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 塵 悟 入 法 門
一、觸塵圓通法門經文
《楞嚴經》曰:「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而白佛言:
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
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
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
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而白佛言:
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
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
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
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二、經文大意
(一)、先述出家因緣
藥王跋陀婆羅(賢守、賢護、賢首之意)與其同行道伴們,菩薩與菩薩同行,
受常不輕菩薩(世尊因地修時的某一世)神力感化,得聞佛遺教法,發心出俗家修行。
(二)、由水因觸身體悟入
佛制七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為七眾)
淨浴律儀,半月僧眾用浴一次。
我等有一天於浴僧時間,隨往例進入浴室中淋浴。
正浴身體之時,水觸及身,有冷暖滑澀之別。
忽然發奇想,探討水對身體起觸覺之因緣法。
我如是思惟:我本用水來洗身體,水觸及身時,並不是要去塵垢,為何塵垢自落?
我用水沖洗身體,水在外為觸身之因緣,我身體與水觸後,覺知能起冷暖之意覺,
但身體並無真被洗滌之感。
若浴水觸身時,真如覺知不起分別識心,塵垢、膚淨之妄想境,不會加以覺知,
則垢、淨中得安然,是無礙心,能悟入無所有執著之境界。
我用水沖洗身體,水在外為觸身之因緣,我身體與水觸後,覺知能起冷暖之意覺,
但身體並無真被洗滌之感。
若浴水觸身時,真如覺知不起分別識心,塵垢、膚淨之妄想境,不會加以覺知,
則垢、淨中得安然,是無礙心,能悟入無所有執著之境界。
(三)、宿習待今證果
以前水因所證得之境界宿習,至後世尚無或忘,雖因前世瞋恚慢心,
經二百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然此宿習猶能無忘。
乃至今生現世,昔緣復遇,從釋迦佛世尊出家,承佛教導悟得真如體性,
斷一切見、思惑及煩惱,得出離三界,悟得無學位。
經二百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然此宿習猶能無忘。
乃至今生現世,昔緣復遇,從釋迦佛世尊出家,承佛教導悟得真如體性,
斷一切見、思惑及煩惱,得出離三界,悟得無學位。
(四)、陳述悟旨
世尊以我之賢德能自守,以賢德護持諸眾生,使得諸利,故賜我名為跋陀婆羅。
我因觀水因,悟知水為觸之外因緣,當觸及我膚時,我身識起冷暖妄觸之分別覺知。
此能覺之真如如來藏性,對所覺之冷暖水觸之塵境,所起之觸覺雖屬於妄相,
若真如體性不加了知妄執,行者得悟知此妄相,確起於如來藏真如性,
故稱為妙觸真如性。
如果行者能悟知真如體性與水塵境觸及身體所起之覺知,
能分別宣說明白而不落於顛倒執著,是為住入金剛佛地之知見。
我因觀水因,悟知水為觸之外因緣,當觸及我膚時,我身識起冷暖妄觸之分別覺知。
此能覺之真如如來藏性,對所覺之冷暖水觸之塵境,所起之觸覺雖屬於妄相,
若真如體性不加了知妄執,行者得悟知此妄相,確起於如來藏真如性,
故稱為妙觸真如性。
如果行者能悟知真如體性與水塵境觸及身體所起之覺知,
能分別宣說明白而不落於顛倒執著,是為住入金剛佛地之知見。
(五)、結酬所問
世尊現問藉用根、塵、識、大等四,何法修入圓通,如我所證得者,
是以觸覺因緣,證得妙觸宣明,故我說依觸因而修者,最為殊勝無上。
是以觸覺因緣,證得妙觸宣明,故我說依觸因而修者,最為殊勝無上。
三、修習方法
行者欲以水為因緣,觸及身體,當來思惟觸塵與真如體性之主客關係,
理地、事相之辨別,始能悟入佛性者,可如是用功。
理地、事相之辨別,始能悟入佛性者,可如是用功。
(一)、觀水為因緣
行者入浴時,勤於思惟水觸及身體皮膚時,觀水僅是扮演因緣法之物相緣。
用容器盛起水,往身體灌注時,身體之身識與分別識心起分別,
覺知水性之冷暖、滑澀等不同之觸覺。
(二)、妄相本是真如性起者
此時行者因水溫所起之覺知,屬於妄塵之境界,真如妙性所現之水溫滑澀性,
本是妄有,如來藏真如體性面對此妄相,不住一法,不執一法,
亦即不會喜歡或討厭此冷暖、滑澀等塵境所現之現象。
若行者由此覺知而能悟入,觸塵與真如如來藏性之關係,終究即能見性也。
四、修習優劣
修習者使用觸塵悟入時,因身體與觸物本屬分離,俟兩者觸及始能生法相,
故思惟感知有間斷,有時某些行者以此方法用功,較為費心力。
若行者面對觸塵時,由身識與分別識所起心意識,思惟而修時,
觸覺之生滅與思惟之心意識不常一致,惟長久思惟後,
行者應知真如、覺知、妄相、妙真如性等關係,
久而久之,即能證入圓通。
故思惟感知有間斷,有時某些行者以此方法用功,較為費心力。
若行者面對觸塵時,由身識與分別識所起心意識,思惟而修時,
觸覺之生滅與思惟之心意識不常一致,惟長久思惟後,
行者應知真如、覺知、妄相、妙真如性等關係,
久而久之,即能證入圓通。
(法爾禪修講義 --- 參證篇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