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性、原創性與總體性
六祖慧能(歿於七一三年)之後,禪宗分為兩支,
代表者是他的兩個傑出的弟子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
六祖是禪宗最後的一祖。他沒有把衣缽傳下去,
因為他不希望再因衣缽之爭,
而產生像他所遭逢的事情與派系的劃分。
因此,我們不得不說,由於六祖,禪宗開了新頁;
不僅外在如此,內在亦複如此。
宗祖體系破除了,正系、旁系與異端的分別,從此不復存在;
任何領袖,只要在眾人公認的大禪師之下,接受適當的薰陶,
並且他的精神成就得到禪師的認可,就可以用最適合他個性的方式,
自由發展禪宗。南嶽(歿744年)與青原(歿740年)都代表禪宗的正統,
只不過一個強調這一面,一個則強調另一面。
代表者是他的兩個傑出的弟子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
六祖是禪宗最後的一祖。他沒有把衣缽傳下去,
因為他不希望再因衣缽之爭,
而產生像他所遭逢的事情與派系的劃分。
因此,我們不得不說,由於六祖,禪宗開了新頁;
不僅外在如此,內在亦複如此。
宗祖體系破除了,正系、旁系與異端的分別,從此不復存在;
任何領袖,只要在眾人公認的大禪師之下,接受適當的薰陶,
並且他的精神成就得到禪師的認可,就可以用最適合他個性的方式,
自由發展禪宗。南嶽(歿744年)與青原(歿740年)都代表禪宗的正統,
只不過一個強調這一面,一個則強調另一面。
從南嶽和青原的時期開始,禪宗進展迅速,並且在各階層人士間,
發生日愈增加的影響,特別是受教育的人士為然。
唐朝,可以說是傳給文明與文化達到頂峰的時期,
而佛教也在這段時期徹底本土化。
它拋棄了由印度所借來的不合適的服裝,而完全依照中國的習好,
用完全屬於中國的材料紡織,裁制了它自己的衣服。
雖然佛教的學說方面,中國人的心靈還沒有加以完全的消化,
禪宗卻沿著它自己的路線發展,而成為完全中國化的產物。
於是,如來禪蛻變成祖師禪,
最偉大的禪師幾乎都出現在這一段時期 ── 從唐朝中期到宋末,
大約八百年的時間。許多傑出的學者、詩人、政治家
與藝術家都叩訪禪寺,因與禪師交談而心神為之開豁。
禪宗的這些在家弟子,帶給中國文化的影響相當大。
後來禪宗的真髓雖然已經名存實亡,“ 中國 ”(Middle Kingdom)
所以重要的廟堂寺院,卻幾乎全都是屬於禪宗的。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想見,禪宗在唐宋的全盛時期影響是何其巨大。
發生日愈增加的影響,特別是受教育的人士為然。
唐朝,可以說是傳給文明與文化達到頂峰的時期,
而佛教也在這段時期徹底本土化。
它拋棄了由印度所借來的不合適的服裝,而完全依照中國的習好,
用完全屬於中國的材料紡織,裁制了它自己的衣服。
雖然佛教的學說方面,中國人的心靈還沒有加以完全的消化,
禪宗卻沿著它自己的路線發展,而成為完全中國化的產物。
於是,如來禪蛻變成祖師禪,
最偉大的禪師幾乎都出現在這一段時期 ── 從唐朝中期到宋末,
大約八百年的時間。許多傑出的學者、詩人、政治家
與藝術家都叩訪禪寺,因與禪師交談而心神為之開豁。
禪宗的這些在家弟子,帶給中國文化的影響相當大。
後來禪宗的真髓雖然已經名存實亡,“ 中國 ”(Middle Kingdom)
所以重要的廟堂寺院,卻幾乎全都是屬於禪宗的。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想見,禪宗在唐宋的全盛時期影響是何其巨大。
佛教卻從一開始就顯示出人們所稱的萬有神教傾向;
雖然在它發展的某段時期,有些走向倫理的實證主義,
它卻一向都鼓勵佛弟子以“ 禪定 ”做為開悟的方法。
當佛教的教義在有害的學究風氣影響之下,開始枯萎的時候,
禪定總是被特別強調,以其為挽救佛教危機的力量。
神秘主義儘管經常受到誤解和貶抑,它卻無可置疑的是宗教生活的靈魂;
宗教信仰中的活力、魅力、莊嚴與穩定都是來自神秘主義。
沒有它,則宗教生活就無別于道德生活,因此,不論何時,
當宗教信仰變成了一種因循形式,為了某種原因而失去了其原始的熱力時,
神秘主義必然出現,以為拯救。佛教神秘主義之在印度的複現,
以及它之傳入中國,乃是由於這一個人心的律則使然。
禪宗之忽視或摒棄佛教教訓的全部寶藏,把它視之為多餘,
也完全是由於這個道理;因為這些教訓,
只不過是對於心靈的第二手注解,
而心靈本身才是開悟之源,是確當的研究物件。
禪宗標明自己為“ 在佛陀正典的教訓之外的特殊傳遞 ”( 教外別傳 ),
而它實踐的方法則是“ 直接掌握心靈,而證佛果 ”(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佛經與佛經的注解不論是出自何等崇高的悟者之手,禪宗都不以它們為依賴。
因禪的最終權威是在自心之內,而不是在自心之外。
為了指月,手指是需要的,但若把手指當成了月亮,
則必然會墮入無明,因為若此就完全失去了宗教生活的真義。
經典的用途,在於指示我們精神的努力應用于何方,
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用途,因此,
禪要面對的是具體的生活事實,而不是語言文字。
雖然在它發展的某段時期,有些走向倫理的實證主義,
它卻一向都鼓勵佛弟子以“ 禪定 ”做為開悟的方法。
當佛教的教義在有害的學究風氣影響之下,開始枯萎的時候,
禪定總是被特別強調,以其為挽救佛教危機的力量。
神秘主義儘管經常受到誤解和貶抑,它卻無可置疑的是宗教生活的靈魂;
宗教信仰中的活力、魅力、莊嚴與穩定都是來自神秘主義。
沒有它,則宗教生活就無別于道德生活,因此,不論何時,
當宗教信仰變成了一種因循形式,為了某種原因而失去了其原始的熱力時,
神秘主義必然出現,以為拯救。佛教神秘主義之在印度的複現,
以及它之傳入中國,乃是由於這一個人心的律則使然。
禪宗之忽視或摒棄佛教教訓的全部寶藏,把它視之為多餘,
也完全是由於這個道理;因為這些教訓,
只不過是對於心靈的第二手注解,
而心靈本身才是開悟之源,是確當的研究物件。
禪宗標明自己為“ 在佛陀正典的教訓之外的特殊傳遞 ”( 教外別傳 ),
而它實踐的方法則是“ 直接掌握心靈,而證佛果 ”(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佛經與佛經的注解不論是出自何等崇高的悟者之手,禪宗都不以它們為依賴。
因禪的最終權威是在自心之內,而不是在自心之外。
為了指月,手指是需要的,但若把手指當成了月亮,
則必然會墮入無明,因為若此就完全失去了宗教生活的真義。
經典的用途,在於指示我們精神的努力應用于何方,
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用途,因此,
禪要面對的是具體的生活事實,而不是語言文字。
如此,禪宗並不以任何特殊的正典做為它最後的權威根據,
也沒有任何現成的一套教義,可以讓禪宗的追隨者供奉為精神上的福祉。
它認為它自佛陀所傳下來的,乃是佛陀的精神 ── 即是,他開悟的主體,
由這個開悟的主體,他產生了那麼多聖經。
達摩所要注入中國人心中的,也就是佛教創始者的這個精神。
也沒有任何現成的一套教義,可以讓禪宗的追隨者供奉為精神上的福祉。
它認為它自佛陀所傳下來的,乃是佛陀的精神 ── 即是,他開悟的主體,
由這個開悟的主體,他產生了那麼多聖經。
達摩所要注入中國人心中的,也就是佛教創始者的這個精神。
最後輪到慧可,他走出來,行了禮,又回到他的原位。
達摩說:“ 你得到我的髓。”
禪師就是這樣傳遞他們的宗教。
他們是極為原創性的,
絕不受傳統的佛教之任何阻礙。
事實上,在禪師的手中,佛陀往往遭受頗不公正的非難。
譬如說,臨濟宗的創始人臨濟義玄有一次就這般說:
“ 各位求道者,你們不要以為佛是無上完滿者。
在我看來,他不過是一個糞池。菩薩與尊者 ──
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枷鎖你的器具。
因此,文殊劍殺瞿雲,而鴦掘 (Angulimala) 刀傷釋迦。
各位修道者,沒有什麼佛道可得的。所謂“ 三乘 ”,
“ 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性 ”,“ 圓頓 ”之教等等
── 所有這些都只是用來治療種種疾病的方法;
它們本身是沒有實質的。
不論它們自稱具有何等實質,都只不過是象徵性的表現,
除了文字的戲論之外無他。
達摩說:“ 你得到我的髓。”
禪師就是這樣傳遞他們的宗教。
他們是極為原創性的,
絕不受傳統的佛教之任何阻礙。
事實上,在禪師的手中,佛陀往往遭受頗不公正的非難。
譬如說,臨濟宗的創始人臨濟義玄有一次就這般說:
“ 各位求道者,你們不要以為佛是無上完滿者。
在我看來,他不過是一個糞池。菩薩與尊者 ──
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枷鎖你的器具。
因此,文殊劍殺瞿雲,而鴦掘 (Angulimala) 刀傷釋迦。
各位修道者,沒有什麼佛道可得的。所謂“ 三乘 ”,
“ 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性 ”,“ 圓頓 ”之教等等
── 所有這些都只是用來治療種種疾病的方法;
它們本身是沒有實質的。
不論它們自稱具有何等實質,都只不過是象徵性的表現,
除了文字的戲論之外無他。
“ 各位修道者,有些禿子想抓住某種東西做依附,
以便可以讓他們解脫世俗的枷鎖。大錯,求佛失佛,
求道失道,求祖失祖。”( 譯注:見《臨濟錄》)
如此看來,禪師們在傳道工作中,所要做的顯然是儘量使弟子,
有獨立性與原創性,不僅是對傳統佛教的解釋上為然,
在他們自己的思想方式上亦然。
如果有什麼事情可說得上是讓他們十分厭惡的,
那就是對於外在權威的盲目接受,
以及對於因循習俗的謙卑屈從。
他們要求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性和靈性。
他們給予心靈完全的自由,任其自我展現;
這種心靈的自我展現,是不可以被任何人為的事物去阻礙的 ──
諸如把佛當作救世主來崇拜,對於經典的盲目信從,
或對於任何外在的權威之無條件的依傍。
他們告誡弟子,不論任何事物,
必得由他們自己證實為真,才可接受。
一切事物,不論是神聖的或凡俗的,
都要加以摒棄,因為它們不屬於自心。
他們說,不可執著於感覺,不可執著于理智,
不可依傍二元論,不可依傍一元論,
不可被某種絕對體所誘,不可被神所誘,
你只要是你自己,則你將虛如太空,
自由如空中鳥或水中魚,你的精神將明澈如鏡。
佛與非佛,神或非神,這一切只不過是遁詞,
是文字遊戲,沒有真實的意義。
以便可以讓他們解脫世俗的枷鎖。大錯,求佛失佛,
求道失道,求祖失祖。”( 譯注:見《臨濟錄》)
如此看來,禪師們在傳道工作中,所要做的顯然是儘量使弟子,
有獨立性與原創性,不僅是對傳統佛教的解釋上為然,
在他們自己的思想方式上亦然。
如果有什麼事情可說得上是讓他們十分厭惡的,
那就是對於外在權威的盲目接受,
以及對於因循習俗的謙卑屈從。
他們要求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性和靈性。
他們給予心靈完全的自由,任其自我展現;
這種心靈的自我展現,是不可以被任何人為的事物去阻礙的 ──
諸如把佛當作救世主來崇拜,對於經典的盲目信從,
或對於任何外在的權威之無條件的依傍。
他們告誡弟子,不論任何事物,
必得由他們自己證實為真,才可接受。
一切事物,不論是神聖的或凡俗的,
都要加以摒棄,因為它們不屬於自心。
他們說,不可執著於感覺,不可執著于理智,
不可依傍二元論,不可依傍一元論,
不可被某種絕對體所誘,不可被神所誘,
你只要是你自己,則你將虛如太空,
自由如空中鳥或水中魚,你的精神將明澈如鏡。
佛與非佛,神或非神,這一切只不過是遁詞,
是文字遊戲,沒有真實的意義。
般若直觀是一個完全獨立特異的直觀,
而不能夠歸類於其他任何我們所瞭解的直觀中。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我們說那是一朵花,
而這是一件直觀行為,因為知覺也是一種直觀。
但是當般若觀照一朵花時,它不但要我們觀照一花朵,
同時還要觀照不是花的東西;換句話說,在花尚未成花以前,
看到這朵花 ── 而這樣做,並不是由於思想上的假設,
而是“ 直接 ”見到。
用更為形而上學的方式來說,般若會這樣問我們:
“ 在世界未創生以前,神在何處?”
或者以個人為物件來問:
“ 當你死後,焚化成灰,散在空中,你的自我在何處?”
對於這些問題,般若要求 “ 直下 ”回答,
而不准片刻的反省或推論。
哲學家們當然想用他們所專長的某種邏輯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並且可能宣佈這些問題是荒謬的,因為它們不合于智性推理。
或者他們會說要寫一本書,來提出可解的答案(設若有此答案)。
但是般若的方法卻完全不同,如果提出的要求是要看到花開以前的花,
般若毫不猶豫的會說:“ 多麼美麗的一朵花呀!”
如果是關於世界未創生以前的神,般若就會抓住你的脖子,
猛力搖撼,說:“ 多麼沒用的一段幹屎橛子!”
如果是關於你焚化成灰以後在何處,般若禪師會大聲叫你的名字,
你回答說:“ 在這裏,什麼事?”
他會說:“ 你在哪裏?”
般若直觀當下解決這類嚴重的問題,
而哲學家或思辨家卻花費許多時辰,或許多年,
來尋求“ 客觀證據 ”,或“ 實驗證明 ”。
而不能夠歸類於其他任何我們所瞭解的直觀中。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我們說那是一朵花,
而這是一件直觀行為,因為知覺也是一種直觀。
但是當般若觀照一朵花時,它不但要我們觀照一花朵,
同時還要觀照不是花的東西;換句話說,在花尚未成花以前,
看到這朵花 ── 而這樣做,並不是由於思想上的假設,
而是“ 直接 ”見到。
用更為形而上學的方式來說,般若會這樣問我們:
“ 在世界未創生以前,神在何處?”
或者以個人為物件來問:
“ 當你死後,焚化成灰,散在空中,你的自我在何處?”
對於這些問題,般若要求 “ 直下 ”回答,
而不准片刻的反省或推論。
哲學家們當然想用他們所專長的某種邏輯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並且可能宣佈這些問題是荒謬的,因為它們不合于智性推理。
或者他們會說要寫一本書,來提出可解的答案(設若有此答案)。
但是般若的方法卻完全不同,如果提出的要求是要看到花開以前的花,
般若毫不猶豫的會說:“ 多麼美麗的一朵花呀!”
如果是關於世界未創生以前的神,般若就會抓住你的脖子,
猛力搖撼,說:“ 多麼沒用的一段幹屎橛子!”
如果是關於你焚化成灰以後在何處,般若禪師會大聲叫你的名字,
你回答說:“ 在這裏,什麼事?”
他會說:“ 你在哪裏?”
般若直觀當下解決這類嚴重的問題,
而哲學家或思辨家卻花費許多時辰,或許多年,
來尋求“ 客觀證據 ”,或“ 實驗證明 ”。
這是因為般若的方法,與分別識的方法或智性方法相對。
由於這個原因,般若所說的話,從分別識看來總是如此荒謬、
如此莫明其妙,甚至不加思索,便會把它拋棄。
分別識是分別原理與概念化原理,並因之是處理日常生活最有效的武器。
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往往把它認做最根本的方法,以面對相對世界;
卻忘記了這個世界是另外一個東西的產物,這種東西比智性遠為深沉;
事實上,智性的存在以及它八面玲瓏的用途,都是得自這個神秘物。
分別識的這種推論方法是悲劇性的,因為它使我們的心與精神,
產生不可言說的痛苦,使得生活成為不幸的重擔;
但我們不可忘記,就是由於這個悲劇,我們才覺醒到般若的存在。
分別識的基礎是般若,是般若使得分別識以分別原理而運作,
這是不難識別出來的,因為若沒有某種東西行合一作用,
分別作用就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某種東西存在於主體與客體之下,做它們的基礎,
但又既不是主體亦不是客體,則主體與客體之分就是不可能的。
這個基礎乃是主體與客體可以在其中運展的場所,
是使得主體可同客體分離,而客體可同主體分離之處。
如果這兩者沒有任何關連,則我們甚至不能說它們是分離的或對立的。
在主體中必有客體的成份,在客體中必有主體的成份,
這乃是使得兩者之分別與關連成其為可能之處。
再者,由於這個最基本的原理,不能夠從智性的分化作用去探討,
因此必須由另外的方法去達到它。它是如此徹底的根本之物,
因此一切分別性的工具都無法置喙。我們必須訴之于般若直觀。
由於這個原因,般若所說的話,從分別識看來總是如此荒謬、
如此莫明其妙,甚至不加思索,便會把它拋棄。
分別識是分別原理與概念化原理,並因之是處理日常生活最有效的武器。
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往往把它認做最根本的方法,以面對相對世界;
卻忘記了這個世界是另外一個東西的產物,這種東西比智性遠為深沉;
事實上,智性的存在以及它八面玲瓏的用途,都是得自這個神秘物。
分別識的這種推論方法是悲劇性的,因為它使我們的心與精神,
產生不可言說的痛苦,使得生活成為不幸的重擔;
但我們不可忘記,就是由於這個悲劇,我們才覺醒到般若的存在。
分別識的基礎是般若,是般若使得分別識以分別原理而運作,
這是不難識別出來的,因為若沒有某種東西行合一作用,
分別作用就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某種東西存在於主體與客體之下,做它們的基礎,
但又既不是主體亦不是客體,則主體與客體之分就是不可能的。
這個基礎乃是主體與客體可以在其中運展的場所,
是使得主體可同客體分離,而客體可同主體分離之處。
如果這兩者沒有任何關連,則我們甚至不能說它們是分離的或對立的。
在主體中必有客體的成份,在客體中必有主體的成份,
這乃是使得兩者之分別與關連成其為可能之處。
再者,由於這個最基本的原理,不能夠從智性的分化作用去探討,
因此必須由另外的方法去達到它。它是如此徹底的根本之物,
因此一切分別性的工具都無法置喙。我們必須訴之于般若直觀。
當我們說般若存在分別識之基本,或般若透入分別識時,
我們可能會以為有著一種特別的部門稱之為般若,
它行著一切穿透分別識的工作。
這種想法是把般若當做了分別識來看待。
般若並不是一般判斷原理,使主體由此同客體相關。
般若超乎一切判斷,而是不可表敘的。
因此,令人困惑不解的言詞成了般若直觀的特色。
由於它超越了分別識與邏輯,它就並不在乎同自己相矛盾;
它知道矛盾乃是分別識的產物,而分別作用是分別識使然。
般若否定原先肯定的,又肯定原先否定的;
它對於這個二元世界有其自己的處理方法。
花是紅的,又不是紅的;橋在流而不是水在流;木馬嘶,石女舞。
我們可能會以為有著一種特別的部門稱之為般若,
它行著一切穿透分別識的工作。
這種想法是把般若當做了分別識來看待。
般若並不是一般判斷原理,使主體由此同客體相關。
般若超乎一切判斷,而是不可表敘的。
因此,令人困惑不解的言詞成了般若直觀的特色。
由於它超越了分別識與邏輯,它就並不在乎同自己相矛盾;
它知道矛盾乃是分別識的產物,而分別作用是分別識使然。
般若否定原先肯定的,又肯定原先否定的;
它對於這個二元世界有其自己的處理方法。
花是紅的,又不是紅的;橋在流而不是水在流;木馬嘶,石女舞。
說得更為理論一些,般若直觀既能如此,則一切與分別識相關的,
也就同樣屬於般若;般若是整體在那裏的;即使當它顯露,
由分別識所做的每個肯定與否定中時,它都是整體不分的。
分別識之為分別識,就在其將自身偏於極端,
但般若卻從不喪失它的整體性。
對於般若直觀的本性,佛教徒所愛用的比喻,
是把它比之於,映現在清潔程度差異極大的各種水中的月亮,
從一滴水到廣大的大海都有月亮映現。然而,
這一個比喻也很容易受人誤會。由於月影雖無限可分,
月亮卻是一個,所有般若直觀可能被人認為是由
“ 多 ”抽象而得的“ 一 ”。
但用這種方式來談般若直觀是毀了它。
它的一或整體或自足,若必須對我們的分別心來做解釋,
說到最後仍舊無法做合理或數學式的解釋。
但由於我們的心總是要求著解釋,我們可以這樣說:
它並非多中的一,也不是一中的多;
而是一即多,多即一。
【禪學隨筆】 鈴木大拙著
也就同樣屬於般若;般若是整體在那裏的;即使當它顯露,
由分別識所做的每個肯定與否定中時,它都是整體不分的。
分別識之為分別識,就在其將自身偏於極端,
但般若卻從不喪失它的整體性。
對於般若直觀的本性,佛教徒所愛用的比喻,
是把它比之於,映現在清潔程度差異極大的各種水中的月亮,
從一滴水到廣大的大海都有月亮映現。然而,
這一個比喻也很容易受人誤會。由於月影雖無限可分,
月亮卻是一個,所有般若直觀可能被人認為是由
“ 多 ”抽象而得的“ 一 ”。
但用這種方式來談般若直觀是毀了它。
它的一或整體或自足,若必須對我們的分別心來做解釋,
說到最後仍舊無法做合理或數學式的解釋。
但由於我們的心總是要求著解釋,我們可以這樣說:
它並非多中的一,也不是一中的多;
而是一即多,多即一。
【禪學隨筆】 鈴木大拙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