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 照 的 禪 境
果 煜 法師
層次
以我的經驗,妄念初為對身外與對過去未來的分別。
此層捨下後,次有對身體覺受的分別。
此層更捨下後,有對妄念的分別。
如果連妄念也很少了,卻仍有「起心、作意」的執著。
故必等觀待、作意之心,皆放下後;
才能「能所雙泯」而自現起真如心用。
此層捨下後,次有對身體覺受的分別。
此層更捨下後,有對妄念的分別。
如果連妄念也很少了,卻仍有「起心、作意」的執著。
故必等觀待、作意之心,皆放下後;
才能「能所雙泯」而自現起真如心用。
現在簡單講:剝捨妄念的層次。
就一般的修行過程,大致是從最粗重的先捨起。
而最粗重者,乃是對外境的執著,
比如色、聲、香、味這些外塵,以及對過去、未來的分別。
在這層次被剝下後,次有對身體的覺受:
即呼吸的長短、冷暖、通塞等。
如身體的覺受也放下的話,則有內在紛飛的意識,
很多更細微的妄念出現。
就一般的修行過程,大致是從最粗重的先捨起。
而最粗重者,乃是對外境的執著,
比如色、聲、香、味這些外塵,以及對過去、未來的分別。
在這層次被剝下後,次有對身體的覺受:
即呼吸的長短、冷暖、通塞等。
如身體的覺受也放下的話,則有內在紛飛的意識,
很多更細微的妄念出現。
如進一步更把細微的妄念去除後,這時妄想雜念已將近沒有了,
卻仍有「起心、作意」的執著!什麼是起心、作意的執著呢?
有的人以為妄念很少了,便認定:我現在的心,已清淨也。
這種「我心清淨」,其實也是妄念。
因為這時還有「能所的對待」,有「我與非我」
「清淨與非清淨」的差別。所以必再進一步把這種
「起心、作意」的妄念也全消除了,
才能證得「能所雙泯」,而自然現起真如心之妙用。
卻仍有「起心、作意」的執著!什麼是起心、作意的執著呢?
有的人以為妄念很少了,便認定:我現在的心,已清淨也。
這種「我心清淨」,其實也是妄念。
因為這時還有「能所的對待」,有「我與非我」
「清淨與非清淨」的差別。所以必再進一步把這種
「起心、作意」的妄念也全消除了,
才能證得「能所雙泯」,而自然現起真如心之妙用。
如把這幾個剝捨的層次,對照於觀音菩薩所講的耳根圓通。
雖層次的界定不太一樣,但基本的方向是相同的:
就是從粗而細,從外而內,以至於將末那識作意分別之心,
完全消除後,即能證得真如心之妙用。所謂: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雖層次的界定不太一樣,但基本的方向是相同的:
就是從粗而細,從外而內,以至於將末那識作意分別之心,
完全消除後,即能證得真如心之妙用。所謂: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或問:「豈不謂:心不在焉,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又唯識亦云:「作意,乃一切識現起時,所不可缺少之緣。」
汝何以謂:必待作意之心,皆放下後;才能自現起真如心之妙用?
又唯識亦云:「作意,乃一切識現起時,所不可缺少之緣。」
汝何以謂:必待作意之心,皆放下後;才能自現起真如心之妙用?
答曰:如耳根圓通中所謂: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以及「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故不作意,不只還能了別;且境界還將更為寬大遼闊。
而作意者,即使能了別,境界卻唯狹隘與封閉爾!
作意與不作意,乃如長鏡頭與超廣角鏡頭。
以及「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故不作意,不只還能了別;且境界還將更為寬大遼闊。
而作意者,即使能了別,境界卻唯狹隘與封閉爾!
作意與不作意,乃如長鏡頭與超廣角鏡頭。
以世間皆認定:要有作意之心,才能視而可見,聽而可聞。
而我為什麼再三提到:
要把作意分別之心全消除了,才能證得真如心之妙用?
乃為作意,其實只是假相也:
一、作意乃依存於非作意根才有作用的。
故作意有間斷,而非作意根不間斷。
二、從緣起法來看,也沒有一個能真正作意的主體!
而我為什麼再三提到:
要把作意分別之心全消除了,才能證得真如心之妙用?
乃為作意,其實只是假相也:
一、作意乃依存於非作意根才有作用的。
故作意有間斷,而非作意根不間斷。
二、從緣起法來看,也沒有一個能真正作意的主體!
如為有些因緣具足了,所以聽到了,而非我能作意去聽或不聽。
否則,若聲音很吵,我若作意不聽,把耳朵關起來,
就可以不受吵了嗎?
大可未必!又如寒流來了,我作意:
不去管它冷不冷,就行嗎?
我還是不得不添加衣服。
所以我們自以為:我能作意、能掌控。
其實根本沒這回事。故能作意,只是眾生的錯覺爾。
否則,若聲音很吵,我若作意不聽,把耳朵關起來,
就可以不受吵了嗎?
大可未必!又如寒流來了,我作意:
不去管它冷不冷,就行嗎?
我還是不得不添加衣服。
所以我們自以為:我能作意、能掌控。
其實根本沒這回事。故能作意,只是眾生的錯覺爾。
以真正的根性,乃無作意與不作意的差別。
故如耳通圓通章,所謂『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以及『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故不作意,不只還能了別;且境界還將更為寬大遼闊。
故如耳通圓通章,所謂『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以及『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故不作意,不只還能了別;且境界還將更為寬大遼闊。
而作意者,即使能了別,境界卻唯狹隘與封閉爾!
作意與不作意,乃如長鏡頭與超廣角鏡頭。
長鏡頭雖能特寫,但視野卻很封閉。
而超廣角鏡頭,雖不能特寫,但視野卻非常寬大遼闊。
或者作意,乃如浮出海表的冰山;
而不作意,才是海底更寬廣堅實的冰體。
故一般人都只注重於作意的表相,
而看不到更內在、更圓滿的真如心。
作意與不作意,乃如長鏡頭與超廣角鏡頭。
長鏡頭雖能特寫,但視野卻很封閉。
而超廣角鏡頭,雖不能特寫,但視野卻非常寬大遼闊。
或者作意,乃如浮出海表的冰山;
而不作意,才是海底更寬廣堅實的冰體。
故一般人都只注重於作意的表相,
而看不到更內在、更圓滿的真如心。
真如心用
即不作意,而自圓成其覺明觀照之用,其如虛空,
能包納萬物而不動;而意識的起落,卻如浮雲般地生幻起滅。
覺明觀照之心,又如大海;
而意識的浮動,乃如浪花起落,稀稀疏疏。
故必待此時,才能真體驗到「真心為何?」,
及真鑑別於「妄識為何?」
能包納萬物而不動;而意識的起落,卻如浮雲般地生幻起滅。
覺明觀照之心,又如大海;
而意識的浮動,乃如浪花起落,稀稀疏疏。
故必待此時,才能真體驗到「真心為何?」,
及真鑑別於「妄識為何?」
所以當我們把我執的末那消除之後,即能不作意,
而自圓成於真如心覺明觀照之用。為什麼呢?
因為真心本來如是也。
這覺明的觀照,就像虛空能包納萬物而不動。
故這時,既可返觀於身體的存在、外塵的變化,
也可以覺察到意識的起落。但這意識的起落,卻非妄識也。
以如對塵相,因作意而起執著,則稱為妄識。
反之,只覺察到心相的存在變化,卻唯意識也。
而自圓成於真如心覺明觀照之用。為什麼呢?
因為真心本來如是也。
這覺明的觀照,就像虛空能包納萬物而不動。
故這時,既可返觀於身體的存在、外塵的變化,
也可以覺察到意識的起落。但這意識的起落,卻非妄識也。
以如對塵相,因作意而起執著,則稱為妄識。
反之,只覺察到心相的存在變化,卻唯意識也。
所以雖證得真如心,還是不妨有意識的起落。
但意識的起落,乃像虛空的浮雲一般,幻起幻滅。
或來或去,或多或少,而虛空總是一樣。
故並不需要捨掉浮雲,才能見到虛空。
但意識的起落,乃像虛空的浮雲一般,幻起幻滅。
或來或去,或多或少,而虛空總是一樣。
故並不需要捨掉浮雲,才能見到虛空。
或者再用另一種比喻:
真如心的覺明觀照,乃像大海。
而意識的現行,卻像浪花一般,稀稀疏疏、起落不定。
所以能真體驗到真心的覺明觀照,
不動不轉者,乃稱為見性。
而見性後,也才更能分辨「真跟妄」的差別:
不為有相或無相,而在於「是否作意」?
或起不起我執而已!
真如心的覺明觀照,乃像大海。
而意識的現行,卻像浪花一般,稀稀疏疏、起落不定。
所以能真體驗到真心的覺明觀照,
不動不轉者,乃稱為見性。
而見性後,也才更能分辨「真跟妄」的差別:
不為有相或無相,而在於「是否作意」?
或起不起我執而已!
這也就說,我認為真正的默照禪,
是見性開悟後的境界;
從證得真如心而自然現起默照的功德。
至於未見性開悟的人,唯從「默」的功夫去著手,
從剝捨妄相而能見性。反之,如剛開始用功,
就想在「照」上得受用,這反是南轅北轍了。
是見性開悟後的境界;
從證得真如心而自然現起默照的功德。
至於未見性開悟的人,唯從「默」的功夫去著手,
從剝捨妄相而能見性。反之,如剛開始用功,
就想在「照」上得受用,這反是南轅北轍了。
所以雖佛法論究到最後,一定是妙有的境界;
但如不透過真空的體驗,即想契入妙有的境界,乃不可能也。
菩薩重因,凡夫重果。
重因故,應求先契入真空的修證;
而重果者,卻一心巴望妙有的境界。
於是以不從因地上用功,故對妙有頂多是霧裡看花,
而絕不可能真體驗到默照的禪境。
但如不透過真空的體驗,即想契入妙有的境界,乃不可能也。
菩薩重因,凡夫重果。
重因故,應求先契入真空的修證;
而重果者,卻一心巴望妙有的境界。
於是以不從因地上用功,故對妙有頂多是霧裡看花,
而絕不可能真體驗到默照的禪境。
所以默照,有沒有成就?就看他:
是否真體驗到真如心了?
如未體驗到,則即使境界再開通遼闊,
終究是外道禪而已!這是講到默照禪。
是否真體驗到真如心了?
如未體驗到,則即使境界再開通遼闊,
終究是外道禪而已!這是講到默照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