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我
因為自我、靈魂以及真我可以同時存在,
所以我們對「無我」便有了更完整的認識。
「無我」所引起的困惑實在太大了。
其實「無我 」並不是說那個正在運作的自我消失了
(這是精神病患而非智者的狀態);
它真正的意思是不再「全盤」認同自我。
「無我」所以會造成困擾的原因之一,
就是人們總希望那些「無我」的智者,
能滿足他們對聖人的幻想,
能滿足他們對聖人的幻想,
這通常意味著聖人從頸部以下都得停止活動,
他們不能有任何肉體的慾望或需求,
而只能成天面帶微笑地活著。
而只能成天面帶微笑地活著。
所有會引起一般人困擾的事 — 食、色、金錢、關係、 慾望 —
聖人都不該介入。
聖人都不該介入。
人們希望「無我」的智者可「超越者一切」。
他們只想要一個會說話的頭。
他們以為宗教應該幫人去除所有低等的本能、
趨力以及關係的互動,他們並不想從宗教中,
覓得如何熱心生活的忠告,
趨力以及關係的互動,他們並不想從宗教中,
覓得如何熱心生活的忠告,
他們所學到的往往是逃避、壓抑和否認真實的生活。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總希望那些智者「不太像個人」—
他們非得去除所有複雜的、混亂的、充滿活力的、跳躍和驅策的力量。
我們期望這些智者的身上「完全沒有」一般人所擁有的驅策力!
所有會嚇到我們、困擾我們、折磨我們、混淆我們的事: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聖人,
不會受到染指。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聖人,
不會受到染指。
一般人通常所謂的「無我」,
指的就是這種茫然、空洞、
「不像個人」的狀態。
指的就是這種茫然、空洞、
「不像個人」的狀態。
但是「無我」並不意謂「不像個人」,
它真實的意思是「更像個人」;
不是減去人性,
而是增添人性 —
在所有正常人的特質之上,再添加超個人的特質。
它真實的意思是「更像個人」;
不是減去人性,
而是增添人性 —
在所有正常人的特質之上,再添加超個人的特質。
試著想一下那些偉大的瑜伽士、聖人與智者 —
從摩西到基督到蓮花生大士。
他們沒以一個是意志薄弱的膽小之人 —
從揮舞著牛鞭摧毀神殿到降伏整個國家。
從揮舞著牛鞭摧毀神殿到降伏整個國家。
他們震撼了世界的基礎,
他們絕不是一味承諾虛幻願景的順民;
他們絕不是一味承諾虛幻願景的順民;
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鼓動了長達數千年之久的社會革命。
他們並沒有逃避肉體、情緒或心智的次元,
因為這些都只是自我 的工具罷了,
他們能引起這麼大的震撼,完全是因為他們
具有動搖世界之本的驅策力和強烈的情感。
具有動搖世界之本的驅策力和強烈的情感。
毫無疑問的,他們已經銜接上靈魂和靈性的次元—力量的源頭—
他們將這股力量表現出來,形成了具體的結果,
而只有透過低層次元戲劇化的展現,這股力量才能向世人宣說。
這些偉大的創始者,與動搖天地之人的自我都不小;
他們都有非常巨大的自我,因為自我(屬於粗鈍次元的運作工具)、
靈魂(屬於精微 光明次元的工具)、
以及真我(屬於自性次元)是可以同時並存的。
以及真我(屬於自性次元)是可以同時並存的。
這些偉大的老師,運用他們的自我在粗鈍次元中活動,
因為自我只是這個次元的運作工具罷了。
他們不只認同他們的自我(這是自戀主義)就算了,
還將自我銜接上法界的無量光明。
這些偉大的瑜伽士、聖人與智者所以能完成如此宏偉的志業,
就因為他們不是怯懦的媚俗之人,
他們的自我很大,但又同時銜接上法界的源頭,
銜接上更高的真我,覺知到「我即自性」,與大梵合而為一 ……
銜接上更高的真我,覺知到「我即自性」,與大梵合而為一 ……
當然,「轉化自我」仍然是個正確的概念:
意思並不是要毀滅自我,而是銜接上一個更大的東西。
(如同龍樹所言,在相對世界裡,小我是真實存在的;
在絕對境界中,小我或無我都不是真實的。
所以,在此兩種情況之下,無我無法正確地描述真實。)
小我不會因為證悟而消失;
它會在世俗的活動中繼續發揮作用。
我在前面說過:
失去自我感的人,
是精神病患而不是智者。
失去自我感的人,
是精神病患而不是智者。
--- 肯恩.威爾伯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