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住     生     心

 

3266631-md.jpg        

 
  告須菩提:

『於意為何?如來昔在燃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灯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
 
 
 
   不論對任何題目我們做任何陳述,
    只要它仍舊訴諸邏輯性的處理方式,
    它就無可避免是停留在意識層面。
 
    智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供我們許許多多用途,
    甚至於到達毀滅個體或整體人類的地歩。
    無疑,它是一種最有用的東西,但它卻無法解決我們每個人在生命過程中,
    終必要遇到的最終問題。

    這個問題即是生與死的問題,而這關乎著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面對這個問題,智力必然得承認它無能為力;
    因為它必然會碰到死巷或不能越過的牆,這是它本性所無可避免的。
    智力的死巷 ─ 這是我們現在被驅迫進去的 ─ 正如「銀山」或「鐵壁」,
    矗立在我們面前。要想將它穿越,不僅是需要智力的演練或邏輯的詭戲,
    更是需要我們整個生命的投入。
 
    禪師 會告訴我們,那就像爬一根百公尺的竹竿,
    當你爬到盡頭,卻還得再進一歩 ─ 那就是一個致命之躍,
    而根本不再顧及你存在的安危。

    當你這樣躍出的片刻,你發現你安安全全的在「
盛放的蓮花座」上。

    蹼躍永不可能由智力所達成,或由事物的邏輯性所達成的。
    後者只能維持持續,但卻永不能做越過鴻溝之躍。
 
    而這個,儘管其表面上的邏輯不可能性,
卻是「禪」期望我們每個人都去做的。
    為此,禪宗常在背後刺激我們,讓我們繼續合理化思考的習慣,
    以便讓我們自己去看清楚,用這種荒瘠的方式我們可以行走多遠。

    清楚知道這種思考的限界何
在。
    但是,一般而言,
除非我們發現自己身處這個死巷,
    否則我們是不知道這個事實的。

    為了喚起我們整個生命,這種親身經驗是必要的,
    因為我們平常太易於滿足於我們的智力成就,而這些成就,
    終歸說來,只是關乎於我們浮面生活的。
 
    佛陀  所以最終導致覺悟的,既不是他的哲學訓練,
    也不是他的禁慾或德性上的嚴苛奉行;
    佛陀是在放棄了所有這些圍繞在生活外圍的浮面實踐時,
他才達到了
覺悟

    所有的智性作用、德性作用,或概念化作用,
    只是為了讓我們去知道它們的界限時才需要的,
    公案的訓練是意在使我們深切的了悟這個道理。
 
    如前面所說,以最初始意義而言的意願(動力、存在)
    它的存在比智力更多一份無為,
因為它是深埋在一切存在物的根基之中的原理,
    並且是它,把所有的存在物結合為一。

 岩石所在之處 ─ 這是它的意願;   
    江河泊流 ─ 這是它的意願;
    植物生長 ─ 這是它的意願;
    鳥雀飛躍 ─ 這是它的意願;
    人類說話 ─ 這是它的意願。


    四季變遷,天降雨雪,大地有時震動,波濤滾動,星辰閃耀……
    各隨它們的意願;存在即是「意願」,也因之即是「成為」
   (
To be is to will and so is to become)。
 
    在這個宇宙中絕對沒有任何東西沒有其意願(存在的動力本質)的,
    所有這些意願由之流出 ─ 而無限變化 ─ 的大意願,
    乃是我所稱為的「宇宙(本體)無意識」,
    那是無限可能性「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母」( 老子.道德經 )。

    如此,「無!」,由於在無意識的感受層次所產生的作用,而與無意識相連。
    那些看起來似乎是智性或辨證性的公案,
    最後也同樣在心理學上導致意識的意願中心,然後導向淵源本身。



         
    本文引用自【禪與心理分析】 
    鈴木大拙.佛洛姆 著 孟祥森 譯
   志文出版社 新潮文庫 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