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禪的根本心髓
作者: 胡春業
一、 祖師禪的心印是般若
中華禪宗是自開山祖師達摩以來,以弘傳祖師禪,
為特色的一個佛教宗派。祖師禪為明心見性之禪。
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而禪的特質及其精髓在於般若。
祖師禪的法義,如《大智度論》上說:
「禪是般若波羅密多依上處,依是禪,般若波羅密多自然而生。
如經中說,一心觀定,能觀諸法實相。」
祖師禪不立文字,不借言教,迥絕言思,直指心源,
頓同佛體,言慮無寄,一超直入。直入何處?
直入般若,契於大乘的一實相印。
當體透露而直趣於諸法的實相:非空非有,非色非心,
頓絕百非,橫超四句,離言說相,離心緣相。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之。」禪的心髓是般若,
離開般若,則不能表顯禪者的行解證量及頓悟。
為特色的一個佛教宗派。祖師禪為明心見性之禪。
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而禪的特質及其精髓在於般若。
祖師禪的法義,如《大智度論》上說:
「禪是般若波羅密多依上處,依是禪,般若波羅密多自然而生。
如經中說,一心觀定,能觀諸法實相。」
祖師禪不立文字,不借言教,迥絕言思,直指心源,
頓同佛體,言慮無寄,一超直入。直入何處?
直入般若,契於大乘的一實相印。
當體透露而直趣於諸法的實相:非空非有,非色非心,
頓絕百非,橫超四句,離言說相,離心緣相。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之。」禪的心髓是般若,
離開般若,則不能表顯禪者的行解證量及頓悟。
祖師禪得法的緣起,既最初的一傳(在印土已有二十八傳)
源自佛在靈山會上拈花一笑的公案。那時涅盤會上佛拈花示眾,
會中大眾均未能解,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因語: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付囑於汝,汝當善為護持。」這便是禪宗以心傳心,
不假諸言說文字,開示眾生。
此宗自達摩西來以至中土歷代諸祖,
皆未以經論言教為正宗的教法,惟有以心傳心,實修實證。
從空、不空的事上證金剛般若之空,便是祖師禪的最高境界。
源自佛在靈山會上拈花一笑的公案。那時涅盤會上佛拈花示眾,
會中大眾均未能解,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因語: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付囑於汝,汝當善為護持。」這便是禪宗以心傳心,
不假諸言說文字,開示眾生。
此宗自達摩西來以至中土歷代諸祖,
皆未以經論言教為正宗的教法,惟有以心傳心,實修實證。
從空、不空的事上證金剛般若之空,便是祖師禪的最高境界。
般若為諸佛之母,
諸佛由般若而生,
佛法的根本就在般若。
諸佛由般若而生,
佛法的根本就在般若。
其體是無所得,
其相是無所住,
其用就是無所取。
其相是無所住,
其用就是無所取。
事物的本體實相,為實相般若;用實相般若去觀察萬事萬物
(五蘊)的本來面目(實相),為觀照般若;祖師禪從心的本體上修,
是從「觀而不觀」、「不觀而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
大明空覺而成正遍智。
祖師禪的見和行,都是由果位的觀點出發,
所以也可稱作「果未見」,是在果位上的修行。
其禪境之高峻陡峭,由此可知一斑。
是故禪宗貴見地,不貴行履。
(五蘊)的本來面目(實相),為觀照般若;祖師禪從心的本體上修,
是從「觀而不觀」、「不觀而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
大明空覺而成正遍智。
祖師禪的見和行,都是由果位的觀點出發,
所以也可稱作「果未見」,是在果位上的修行。
其禪境之高峻陡峭,由此可知一斑。
是故禪宗貴見地,不貴行履。
五祖勸人讀《金剛般若》,而六祖因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語而頓悟,皆印證禪的心印正是般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精義,說有之時,纖毫不立;
說空之時,周遍沙界;空有不住,圓融無礙。
這是最上乘的大乘圓頓教,
是《華嚴經》所說的最高境界 ─ 事事無礙法界。
華嚴宗的法界觀,是從事上說般若之空不空。
這也正是禪宗的本質的特色所在。般若性相無礙,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為中國禪學之心髓。
一語而頓悟,皆印證禪的心印正是般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精義,說有之時,纖毫不立;
說空之時,周遍沙界;空有不住,圓融無礙。
這是最上乘的大乘圓頓教,
是《華嚴經》所說的最高境界 ─ 事事無礙法界。
華嚴宗的法界觀,是從事上說般若之空不空。
這也正是禪宗的本質的特色所在。般若性相無礙,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為中國禪學之心髓。
因世人著有,二乘著法,所以佛才說空。
空只是滌垢蕩汙,掃滯破執的工具,並非佛法的究竟目的。
空的背面所顯現的一切真空不空的淨妙智得德 ─「般若」,
才是禪者所要證取的究竟目的。
空只是滌垢蕩汙,掃滯破執的工具,並非佛法的究竟目的。
空的背面所顯現的一切真空不空的淨妙智得德 ─「般若」,
才是禪者所要證取的究竟目的。
首次提出祖師禪之頓悟圓解的,應是仰山慧寂。
他在偽山靈佑門下時,其師弟香嚴智閑因偶爾拋瓦,
擊竹出聲而得悟,受到偽山的稱頌。仰山得知後,
對香嚴說:「和尚讚歎師弟發明大事,爾試說看?」
香嚴就說出了他的悟道偈: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時。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音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威言上上機。」
他在偽山靈佑門下時,其師弟香嚴智閑因偶爾拋瓦,
擊竹出聲而得悟,受到偽山的稱頌。仰山得知後,
對香嚴說:「和尚讚歎師弟發明大事,爾試說看?」
香嚴就說出了他的悟道偈: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時。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音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威言上上機。」
仰山認為:這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是「夙習記持而成」,
不是正悟。要求他另述正悟,於是香嚴就說了這首頌:
不是正悟。要求他另述正悟,於是香嚴就說了這首頌:
「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
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
仰山說:香嚴此悟,仍未得祖師禪心髓。
什麽才是祖師禪呢?香嚴又作了一首頌:
什麽才是祖師禪呢?香嚴又作了一首頌: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
仰山認為這才是祖師禪:
「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見《偽山靈佑禪師語錄》)
禪宗大德皆深知,這種由般若的直觀所打開出來的真實絕對境界,
無始劫以來的「本地風光」,不為知性理解所擬,
不為日常語言所囿,這種由般若的直觀所當下呈現的「不可知」,
直趣於諸法的實相,是一切諸法的空性或真如。
是正法眼藏,涅盤妙心之證悟的體現。
從般若的本體上立足,一超直入,當體即空,
由空妄想相而見實相,即佛也不立,更無位次可言,
正是中國禪宗的宗義與行證。
無始劫以來的「本地風光」,不為知性理解所擬,
不為日常語言所囿,這種由般若的直觀所當下呈現的「不可知」,
直趣於諸法的實相,是一切諸法的空性或真如。
是正法眼藏,涅盤妙心之證悟的體現。
從般若的本體上立足,一超直入,當體即空,
由空妄想相而見實相,即佛也不立,更無位次可言,
正是中國禪宗的宗義與行證。
即心成佛之祖師禪,在觀心本體上做工夫,依著般若,
心光內聚,觀照諸法。法相繁興而本性湛然。
「相觀相,相化相,法相莊嚴還我相」
是大乘頓門 ─ 彈指敲開般若不二法門,即心成佛的秘訣。
心光內聚,觀照諸法。法相繁興而本性湛然。
「相觀相,相化相,法相莊嚴還我相」
是大乘頓門 ─ 彈指敲開般若不二法門,即心成佛的秘訣。
二、 禪宗證入般若的三種境界
自達摩開宗以來,中華禪學在不立文字迥絕言思的教法上,
分出許多的派別。「南頓」與「北漸」兩宗,南宗再分燈為五,
即所謂臨濟、曹洞、偽仰、雲門、法眼等。
現惟有臨濟、曹洞兩宗,迄今法脈未絕。
分出許多的派別。「南頓」與「北漸」兩宗,南宗再分燈為五,
即所謂臨濟、曹洞、偽仰、雲門、法眼等。
現惟有臨濟、曹洞兩宗,迄今法脈未絕。
縱觀禪門各派,禪風各具特色:臨濟勢勝,如五逆聞雷;
曹洞丁寧,如馳書不到家;雲門突急,如紅旗閃爍;
法眼巧便,如巡人犯夜;偽仰回互,如斷碑橫古路;
且各派在發揮禪之手段上,也是各顯其能:
曹洞究心地,綿密,如土民;臨濟戰機鋒,棒喝,如將軍;
雲門擇言句;偽仰明作用;法眼先利濟;
雖然禪宗各派的宗義在般若的證悟中有深淺,
但是它們究竟不離般若。
曹洞丁寧,如馳書不到家;雲門突急,如紅旗閃爍;
法眼巧便,如巡人犯夜;偽仰回互,如斷碑橫古路;
且各派在發揮禪之手段上,也是各顯其能:
曹洞究心地,綿密,如土民;臨濟戰機鋒,棒喝,如將軍;
雲門擇言句;偽仰明作用;法眼先利濟;
雖然禪宗各派的宗義在般若的證悟中有深淺,
但是它們究竟不離般若。
經由般若的觀照,用於修行上,或看話頭參公案,
或專默照只管打坐,但均令疑情真切,從般若的當下本體上立足,
而破初參,透重關,而再透末後一關。
而絕對不許從妄緣外境,
文字言語、見聞覺知、心緣知解,
推祥計較上求證。
參禪人只有深解般若根本理趣,
心性離一切邊執論而本寂本淨,以無著心契般若義之真空妙有,
方有入門之處。否則,縱使蒲團坐破,仍墮入葛藤。
水中撈月,死禪憨定,遇著明眼宗師,當下三十棒有份。
不識般若,參禪無益。若識般若,則於緣起萬象能直下承擔,
放下知見,直入清淨緣起,並且能成諸妙用開度生之方便。
或專默照只管打坐,但均令疑情真切,從般若的當下本體上立足,
而破初參,透重關,而再透末後一關。
而絕對不許從妄緣外境,
文字言語、見聞覺知、心緣知解,
推祥計較上求證。
參禪人只有深解般若根本理趣,
心性離一切邊執論而本寂本淨,以無著心契般若義之真空妙有,
方有入門之處。否則,縱使蒲團坐破,仍墮入葛藤。
水中撈月,死禪憨定,遇著明眼宗師,當下三十棒有份。
不識般若,參禪無益。若識般若,則於緣起萬象能直下承擔,
放下知見,直入清淨緣起,並且能成諸妙用開度生之方便。
宗密禪師曾經將禪宗各派的宗義判為三,
以示「般若的證入」中的三種不同淺深境界。
現將他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的一段原文摘於下,
便於我們深入理解禪宗「般若證入」的淺深境界:
以示「般若的證入」中的三種不同淺深境界。
現將他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的一段原文摘於下,
便於我們深入理解禪宗「般若證入」的淺深境界:
(一)息妄修心宗
「息妄修心宗者,說眾生雖本有佛性,而無始無明,
覆之不見,故輪回生死。諸佛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
出離生死,神通自在。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內心,
各有分限,故須依師言教,背景觀心,息滅妄念,
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
如鏡昏塵,須勤勤拂拭,塵盡明現,即無所不照。
又須明解趣入禪境方便,遠離憒鬧,住閒靜處,調身調息,
跏趺晏默,心住一境。南憲、北秀、保唐、宣什等門下,皆此類也。
牛頭、天分、慧稠、求那等,進趣方便,跡即大同,見解即別。」
覆之不見,故輪回生死。諸佛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
出離生死,神通自在。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內心,
各有分限,故須依師言教,背景觀心,息滅妄念,
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
如鏡昏塵,須勤勤拂拭,塵盡明現,即無所不照。
又須明解趣入禪境方便,遠離憒鬧,住閒靜處,調身調息,
跏趺晏默,心住一境。南憲、北秀、保唐、宣什等門下,皆此類也。
牛頭、天分、慧稠、求那等,進趣方便,跡即大同,見解即別。」
(二)泯絕無寄宗
「泯絕無寄宗者,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
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
法界亦是假名,心即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
沒有一法勝過涅盤,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
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
方免顛倒,始名解脫。石頭牛頭,下至徑山,皆示此理,
便令心行與此相應,不令滯情於一法上,日久功至,
塵習自亡,則於怨親苦樂,一切無礙。
因此便有一類道士儒生閑僧訊參禪理者,皆說此言便為臻極,
不知此宗不但以此言為法。荷澤、江西、天臺等門下,
亦說此理,然非所宗。」
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
法界亦是假名,心即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
沒有一法勝過涅盤,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
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
方免顛倒,始名解脫。石頭牛頭,下至徑山,皆示此理,
便令心行與此相應,不令滯情於一法上,日久功至,
塵習自亡,則於怨親苦樂,一切無礙。
因此便有一類道士儒生閑僧訊參禪理者,皆說此言便為臻極,
不知此宗不但以此言為法。荷澤、江西、天臺等門下,
亦說此理,然非所宗。」
(三)直顯心性宗
直顯心性宗者,說一切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
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非因非果,非善非惡等。
然即體之用而能造作種種,謂能凡能聖,現色現相等,於中指示心性。
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非因非果,非善非惡等。
然即體之用而能造作種種,謂能凡能聖,現色現相等,於中指示心性。
總觀宗密禪師所言的禪宗各派宗義,不出此三類,
但皆究竟以般若為其根本,為其要義。
但皆究竟以般若為其根本,為其要義。
三、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禪宗有兩句名言:「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儘是法身。」
看見鬱鬱的黃花,那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
看見青翠的竹子,那就是我們的法性身。
看見鬱鬱的黃花,那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
看見青翠的竹子,那就是我們的法性身。
為什麽這樣說呢?理以事顯,非一非二。
我們的法性身是無形無相,而事物是有形有相,
在相上說,非一,不是一體;性不離相,相不離性,
從不離的角度說又是非二,是一體的。
譬如:鏡中現萬象,萬象各異,而鏡還是鏡,萬象還是萬象,
但從兩者不離的角度講,鏡就是萬象之影,萬象之影就是鏡。
所以是「非一非二。」
我們的法性身是無形無相,而事物是有形有相,
在相上說,非一,不是一體;性不離相,相不離性,
從不離的角度說又是非二,是一體的。
譬如:鏡中現萬象,萬象各異,而鏡還是鏡,萬象還是萬象,
但從兩者不離的角度講,鏡就是萬象之影,萬象之影就是鏡。
所以是「非一非二。」
《楞嚴經》稱:「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也就是說,
性離不開色相,色相離不開性。所以,性就是色,色就是性。
自性是一切色相,一切色相也就是自性。
自性無相,是有而不有,
不空而空的真空,
而色相則是不有而有,
空而不空的妙有。
性體因是真空無相,才能顯現一切色相,才能變現千差萬別的妙相。
性離不開色相,色相離不開性。所以,性就是色,色就是性。
自性是一切色相,一切色相也就是自性。
自性無相,是有而不有,
不空而空的真空,
而色相則是不有而有,
空而不空的妙有。
性體因是真空無相,才能顯現一切色相,才能變現千差萬別的妙相。
《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一點能當下透過來,明白過來,就是明心見性。
這個道理就是佛教般若的不二法門。般若空之真空妙有,
為離兩邊,不住中之道義,即此智慧能澈諸法總相及別相,
通達空有不二之理。
須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草一木,
同證菩提;而且語默動靜,舉手投足,
士農工商的當下,皆是佛事。
這一點能當下透過來,明白過來,就是明心見性。
這個道理就是佛教般若的不二法門。般若空之真空妙有,
為離兩邊,不住中之道義,即此智慧能澈諸法總相及別相,
通達空有不二之理。
須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草一木,
同證菩提;而且語默動靜,舉手投足,
士農工商的當下,皆是佛事。
佛言:「一切治生?業皆於實相不相違背」,
開示了如何契著真實般若妙諦的一乘道。
真實般若妙諦的境界,空宛然空,有宛然有,
空不礙其為空,有不礙其為有。
究其極,有亦不礙空,空亦不礙有。即非亦有亦空相,
又非非有非空相。實相般若的真面目,不可言說,
不可思議,勝義離言的中道義,勉強「指月」般地一言概之可謂:
無生生無、無不生,有化化有、有亦化。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非非有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湛湛無寄,廖廖絕據,
不知何以而名,強名般若。
般若之空,是超越空、有的。亦不落四句乃至百非。
泯滅百非,不取一切妄執戲論的勝義空,
實為超脫世俗之見的最上乘空。
開示了如何契著真實般若妙諦的一乘道。
真實般若妙諦的境界,空宛然空,有宛然有,
空不礙其為空,有不礙其為有。
究其極,有亦不礙空,空亦不礙有。即非亦有亦空相,
又非非有非空相。實相般若的真面目,不可言說,
不可思議,勝義離言的中道義,勉強「指月」般地一言概之可謂:
無生生無、無不生,有化化有、有亦化。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非非有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湛湛無寄,廖廖絕據,
不知何以而名,強名般若。
般若之空,是超越空、有的。亦不落四句乃至百非。
泯滅百非,不取一切妄執戲論的勝義空,
實為超脫世俗之見的最上乘空。
四、勝義離言的中道般若義
正因禪是究竟空而有如幻有,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非有,
所以古德言禪,未過來的人,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不立文字,不假語言,妙高峰上,勝義離言,離四句絕百非,
不許有半點葛藤。
善說般若者,當在無言無說上開演;
善聽般若者,也當在無言無說上體認。
所以古德言禪,未過來的人,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不立文字,不假語言,妙高峰上,勝義離言,離四句絕百非,
不許有半點葛藤。
善說般若者,當在無言無說上開演;
善聽般若者,也當在無言無說上體認。
般若,方便不二,即是見修不二,空有不二,體用不二。
心與般若相應而修方便行,度化,利益眾生時,即是趨向佛果時。
這才是真正的大乘般若智,才是自心佛性。
心與般若相應而修方便行,度化,利益眾生時,即是趨向佛果時。
這才是真正的大乘般若智,才是自心佛性。
中國禪學的心髓宗要可總攝為:
以般若方便不二的大中道見為正見,
以無所住心齊修萬善的大乘行為正行,
以無我為宗的般若智慧為正修,
以無所住而普度眾生的無住涅盤為果,
當下一念與實相相應,而頓悟自性本來是佛。
以般若方便不二的大中道見為正見,
以無所住心齊修萬善的大乘行為正行,
以無我為宗的般若智慧為正修,
以無所住而普度眾生的無住涅盤為果,
當下一念與實相相應,而頓悟自性本來是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