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的本質和特點
 
作者:   張  欣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使用著“悟”這個詞。
如啟發別人對某個問題開竅,稱做“使之感悟”,
對某件事情能夠領會,叫做“有所覺悟”;

有人對某一事物不能理解,堅持自己固有的觀點,
被認為是“執迷不悟”,認識到以前的錯誤,叫做“悔悟”。
這裏一般意義上的“悟”,是“瞭解、領會、覺悟”的意思。
 
“悟”在中國傳統審美觀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常用于文學藝術的創作與欣賞。戴復古《論詩十絕》中寫到:
“欲參詩律以參禪,妙趣不由文字傳。
個裏稍關心有悟,發為言句自超然。”

嚴羽說對於詩要一味妙悟(《滄浪詩話》),
徐瑞說文章的“妙處不可言傳”(雪中夜坐雜詠)。
朱成文說釋懷素“自雲得草書三昧”,
乃因“嘗觀夏雲隨風變化,頓有所悟。”


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夏濟安談到中國文論時說:
“中國人的文論是寫給慧根人讀的,一點即悟。”
可見“悟”對於中國的詩文書畫的創作與欣賞,
簡直是一把打開金庫的鑰匙。
 
“悟”在佛教指一種心理體驗,一種心領神會。
禪宗則以“頓悟”為旗幟,為核心,
主張佛法不能靠經籍文字、概念思維、理性方式說明白,
只能靠師徒“以心傳心”、“心心相印”,
靠參悟者的“佛性”去心領神會,去體驗。

日本的鈴木大拙在((禪與生活》中說:
“禪如果沒有悟,就象太陽沒有光和熱一樣。
禪可以失去所有的文獻,所有的廟宇及所有的行頭,
但是,其中只要有悟,就會永遠存在。”
 
本文要論及的是,“悟”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思維方式,
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悟”是思維主體突然對自然、社會中的某一點有所覺明,
並昇華為新資訊的一種本體思維,這種思維的本質是
“以心傳心,心心相印”。
 
我們祖先創造的“悟”字是由“心”和“吾”字構成的。
當“吾”與“心”完全合一時,便有“悟”的境界出現。

這裏的“吾”是指自身(自身之心),
“心”是指認識物件的“心”。
但這個“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心,更不是人和動物的肉團心。
對人而言,這個“心”是指統領精神的那個“心”。
如果認識物件是自然界,是社會,是事物,
那麼這個“心”是指決定認識物件本質的那個東西。

例如,為什麼牛是牛,馬是馬,高梁是高梁,
玉米是玉米,它們之間所以不同,
就在於決定其本質的那個“心”不同。

天有天心,地有地心,宇宙也有一個統領萬物的心。
主體之心與認識物件之心相交、相融,
合為一體時,便“悟”到了認識物件的本質。
 
主體之心與認識物件之心能交融嗎?
在中國的傳統宇宙觀中,人是滅地交合的產物,
是天地的全息,人與天地萬物是同源的,
人的生命機體與自然、宇宙的物質規律是同構的,
天地的運轉與人的生息是相通的。

因此主體之心中原本存在著與萬事萬物相交融的機制。
但這種機制並不能經常有效地發揮作用。
一個嬰兒剛來到世上時,並沒有“我”與“非我”之分。
後來,他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以後,世界就成為一個同自己疏離的、
被認識的物件,他接受的是以邏輯方式為基礎的方法訓練,
理性認識逐漸佔據了支配地位,悟性思維的機制,
越來越受到限制和壓抑。

儘管人之心與天地萬物之心是相通的,
但人並不能輕而易舉地認識自然社會和萬物,其原因蓋出於此。
 
為了尋求心與理性認識的連接點與交叉點,
便找到了“悟”,由“悟”來作為兩者的紐帶和橋樑。
在“悟”的作用下,理性認識的抑制作用得以排除,
主體之心展露出活躍的動態本性。

當主體之心與認識物件相交相融相碰撞,進發出火花時,
主體眼前便為之一亮,身心為之一震。但“悟”並不到此為止,
它還要繼續發展、深化,將資訊凝聚、組合、排列、
昇華為新的資訊,展現出來。這種展現于文學家則妙筆生花,
於科學家則智慧通達,於書畫家則筆走龍蛇,於音樂家則妙音進發。
 
“悟”與理性思維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人們長期形成的理性思維,習慣對“悟”的實現有障礙和抑制作用,
但障礙一旦衝破,主體所具有的良好理性、知識結構
卻會使“悟”直接進入高層次。

另一方面,人們通過“悟”得到的新資訊,
大都是富有創造性的成果,
但往往是模糊的,稍縱即逝的,不成體系的,
這就需要對這些成果,用理性思維的方法進行嚴密的加工、整理,
使之系統化,臻于完善,並付諸實踐,進行檢驗。
 
與常規的形象思維、理性思維相比較,
“悟”作為一種特異思維,具有鮮明的特徵。
 

第一是非邏輯性
 
就悟性思維的發生機制的本質而言,是屬於非邏輯思維。
它是在主體澄心靜慮的狀態下,達到物我兩忘、
主體與客體融為一體,因此而體驗到物件的本質。

在這一過程中,既排除了概念思維、分析思維、邏輯推理,
也省略了思維過程中抽象的中間環節,表現為一種跳躍式的、
瞬間的、不加思索的直覺頓悟。一般來說,“悟”是不可言說的,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釋迦拈花,眾皆默然,
只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就是因為摩訶迦葉對拈花的動作,
對花的意蘊心領神會,領悟了眾僧沒有領悟到的真諦,
意會到了釋迦不曾“言傳”的“心印”,
因此釋迦拈花就達到了“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目的。

 
第二是真實性
 
人類認識事物的目的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質,是一個求真的過程。
由“悟”得到的認識與理性認識相比,在求真這一點上有明顯的長處。
悟性認識不分物我,不分主客,認識主體與認識物件融為一體,
可直接領悟到事物的本質。

而邏輯的理性認識,認為主體與認識物件分離,
認識主體只能接近認識物件的本質,但不能完全把握其本質。

悟性認識,是在內心澄澈清淨空虛的狀態下進行的,
由於濾去了主觀成見,掙脫了理性的束縛,排除了理性的干擾,
是對認識物件本體的感悟,領受到的是認識物件的本來面貌。

而邏輯的理性認識,由於以主客分離為前提,主體的情感、
後天的經驗和自身的利益等主觀因素,都攙雜在認識過程中,
影響主體對認識物件真實性的把握。

悟性認識是一種直接的、整體的、隨機的認識方式,
在認識過程中自然適意,不假人工造作,在不求而求,
不為而為中抓住事物的本質。

而邏輯的理性認識,是從公理推出概念,
然後再以相互聯繫的多重概念,來構成邏輯體系。
人們在認識過程中,為了使結果符合邏輯體系,
有時不得不對經驗事實有所選擇,排除那些不合邏輯的成分。

有時為了保持與邏輯體系的一致,
為使體系中各個環節連接得“合適”,
不惜歪曲事實,或者新編一些有歧義的詞來成全體系,
甚至不得不用晦澀的語言來加以矯飾,總之,
邏輯思維為保持其邏輯體系的完美,
有時不得不付出“真”的代價。與此相反,
悟性認識卻能達到心物冥契,天人合一的境界,
直接領悟天地萬物之真。

 
第三是簡約性
 
悟性認識越過了認識過程的中間環節,
不再有邏輯理性隊識那種煩瑣的分析、比較、綜合、
推理的細節過程,直接從整體上把握認識物件的本質,
一下子將問題答案呈現在面前,其認識過程十分簡潔明快,
效率極高,悟性思維得出的結論也大都以簡要的、
濃縮的形式出現,快捷迅速,一目了然。

 
第四是超越性
 
為要達到“悟”的境界,人們必須正確對待大自然,
對待社會.對待人生,要修養道德,不執著于物質功利的個人私欲,
要象天地日月那樣至公至慈,像大海那樣胸懷寬廣。

到達了“悟”的境界,人的認識能力便不再受生活經驗的局限,
不受基礎知識的制約,不受理性思維的限制,不受消極定勢的束縛,
依靠物我一體的直接體悟,越越自我,超越時空,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如天馬行空,無羈無絆,現大智慧,得大自由。
 
“悟”的內涵極其豐富,由於它的不可言說性,
不管如何說明,聽的人都覺得神秘玄妙,可企而不可及。
有人說“悟”的境界不是常人能達到的,要有寧靜的環境
和閒適的心理條件,只有有閑階級才能達到。

其實不然,並非只有脫離社會,遠離人世,
終日枯坐才能達到“悟”,“平常心是道,功以日常中”,
只要在明理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方法,
堅持不懈地涵養道德,勤修苦練,
人人可以達到“悟”的美妙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