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處 聞 聲 始 得 知
撰文: 元音老人
洞山.良价祖師 (曹洞宗開山祖師)
於悟得無情說法後,作頌云: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始得知。」
這是他明悟了無說之說的微妙,豁開了正眼,流露出來的慶快心聲。
原本斯道是無言可說、無話可表的無限風流奇特的韻事,一落言詮,
便成窠臼,而非本來面目了。
所以古德嘗說:「若問此事,父母所生口,終不向你道。」或云:
「欲會斯道,須向『言語道斷,心行路絕』處薦。」或又云: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等等,總之,斯道是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至理。
於悟得無情說法後,作頌云: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始得知。」
這是他明悟了無說之說的微妙,豁開了正眼,流露出來的慶快心聲。
原本斯道是無言可說、無話可表的無限風流奇特的韻事,一落言詮,
便成窠臼,而非本來面目了。
所以古德嘗說:「若問此事,父母所生口,終不向你道。」或云:
「欲會斯道,須向『言語道斷,心行路絕』處薦。」或又云: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等等,總之,斯道是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至理。
究實講來,非但出世悟道之大事無可言傳,即世俗之事往往到了微妙處
亦莫可言宣,只可心領神會。「此時無聲勝有聲」即是描繪此種微妙境界。
亦莫可言宣,只可心領神會。「此時無聲勝有聲」即是描繪此種微妙境界。
說法、開示,只好旁敲側擊,烘雲托月,略示端倪,無法將真心全盤描繪出來
給人看。因此物無可比擬,說似一物即不中,無法開口。
不然,怎麼說「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呢?
難道學佛修道也保守秘密,像世人的祖傳秘方一樣,秘不傳人,任其淹滅嗎?
假如真這樣,釋迦文佛也無須從兜率下生,現身說法了。
但到這關鍵時刻,要接引人又無可言表,怎麼辦呢?
祖師們有一著絕妙的活,拂袖歸方丈,微露一線風光,
以讓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英俊漢子從這裏悟去。
給人看。因此物無可比擬,說似一物即不中,無法開口。
不然,怎麼說「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呢?
難道學佛修道也保守秘密,像世人的祖傳秘方一樣,秘不傳人,任其淹滅嗎?
假如真這樣,釋迦文佛也無須從兜率下生,現身說法了。
但到這關鍵時刻,要接引人又無可言表,怎麼辦呢?
祖師們有一著絕妙的活,拂袖歸方丈,微露一線風光,
以讓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英俊漢子從這裏悟去。
這無聲之說確實勝似有聲,昔傅大士為梁武帝講《金剛經》,升座後,
以戒尺揮案一下,便下座歸方丈。寶誌公在側云:「大士講經竟。」
請看,多少神俊利落! 這金剛般若豈是言語講得清的。
又如須菩提洞中宴坐,釋提恒因雨花供養,須菩提問:「阿誰為我雨花?」
帝釋云:「我敬尊者善說般若,故雨花為供。」須菩提云:
「我未嘗說法。」帝釋云:「你無說,我無聞,斯真般若精髓。」
可見無說無聞乃正說正聞也。
以戒尺揮案一下,便下座歸方丈。寶誌公在側云:「大士講經竟。」
請看,多少神俊利落! 這金剛般若豈是言語講得清的。
又如須菩提洞中宴坐,釋提恒因雨花供養,須菩提問:「阿誰為我雨花?」
帝釋云:「我敬尊者善說般若,故雨花為供。」須菩提云:
「我未嘗說法。」帝釋云:「你無說,我無聞,斯真般若精髓。」
可見無說無聞乃正說正聞也。
學者讀了「眼處聞聲始得知」這首頌,往往誤會以為要能眼處聞聲,
須發神通始得。就像現在做氣功的人,有特異功能,耳朵能看字,
眼睛能聞聲一樣,六根能互用了,才能聽見無情說的法。
殊不知無情說法是無說而說,不是有個微細的聲音,等你不用耳朵聽,
用眼睛也能聞時,才能聽見的。
須發神通始得。就像現在做氣功的人,有特異功能,耳朵能看字,
眼睛能聞聲一樣,六根能互用了,才能聽見無情說的法。
殊不知無情說法是無說而說,不是有個微細的聲音,等你不用耳朵聽,
用眼睛也能聞時,才能聽見的。
這無情說法是觸景生慧,心領神會,無聞而聞的一種心開意解的微妙神境。
正不須等你發了神通才能聽見它的法音。
正不須等你發了神通才能聽見它的法音。
比如我們早上看見開得無比豔麗的鮮花,到晚上萎謝了,就明白人事的無常;
看見月亮時圓時缺而月體實無盈虧,就反省人身與萬物,假相雖有生滅、消失,
而本體實無來去、增損;又比如世俗間的「楚潤而雨,月暈而風」
見微知著的經驗之談,又何嘗要發神通而後才能知道呢?
看見月亮時圓時缺而月體實無盈虧,就反省人身與萬物,假相雖有生滅、消失,
而本體實無來去、增損;又比如世俗間的「楚潤而雨,月暈而風」
見微知著的經驗之談,又何嘗要發神通而後才能知道呢?
但從另一方面看來,我們能觸景生情,舉一反三未嘗不是神通妙用,
因為我們一舉手、一投足,乃至穿衣吃飯,屙屎放尿,無一不是當人本性的神用。
離開本性,這個世界就毫無生氣,什麼亦動不了。
所以龐居士說:「神通與妙用,運水與搬柴。」
這不是一切舉措與諸思想言論俱是神通妙用的明確寫照嗎?
因為我們一舉手、一投足,乃至穿衣吃飯,屙屎放尿,無一不是當人本性的神用。
離開本性,這個世界就毫無生氣,什麼亦動不了。
所以龐居士說:「神通與妙用,運水與搬柴。」
這不是一切舉措與諸思想言論俱是神通妙用的明確寫照嗎?
由此看來,所謂神通就是神用無阻,不住著在物境上,為事物遮隔阻斷,
而隨緣應用無礙。這是人人本具的功德,是極稀鬆平常的事,沒有什麼希奇神妙,
不必大驚小怪,更不消執著追求。
而隨緣應用無礙。這是人人本具的功德,是極稀鬆平常的事,沒有什麼希奇神妙,
不必大驚小怪,更不消執著追求。
當然,我們經過勤苦鍛煉,除盡物欲的蓋障,是可以發揮超常的神用的,
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微細聲音。
如達摩大師聞蟻行如雷鳴;
道信禪師度牛頭融時,雖然睡得鼾聲如雷,卻聽見懶融禪師身上的二個白虱打架,
一個跌在地上跌斷了腿呼痛,而不倒單未睡覺的懶融卻無聞。
這種神通看來希奇,確實引人神往,但這是人人本具的功能,
不是從外追求得來的。我們只要息妄歸真,于識得本性後加以綿密保任,
不隨念走,不跟境流,漏盡煩惱,恢復本性光明,即能六通齊發。
若未悟本真,向外求取,徒勞神思,決不可得。
即或得之,著相住境,皆是蘊魔,非但不能成聖,著魔倒有份在。
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微細聲音。
如達摩大師聞蟻行如雷鳴;
道信禪師度牛頭融時,雖然睡得鼾聲如雷,卻聽見懶融禪師身上的二個白虱打架,
一個跌在地上跌斷了腿呼痛,而不倒單未睡覺的懶融卻無聞。
這種神通看來希奇,確實引人神往,但這是人人本具的功能,
不是從外追求得來的。我們只要息妄歸真,于識得本性後加以綿密保任,
不隨念走,不跟境流,漏盡煩惱,恢復本性光明,即能六通齊發。
若未悟本真,向外求取,徒勞神思,決不可得。
即或得之,著相住境,皆是蘊魔,非但不能成聖,著魔倒有份在。
仰山禪師云:
「我今分明向汝說,切莫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
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
此是聖末邊事,如今只要識心達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
他時日後自具足在。若未得本,總將情學他,向外馳求,
亦不能得,得亦不真。」
這話說得真是對,為道者金玉良言。
「我今分明向汝說,切莫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
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
此是聖末邊事,如今只要識心達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
他時日後自具足在。若未得本,總將情學他,向外馳求,
亦不能得,得亦不真。」
這話說得真是對,為道者金玉良言。
嘗見某些自以為得神通者,不經多時,所謂神通不知到哪里去了,
能看見的看不見了,能聽見或先知的也聽不見或不知道了。
有的因用某種起用的密法求得來的神通,因心未空故,
乍見某種恐怖形相嚇得魂不附體而發了精神病。
有的因先知某種劫難將發生而身心不安,精神不寧生了大病,
並於臨命終時什麼亦不知不曉,糊里糊塗地隨業流向惡道去了。
更有的因鬼、神、或精靈附體,發了些所謂的神通,
給人家治病、看風水、算命什麼的,不多時便精神錯亂嗚呼哀哉了。
能看見的看不見了,能聽見或先知的也聽不見或不知道了。
有的因用某種起用的密法求得來的神通,因心未空故,
乍見某種恐怖形相嚇得魂不附體而發了精神病。
有的因先知某種劫難將發生而身心不安,精神不寧生了大病,
並於臨命終時什麼亦不知不曉,糊里糊塗地隨業流向惡道去了。
更有的因鬼、神、或精靈附體,發了些所謂的神通,
給人家治病、看風水、算命什麼的,不多時便精神錯亂嗚呼哀哉了。
我說這些話不是嚇唬大家,實因見得多了,不忍讓後進者步入歧途,
修道不成,反貽禍患,所以大聲疾呼,希望大家真誠修道,勿求神通。
要發神通,須於明心見性後,更在日用中精勤磨煉,將妄習消盡,
先證漏盡通,然後啟發五神通。
那才是真正證得的本性本具的神通;那才是永遠不會消亡亙古常存不變的神通。
這是《大日經》說的修行正路,學者千萬不要滑口讀過。
修道不成,反貽禍患,所以大聲疾呼,希望大家真誠修道,勿求神通。
要發神通,須於明心見性後,更在日用中精勤磨煉,將妄習消盡,
先證漏盡通,然後啟發五神通。
那才是真正證得的本性本具的神通;那才是永遠不會消亡亙古常存不變的神通。
這是《大日經》說的修行正路,學者千萬不要滑口讀過。
在修行途中除了上述的不能著神通以求外,還有許多常見的誤解,
今擇其要略述於後:
今擇其要略述於後:
重奇特玄妙不重正知見
時人學佛往往只循顛倒見,不重正知見,所以成就者少。
大慧杲禪師云:
「學人如問:『如何是佛?』答他:『即心即佛。』
卻以為尋常,不予重視。及至問:『如何是佛? 』云:
『燈籠緣壁上天臺。』便道是『奇特』。豈不是循顛倒? 」
于此可見古人已啟重奇特玄妙之端,難怪近時人更倍加趨重玄妙。
你如叫他端坐參禪或念佛,他便以為枯燥無味,無甚玄妙而不修;
如教他修個天眼通或他心通等法,則欣然從命,樂於接受。
殊不知這只是引人入歧途而不能了生死的幻術依通,習之唐喪光陰,
毫無實益,弄得不好還要造業受報。但時人趨之若鶩,惟恐不得其傳。
此所以步入歧途而不自知,視尋常正知見如糞土,
塞自悟門而不得入佛知見之大病也。
大慧杲禪師云:
「學人如問:『如何是佛?』答他:『即心即佛。』
卻以為尋常,不予重視。及至問:『如何是佛? 』云:
『燈籠緣壁上天臺。』便道是『奇特』。豈不是循顛倒? 」
于此可見古人已啟重奇特玄妙之端,難怪近時人更倍加趨重玄妙。
你如叫他端坐參禪或念佛,他便以為枯燥無味,無甚玄妙而不修;
如教他修個天眼通或他心通等法,則欣然從命,樂於接受。
殊不知這只是引人入歧途而不能了生死的幻術依通,習之唐喪光陰,
毫無實益,弄得不好還要造業受報。但時人趨之若鶩,惟恐不得其傳。
此所以步入歧途而不自知,視尋常正知見如糞土,
塞自悟門而不得入佛知見之大病也。
著死空,不識這鎮日起作用的是真性
不用功的人勿論,真肯用功者往往著空相,以為空而不動是道,
而不知斯道重在識得本來,不著相,不為境轉,
而能活潑潑地起用方得真實受用。
而不知斯道重在識得本來,不著相,不為境轉,
而能活潑潑地起用方得真實受用。
如雲際參南泉問:「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如何是如來藏?」
泉曰:「與汝往來者是。」( 意即妄念來去不停之處也) 際曰:
「不往來者如何? 」( 意指空而不動也) 泉曰:「亦是。」
際進問曰:「如何是珠? 」( 此問是正著)泉召曰:「雲際。」
際應諾( 急須在此處著眼,這應諾的是誰? ) ,
而不識( 可惜許,這漢竟懵然錯過) 。
泉呵曰:「去! 汝不會我語! 」
泉曰:「與汝往來者是。」( 意即妄念來去不停之處也) 際曰:
「不往來者如何? 」( 意指空而不動也) 泉曰:「亦是。」
際進問曰:「如何是珠? 」( 此問是正著)泉召曰:「雲際。」
際應諾( 急須在此處著眼,這應諾的是誰? ) ,
而不識( 可惜許,這漢竟懵然錯過) 。
泉呵曰:「去! 汝不會我語! 」
由此可見,只住空而不識本來者只是金而非寶珠。
欲得真實受用,須於識得本來後綿密保任,除盡舊習,方能漸臻玄奧。
常住空中只能煉成土木金石般的死水一潭,是病非道。
故真明心見性者絕不常住死空也。
欲得真實受用,須於識得本來後綿密保任,除盡舊習,方能漸臻玄奧。
常住空中只能煉成土木金石般的死水一潭,是病非道。
故真明心見性者絕不常住死空也。
一念不生常默在定
一般人總以為,明心見性的人是:時時一念不生地住在默然空中的,
否則,即不名開悟。其實發明心性即為大總持,能起一切妙用而無所不具。
若一念不生的守住空境,不能活潑潑見之於用,即死在空相上,
非但不能得真實受用,也無從徹見全身。
否則,即不名開悟。其實發明心性即為大總持,能起一切妙用而無所不具。
若一念不生的守住空境,不能活潑潑見之於用,即死在空相上,
非但不能得真實受用,也無從徹見全身。
昔有一會和尚曾參南泉來,有僧問:「和尚見南泉後如何?」會默然。
僧又進問云:「和尚未見南泉前怎麼生? 」會曰:「不可更別有也。」
觀此語會和尚著在默然空裏。
所以玄沙和尚說他:
「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斯道須淨裸裸、赤灑灑;縱橫自在、與奪無拘;一絲不掛、一塵不染;
定亦得、動亦得;行住坐臥,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僧又進問云:「和尚未見南泉前怎麼生? 」會曰:「不可更別有也。」
觀此語會和尚著在默然空裏。
所以玄沙和尚說他:
「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斯道須淨裸裸、赤灑灑;縱橫自在、與奪無拘;一絲不掛、一塵不染;
定亦得、動亦得;行住坐臥,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背誦佛經積累功德以求開悟
有很多學佛者,因見佛說誦經功德不可思議,乃著功德相,以多誦為貴,
而不參究其中奧意。以為誦得愈多功德愈大,乃至能倒背順背,功德愈不可思議,
這樣積累功德即可開悟。殊不知這樣誦而不知其意,只如鸚鵡學舌,
何能打開心扉,親見佛性?
而不參究其中奧意。以為誦得愈多功德愈大,乃至能倒背順背,功德愈不可思議,
這樣積累功德即可開悟。殊不知這樣誦而不知其意,只如鸚鵡學舌,
何能打開心扉,親見佛性?
大愚芝和尚聞有僧日誦《金剛經》百部,乃令侍者請至問曰:
「聞你日誦《金剛經》百部否?」僧云:「是。」芝曰:「汝可曾參經意? 」
僧云:「不曾。」芝曰:「汝但日誦一部,參究佛意,若一句下悟去,
如飲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僧如教。
一日誦至「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處,驀然有省。
可見誦經須參究佛意方有入處。只貪功德,多多益善,只植善因,
種福田而無真實成佛之功德也。
「聞你日誦《金剛經》百部否?」僧云:「是。」芝曰:「汝可曾參經意? 」
僧云:「不曾。」芝曰:「汝但日誦一部,參究佛意,若一句下悟去,
如飲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僧如教。
一日誦至「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處,驀然有省。
可見誦經須參究佛意方有入處。只貪功德,多多益善,只植善因,
種福田而無真實成佛之功德也。
貴機鋒敏捷不重真實所履
時人都以為開悟人一定機鋒敏捷,若應機稍遲,定未悟道。
其實這和開悟後未發神通須待除習一樣,不是衡量道人悟與未悟的一定標準。
如寶峰元首座,有道之士也,答話機鋒遲鈍,洪覺範號為「元五斗」。
蓋開口答話,須待炊得五斗米熟,方答得一轉語。
其實這和開悟後未發神通須待除習一樣,不是衡量道人悟與未悟的一定標準。
如寶峰元首座,有道之士也,答話機鋒遲鈍,洪覺範號為「元五斗」。
蓋開口答話,須待炊得五斗米熟,方答得一轉語。
大慧杲云:
「修道者不必有機鋒方為開悟,昔雲蓋智和尚道眼明白。
因太守入山憩談空亭,問:『如何是空亭?』智云:『只是個談空亭。』
太守不喜,另舉問本禪師。
本云:『只將亭說法,何用口談空。』太守乃喜,遷本住雲蓋。
若論道,以本較智,則大遠在,乃知真實事不可以機鋒取。」
可見說得口滑者,未必皆真悟道人也。
「修道者不必有機鋒方為開悟,昔雲蓋智和尚道眼明白。
因太守入山憩談空亭,問:『如何是空亭?』智云:『只是個談空亭。』
太守不喜,另舉問本禪師。
本云:『只將亭說法,何用口談空。』太守乃喜,遷本住雲蓋。
若論道,以本較智,則大遠在,乃知真實事不可以機鋒取。」
可見說得口滑者,未必皆真悟道人也。
總之,吾人修道貴見地純正,死心塌地真實參究。
不可稍存僥倖之心,走捷徑而誤入旁門,搞神通而錯投魔道;
更不可誤聽匪言惑亂本性,塞自悟門而唐喪光陰,錯過一生。
不可稍存僥倖之心,走捷徑而誤入旁門,搞神通而錯投魔道;
更不可誤聽匪言惑亂本性,塞自悟門而唐喪光陰,錯過一生。
關於無情說法,固須眼處聞聲始得知,即宗下大德無聲之直指,
學人也未嘗不須眼處聞聲也。
例如:
天龍豎指,俱胝會得一指頭禪;龍潭吹燭,德山省悟;
鳥窠吹毛,侍者得旨。
這豈不與因無情無聲之說,而省悟無二無別麼?
蓋所謂有情無情與有聲無聲者乃吾人之妄情分別也。
吾人因無明故,執取色身四大為我,遺棄其餘為器世間,判為無情。
殊不知這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無一非我。
苟功夫得力,妄情消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消殞,則真心無所不徧,
哪里還有有情無情之分與有聲無聲之別?
就世俗講,吾人一旦捨報,離開色體,這色殼豈不也和木石一樣,
變成無情了嗎? 所以我們只要不妄執分別,有情無情就融為一體;
有聲無聲化作一團,無彼此之分了。
經云:「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即此之謂也。
有情無情和有聲無聲既無分,也就不存在眼聞、耳聞之別了。
這一點會通了,眼處聞聲,毫無神奇可言,正不須發神通而後得知也。
學人也未嘗不須眼處聞聲也。
例如:
天龍豎指,俱胝會得一指頭禪;龍潭吹燭,德山省悟;
鳥窠吹毛,侍者得旨。
這豈不與因無情無聲之說,而省悟無二無別麼?
蓋所謂有情無情與有聲無聲者乃吾人之妄情分別也。
吾人因無明故,執取色身四大為我,遺棄其餘為器世間,判為無情。
殊不知這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無一非我。
苟功夫得力,妄情消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消殞,則真心無所不徧,
哪里還有有情無情之分與有聲無聲之別?
就世俗講,吾人一旦捨報,離開色體,這色殼豈不也和木石一樣,
變成無情了嗎? 所以我們只要不妄執分別,有情無情就融為一體;
有聲無聲化作一團,無彼此之分了。
經云:「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即此之謂也。
有情無情和有聲無聲既無分,也就不存在眼聞、耳聞之別了。
這一點會通了,眼處聞聲,毫無神奇可言,正不須發神通而後得知也。
說到神通,耳處聞聲也未嘗不是神通,因耳朵能聞聲全是真心的作用,
離開真心什麼也聽不見。現代科學家也明白了一點不是耳朵所聞的道理。
他們說,眼睛不能見,耳朵不能聞,我們之所以能見、能聞,全是大腦的作用。
大腦一有病,眼就不能見,耳就不能聞了。
他們把能見能聞的功能歸之於大腦已較常人進了一步,但還不完全正確。
因為大腦神經只如電網,要起作用還需通電,電不通,電網雖密布也不起作用,
這電就是我們的真心呀!
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莫不是真心的妙用。
離開真心什麼也聽不見。現代科學家也明白了一點不是耳朵所聞的道理。
他們說,眼睛不能見,耳朵不能聞,我們之所以能見、能聞,全是大腦的作用。
大腦一有病,眼就不能見,耳就不能聞了。
他們把能見能聞的功能歸之於大腦已較常人進了一步,但還不完全正確。
因為大腦神經只如電網,要起作用還需通電,電不通,電網雖密布也不起作用,
這電就是我們的真心呀!
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莫不是真心的妙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