別它,看到白色青菜時,
才會起心分別是否是所買的,這樣的「不分別」是從「作意」來的,
不是依於般若所成就的「無分別智」。

我們如果在瀑布旁邊靜坐,心念很容易被規律的水聲所攝受,
令心清明的緣於水聲,只要一段時間無間歇的相續於「所緣境」,
平時的攀緣慣性會漸漸隱沒,心境止於瀑布聲,
心念也進入別於攀緣慣性所沒有的寂靜。

當心念安住在寂靜中時,對外境也就不再起心分別,
這樣的「不分別」是緣於「水聲」而止息對外境的分別,
也不是所謂的「無分別智」。

或者念佛者,緣於「佛號」,句句清明入心,
相續無間後,也能止息妄想分別的習性。

心念緣於「水聲」,念念相續無間,是一種「流注相」,
也是所謂的「定相」;定相中若不相應般若慧,
就只是「住相」,也不是「無分別智」,
就如《楞嚴經》所說:「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影事。」

勝解「空諦」之前,我門很容易把「內守幽閒」的無擾心、
寧靜心誤為「真心」;或者誤以為
「心念安住於不攀緣,對境不執不受」,念念悠閒無事,
就是《証道歌》所說的「絕學無為閒道人」。

「無分別智」是從根境相觸中,洞澈無生諦的般若而証得,
如果對境不相契無生諦,而只是一昧的住在不染不取之中,
誤認「對境不起心便是道」,古德呵責為「墮在無事匣裡」,
也如圓悟禪師所說:「莫謂無心謂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錯把「緣影心」當成「真心」,終不成聖果。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中,大慧普覺禪師說:
「今時有一種外道。自眼不明。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
若如此休歇。到千佛出世。也休歇不得。轉使心頭迷悶耳。」
 

「休去、歇去」是放下又放下,放下「攀緣心」後,
心境就自然的處於清明無雜的清淨心相,對境不起覺知與分別;
然而這個清淨相只是心的一種「心相」,
不等於已斷除了有關生命上的疑惑,比如「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這類疑惑的瓦解,必須透「空性」的勝解,
以及在五蘊上如實的「觀照」才能破除。

對五蘊的現象如實伺察,
直至明白它的「空無自性」的真相,
這個過程稱為「如理思惟」,
或思所成慧,或「毗缽舍那」。

中國禪宗的「起疑情參公案」,
在疑情之下,
「如理思惟」也就在其中。

如果在對境中,不經過「如理思惟」的觀慧,
煩惱來就只是放下,任它來,不去管它,
又不能澈照無生諦,而只是厭離,這樣的話,就只像是逃離現場,
不受現場的影響,不等於相應煩惱的空性智慧。
煩惱種子也不會經過厭離而斷除,會依然存在,所以禪師說:

「到千佛出世,也休歇不得」。

總之,「無分別智」是對煩惱的生起、妄執,經過如理思惟,
而後澈觀煩惱無自性,於順逆境中,不在當中生起憎愛分別。
古德一再警愓學佛者,千萬不可誤認「斷滅見」能夠斷除煩惱。

「斷滅見」是心安住在「沒有覺受」的「無分別心」,
一旦落在「斷滅見」的「無分別心」,則是嚴重性的「有覆無記」,
會覆藏心性,會讓心智越修越純化,
對外境的覺觀力會漸漸頗冥不靈,是三毒中的「痴毒」。

不經過「思所成慧」的過程,一昧的把心安於「無分別」,
長久下來,「痴毒」就越來越重,顯現在生活中,
會明確的發現記憶力越來越退化,越來越不想看書,
思考力不但完全沒有進步,甚至於會一直退化;
「有覆無記」對現生的心性覆藏倘且如是,
來生也必然會加重「無記業」,尤其是「斷滅見」,
對未來的投生處,有「非善處」之憂,至為可怕。
 

《攝大乘論卷八》(註)對「無分別智」列出五種特性:
 
一、離「無作意分別」

比如處在昏睡或酒醉不省人事,
那是無知無覺,不會是「無分別智」。

二、離「無覺無觀」的伺察

二禪以上的禪定心,已經止息「有覺有觀」的伺察,
心念已經達到「語言道斷」,念頭也已經停止來去的現象;
然而四禪八定是「世間定」,而「無分別智」是出世間的「無漏慧」,
是窮觀諸法空無自性後,於「第一義諦」如如不分別,
而非離於「伺察」而有「無分別智」。

三、離「滅受想定」

四禪中的「無想定」,是依於「滅受想」的作意所成就,
也是對境「不分別」;然而「無分別智」是於「受、想」
了達空無自性,而非「離」受想而有「無分別智」。

四、離「物質的無知」

「無分別智」不是木石這般毫無覺知的無分別。

五、離「名言分別」

「無分別智」是相應「空無自性」的真實義;
如果心中尚有「無分別」的名言理解,
就還有「取」無分別的相,
尚未相契「無分別智」。

「名言」尚未泯絕之前,就會有
「此是分別,此是無分別」的抉擇,而「無分別智」
則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泯絕「色空」分別。


《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是「無分別智」的般若,是沒有
「生滅」、「垢淨」、「增減」分別的「無分別智」。

《心經》在述及「諸法空相」之前,
先有了「照見五蘊皆空」,
以及照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智。
我們如果沒有先經過澈見五蘊皆空的過程,
只是了解「心性」有著「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的本質,而後就將心安住於
「對境不起生滅分別、垢淨分別」。

或者在心境相對時,有意無意中,
「作意不去緣它」,不去感受它,
由此不生起對外境攀緣與推度等等分別;這樣的「不分別」,
是依於「作意不分別」來的,不是依於「無生」的諦理,
照見五蘊皆空的「無分別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