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bmp  
   

 在朝向一如的境界發展時,
人們通常會犯下兩種錯誤。
第一種是與觀照接觸時所犯下的,
第二種則是從觀照進入一如時所犯下的。
 
第一種錯誤:

在試圖與「觀照」(或我即自性)接觸時,
人們往往以為他們將看到某種境界。

其實,你什麼也不會看到,你只是安在觀照中─ 
你就是那純淨空寂的覺性,而不是那些可以被看見的東西。

無論是一閃即逝的影像、狂喜或特殊的光亮 ─ 這都不是那觀照的本身,
那只是一些客體罷了。當你進入一如時,你很自然會成為你所看到的一切 ─  
但是你不能企圖看到「實相」 ─ 因為這份努力的本身就是障礙。
你必須從「我不是這個,我不是那個」的否定之道開始進行。
 
因此人們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就是企圖將「觀照」:
變成一個可以抓取的目標

「觀照」只是對所有升起的事物的見證
感覺上它和這些事物都無關,
它只是一種自由解脫的感受。
 
安住在那份自由空寂中─ 完整地觀照所有的事物升起 ─ 
你會發現自我像其他的事物一樣,只是生滅的各種象之一。

你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自我緊縮」是一種內心的緊張
通常集中在眼睛的後方,全身的肌肉也會有一種輕微的緊縮感。
 
這是我們在面對世界時,所產生的掙扎,
你只須要觀照這份緊張的感覺就對了。
 
你一旦開始放鬆,而安住在空寂的觀照,
或是你一旦發現那份緊張,是來自於自我緊縮,
你就會企圖消除這份緊張感,急著想進入一如,然而:

「企圖的本身」就是第二個錯誤,
因為它會使自我緊張的傾向更加牢固。
 
我們以為自我緊縮會阻礙我們的神性,
其實它只不過是神性的顯化罷了, 如同宇宙的其它事物一樣。
真空即是妙有,包括自我的展現在。況且,
那個想要消滅自我的東西不正是自我嗎?

(莊周早就指出:
「想要去除自我的那份慾望,
不正是自我的示現嗎?」)
 
「自我」並不是一個實體,
而是一股微細的「費力感」,
所以不能以奮力去解決費力 ─ 
其結果一定是雙重的費力
 
自我的本身乃是神性的完美示現,最好的對治它的方法,
就是安住於自在,企圖消滅它,只會讓它更費力
 
所以要怎麼修練才對?
 
你只需要安住在觀照、「我即自性」或空寂,
然後去感覺或注意那份自我緊縮。當你「感覺」到自我緊縮,
你已經在「釋放」它了 ─ 因為你不再認同它,而只是看著它。
你是從觀照的地位來看著它,而觀照早已從萬事萬物中解脫了。
 
因此安住在觀照,去感覺那份自我緊縮感 ─
就像你感覺大地或飄過的雲朶一般。
               思想從心中掠,感覺從身上閃,自我緊縮在覺知中徘徊 ─
你只是毫不費力地、自發地、平等而又完整地觀照著它們。
 
處於那毫不費力的境界
 
只是單純地感覺那份緊縮,而不企圖消滅它 ─ 
一如的境界也可能更容易閃現。
 
你沒辦法讓一如出現在眼前 ─ 
因為它早就在眼前了,你從未失去過它。
 
 你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避免犯下這種錯誤,

不要將觀照當作客體來對待,而只是安住於其中;
不要企圖消滅自我,而只是單純地感受它),
這麼做就能使你到達你「本來面目」的斷崖邊
。)

你一旦到達那個臨界點,所有的事就無需、同時也不在你的掌握中了。
 
安住在觀照,感受那份緊縮感;
一如很容易便從這個空間中顯現。
 
不要將這件事變成一種費力的戰鬥,你只需要自然而然而又隨性地進行
從早到晚什麼時刻都可以,你要隨時站在你那驚人的認知的刀鋒邊緣。


 
現在讓我來一歩歩地引導你:

首先,安住在觀照,感覺自己的自我緊縮。
當你在這麼做的時候,
請注意那觀照並非自我緊縮─因為它能覺察到自我緊縮。
觀照不受自我緊縮的影響 ─ 而你就是那純然的觀照
 
你既然是觀照的本身,於是你就解脫那自我緊縮了。
 
安住在 ─
自由、開放、空寂與解脫。

只是去感覺那份自我緊縮,而不要去理睬它,
對於其它的覺受也要相同的態度對待。
不要試圖消除眼前的雲朶、樹木或自我─只是任它們生滅。
 
安住在解脫的空寂中, 
到了某個不請自來的時刻,
你可能會不期然地,發現那份自由的解脫,
沒有內外、沒有中心、沒有邊緣的。

思想在這份自由自在中飄過,天空從這份自由中掠過,
世界從這份自由中升起,而你就是它。

天空是你的頭部,大氣是你的呼吸,土地是你的肌膚 ─
一切都越來越融合。你就是這個世界,
只要你能安住在這圓滿無限的自由中。
 
這就是一如的世界,
其中沒有內外、主客或彼此之分 ─
它既無開始,也無結束,
既無方法,也無手段,既無途徑,也無目的,
這就是拉瑪那所說的「終極實相」

 
不論你現在正在進行什麼樣的修練 ─
譬如回到覺知中心的祈禱、內觀法門、坐禪、
瑜珈等等─你都可以把這項練習添加進去。
其它的練習都是幫助你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
然而「一如」並不是一種特殊的狀態
它可以和所有的狀態並存,正如每一波海浪的濕性一般。
海浪也許有大小之分,濕性卻是一樣的。

                一如就是水的濕性,它並不是某一波特殊的浪花
因此像内觀、瑜珈或祈禱之類的修練方法,
是無法令你進入一如境界的。
 
這些訓練,只是為了讓你進入某 一波殊的浪花而設計的 ─
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浪─ 不過也沒什麼不好。
即使是最小的浪花,一如仍然是它的濕性,
所以不論你的覺知處於什麼狀態都好。你都安住在 ─
浪潮中去感受那自我緊縮,並同時保持解脫與自由。
 
然而請繼續維持你其它的練習,
因為它們能帶你進入意識中某些重要的浪潮
(通靈境界、精微光明境界及自性境界),
它們都是能促成你的神性充分示現的重要工具。
正因為一如簡單得難以置信,而且毫不費力就能達到,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發現當下的浪潮就是濕的。
他們永遠無法發現:當下的狀態就是「如如」。
 
 
那些獨特的訓練方法,是要幫助你進入越來越微細的境界
同時不知不覺地,讓你對所有的修練經驗感到厭倦
 
你一旦厭倦了衝浪遊戲,你就自然會安住在當下的那波浪潮。
純然觀照的本身並不是一種經驗,而是任由經驗生滅的開放空間,
只要你還在追逐各種經驗,包括靈修在内,你就無法安住在觀照
當然更不可能進入恆存於當下的一如之海
 
一旦厭倦了各種的經驗,你自然會安住在觀照,
只世安住在觀照,才能發現一如

 
那時,風就是你的呼吸,
繁星就是你腦中的神經元,
太陽就是你清晨的滋味,
而大地就是你身體的感覺。

你的心將會開放給萬事萬物,
而法界將衝入你的靈魂,
你會變成在永恆中運轉的無量銀河系。

世界只剩下本自具足的圓滿、
空寂中充滿著心知肚明的光輝 ─
為永恆保存下來的唯一真理,如此刻在無垠之牆上;
存在的只是「這個」,沒有其它的東西了。

                                                                                                         
作者:   Ken  Wilb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