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
西蓮淨苑 智 諭 法師
【 金剛三昧經 】
總持品第八
【 爾時地藏菩薩言:
法若無生,云何說法法從心生?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是心所生法 是法能所取
如醉眼空華 是法然非彼 】
如醉眼空華 是法然非彼 】
地藏菩薩言,如果一切法無生,
為何佛說法法皆從心生呢?
為何佛說法法皆從心生呢?
佛回答言,心所生法,此法性實空也。
所生者只是幻相假現。故曰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者,心外無法也。
凡夫不如實知,計著有真實法,而以能取之心,
取彼所取之法。不知能取所取,唯是一心。
猶如醉眼看空華,以為空華是實有者。
心所生法,無性無生,故非彼凡夫執為實有之法也。
所生者只是幻相假現。故曰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者,心外無法也。
凡夫不如實知,計著有真實法,而以能取之心,
取彼所取之法。不知能取所取,唯是一心。
猶如醉眼看空華,以為空華是實有者。
心所生法,無性無生,故非彼凡夫執為實有之法也。
【 爾時地藏菩薩言:
法若如是,法則無待,
無待之法,法應自成。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若如是,法則無待,
無待之法,法應自成。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有無 自他亦復爾
不始亦不終 成敗則不住 】
不始亦不終 成敗則不住 】
地藏菩薩言,如果諸法性空,諸法無生。
那麼此法則無對待。無對待之法,便應自己成就。
怎能說此法無生呢?
那麼此法則無對待。無對待之法,便應自己成就。
怎能說此法無生呢?
當知這是地藏菩薩,故意如此問。
因為凡夫執有,易作如是想故。
所以菩薩代凡夫而問。
若作如是想者,便是執著一切法有,不知一切法空。
因為凡夫執有,易作如是想故。
所以菩薩代凡夫而問。
若作如是想者,便是執著一切法有,不知一切法空。
於是如來回答說,一切法畢竟空,以諸法無性故。
於畢竟空中,無有亦無無。
於畢竟空中,無有亦無無。
無自與他的對待,亦無無待的自成。
亦無始終生滅,亦無成之與敗。
於此一切皆悉不住,如此空如之法,
怎能說是法法自成呢?
亦無始終生滅,亦無成之與敗。
於此一切皆悉不住,如此空如之法,
怎能說是法法自成呢?
【 爾時地藏菩薩言:
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
涅槃及空相亦如是。
無是等法。是法應如。
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
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
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
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
亦應寂滅。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
涅槃及空相亦如是。
無是等法。是法應如。
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
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
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
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
亦應寂滅。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一切空寂法 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時 是得心不有 】
彼心不空時 是得心不有 】
地藏菩薩隨順佛旨言,如佛所說,
一切諸法相,便是本來涅槃。因為一切諸法相,皆如幻空寂。
此空寂性,便是涅槃。故曰涅槃及諸法之空相,亦復如是。
如是說來,無有如是等一切法,是法便如如不異了。
一切諸法相,便是本來涅槃。因為一切諸法相,皆如幻空寂。
此空寂性,便是涅槃。故曰涅槃及諸法之空相,亦復如是。
如是說來,無有如是等一切法,是法便如如不異了。
佛印可曰,不錯,無如是諸法,則諸法無礙,是法是平等如如的。
這便是空如之法了。
這便是空如之法了。
地藏菩薩讚歎曰,如此如如之相,
不可住、不可取。非是共相,亦非不共相。
非可意取,亦非可業取,以無法可得故。
非業取者,非身口業可取也。
非意取業取者,非身口意三業可取也。
不可住、不可取。非是共相,亦非不共相。
非可意取,亦非可業取,以無法可得故。
非業取者,非身口業可取也。
非意取業取者,非身口意三業可取也。
如是如相,即皆空寂。
空寂心與空寂法,俱不可取。
空寂心法,亦應寂滅。
亦應寂滅者,即本來涅槃。
空寂心與空寂法,俱不可取。
空寂心法,亦應寂滅。
亦應寂滅者,即本來涅槃。
於是佛說偈言,
一切空寂之法,此法雖然寂滅,而非斷滅空。
因為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故。
因為空性能隨緣,隨緣現諸法故。
一切空寂之法,此法雖然寂滅,而非斷滅空。
因為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故。
因為空性能隨緣,隨緣現諸法故。
彼心不空時,以心生萬法,故曰彼心不空時。
然而是得心不有,是心不可得也。
是知此心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是謂二空如來藏。
空而不空,故具生一切法;
不空而空,故一覺常靈。
然而是得心不有,是心不可得也。
是知此心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是謂二空如來藏。
空而不空,故具生一切法;
不空而空,故一覺常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