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的剖析、創宗的意義
證道以後,法身所接觸的境界,
沒有一個物質是真正具體而獨立的存在;
整個法界,完全一多圓融,實相義。
- 緣 道 祖 師 -
證道以後,法身所接觸的境界,
沒有一個物質是真正具體而獨立的存在;
整個法界,完全一多圓融,實相義。
- 緣 道 祖 師 -
問:
大自在王佛 為精神與物質一元,
是法界最基本元素,而萬物有靈,
三界之內物質重於精神,三界外則精神重於物質,
三界內與三界外是個怎麼樣的結合,
是不是法性緣起,緣起不定?
那精神界與物質界基於何因緣,
結合成眾生、石頭、植物?
答:
我告訴你們這問題很重要,
「緣起」在佛教裡面有很多學派的解釋,
小乘講業力緣起,是指整個法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滅相,
有其基本的基因,是以業力為基因。
大乘空宗,是講真如緣起,所說的真如亦即佛性之意。
唯識宗的理論則是唯識緣起。
中國所開創的華嚴宗、杜順和尚於隋唐所創的,是講法界緣起,
現在大體上已傳滅掉了。其實,雖然名詞不同,這緣起都是一樣。
本門則是說法性緣起,名稱上,同華嚴宗法界緣起比較接近,
凡此皆指法性而言。
而剛提及的大自在王佛,就是整個法界、法性的總理體。
「界」是佛學的通用名詞,以一般學術普通的名詞而言就是宇宙,
法界就是宇宙,佛性在個人而言是「佛性」,
而就整個法界而言則是「法性」。
整個宇宙的存在,必然有個最基本的存在的東西,這東西就是「法性」。
法性是個理體,理體就是剛所說的,包括整個精神界與物理界的法性體。
釋迦牟尼佛 講過眾生皆有佛性,這個佛性究竟是什麼?就是「法性」。
證法性就是證法身,證了法身的功德最後就是做到十大一如,
就是同 大自在王佛 一樣,所以 大自在王佛 就是一個 ─ 無始無終。
你看那「十大」,為什麼這宇宙,這法性體,既然有十大一如的功德,
那麼為什麼還會這樣子?
既然是個一合相,為什麼還會有這些千差萬別的這些差別相呢?
大自在王佛 為精神與物質一元,
是法界最基本元素,而萬物有靈,
三界之內物質重於精神,三界外則精神重於物質,
三界內與三界外是個怎麼樣的結合,
是不是法性緣起,緣起不定?
那精神界與物質界基於何因緣,
結合成眾生、石頭、植物?
答:
我告訴你們這問題很重要,
「緣起」在佛教裡面有很多學派的解釋,
小乘講業力緣起,是指整個法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滅相,
有其基本的基因,是以業力為基因。
大乘空宗,是講真如緣起,所說的真如亦即佛性之意。
唯識宗的理論則是唯識緣起。
中國所開創的華嚴宗、杜順和尚於隋唐所創的,是講法界緣起,
現在大體上已傳滅掉了。其實,雖然名詞不同,這緣起都是一樣。
本門則是說法性緣起,名稱上,同華嚴宗法界緣起比較接近,
凡此皆指法性而言。
而剛提及的大自在王佛,就是整個法界、法性的總理體。
「界」是佛學的通用名詞,以一般學術普通的名詞而言就是宇宙,
法界就是宇宙,佛性在個人而言是「佛性」,
而就整個法界而言則是「法性」。
整個宇宙的存在,必然有個最基本的存在的東西,這東西就是「法性」。
法性是個理體,理體就是剛所說的,包括整個精神界與物理界的法性體。
釋迦牟尼佛 講過眾生皆有佛性,這個佛性究竟是什麼?就是「法性」。
證法性就是證法身,證了法身的功德最後就是做到十大一如,
就是同 大自在王佛 一樣,所以 大自在王佛 就是一個 ─ 無始無終。
你看那「十大」,為什麼這宇宙,這法性體,既然有十大一如的功德,
那麼為什麼還會這樣子?
既然是個一合相,為什麼還會有這些千差萬別的這些差別相呢?
也就是說既然是明,既然是覺,怎麼還會有無明,對不對?
這無明在佛學基本理論上,以為一切的不覺都是從「無明」開始。
其實佛性本自清淨,是個絕對的清淨自在體,根本是超善惡的,
也無所謂覺與不覺。
不覺是因你自己的無明生起,一個覺體,本身就是一個覺,
就因你不覺而有三界相,但你一覺,當你證到最圓滿究竟的時候,
就成 佛 了。
那這中間的因緣,這個緣起就是個最重要的一個道理。
這是個根,也是佛學上根本的一個結。
這無明在佛學基本理論上,以為一切的不覺都是從「無明」開始。
其實佛性本自清淨,是個絕對的清淨自在體,根本是超善惡的,
也無所謂覺與不覺。
不覺是因你自己的無明生起,一個覺體,本身就是一個覺,
就因你不覺而有三界相,但你一覺,當你證到最圓滿究竟的時候,
就成 佛 了。
那這中間的因緣,這個緣起就是個最重要的一個道理。
這是個根,也是佛學上根本的一個結。
所以佛學上這要分二個方面來看,就剛所問的,生命我們現在在人道,
三界以內,同超三界不同之處在那裡?
法界在三界內所接觸的,從我們本身個人的身心,
以至於整個客觀的世界,我們就覺得完全是個無常的物理世界,
是個物能的世界。
我們假使以人來說,人是個物質的機能,
他是照著一個正軌的、協和的循環在運作,
他有精神現象維持著,他的生命呈現出是個有生命、
有情感的境界,假使說他這個物質機能的運作停止了,壞掉了,
就等於人的死亡,那馬上這人的精神狀態就沒有了。
我們若從現象界來看,這又說明一個什麼現象?
就是說物質這個物能是主體,而精神是他副屬的,
這能量是他的屬性是副產品。
三界以內,同超三界不同之處在那裡?
法界在三界內所接觸的,從我們本身個人的身心,
以至於整個客觀的世界,我們就覺得完全是個無常的物理世界,
是個物能的世界。
我們假使以人來說,人是個物質的機能,
他是照著一個正軌的、協和的循環在運作,
他有精神現象維持著,他的生命呈現出是個有生命、
有情感的境界,假使說他這個物質機能的運作停止了,壞掉了,
就等於人的死亡,那馬上這人的精神狀態就沒有了。
我們若從現象界來看,這又說明一個什麼現象?
就是說物質這個物能是主體,而精神是他副屬的,
這能量是他的屬性是副產品。
但是,你證道以後你法身所接觸的境界,
那絕對是反過來了,有一個物質
它是真正具體的、獨立的存在,整個法界,
完全以你的心能,你的精神來決定它。
換句話說,現在我們看這所房子,是個固定的形象,
我們人也是固定的形體,但是在證道以後就不一樣了。
像我們要這些人存在,現起來都有這些人在,
要每一個人變成石頭,就都變成石頭去了;
若要每個人都不存在呢?就又都都消失了!
因為時空萬有完全統一了,整個法界到證道以後,
完全是十大一如的境界。
而這境界又是如何的呢?
完全沒有物理界,都變成一個絕對的純精神界了。
所以這個問題在佛學上,有一句話說:
「唯佛與佛始能究竟諸法實相。」
就是你要把這問題完全的了悟、徹底的實證,
除非你本身能證到佛的境界。
即使是初地到十地的這些菩薩都還無法實證到這個境界。
我們今天肯定他的就是什麼?
這個法性體,其精神是無量,注意精神是無量,
這中間你們看,絕對一說有相對,絕對就是什麼呢?
比如說一個佛 ─ 大自在王佛,他住一合相,
就是自報身住常寂光土,他的佛土是常寂光土,
他自己的法身是無相,那自報身只有他自己曉得其存在,
而除非現出現報身 ─ 應化身。
否則別人無法察覺到他的存在。
那這佛性體的本身,我們要注意到,這中間是個什麼?
他有一部分是隨緣變化,就是說,
他隨一念之動而衍生出整個法界萬相,
萬相一出來,你們要注意一個問題,
他這變化不是一個總體在變,而是沒有差別相在變化。
總體一變、念一動,整個的法界,
也就是說整個法性體都影響到,
那就是說凡是到現象,而一旦現出相來就蘊含了能,
再由能變成質,質能互變,
這正是色不亦空,空不亦色。
那絕對是反過來了,有一個物質
它是真正具體的、獨立的存在,整個法界,
完全以你的心能,你的精神來決定它。
換句話說,現在我們看這所房子,是個固定的形象,
我們人也是固定的形體,但是在證道以後就不一樣了。
像我們要這些人存在,現起來都有這些人在,
要每一個人變成石頭,就都變成石頭去了;
若要每個人都不存在呢?就又都都消失了!
因為時空萬有完全統一了,整個法界到證道以後,
完全是十大一如的境界。
而這境界又是如何的呢?
完全沒有物理界,都變成一個絕對的純精神界了。
所以這個問題在佛學上,有一句話說:
「唯佛與佛始能究竟諸法實相。」
就是你要把這問題完全的了悟、徹底的實證,
除非你本身能證到佛的境界。
即使是初地到十地的這些菩薩都還無法實證到這個境界。
我們今天肯定他的就是什麼?
這個法性體,其精神是無量,注意精神是無量,
這中間你們看,絕對一說有相對,絕對就是什麼呢?
比如說一個佛 ─ 大自在王佛,他住一合相,
就是自報身住常寂光土,他的佛土是常寂光土,
他自己的法身是無相,那自報身只有他自己曉得其存在,
而除非現出現報身 ─ 應化身。
否則別人無法察覺到他的存在。
那這佛性體的本身,我們要注意到,這中間是個什麼?
他有一部分是隨緣變化,就是說,
他隨一念之動而衍生出整個法界萬相,
萬相一出來,你們要注意一個問題,
他這變化不是一個總體在變,而是沒有差別相在變化。
總體一變、念一動,整個的法界,
也就是說整個法性體都影響到,
那就是說凡是到現象,而一旦現出相來就蘊含了能,
再由能變成質,質能互變,
這正是色不亦空,空不亦色。
同時生命你們要注意,佛菩薩本身的法身固然無量,
有無量的法身,但只是運用起來,這無量的身子,
每一個身子都有他獨立的功用,獨立的變化。
我們看一個人的身子是一個單獨的生命,
實際這個人的身子存活著無數量的細胞,
細胞內更有無數量的電子在活動,
電子再分析下去亦無窮盡。
有無量的法身,但只是運用起來,這無量的身子,
每一個身子都有他獨立的功用,獨立的變化。
我們看一個人的身子是一個單獨的生命,
實際這個人的身子存活著無數量的細胞,
細胞內更有無數量的電子在活動,
電子再分析下去亦無窮盡。
而一旦這個人死掉,一般人認為就是一個完整靈魂,
隨順因緣果報、輪迴而變成另一個獨立的生命,
其靈魂永不分散。其實不然!
每一生命體皆具足真如法性、佛性、如來藏識,
等於這一生你所經歷過的每一事物,
都有如電腦打卡打進去識田中,一旦生命體死亡,
那些電子便分散而游離於宇宙中,
各自為其它磁場所吸,結果還是變成另一個獨立的生命去了。
隨順因緣果報、輪迴而變成另一個獨立的生命,
其靈魂永不分散。其實不然!
每一生命體皆具足真如法性、佛性、如來藏識,
等於這一生你所經歷過的每一事物,
都有如電腦打卡打進去識田中,一旦生命體死亡,
那些電子便分散而游離於宇宙中,
各自為其它磁場所吸,結果還是變成另一個獨立的生命去了。
這宇宙運行的軌則無非是因緣果報,
而明與無明又何以產生?
基本上,在個別的生命,
凡夫因虛妄分別而落入差別相,有明與無明之別。
在佛來說,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是法性體本身自然的運作,並無能所的對立相。
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佛而言,一與多,大與小,
時間與空間,皆是圓融無礙的。
種種對立的萬相萬物都是他法身本體,
都是自性體,而這些現象就常寂光土,
一合相來說都是不存在,這等於幻相,
幻化空花一般,等於他在轉大法螺。
但是,在其他生命就不一樣了,
在一合相中,無覺與不覺,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舉凡一切均在他的覺性中,在他的法性體中。
而在個別體,差別相來說,我們就有無明,就有無明盡。
有無明就有這些森羅萬相,
而一旦無明盡,我們就成 佛 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