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不  屬  修

轉載自【唐岐偶思】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意謂道乃超越了言語文字的描述。

「道不屬修」的「道」,是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中不生不滅的佛性,
也是具足無量功能的清淨覺性;「不屬修」意謂著本來就存在。
 
佛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皆具」就是本來就已經具足。眾生若是息卻了「妄想執著」
就與十方如來同具智慧德相了,這個「如來智慧德相」是本有的,
不是修得的。


「道不屬修」的「道」,指的就是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
而所謂有「修行」,指的是息卻「妄想執著」的過程;
息了「妄想執著」,覺性不用修就自然的顯露出來,
所以說「道不屬修」;這與所謂「心性無染,本自圓成;
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有著相同的義趣。
 
馬祖道一禪師說:「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
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只要依於所修而得的,必定是屬於因緣所生,
比如藝術的創作,鍊得一身武藝,最終都會隨著時光或外力而消失。
亦即只要是修出來的,一定會壞。

「聲聞」者,乃為了「解脫苦」而求証涅槃,是依於有所修,有所証;
所以它不是「無修無証的圓滿清淨覺性」了。
 
心性本來具足「覺性」,是從「理地」上頓悟而當下自肯;
然而「理乃頓悟,乘悟併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
「妄想執著」是無始以來的習性,不是明白「覺性本自具足」後,
就自然的淨化,必須經過「事修」才能淨化。
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指的是十方諸佛都是透過修行,
才淨化無明妄想,証得圓滿覺性。
 
禪師怕後人明白了本自具足的「覺性」後,「執理廢事」,
執在理地上而自大自傲,為「我慢」所縛,未經「事証」,
卻妄說「無修無証」;所以禪師才接著說:「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若言不修」是指「執理廢事」者,認為道理明白後,就不用修行了;
然而他的心念依然是日日隨順「妄想執著」在流轉,依然名為凡夫。
 
牛頭融禪師也有相同的說法:
「若言修生,則造作非真;若言本有,則萬行虛設。」
由修行而生出來的,都是依於造作,不是本來面目;
若是執著「覺性」本有,不務事修,
佛陀又何必演說「六萬度行」呢?
 
在世間的成長經驗中,年歲抑或財富,都要經過累積而來。
世間的一切學問或技藝,也要透過學習才會成長。
習慣了世間有為法的思惟模式,在觀念裡就會形成框框。
也因此會有部分眾生,會以為佛的覺性,跟世間的技一樣,
必須透過長時間的修行累積,才能成就,或以為要經過某種修行方式,
覺性才會長出來;有了這樣的錯誤觀念,就無法悟入心性的本來面目。

一切方便,都是因應該眾生之病而立;
禪師為了指正學人這樣的錯誤觀點,才會對學人強調「道不屬修」;
這是因為學人尚未明白「理地」,無法當下自肯,才設立的方便。
 
「理地」明白了,接著才能「以事証理」;
「以事証理」是把「理地」延伸到生活中,也就是在歷緣對境中,
熏習覺性不為妄想習性所覆藏,不迷不失;
「覺性」會有所失,乃因習性深厚,悟見未能堅固,
亦是禪定般若力尚不足之故;若是不能在「根境」相對中,
時時迴光反照「覺性」,遇到順逆境就隨順著貪瞋習性而迷,
日子一久,所謂「覺性」的見地,終將只是「知見」而已。
 
如何息滅妄想,顯露覺性?方便有多門,然而在本質上,
不離「戒定慧」三學,不論偏重那一學,都是方便。
「禪宗」號稱「教外別傳」,乃是在正規的「教理」之外,別有傳承;
它的方便法雖然不同於通途的方便法,但是在本質上,也沒有跳脫「戒定慧」。
引用一則「公案」來看「禪宗」如何超脫「理事」的教外別傳:
 
僧問圓悟佛果禪師:

無修無證乃是本覺妙明,為求佛果菩提,正是有作之因;
去此二途,請師直指。

(「覺性」乃無修無証,而眾生成佛卻是有所事修;
現今不談理,也不談事,請禪師直指「本來面目」。)

師云:吹毛寶劍逼人寒。

(寶劍鋒利到毛吹過去就會斷,鋒利無比,
喻為「般若」慧光朗照法界。)

進云:一點靈光異,萬古照人間。

(僧延續禪師的意境,意為諸佛攝受群生,乃慧光之用。)

師云:用一點靈光作麼。

(為什麼要運用靈光?)

進云:可謂言言合聖道,法法自圓成。

(一切語言,一切施為的智慧本自圓成。喻為事理圓融,體用不二)

師云:他亦本無言。

僧禮拜。


                                                                                            http://tw.myblog.yahoo.com/yu-er/article?mid=2545&next=2542&l=f&fid=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