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的禪思
「五蘊皆空」的般若觀照,深切影響了禪宗思想,
使禪宗思想沐浴著空明的意趣。禪宗對「五蘊皆空」有著透徹的體證。
慧能警示說,「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壇經.頓漸品》
用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就會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蘊虛無,水泡般的受蘊不有,
陽焰般的想蘊非實,芭蕉般的行蘊空虛,幻化般的識蘊無依。
《大莊嚴經》、《雜阿含經》等以沫、泡、焰、蕉、幻喻五陰。
唐慧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
「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水泡,想如陽炎,行如芭蕉,識如幻化,
一一陰中,性不可得,故言『皆空』。」
《宗鏡錄》:「《維摩》經云: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蘊空;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蘊空;
『是身如焰,從渴愛生。』即想蘊空;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即行蘊空;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即識蘊空。
五蘊既空,誰為主宰?所有分別,是妄識攀緣。」
使禪宗思想沐浴著空明的意趣。禪宗對「五蘊皆空」有著透徹的體證。
慧能警示說,「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壇經.頓漸品》
用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就會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蘊虛無,水泡般的受蘊不有,
陽焰般的想蘊非實,芭蕉般的行蘊空虛,幻化般的識蘊無依。
《大莊嚴經》、《雜阿含經》等以沫、泡、焰、蕉、幻喻五陰。
唐慧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
「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水泡,想如陽炎,行如芭蕉,識如幻化,
一一陰中,性不可得,故言『皆空』。」
《宗鏡錄》:「《維摩》經云: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蘊空;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蘊空;
『是身如焰,從渴愛生。』即想蘊空;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即行蘊空;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即識蘊空。
五蘊既空,誰為主宰?所有分別,是妄識攀緣。」
圓悟禪師認為,父母未生之前,淨裸裸赤灑灑,沒有纖毫翳蔽。
等到投胎既生之後,同樣淨裸裸赤灑灑,沒有纖毫翳蔽。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分別取捨之心漸重,人愈來愈深地陷墮在四大五蘊之中,
情欲熾盛,清明的自性遂為煩惱浮雲遮覆。
法眼通徹之人,洞知四大空寂,五蘊本虛,迴光返照,
識取四大五蘊中那個輝騰今古、迥絕知見的本來面目,即可頓悟成佛。
為了警醒世人的迷昧,圓悟追問說,父母未生前,還有沒有這四大五蘊
和合而成的形貌?剛來到這個世上咿呀學語之時,為什麼不與人相爭?
等到知識漸開,年齡增長,便爭人爭我。殊不知四大一旦離散,
依前還復本來形貌,回復於清湛純明的自性。
等到投胎既生之後,同樣淨裸裸赤灑灑,沒有纖毫翳蔽。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分別取捨之心漸重,人愈來愈深地陷墮在四大五蘊之中,
情欲熾盛,清明的自性遂為煩惱浮雲遮覆。
法眼通徹之人,洞知四大空寂,五蘊本虛,迴光返照,
識取四大五蘊中那個輝騰今古、迥絕知見的本來面目,即可頓悟成佛。
為了警醒世人的迷昧,圓悟追問說,父母未生前,還有沒有這四大五蘊
和合而成的形貌?剛來到這個世上咿呀學語之時,為什麼不與人相爭?
等到知識漸開,年齡增長,便爭人爭我。殊不知四大一旦離散,
依前還復本來形貌,回復於清湛純明的自性。
照見五蘊皆空,對由五蘊和合而成的人身遂不復執著。
當生老病死的「四山」相逼之時,禪者「五蘊皆空」,平靜安詳地面對死亡。
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浮世虛幻,本無去來。四大五蘊,必歸終盡」,
遂能在生死關頭表現出「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
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的曠達襟懷。
當生老病死的「四山」相逼之時,禪者「五蘊皆空」,平靜安詳地面對死亡。
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浮世虛幻,本無去來。四大五蘊,必歸終盡」,
遂能在生死關頭表現出「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
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的曠達襟懷。
如果不能洞察四大五蘊如夢、如幻、如影、如響,就會墮入生死輪回,
而不能自在,以致於「從無量劫來流浪生死,貪愛所使,無暫休歇」,
墜陷於情天欲海,難以自拔。因此,參禪悟道,就要「放下個四大五蘊,
放下無量劫來許多業識」,體證障蔽自性的四大五蘊的空性,
「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而不能自在,以致於「從無量劫來流浪生死,貪愛所使,無暫休歇」,
墜陷於情天欲海,難以自拔。因此,參禪悟道,就要「放下個四大五蘊,
放下無量劫來許多業識」,體證障蔽自性的四大五蘊的空性,
「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永嘉大師指出,一旦覺悟,則法身只是生命的真實、永恆的存在。
除了原本的心態之外,別無一物可得。當回溯到生命的源頭,佛性便皎然現前。
此時就會發現,障蔽清明自性的陰霾,原本不有,當體是空,只不過像暫掩日光
的浮雲而已。由五蘊派生的貪嗔癡三毒,也像倏生倏滅的泡沫,暫有還無,
虛幻不實。《續古》:「‘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若如是者,是為‘度一切苦厄’,乃至無量無邊煩惱知解,悉皆清淨,是為清淨法身。」
除了原本的心態之外,別無一物可得。當回溯到生命的源頭,佛性便皎然現前。
此時就會發現,障蔽清明自性的陰霾,原本不有,當體是空,只不過像暫掩日光
的浮雲而已。由五蘊派生的貪嗔癡三毒,也像倏生倏滅的泡沫,暫有還無,
虛幻不實。《續古》:「‘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若如是者,是為‘度一切苦厄’,乃至無量無邊煩惱知解,悉皆清淨,是為清淨法身。」
當五蘊成為障蔽自性的塵埃時,必須用般若照見其空性。
「照見五蘊皆空」,是說五蘊根本不可得,不可執著它為實有,
但並不意味著徹底否定五蘊。如果只看到五蘊的「空」,則是避俗求真,
落入新的執著。當照見其「如夢、如響、如光影、如陽焰、如像、如幻、如化」
的空性,就不會對它生起執著,此時五蘊不再是障蔽自性的塵埃,而是自性的顯現,
是自性的妙用,與真如無二無別。
故《大般若經》云:「五蘊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五蘊。
……若五蘊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
「如來真如即五蘊真如,五蘊真如即世間真如,世間真如即一切法真如。」
這與「諸煩惱是道場」《維摩經.菩薩品》、「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維摩經.觀眾生品》思想息息相通,是「生死即涅槃」式的大乘佛教的圓融境界。
「照見五蘊皆空」,是說五蘊根本不可得,不可執著它為實有,
但並不意味著徹底否定五蘊。如果只看到五蘊的「空」,則是避俗求真,
落入新的執著。當照見其「如夢、如響、如光影、如陽焰、如像、如幻、如化」
的空性,就不會對它生起執著,此時五蘊不再是障蔽自性的塵埃,而是自性的顯現,
是自性的妙用,與真如無二無別。
故《大般若經》云:「五蘊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五蘊。
……若五蘊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
「如來真如即五蘊真如,五蘊真如即世間真如,世間真如即一切法真如。」
這與「諸煩惱是道場」《維摩經.菩薩品》、「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維摩經.觀眾生品》思想息息相通,是「生死即涅槃」式的大乘佛教的圓融境界。
龐蘊詩云:「易復易,即此五蘊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無相法身豈有二?
若捨煩惱覓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離煩惱之外並無菩提可求。
「真智」在表面上雖與「五蘊」相對立,但在本體上,二者是相即、同一的。
若捨煩惱覓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離煩惱之外並無菩提可求。
「真智」在表面上雖與「五蘊」相對立,但在本體上,二者是相即、同一的。
若如實地觀照諸法空相,洞明緣起與無自性,以般若直觀照徹貪嗔癡等煩惱,
則知煩惱的全體皆是法性,四大五蘊即是真智本身。能否完成轉變,
關鍵在於能否「行深般若」。一念具五陰,一念除五陰:「微有念生,
便具五陰三界輪回生死,皆從汝一念生。」「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
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槃無生死法。」
則知煩惱的全體皆是法性,四大五蘊即是真智本身。能否完成轉變,
關鍵在於能否「行深般若」。一念具五陰,一念除五陰:「微有念生,
便具五陰三界輪回生死,皆從汝一念生。」「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
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槃無生死法。」
故僧問什麼是清明的自性時,趙州即答以「四大五陰!」。
梵志詩:「若欲覓佛道,先觀五蔭好。妙寶非外求,黑暗由心造。
……觸目即安心,若個非珍寶。」可見,五蔭的好壞,全在一心的轉換。
……觸目即安心,若個非珍寶。」可見,五蔭的好壞,全在一心的轉換。
僧問大龍:「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
大龍答:「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則暗示在五蘊和合而成的色身之外,
別無法身可覓,山花澗水的當體就是實相。
別無法身可覓,山花澗水的當體就是實相。
在禪者看來,四大五蘊,行住坐臥,開單展缽、僧堂佛殿、廚庫三門,
無一不是自性的 「法王身」。
「行深般若」而「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
解除人生的種種痛苦,而直濟涅槃解脫的彼岸。
據有的學者研究,「度一切苦厄」五字,梵文原經中並沒有,
筆者通檢般若類經典,「度一切苦厄」僅在什譯本和奘譯本中出現過,而在
《大般若經》並無出現。有的學者指出,相傳梵文原本沒有這五字,
這五字乃玄奘大師所增。它是玄奘大師為了強調主旨而增加的一句話。
這句話確有畫龍點睛之妙。
「度一切苦厄」,就是將人類精神從「不自在」提升到「觀自在」,
獲得灑脫通達安詳圓滿的澄明襟懷。
解除人生的種種痛苦,而直濟涅槃解脫的彼岸。
據有的學者研究,「度一切苦厄」五字,梵文原經中並沒有,
筆者通檢般若類經典,「度一切苦厄」僅在什譯本和奘譯本中出現過,而在
《大般若經》並無出現。有的學者指出,相傳梵文原本沒有這五字,
這五字乃玄奘大師所增。它是玄奘大師為了強調主旨而增加的一句話。
這句話確有畫龍點睛之妙。
「度一切苦厄」,就是將人類精神從「不自在」提升到「觀自在」,
獲得灑脫通達安詳圓滿的澄明襟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