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何 是 佛 法?
益州保唐寺 ─ 無住禪師
初得法于無相大師。
時杜公與戎帥召三學碩德俱會寺中。
致禮訖,公問曰:
「弟子聞金和尚說
無憶、無念、莫妄三句法門,
是否?」
「弟子聞金和尚說
無憶、無念、莫妄三句法門,
是否?」
師曰:「然。」
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
師曰:
「無憶名戒,無念名定,莫妄名慧。
「無憶名戒,無念名定,莫妄名慧。
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
公曰:「後句‘妄’字莫是從心之‘忘’乎?」
曰:「從‘女’者是也。」
公曰:「有據否?」
師曰:「法句經云:
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
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公聞疑情蕩然。
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
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公聞疑情蕩然。
公又問:「師還以三句示人否?」
師曰:「初心學人,還令息念,
澄停識浪,水清影現。
澄停識浪,水清影現。
悟無念體,寂滅現前,
無念亦不立也。」
無念亦不立也。」
于時庭樹鴉鳴,公問:「師聞否?」
師曰:「聞。」鴉去已,
又問:「師聞否?」師曰:「聞。」
又問:「師聞否?」師曰:「聞。」
公曰:「鴉去無聲,云何言聞?」
師乃普告大眾曰:
「佛世難值,正法難聞,各各諦聽,
聞無有聞,非關聞性。
本來不生,何曾有滅?
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
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
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
聞無有聞,非關聞性。
本來不生,何曾有滅?
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
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
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
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
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
公與僚屬大眾稽首。
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
公與僚屬大眾稽首。
又問:「何名第一義?
第一義者,從何次第得入?」
第一義者,從何次第得入?」
師曰:
「第一義無有次第,亦無出入。
「第一義無有次第,亦無出入。
世諦一切有,第一義即無。
諸法無性、性說,名第一義。
諸法無性、性說,名第一義。
佛言有法名俗諦,無性第一義。」
公曰:「如師開示,實不可思議。」
公又曰:「弟子性識微淺,昔因公暇,
撰得起信論章疏兩卷,可得稱佛法否?」
師曰:「夫造章疏,皆用識心,思量分別,
有為有作,起心動念,然可造成。
據論文云:
當知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唯有一心,故名真如。
今相公著言說相,
著名字相,
著心緣相,既著種種相,
云何是佛法?」
撰得起信論章疏兩卷,可得稱佛法否?」
師曰:「夫造章疏,皆用識心,思量分別,
有為有作,起心動念,然可造成。
據論文云:
當知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唯有一心,故名真如。
今相公著言說相,
著名字相,
著心緣相,既著種種相,
云何是佛法?」
公起作禮曰:
「弟子亦曾問諸供奉大德,
皆贊弟子不可思議。
「弟子亦曾問諸供奉大德,
皆贊弟子不可思議。
當知彼等但徇人情,
師今從理解說,
合心地法,實是真理不可思議。」
師今從理解說,
合心地法,實是真理不可思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