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禪師與蘇東坡
佛印了元禪師,俗姓林,宋朝江西人,書香世家。
誕生時,祥光通照,天資聰穎,
三歲能誦讀《論語》,五歲能誦詩三千首。
三歲能誦讀《論語》,五歲能誦詩三千首。
長大後博覽世典,精通五經,鄉里稱他為「神童」。
後來志慕般若空宗,禮日用禪師學習《法華》。
後來更遊方到廬山,訪居訥禪師,承嗣其法,駐錫在雲居山。
當時信仰佛教的文人雅士非常多,緇俗往來公案更是不勝枚舉,
其中最為人所樂道的當推佛印禪師和蘇東坡之間的故事。
蘇東坡為文壇巨匠,詩、書、琴、藝無不精通,
後來志慕般若空宗,禮日用禪師學習《法華》。
後來更遊方到廬山,訪居訥禪師,承嗣其法,駐錫在雲居山。
當時信仰佛教的文人雅士非常多,緇俗往來公案更是不勝枚舉,
其中最為人所樂道的當推佛印禪師和蘇東坡之間的故事。
蘇東坡為文壇巨匠,詩、書、琴、藝無不精通,
並且學佛多年,以悟性甚高,頗能領會佛法妙諦。
蘇東坡和佛門高僧多有來往,尤其和佛印禪師,過從更是密切。
有一天,佛印禪師將要登壇說法,蘇東坡聞說趕來的時候,
座中已經坐滿人眾,沒有空位了。
禪師看到蘇東坡就說:『人都坐滿了,此間已無學士坐處。』
蘇東坡一向好禪,馬上機鋒相對回答禪師說:
『既然無坐處,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既然無坐處,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禪師看到蘇東坡和他論禪,於是說:
『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如果你回答得出來,
『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如果你回答得出來,
那麼老和尚我的身體就當你的座位;
如果你回答不出來,那麼你身上的玉帶就要留下來。』
蘇東坡一向自命不凡,以為準勝無疑,便答應了。
如果你回答不出來,那麼你身上的玉帶就要留下來。』
蘇東坡一向自命不凡,以為準勝無疑,便答應了。
佛印禪師就說: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在哪裡呢?』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在哪裡呢?』
蘇東坡為之語塞。
因為我們的色身是四大假合,沒有一樣實在,
因為我們的色身是四大假合,沒有一樣實在,
不能安坐於此,玉帶就因此輸給佛印禪師。
三十年前那條玉帶還留在金山寺,我曾借出辦過佛教古物展覽,
三十年前那條玉帶還留在金山寺,我曾借出辦過佛教古物展覽,
現已成為鎮寺之寶。
蘇東坡當時還為這件公案寫了一首偈子:
蘇東坡當時還為這件公案寫了一首偈子:
「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恆沙妙法王;
是故東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禪床;
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
佛印禪師更有謝偈一首說:
「石霜奪取裴休笏,三百年來眾口誇;
爭似蘇公留玉帶,長和明月共無瑕。」
這件事情一時傳為美談,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
又有一次,蘇東坡要來見佛印禪師,並且事先寫信給禪師,
叫禪師如趙州禪師迎接趙王一般
不必出來迎接。這件有名的公案是這樣:
趙州禪師德高望重,趙王非常尊敬禪師。
有一天,趙王親自上山來參見禪師,趙州禪師不但沒有出門迎接,
不必出來迎接。這件有名的公案是這樣:
趙州禪師德高望重,趙王非常尊敬禪師。
有一天,趙王親自上山來參見禪師,趙州禪師不但沒有出門迎接,
並且睡在床上不起來,禪師對趙王說:
『對不起!出家人素食,力氣不足,加之我年老了,所以才睡在床上見您!』
趙王聽了不但毫無慍色,反而更加恭敬,
『對不起!出家人素食,力氣不足,加之我年老了,所以才睡在床上見您!』
趙王聽了不但毫無慍色,反而更加恭敬,
覺得禪師是一位慈祥的長老,回去之後,為了表達內心的敬仰,
馬上派遣一位將軍送禮給禪師。禪師聽到將軍送禮物來了,
趕忙披袈裟到門口去迎接,徒弟們看到禪師的行徑感到莫名其妙,
趕忙披袈裟到門口去迎接,徒弟們看到禪師的行徑感到莫名其妙,
就問道:
『剛才趙王來,師父睡在床上不迎接,他的部下來了,
反而到門口去迎接,這是什麼道理呢?』
反而到門口去迎接,這是什麼道理呢?』
趙州禪師說:
『你們不懂,我接待上等賓客是躺在床上,用本來面目和他相見;
次一等的客人,我就坐起來接見;
對待更次等的客人時,我就用世間俗套出門來迎接啊!』
『你們不懂,我接待上等賓客是躺在床上,用本來面目和他相見;
次一等的客人,我就坐起來接見;
對待更次等的客人時,我就用世間俗套出門來迎接啊!』
蘇東坡自以為了解禪的妙趣,
佛印禪師應該以最上乘的禮來接他 ── 不接而接。
可是,卻看到佛印禪師跑出寺門來迎接,終於抓住取笑禪師的機會,
說道:
『你的道行沒有趙州禪師高遠,你的境界沒有趙州禪師灑脫,
我叫你不要來接我,你卻不免俗套跑了大老遠的路來迎接我。』
可是,卻看到佛印禪師跑出寺門來迎接,終於抓住取笑禪師的機會,
說道:
『你的道行沒有趙州禪師高遠,你的境界沒有趙州禪師灑脫,
我叫你不要來接我,你卻不免俗套跑了大老遠的路來迎接我。』
蘇東坡以為禪師這回必然屈居下風無疑了,而禪師卻回答一首偈子說:
『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
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都是一禪床。』
意思是說:趙州不起床接趙王,
那是因為趙州不謙虛,而不是境界高;
而我佛印出門來迎接你,你以為我真起床了嗎?
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禪床,雖然你看到我起床出來迎接你,事實上,
我仍然躺在大千禪床上睡覺呢!
你蘇東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見的有形的床,
而我佛印出門來迎接你,你以為我真起床了嗎?
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禪床,雖然你看到我起床出來迎接你,事實上,
我仍然躺在大千禪床上睡覺呢!
你蘇東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見的有形的床,
而我佛印的床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大廣床啊!
蘇東坡以為可以調侃禪師,想不到第二次又輸了。
蘇東坡以為可以調侃禪師,想不到第二次又輸了。
又有一次,蘇東坡到金山寺來和禪師打坐,
蘇東坡覺得身心舒悅,於是問禪師說:
『禪師!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
『好莊嚴喔!像一尊佛像!』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
佛印禪師接著反問蘇東坡:
『學士!你看我坐的姿勢怎麼樣?』
『禪師!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
『好莊嚴喔!像一尊佛像!』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
佛印禪師接著反問蘇東坡:
『學士!你看我坐的姿勢怎麼樣?』
蘇東坡從來不放過嘲弄禪師的機會,馬上回答說:
『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聽了也很高興!
『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聽了也很高興!
蘇東坡看到禪師被自己譬喻為牛糞,自己終於佔上優勢,
欣喜得不得了,逢人就說:
『我一向都輸給佛印禪師,今天我可贏了!』
『我一向都輸給佛印禪師,今天我可贏了!』
消息傳到蘇小妹耳中,就問道:
『哥哥!你究竟怎麼贏禪師的?』蘇東坡眉飛色舞,
『哥哥!你究竟怎麼贏禪師的?』蘇東坡眉飛色舞,
神采飛揚地如實敘述了一遍。
傳說蘇小妹天資超人,才華出眾,不讓鬚眉,
傳說蘇小妹天資超人,才華出眾,不讓鬚眉,
她聽了蘇東坡得意的報告之後,正色說:
『哥哥!你輸了!徹底的輸了!
『哥哥!你輸了!徹底的輸了!
佛印禪師的心中如佛菩薩,所以他看你如菩薩;
而你的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他才像一堆牛糞!』
禪悟的境界是無法偽裝的,必須自身去實證。蘇東坡再一次輸給禪師。
而你的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他才像一堆牛糞!』
禪悟的境界是無法偽裝的,必須自身去實證。蘇東坡再一次輸給禪師。
又有一次,蘇東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職,
和金山寺只隔著一條江。有一天,蘇東坡修持欣然有得,
做了一首偈子,來表達他的境界,並且很得意地派書僮過江
把偈子送給禪師,並囑咐書僮看看禪師是否有什麼讚語?偈子上說:
把偈子送給禪師,並囑咐書僮看看禪師是否有什麼讚語?偈子上說: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意思是說:我頂禮偉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
我的心已經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稱、譏、毀、譽、利、
衰、苦、樂八風所牽動了,好比佛陀端坐蓮花座上一樣。
禪師看了之後,一語不發,拿起筆來,
禪師看了之後,一語不發,拿起筆來,
只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
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歎自己境界很高,
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歎自己境界很高,
看到書僮拿回禪師的回語,急忙打開一看,
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字,無名火不禁升起。
豈有此理!禪師不但不稱讚我,反而罵我「放屁」。
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字,無名火不禁升起。
豈有此理!禪師不但不稱讚我,反而罵我「放屁」。
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船快到金山寺時,
佛印禪師早已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憤填膺的說:
『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你怎麼可以開口就罵人呢?』
『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你怎麼可以開口就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說:『罵你什麼呀!』
『我那首偈上面的「放屁」兩字呀!』
禪師聽了呵呵大笑說:
『哦!你不是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麼讓我一屁就打過江來了?』
禪的境界是超諸文字語言的,知識言說上的「八風吹不動」,
『哦!你不是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麼讓我一屁就打過江來了?』
禪的境界是超諸文字語言的,知識言說上的「八風吹不動」,
如果沒有真實的證悟,是經不起考驗的。
蘇東坡雖然才華超群,但是對於「禪」終不免於知解分別的體會,
最後仍然輸給佛印禪師。由上述公案,可以知道「禪」是言語道斷的。
最後仍然輸給佛印禪師。由上述公案,可以知道「禪」是言語道斷的。
蘇東坡一向自視文學造詣很高,和高僧往來的公案更是眾多。
有一次到荊南,聽說玉泉承皓禪師駐錫此地,
機鋒辯才很高,心中不服氣,想去試試禪師的悟境,
於是化裝成達官貴人的模樣去見禪師,禪師看到他,
於是化裝成達官貴人的模樣去見禪師,禪師看到他,
上前招呼說:『請問高官貴姓?』
蘇東坡機鋒回答說:『我姓秤,專門秤天下長老有多重的秤!」
玉泉禪師大喝一聲,然後說:「請問我這一聲有多少重?』
蘇東坡啞口無言,內心大服。
有一天,他掛單在東林寺,與照覺禪師談論有關
「有情無情」的事,徹夜不眠,至黎明時頗有所悟,
做了一首千古傳頌的偈語,來表明他感悟的心境說: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首偈語主要告訴我們:
對佛法有所證悟的時候,大自然到處都是佛陀的法身圓音,
對佛法有所證悟的時候,大自然到處都是佛陀的法身圓音,
流水溪澗、青山翠竹,無一不在為我們訴說著佛法妙諦,
能夠如此認識,就能契入禪境,不能如此,
即使背熟八萬四千偈子,即使佛菩薩站在你的面前,
即使背熟八萬四千偈子,即使佛菩薩站在你的面前,
仍然不能與佛法相應。
蘇東坡在佛法中得到法益之後,非常護持佛教。
有一位范蜀公不信佛法,並且非議說:
『平生事,非目所見者未嘗信。』
蘇東坡聽了就說:
『怎可如此?吾人患病,請醫生把脈醫療。
『平生事,非目所見者未嘗信。』
蘇東坡聽了就說:
『怎可如此?吾人患病,請醫生把脈醫療。
醫生說:內太寒則服熱藥,內太熱則服寒藥。
你何嘗見過脈動,但是對體內的寒熱則信之不疑,
你何嘗見過脈動,但是對體內的寒熱則信之不疑,
何以獨對佛法講求眼見才肯相信呢?』
佛理之高妙,豈可用凡夫肉眼來窺睨。
佛理之高妙,豈可用凡夫肉眼來窺睨。
以上我們列舉幾位文人和佛門高僧之間有名的公案,
為什麼歷代文人崇信佛教的那麼多呢?
本來文人學士對人生的體驗較常人為切,
為什麼歷代文人崇信佛教的那麼多呢?
本來文人學士對人生的體驗較常人為切,
對境遇的感悟較常人為深,而佛法的微妙教理,
對宇宙人生的闡明,正可以滿足他們追求真理的饑渴,
安住他們的身心。
文學本來就是發於中,形於外的性情之事,
有了佛教教理做為內容,給予文學活的生命,而不流於無病呻吟、
遣辭造句的文字遊戲,佛法給予文人對生命有深刻的體認,
所以歷來為文人所喜愛。
安住他們的身心。
文學本來就是發於中,形於外的性情之事,
有了佛教教理做為內容,給予文學活的生命,而不流於無病呻吟、
遣辭造句的文字遊戲,佛法給予文人對生命有深刻的體認,
所以歷來為文人所喜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