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有  造  業  者

撰文: 照平法師

     


《大念住經》說︰
「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到只有『了知
和只有『覺照』的境界,
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在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
我正執著於痛苦的感受。
 
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
「我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
 
當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
我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
 
比丘們!當心有貪愛時,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貪愛;
當「心」沒有貪愛時,清楚了知心沒有貪愛;
 當「心」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有嗔恨;        
 當「心」沒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沒有嗔恨。 
 
法師說:

「有行者,沒有行那個人
   有聽者,沒有聽那個人

   有起心動念,
沒有我的起心動念
有善惡,沒有善惡那個人 ----」

法師強調六根對六塵,只有五蘊的現象,
沒有造作者,沒有受業者。

猶如《清淨道論》說:
 
無有造業者,亦無受果人
      唯蘊自輪轉,此乃正知見。」
 
在法的觀照上,法師說:
「如實觀照,就如鏡子一般反映,沒有喜歡不喜歡
不落入思惟概念分別,不與任何境界衝突
讓每一步當下圓滿,直接到達自在的境界。」
 
又說:

根本沒有名字,白天、晚上
   就是白天、晚上,本來如此。

生老病死,也是這樣,當我們不批判苦
不追求快樂,就沒有問題,
苦就體驗苦,樂就體驗樂,當中沒有追求批判
這是真正的解脫慧。」
 
禪修過程中,法師強調重點要活在當下

法師說:

到那裡,就到那裡。
            妄念到那裡,覺性就到那裡。」
 
又說:

「如果我們從這一步到下一步,
不要存有累積經驗的觀念
不期待未來,只活在當下。
 
看到每天的太陽,
都覺察到是獨一的新太陽
   不是昨天的太陽。」
 
 
禪修過程中,要切忌:
  有所期待有所得的錯誤心態。

法師說:
「凡夫總是患得患失,總是欲得又怕失,想活又怕死。
如果執著於某境界,就會排斥其他的境界,
例如想得到安靜時,聽到任何聲音就會嫌它吵。」
 
又說:「禪修的重點:
 
時時都不忘自己的存在覺察觀照
不期待結果,如果有期待就有時間因果了。」
 
又說:
「我們如果想吹風,就打開窗戶
窗戶打開了,風要不要吹進來,是風的事,
我們可以去做該做的,但沒有欲望去期待每一件事
都能如我們所願,這是禪者的心態,叫作
"隨緣"
。」


  
  引用自:   唐岐部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