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路上的十種歧途
 
 

作者 :   達  照   法 師

11912729-md.jpg  


   

修行路上的歧途,大致而言有十種是我們很容易誤會的,
主要是把定力和智慧這兩者混為一談,這定、慧為什麼會分不清楚呢?
因為在我們一般人的心中,修行所要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境界,
一種思想上的感受,一種境界當中的感受。

其實在所有的一切感受中最高的感受就是不感受,也就是三昧正定,
叫作不受一切受,是名正受。但是在我們修行當中,特別是修心密的人,
打坐當中有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禪定的境界,有時是身體空掉了,
身心環境都空掉了,然後我們就覺得:哦!空掉了,這就是了。
 

就把這個空掉,誤以為自己開悟了,
以為我見到的這個空就是見性了,這就是誤入歧途。

另外還有一些人,第六意識會創造出很多意境來,
因為他太聰明了,聽了很多的法,於是在腦子裏面東轉西轉,
把聽來的法想得非常的圓融、圓滿,說空、說有都能說,
但是他忘記了,他所說的這些是第六意識妄想創造起來的。

雖然妄想當中的也是智慧,但是它是世俗的所謂世智辨聰,
如果把世智辨聰當中的這個智慧,當作自己開悟的境界、
開悟的智慧,那麼在慧上面,也容易出現誤以為自己是開悟的這種情形。
所以定、慧兩者,既不能混同,又不能不知道,
這就出現了修行路上的歧途。特別是明心見性,悟道路上的歧途。
 

大致而言,以定境作為自己是開悟的,
這種錯誤的歧途有七種,是哪七種呢?
 

第一種歧途 ─ 就是未到定
 

什麼是未到定?
就是四禪八定當中,每一個定前面的,還沒有進入禪定之前的這個狀況。
就是定境還沒有現前,會先出現一個未到的定境,也就是離開了欲界的感受,
而色界的初禪、十六觸的覺知還沒有生起來,也就是四禪八定中,
初禪的禪林覺知還沒有生起來,而欲界的煩惱、痛苦卻已經消除了的這個狀態。

諸位修心密的,每天要打坐,通過打坐,我們在欲界的淫欲、食欲、
睡欲這些貪欲,五欲六塵的這些心會慢慢地清淡下來,
也就好像是欲界的東西我不想要了。特別是指在打坐當中,
你的一切色相,手、腳、身體、呼吸都慢慢地空掉了,然後也知道欲界的、
世間的這一切我都不要了,心裏很清淡的人。
 

如果你出現了由於打坐而導致的這個未到定,就像是汽車的這個檔位,
掛檔掛在零檔上,既沒有向前走的景像,也沒有向後退的景像,
既沒有法喜充滿的感覺,也沒有糊裏糊塗的樣子,也就是腦袋一片空白卻很清楚。

記住,未到定的境界就是腦袋非常清楚,卻是一片空白。
這個文字上看起來好像就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了,也是腦袋很清楚,
卻是一片空白的。其實在這個時候它不是一種智慧,
它的清楚只是打坐當中的一片清楚,好像是很明亮,腦袋很清楚,
但具體清楚什麼他不知道,他身邊有什麼人站在那裏,旁邊發生什麼事情,
他一點也不知道,這就是未到定的定境。

有些人未到定的定境現前了,然後從未到定出來了的時候,
他回想起剛才的定境,他就會想說:我是不是開悟了,
我見到的這個境界跟老人說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跟祖師大德說的常照常寂、定慧等持不是一樣的嗎?
心裏沒有動搖卻很清楚,他就會在這裏執著。
所以很容易在未到定的定境現前的時候,進入第一種歧途。

 

第二種歧途 ─ 四禪
 

禪定功夫更深了,證得了第四禪,就是色界第四禪,
那為什麼初禪、二禪、三禪不會是歧途呢?

因為初禪有十六觸,身體的感觸、法喜,所謂禪悅為食。
這個身體的感觸非常快樂,著相,有個快樂的相;二禪也有快樂的相;
三禪也有快樂相,但是看大乘禪宗裏講開悟、明心見性的境界裏面,
卻沒有這種禪定的喜樂,也沒覺觀,也沒有尋思,那這肯定不是。

所以一般在這個份上,他不會落入歧途。
但是到了第四禪的時候,就很容易落入歧途了,為什麼會容易落入歧途?
因為進入第四禪了以後,第一他腦袋非常清醒,能夠知道這是第四禪,
這是禪定,這種定境他很清楚;第二他的定境是非常的專注,
因此第四禪的真正的特性叫作心一境性,也叫捨,就是把一切快樂、
痛苦、覺受全部捨棄了,沒有任何感受,沒有任何覺受的感覺,
但是心很專注,就專注在一個境上。
 

比如大家在持咒的時候,「嗡 跋勒跋勒……」。
他就感覺只有咒,別的什麼都沒有,非常的專注,甚至咒也沒有掉了,
就只是一個清清楚楚,除了清清楚楚之外好像什麼都沒有。
身體也沒有了,一切你我都沒有,只有這一個明明白白的境界停在這裏。

所以有些人一旦證得了這個境界,這樣的禪定現前了之後,
他把佛經拿來一看,心裏就會想,禪宗講的開悟,原來就是在理上、
事上達到一心或者理上、事上都能用功成就,就是這樣的境界,
那我就是悟到了,見到實相了。

在過去有一個四禪比丘,他得四禪以後,自己以為自己就證得阿羅漢了。
所謂阿羅漢是指,理上看到空性,事相上他也同樣證得了空性。
這個四禪比丘,他在道理上自己知道,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理上好像明白了;
事上,他遇到任何事情,心裏都不會亂了,於是他認為:
我事相上的功夫也到了。

這樣子就以為自己是開悟,那自己還是個凡夫卻以為已經是開悟了,
就大妄語成,然後墮落三惡道,甚至還誹謗三寶。
那這就是把第四禪定,當作自己開悟境界的第二種歧途。
 

第三種歧途 ─ 空無邊處定
 

就是定境更深了,證得了空無邊處定,就是無色界的四禪定,
這個空無邊處定很厲害,怎麼個厲害法呢?只是感覺。

比如說,諸位很專心地在持咒,然後坐著坐著功夫深起來,
這個腿會空掉,身體整個會空掉,呼吸也會空掉,當這些身體都空掉以後,
你會感覺整個世界也空掉了,當你看到這個世界都空掉了以後,
你就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空,這個空是無量無邊的,
恐怕這個空就是我的自性吧。

因為佛經裏面經常把佛性說成是空性,把大乘佛法講的空性講成是大空性,
那把這個大空性拿過來一對照,確實是廣大無邊際,橫遍十方,豎窮三際,
過去、未來、現在都不離這個空。於是在文字上這麼一對照就說:

我明白了,這就是我們的佛性,法身遍一切處。
其實他只是一種定境,定中把這個空的感覺達到了遍一切處的這樣一種覺受。
這就是第三種歧途,會把空無邊處當作自己的佛性,當作自己開悟的境界。

 

第四種歧途 ─ 識無邊處定
 

定力加深,到了識無邊處的境界,也就是無色界的定,
然後他心胸很寬闊,感覺還要有一個心去感受這一切空好像太累了,
於是想,我當下一念明明了了多好。就是一個認識知道,現前這一念明明白白,
比如前面是紅的他就知道是紅的,是綠的就知道是綠的,是什麼就知道什麼。

唯獨把自己的定境,放開遍十方的這種感覺不要了,他以為空也捨棄掉了。
因為禪宗祖師,包括老人都告訴我們,一切萬法都要歸空,空也不可得,
空也要捨棄,一念不生歸於無,無也無所住。

那麼他一對照這個文字,心裏就想:這個空我也不要了,我捨棄了,連空也空掉,
那麼自己就是一個清清楚楚,看見前面能看、能說的這個明明白白不就是佛性嘛!
把這個識,分別的識,很微細,它不是在物質色法上的,而是一種精神的境界,
是一種定境,內在達到的這樣一種定境,把這個定境就看作是自己的開悟的境界,
就以為這是佛性了,不得了了。這是誤入歧途的第四種。

 

第五種歧途 ─ 無所有定
 

就是無所有處,無所有就更進一步了,說空我不要了,把它空掉,
只剩下一個明明白白。明明白白這個還有分別,那也不行,分別也要捨棄,
那就徹底無所得、無所有了,當他內心感受到完全無所有的時候,
再拿佛經來跟自己的境界這麼一對比,這個時候他生起一個感覺說,
原來我見到的,跟佛經裏面所解釋的佛性、真心、涅槃,文字上太像了,
應該就是了。所以他就誤以為,無所有處的這種定,就是自己開悟的定境,
就是開悟的境界了,這是誤入歧途的第五種。

 

第六種歧途 ─ 非想非非想處定
 

誤入歧途的第六種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三界裏面的最後定,也就是最高的一種定。
這種定在文字上大家就可以看出來,非想,非非想,
即把想否定了,又把非想也否定掉。

在文字上看,跟佛經裏面描述的中道非常像,你如果沒有非常深厚的佛學功底,
很難辨別出兩者的差別。因為中道裏面講的非有、非無,常是一邊,斷是一邊,
離是二邊,行於中道,跟這個非想非非想兩重否定太像了。所以這麼一看,
他心裏想,我內心既沒有想,也不是非想,也不是完全沒有想,
還是有一個明明白白的、能夠想的東西,但是我已經沒有很粗重的,
像以前妄想顛倒一樣地去想了,只是凜然一覺,湣然自知。
自己覺得明明白白就是很清楚了,就這個,不是想可是它會想,
就把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定境當中的境界當作開悟了。

 

如果諸位打坐當中有出現這些定境的,那在生活當中,
一切習氣、毛病、嗔恨都不會出現,別人也會把你看成佛菩薩一樣,
因為你得未到定了就意味著欲界的任何欲望,五欲六塵都干擾不了你了,
你內心非常清淨。所謂初禪就是梵天,清淨的梵天,梵眾、梵輔大梵天。

那麼從未到定開始,你內心所生起的這種清淨的感覺,一般的欲界夫,
就是我們現實當中的、人間的這些同修道友,看到你簡直是恭敬得不得了,
因為你確實表現出:心裏是一點欲望的牽掛都沒有了,完全清淨,
特別是四空定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理論上是一套一套的。
 

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只抓住一個定境,你忽略了內在的智慧的生起,
佛法的開悟是用智慧、無漏慧見到了諸法實相清淨的,
而不是單靠這個定境來顯現的。所以定境雖然高妙,雖然定境當中不受痛苦,
但是你把定境當作是開悟,那就誤入歧途,不但此生不了道,很容易造惡業。

 

第七種歧途 ─ 無想定
 

第七種是因定而產生的,就是外的無想定。
無想定大家知道,就是在生活當中,或坐或站,他可以什麼都不要想,
前面境界現前,他照樣去幹活,去做事,幹活做事當中他腦袋裏面空空如也,
一點想法也沒有,但是他事情不會做錯。

這個看起來就好像前面是一面鏡子一樣,
能夠把裏面的東西都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他腦袋裏面一個妄想都沒有,
他這一想,老人說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跟這個境界多像。
這個無想定的人,他也是腦袋非常清楚停在那裏了,

沒有想,但是非常清楚。 

以上這七種境界都是屬於定境出現的境界,在定境裏面由,
於凡夫眾生不了解,開悟是一個定慧等持的,
是由一種無漏慧見到諸法實相的這樣一個狀態,
就是見到了我們的本來面目了,那叫開悟。

而這七種定境,雖然在文字描述上,
跟開悟的境界非常接近、非常相似,
但是它都有一個用來區別的共同特點,什麼特點呢?

就是這個「我執」根本沒有破,
只是把一個在生滅、貪嗔癡、惡欲、
煩惱當中的這種心態轉化、
昇華為一個不受貪嗔癡、煩惱、
五欲六塵干擾的,
一種更崇高的人間的一個自我。


他在定中,冥冥之中會感覺到:
我現在怎麼樣了、現在非常清楚不受動搖了、我現在可以專注、
我現在空掉了、我現在遍一切了、我現在無所得了、
我現在非想非非想了、我現在什麼都不要想就都很清楚了。

 

你看他整個唯一的缺點,
唯一的讓他誤入歧途的那個關卡,
就是在於那個「我」還在,
他感覺就是有一個我,
這個我沒有捨棄掉。


諸位看看自己,對照自己的生活,也對照自己用功的過程,
也對照你身邊的人,如果定境裏面出現了這些境界,
我們不要把這種定境,或者非常清淨的覺受,
誤以為是開悟的境界,然後就自以為是,這樣很容易會出現問題,
所以大家要謹記這七種定境當中出現的歧途。
 

那麼還有三種是慧解上出現的歧途。
慧解主要是著重在慧上的用功,就像我們大家修禪法,
修禪宗的時候,由於我們用功的方法得當,
我們在對佛法的理解上,也會隨著用功的過程而越來越深入。

 

在慧解上,會出現的第一個問題 ─ 念頭
 
就是屬於第七識意根的境界,什麼是第七識意根?
就是「念頭」。

我們大家在用功的時候,由於你理解了這些法和道理,然後你就用功,
把第六意識的妄想放下了,放下妄想以後沒有妄想了,
此時你的腦子裏面即非常微細地清楚自己妄想已經放下了,
就如同老人告訴我們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把擒來就是汝等本來面目。
 

曾經有個人聽到我這樣講以後,他產生過懷疑,他問我說:
「師父,元音老人告訴我們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把抓來就是我們的心性,
而你老人家說,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我們的生死根本,意根境界,
這個話怎麼講?為什麼你們兩個講的是同樣的詞,卻是不一樣的境界呢?」
 

後來我回答他,我說老人非常慈悲,我們用另外一個比喻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老人好像是回到了自己家裏,回到家以後,他就看到家是這麼好、這麼安全,
於是就想到我們這些還在外面的孩子,還沒有回家,他在家裏就喊:
你們回來啊!快回來!可是他在家裏面喊,我們大家一個也聽不到,
我們實在流浪得太遠了,根本就不知道老人在家裏喊的這些話。

所以老人非常慈悲,就跑到門口,在家門口大喊:
你們過來,這是我們的家,不要再去流浪了!
他喊完以後,我們大家就聽老人的話,趕緊去找老人站在喊的這個地方,
也就是在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這裏。
 

禪宗心行為什麼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呢?
就是因為要心行得滅,言亡慮絕。

如果你抓住這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這個字、這個境界,以為這就是,
那絕對不是禪宗的境界,更不是老人要告訴我們的境界。
所以我們在看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
你有足夠的智慧能夠認識到自己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但是你抓住這個以為是自己的佛性,這就是誤入歧途了。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這個地方,既是我們用功、修行下手處,回家的大門口,
同時也容易成為我們悟道的歧途。大家要記住,既知是用功下手處,
所以是絕對不能捨離的地方,但同時也是我們悟道的歧途,
你抓住這個,以為這個就是,那真是誤入歧途了,你會害很多人,
會產生錯誤的邪見。

因為大家自己可以感受得到當你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時候,
在你的內心深處還感覺到:我現在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了。
那個「我」還是沒有破,所以必須把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見聞覺知全部掃除盡,然後你才破門而入,入門了以後你才生起無邊的妙用。

此時你再回到這個地方,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或者就是念念不停,
也是了了分明,根本就沒有關係了,因為證體了以後生起的是無邊妙用。
這就是慧解當中的第一個誤入歧途的地方。  

 


慧解當中的第二個誤入歧途的地方就是: 第六意識

就是很多有知識、有學問的這些人,他連一念不生的境界,
都沒有能體會到,也不一定能夠到達這個家門口,
他唯獨是以自己腦子聰明,把這些文字的遊戲玩得非常轉,
把話說得非常圓,他就是不停地聽、不停地看,然後把這些看來的、
聽來的在腦子裏進行加工改造,之後就成為一套

可以說得通的所謂哲學思想。

第二種慧解上錯誤的人,就是腦子裏面把聽來的法,安立一個概念。
比如聽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這句話,他腦子就想,一念不生是什麼樣的、
了了分明應該是什麼樣的。把他所理解的東西,
就以為是開悟悟到的這個東西,認為這就是了。

他就是把腦子裏勾畫出來的這些概念、這些名詞、
名相組織在一起,然後語言也能夠非常流暢地表達,
於是他就把這個當作自己修行開悟的境界了,當作是自己的佛性、真心了,
也就是把天花板當藍天,你說他冤枉不冤枉。
這就是慧解上誤入歧途的第二種境界,聽來的以為是自己看到的。

 

 

第三種歧途就是: 頑空

這頑空既是慧又是定。慧就是一聽說諸法畢竟空,一切法不可得,
他腦子裏面想想:都不可得,好,那我把這一切都捨掉了,就都不可得了。
他以為完全捨棄清淨了,其實是第六意識在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捨掉了。
當覺得一切都捨掉的時候,他心裏也會覺得很自在,
因為此時腦子裏面沒有東西可以牽掛了,然後他就以為這個自在,
就是見性的境界,其實只是第六意識強加給自己說:這一切都空掉了。

所以這個空就是:死水不藏龍,它不是佛性當中講的緣起性空的空,
而是通過第六意識的理解以後,認為有一個無所得、什麼都沒有的一個空,
然後就抓住這個空不放,認為這個空就是開悟了。

只要住在這個空中,時間住久了,定力出來,智慧也會有。
在這境界裏面有些人甚至會出現五種神通,比如天眼通、他心通、
宿命通、神足通這些通都會顯,出現這些通以後,那他更以為自己是開悟了。

 以上這三種都是在慧解上不徹底,然後把自己理解來的,修行路上的境界,
當作自己開悟的境界。你看這樣加起來,定境裏面有七種定境跟心經講
「照見我蘊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智亦無得」的無所得的空非常相似」

在慧解當中,一個是意根的境界、一個是意識的境界,
即第六意識創造的、一個是頑空的境界,就是對空理解錯誤了,
以為是虛空的空、什麼都沒有的空,然後理解了這個空,
就認為世間萬物就是這個樣子了。

那麼這十種加在一起,
就是我們說的十種悟道的歧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