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說什麼?
香光莊嚴雜誌 105 期
法藏法師解釋本經經題,以「般若」為所詮之法,「心」字是能詮之喻,
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說明這部經是統攝概括整部《大般若經》,
在般若經類中,它最為尊勝,是一切般若的樞紐。
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說明這部經是統攝概括整部《大般若經》,
在般若經類中,它最為尊勝,是一切般若的樞紐。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姚秦鳩摩羅什譯出《心經》,
全名為《摩訶般若蜜大明咒經》,第一句即譯為「觀世音菩薩……」。
全名為《摩訶般若蜜大明咒經》,第一句即譯為「觀世音菩薩……」。
而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在西行取經途中,偶然經過一寺院,
在此見到了一尊佛像,此佛像為「Avalokite ś vara 」,
音譯為「阿縛盧枳伊濕伐羅」菩薩。
玄奘在此說明:「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
舊譯為光世音,或云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因此,
玄奘再譯《心經》時,即以觀自在菩薩起頭,示其梵文原義。
在此見到了一尊佛像,此佛像為「Avalokite ś vara 」,
音譯為「阿縛盧枳伊濕伐羅」菩薩。
玄奘在此說明:「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
舊譯為光世音,或云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因此,
玄奘再譯《心經》時,即以觀自在菩薩起頭,示其梵文原義。
在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中提到:「觀自在菩薩可作兩說:
一、特別指補怛落迦的觀自在菩薩。
二、凡是能觀察真理獲得痛苦解脫者,都名觀自在菩薩。」
在《心經》的解釋中,特別指的是後者。
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深廣無邊的般若觀法時,透徹地體認到構成一切眾生的身、
心五種要素本身都是空無自性的,並以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度脫眾生的一切苦難。
一、特別指補怛落迦的觀自在菩薩。
二、凡是能觀察真理獲得痛苦解脫者,都名觀自在菩薩。」
在《心經》的解釋中,特別指的是後者。
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深廣無邊的般若觀法時,透徹地體認到構成一切眾生的身、
心五種要素本身都是空無自性的,並以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度脫眾生的一切苦難。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人名,即舍利弗,佛陀弟子,以智慧著稱),此經以般若智慧著稱,
所以,便以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作為當機者。
所以,便以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作為當機者。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與空沒有差別,
空與色也沒有差別。色本身即是空,而空即是色。因為佛教所說的空,
並非一無所有,或某物消失了才是空,而是指「因緣性空」。
色,就是物質,無論是有情的色身,或是外界的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起,
沒有堅實不變,恆久單一的自性。
空與色也沒有差別。色本身即是空,而空即是色。因為佛教所說的空,
並非一無所有,或某物消失了才是空,而是指「因緣性空」。
色,就是物質,無論是有情的色身,或是外界的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起,
沒有堅實不變,恆久單一的自性。
一般人容易誤解「空」是沒有,所以不能現起「有」。
諸法若是不空,不空,就表示「自性有」,如此則一切法不能生。
這樣,有應該永遠是有,無應該永遠是無。但諸法並不是如此,
有可以變為無,無可以因為因緣而有,一切法的生滅與有無,
都由於無自性畢竟空而成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是說明空色不相礙而相成的道理。
而構成有情眾生精神的其他四蘊 —
受想行識—情緒上的苦樂感受、認識事物的形象、意志上所起的欲求造作、
了別統攝一切心裡活動等四種作用,也是一樣,都是各種條件因緣和合才能生起,
沒有字性,故本身即是空。
諸法若是不空,不空,就表示「自性有」,如此則一切法不能生。
這樣,有應該永遠是有,無應該永遠是無。但諸法並不是如此,
有可以變為無,無可以因為因緣而有,一切法的生滅與有無,
都由於無自性畢竟空而成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是說明空色不相礙而相成的道理。
而構成有情眾生精神的其他四蘊 —
受想行識—情緒上的苦樂感受、認識事物的形象、意志上所起的欲求造作、
了別統攝一切心裡活動等四種作用,也是一樣,都是各種條件因緣和合才能生起,
沒有字性,故本身即是空。
對於此般若甚深空義的修持,首先應聽聞理解,後用「思」的理智分析判斷,
對此義理生起定解,然後專一的安住在定解上。外在一切色所現時,
都是無自性、空性的,基於此種定解而了悟色的本質就是空性的,
依緣起觀空,觀空而不壞緣起。
對此義理生起定解,然後專一的安住在定解上。外在一切色所現時,
都是無自性、空性的,基於此種定解而了悟色的本質就是空性的,
依緣起觀空,觀空而不壞緣起。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舍利弗,一切諸法都是因緣生起,沒有自性的,因此既不產生,也無所謂消滅;
既不會被染垢,也無所謂清淨;既不增多,也無所謂減少。
既不會被染垢,也無所謂清淨;既不增多,也無所謂減少。
是諸法空相中的「諸法」,是指五蘊所涵蓋的一切法,
也就是說一切法都被五蘊所攝。若五蘊能空,則諸法亦空。
世間法都是相對的;是緣起的幻相。佛法即從對於「相對事物的否定」中,
來顯現絕對的空性。
也就是說一切法都被五蘊所攝。若五蘊能空,則諸法亦空。
世間法都是相對的;是緣起的幻相。佛法即從對於「相對事物的否定」中,
來顯現絕對的空性。
「不生不滅」:生者必滅,是佛教所謂的「無常」。
人的生命也是有生有滅的。生與滅,主要是從「自體存在與不存在」來說的。
「不垢不淨」:因為空的心性本體,是如如不動的,若心性一動,即生善惡。
惡者能垢穢本體,而善者能除惡轉淨。垢與淨,是從「事物的性質」來看。
「不增不減」:也是用來說明心性本體的。心性本體,沒有功德的增加,
或煩惱的減少等現象。增與減,是數量上的說明。
人的生命也是有生有滅的。生與滅,主要是從「自體存在與不存在」來說的。
「不垢不淨」:因為空的心性本體,是如如不動的,若心性一動,即生善惡。
惡者能垢穢本體,而善者能除惡轉淨。垢與淨,是從「事物的性質」來看。
「不增不減」:也是用來說明心性本體的。心性本體,沒有功德的增加,
或煩惱的減少等現象。增與減,是數量上的說明。
就空義而言,「空」不是先有後無,或本無今有的,所以說「不生不滅」。
在空性的本義上,沒有煩惱等垢染要清淨,也沒有非空性的解脫功德,
所以說「不垢不淨」。空不因證而新得,不因不證而失去,所以說是「不增不減」。
在空性的本義上,沒有煩惱等垢染要清淨,也沒有非空性的解脫功德,
所以說「不垢不淨」。空不因證而新得,不因不證而失去,所以說是「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既然一切都是因緣而起的,因此,諸如色、受、想、行、識五蘊;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以及由六根、六境、
六識所構成的十八界等,都是空無自性的;無明之體也是空的,
也不存在斷盡無明問題;以致於生老病死也只是一種假相,也無所謂擺脫生老病死的問題。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以及由六根、六境、
六識所構成的十八界等,都是空無自性的;無明之體也是空的,
也不存在斷盡無明問題;以致於生老病死也只是一種假相,也無所謂擺脫生老病死的問題。
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合起來就成了十八界。
本經只取開頭的無眼界及最後的意識界,中間用「乃至」二字連接,
就涵蓋了整個十八界了。這一段經過濃縮簡潔之後的經文,是要告訴我
本經只取開頭的無眼界及最後的意識界,中間用「乃至」二字連接,
就涵蓋了整個十八界了。這一段經過濃縮簡潔之後的經文,是要告訴我
們,這十八界都是空,不能執著。一旦執著於此,就會生出許多煩惱、痛苦。
更重要的是要藉這十八界,來成就般若智慧,達到解脫。
更重要的是要藉這十八界,來成就般若智慧,達到解脫。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二句原意是指十二因緣法,只例舉前後兩句,中間部分以「乃至」二字含括了。
「無明」是十二因緣法中所列的第一緣。佛陀對人生加以深入探討,經分析歸納後,
建立人生十二個基本原則,這是說明︰人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又從現在世到未來世,
三世因果循環的流程關係。「老死」就是未來世受生之後,定有老死的現象出現。
因為一切萬物,有生必有死。
這二句原意是指十二因緣法,只例舉前後兩句,中間部分以「乃至」二字含括了。
「無明」是十二因緣法中所列的第一緣。佛陀對人生加以深入探討,經分析歸納後,
建立人生十二個基本原則,這是說明︰人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又從現在世到未來世,
三世因果循環的流程關係。「老死」就是未來世受生之後,定有老死的現象出現。
因為一切萬物,有生必有死。
就聲聞乘的觀點來說,若沒有「無明」,就不生;
既不生,就沒有老死,所以,要斷無明而了生死。
對菩薩行者而言,既然現前的諸法都是空、假,
十二因緣的每一部分也都是空、無自性的。
生死根本的「無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斷,也無所謂的了「生死」。
「盡」是還滅的意思,對「徹見十二因緣流轉相是空」的聖者而言,
十二因緣的還滅,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菩薩行者既不戀生死,
也不厭生死,不為生死所縛而得自在。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集滅道」四聖諦,只是一種方便措施;既無所謂智慧,更不能有所執著、有所獲得。
四聖諦是佛陀以般若智慧觀察、分析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以後,
歸納出人生從痛苦出離而得解脫自在的四個階層。這四個階層就好像是一條道路,
只要依循這條道路去修學,就能出離痛苦的糾纏,而達到解脫自在的境界。
歸納出人生從痛苦出離而得解脫自在的四個階層。這四個階層就好像是一條道路,
只要依循這條道路去修學,就能出離痛苦的糾纏,而達到解脫自在的境界。
佛陀觀察人生是「苦」,所以在《法華經》形容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心能生三毒,也因為這貪瞋癡三毒,而製造出無數的惡業。
惡業日積月累,越集越多,人生的痛苦也因此而累積。苦的根源,由貪欲而來。
貪欲分為財色名食睡五種,所以稱之為「五欲」。
這五欲是由無明的愚痴惑業而起;
因此,為五欲之貪而執迷不悟,不停地追求,
則又招來了無窮的煩惱。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心能生三毒,也因為這貪瞋癡三毒,而製造出無數的惡業。
惡業日積月累,越集越多,人生的痛苦也因此而累積。苦的根源,由貪欲而來。
貪欲分為財色名食睡五種,所以稱之為「五欲」。
這五欲是由無明的愚痴惑業而起;
因此,為五欲之貪而執迷不悟,不停地追求,
則又招來了無窮的煩惱。
所謂「滅」諦,就是滅苦、集而證涅槃。
「道」是對治苦的方法。要達到涅槃解脫,是要下一番修行的功夫去修證的。
「道」是對治苦的方法。要達到涅槃解脫,是要下一番修行的功夫去修證的。
四聖諦是佛陀教諭弟子修學佛法的重要義理,佛弟子應遵照修學才對,
為什麼本經卻說「無苦、集、滅、道」?
其實,四聖諦只是佛陀用來度脫眾生的一種工具,就如同要渡河時,
以船筏作工具一樣。
所以,《金剛經》說:
「如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菩薩以般若智慧,照見並沒有離空性以外,所謂真正的苦存在,
相同的集諦、滅諦、道諦亦是空性的。所以才說「無苦、集、滅、道」,
不要為法所縛,也不要為法所轉。但在修行初始,四乘諦的正見與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本經卻說「無苦、集、滅、道」?
其實,四聖諦只是佛陀用來度脫眾生的一種工具,就如同要渡河時,
以船筏作工具一樣。
所以,《金剛經》說:
「如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菩薩以般若智慧,照見並沒有離空性以外,所謂真正的苦存在,
相同的集諦、滅諦、道諦亦是空性的。所以才說「無苦、集、滅、道」,
不要為法所縛,也不要為法所轉。但在修行初始,四乘諦的正見與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無智」並非沒有智慧,而是指不被智慧所拘泥。
已經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的菩薩,當菩薩已證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空,
沒有無明、煩惱、愚痴,亦即沒有人我執,法我執也不存在了,因此說是「無智」。
就勝義諦上說,經由修持,而最終證得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佛果德,
也都是緣起法,是空性而沒有真實存在的。所以此處說「無得」。
已經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的菩薩,當菩薩已證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空,
沒有無明、煩惱、愚痴,亦即沒有人我執,法我執也不存在了,因此說是「無智」。
就勝義諦上說,經由修持,而最終證得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佛果德,
也都是緣起法,是空性而沒有真實存在的。所以此處說「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無所得,菩薩修習般若智慧時,心中沒有任何障蔽、罣礙;
因其安住於此甚深空性法門,所以菩薩能無所畏懼,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入於究竟涅槃。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也是依據此種般若智慧和般若觀法,
得到最高最圓滿的覺悟。
因其安住於此甚深空性法門,所以菩薩能無所畏懼,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入於究竟涅槃。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也是依據此種般若智慧和般若觀法,
得到最高最圓滿的覺悟。
「菩提薩埵」是梵語,菩提是「覺」的意思,而薩埵是「有情」的意思,
合起來就是「覺有情」。凡夫與菩薩最大的區別,就是凡夫有所「得」,
所以總是執著,因為執著,於是有了貪心、分別心。
有了貪心、分別心即生煩惱、障礙,所以永遠在生死中輪轉。
但菩薩因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知道五蘊身心、四乘諦的修證,
乃至佛果位等,都是諸法空相,無所得的。
合起來就是「覺有情」。凡夫與菩薩最大的區別,就是凡夫有所「得」,
所以總是執著,因為執著,於是有了貪心、分別心。
有了貪心、分別心即生煩惱、障礙,所以永遠在生死中輪轉。
但菩薩因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知道五蘊身心、四乘諦的修證,
乃至佛果位等,都是諸法空相,無所得的。
「罣礙」是指煩惱、所知障,菩薩修行般若法門,淨除了因煩惱、
所知障所引發的一切痛苦,已經超越了,所以無有恐怖。
所知障所引發的一切痛苦,已經超越了,所以無有恐怖。
「顛倒」,就是一般人的所見,與真理背道而馳。
例如世間是無常的,可是大家卻認為是恆常的;我們的身體本是四大因緣和合,
是無我的,大家偏偏執著有我……諸如此類,都與真理相悖。
「夢想」是虛妄、不真實的,有的夢想,能使人生恐怖;
有的夢想,能使人生迷惑。簡單的說,顛倒夢想就是把不存在認為是存在的,
持相反觀念的意思。
例如世間是無常的,可是大家卻認為是恆常的;我們的身體本是四大因緣和合,
是無我的,大家偏偏執著有我……諸如此類,都與真理相悖。
「夢想」是虛妄、不真實的,有的夢想,能使人生恐怖;
有的夢想,能使人生迷惑。簡單的說,顛倒夢想就是把不存在認為是存在的,
持相反觀念的意思。
「究竟涅槃」,是一切學佛者的終極目標。
涅槃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說的非常明白的。
只能說涅槃的意義是滅生死輪迴,沒有生死;也就是不生不死,解脫自在。
涅槃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說的非常明白的。
只能說涅槃的意義是滅生死輪迴,沒有生死;也就是不生不死,解脫自在。
「三世諸佛」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佛。從過去的燃燈佛至現在的釋迦牟尼佛,
以至未來的彌勒佛等所有十方諸佛。
以至未來的彌勒佛等所有十方諸佛。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若譯成中文,「阿」是「無」的意思;
「耨多羅」是「上」的意思;「三」是「正」的意思;「藐」是「等」的意思;
「菩提」是「覺」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弟子的自覺已至無上,沒有比這更高的覺性了。
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耨多羅」是「上」的意思;「三」是「正」的意思;「藐」是「等」的意思;
「菩提」是「覺」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弟子的自覺已至無上,沒有比這更高的覺性了。
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佛教的傳承有顯教與密教兩種,顯教多說教理,密教則多持咒。
咒語在梵文唸為「曼達拉」,是「心之救護」的意思。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是將眾生從心中的恐懼或痛苦中救護出來。
咒語在梵文唸為「曼達拉」,是「心之救護」的意思。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是將眾生從心中的恐懼或痛苦中救護出來。
「是大神咒」:神的最大特色,是具有變化的力量;
般若的力量也是無窮大的,它能征服許多惡魔。人總是有煩惱的,
一般人一有煩惱就會很痛苦,但若是修證了般若波羅蜜多,
煩惱也會被般若波羅蜜多的神力征服了,而且能轉煩惱成菩提。
般若的力量也是無窮大的,它能征服許多惡魔。人總是有煩惱的,
一般人一有煩惱就會很痛苦,但若是修證了般若波羅蜜多,
煩惱也會被般若波羅蜜多的神力征服了,而且能轉煩惱成菩提。
「是大明咒」:明即是光明,明與暗是相對的。
也就是說︰有明就無暗。
一般的眾生都由無明而來,佛弟子修學最重要的進步,就是從無明的煩惱、
習氣中解脫出來,才能有光明。用什麼來斷除無明呢?那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也就是說︰有明就無暗。
一般的眾生都由無明而來,佛弟子修學最重要的進步,就是從無明的煩惱、
習氣中解脫出來,才能有光明。用什麼來斷除無明呢?那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是無上咒」:無上是指沒有任何東西能超過其上的。
在修學佛法來說,也沒有一法比得上般若波羅蜜多。
在修學佛法來說,也沒有一法比得上般若波羅蜜多。
「是無等等咒」:無等是指佛成就的德慧而言,無等等是指除佛以外,
再也沒有人的德慧能與佛相等。
再也沒有人的德慧能與佛相等。
般若波羅蜜多咒能淨除一切苦,真實地使眾生遠離輪迴與寂滅涅槃的二邊。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本來咒語是不必了解其意義的,所以玄奘法師只用了音譯,
修行的人只要照著音念出來就行了,因為文字也能生障礙,叫作文字障。
因此,有些咒語多保留原音,不譯其義,用意就是怕增加行者的思惟,
而被文字句義所束縛了。
修行的人只要照著音念出來就行了,因為文字也能生障礙,叫作文字障。
因此,有些咒語多保留原音,不譯其義,用意就是怕增加行者的思惟,
而被文字句義所束縛了。
揭諦揭諦:揭諦是梵音,就是「度」、「去」的意思。
波羅揭諦:波羅就是波羅蜜多的縮語,是「到彼岸」的意思。
與前一句合起來,就成了「度到彼岸」或「去到彼岸」。
未得般若智慧,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前的苦厄階段的生命,即是「此岸」;
既得般若智慧,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已度一切苦厄,那就是「彼岸」了。
與前一句合起來,就成了「度到彼岸」或「去到彼岸」。
未得般若智慧,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前的苦厄階段的生命,即是「此岸」;
既得般若智慧,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已度一切苦厄,那就是「彼岸」了。
波羅僧揭諦:這「僧」是「眾」的意思,「波羅僧」表示眾多法門。
菩提薩婆訶: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縮語,即「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而薩婆訶是「迅速成就」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迅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一種自利利人、自達達人的無上慈悲的心願。
而薩婆訶是「迅速成就」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迅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一種自利利人、自達達人的無上慈悲的心願。
「去呀!去呀!修持般若空性等法門而到達輪迴的彼岸,
願大家迅速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願大家迅速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短短幾句,卻已代表了佛陀智慧與慈悲的教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