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憶 與 時 間
克里希那穆提 【論真理】
我們的教育,就是記憶的培養與強化,
所有的宗教修行與儀式、閱讀和知識,
全都只是:
記憶的強化。
這些有何意義?為何我們總是抓著不放?
我不知你是否曾注意到,若你變老,你會惦記著過去,
緬懷它的喜悅、痛苦:如果你還年輕,你會期待未來。
所有的宗教修行與儀式、閱讀和知識,
全都只是:
記憶的強化。
這些有何意義?為何我們總是抓著不放?
我不知你是否曾注意到,若你變老,你會惦記著過去,
緬懷它的喜悅、痛苦:如果你還年輕,你會期待未來。
我們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記憶為何變得如此重要呢?
顯而易見地,這都是因為我們不能全然地生活在當下。
我們不斷地將現在當成一種手段,一種達成未來目標的手段,
所以當下就顯得無足輕重。
而我們無法 活在當下的原因是:
我們不停地將 ─ 現在:
當作通往未來之路。
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想著成為某某,所以就無法全然認識自我,
而認識自我 ─ 當下的我究竟為何,則與記憶無關。
相反地,記憶是了解真相的障礙。
顯而易見地,這都是因為我們不能全然地生活在當下。
我們不斷地將現在當成一種手段,一種達成未來目標的手段,
所以當下就顯得無足輕重。
而我們無法 活在當下的原因是:
我們不停地將 ─ 現在:
當作通往未來之路。
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想著成為某某,所以就無法全然認識自我,
而認識自我 ─ 當下的我究竟為何,則與記憶無關。
相反地,記憶是了解真相的障礙。
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問題,肯定地,記憶就是時間,不是嗎?
記憶 創造了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日的記憶造就今天,並形成明天。
也就是說,過去透過現在創造了未來。
其中時間歷程相續不斷,這正是我們的意志力造成的。
記憶就是時間,透過時光流逝,我們企求完成結果。
今天我是個小職員,但是只要給我足夠的時間與機運,
將來我會成為經理、老闆。所以,我一定需要時間,基於同樣的心理,
我們宣稱:「我將會証悟實相,我將得見上帝。」
記憶 創造了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日的記憶造就今天,並形成明天。
也就是說,過去透過現在創造了未來。
其中時間歷程相續不斷,這正是我們的意志力造成的。
記憶就是時間,透過時光流逝,我們企求完成結果。
今天我是個小職員,但是只要給我足夠的時間與機運,
將來我會成為經理、老闆。所以,我一定需要時間,基於同樣的心理,
我們宣稱:「我將會証悟實相,我將得見上帝。」
因此,我需要時間來了解,這表示我必須培養記憶,強化記憶,
藉著練習、紀律,去實現,去獲得,去成為某人,
而這一切都意味著時間的相續不斷。
因此透過時間,我們企求超越時間;透過時間,我們卻夢想著永恆。
你能這樣嗎?
你可以經由記憶 ─ 時間的產物,
在時間之網內,補捉永恆嗎?
藉著練習、紀律,去實現,去獲得,去成為某人,
而這一切都意味著時間的相續不斷。
因此透過時間,我們企求超越時間;透過時間,我們卻夢想著永恆。
你能這樣嗎?
你可以經由記憶 ─ 時間的產物,
在時間之網內,補捉永恆嗎?
超越時間,
只能在記憶止息時達成。
假如你能明白這項事實 ─ 經由時間,則無法超越時間,
那麼我們就可以深入探討記憶這個問題。
技術知識的記憶是必要的。但心理記憶維持著自我,
我與我的,給與認同感與自我延續感 ─
卻妨礙了生命與真理。
當你可以看清其中的真相,錯誤就消失了,
那麼就沒有昨日記憶的心理殘留了。
只能在記憶止息時達成。
假如你能明白這項事實 ─ 經由時間,則無法超越時間,
那麼我們就可以深入探討記憶這個問題。
技術知識的記憶是必要的。但心理記憶維持著自我,
我與我的,給與認同感與自我延續感 ─
卻妨礙了生命與真理。
當你可以看清其中的真相,錯誤就消失了,
那麼就沒有昨日記憶的心理殘留了。
當你初次看到美麗的夕陽,或田野中美麗的樹木時,
你全然地陶醉於美景,
於是你帶著重溫舊夢的渴望回頭找它。
可是當你這麼做時會發生什麼結果?全無陶醉可言,
因為這是昨天落日的記憶正催促著你,趕著你,令你快點回來。
昨天的你不帶一絲記憶,只有發自內心的讚嘆,是直接的反應。
但今天的你卻渴望再一次捕捉昨天的經驗。
也就是說,記憶正干擾著你和夕陽之間的關係;
因此你不再陶醉,不再有那純然與豐富的美了。
再例如說,你有個朋友昨天對你說了什麼,
不管是侮辱或讚美之言,你都貯存於記憶之中。
而帶著那記憶,今天你又遇到了你的朋友。
其實,你所遇到的並不是你今天的朋友 ─
你帶著昨天的記憶,而它干擾著你。
記憶不斷地包圍我們的行動,因此不再有新奇與新鮮。
這就是記憶使生命枯萎、呆滯與空虛的緣故。
你全然地陶醉於美景,
於是你帶著重溫舊夢的渴望回頭找它。
可是當你這麼做時會發生什麼結果?全無陶醉可言,
因為這是昨天落日的記憶正催促著你,趕著你,令你快點回來。
昨天的你不帶一絲記憶,只有發自內心的讚嘆,是直接的反應。
但今天的你卻渴望再一次捕捉昨天的經驗。
也就是說,記憶正干擾著你和夕陽之間的關係;
因此你不再陶醉,不再有那純然與豐富的美了。
再例如說,你有個朋友昨天對你說了什麼,
不管是侮辱或讚美之言,你都貯存於記憶之中。
而帶著那記憶,今天你又遇到了你的朋友。
其實,你所遇到的並不是你今天的朋友 ─
你帶著昨天的記憶,而它干擾著你。
記憶不斷地包圍我們的行動,因此不再有新奇與新鮮。
這就是記憶使生命枯萎、呆滯與空虛的緣故。
因為記憶強化了「我」與「我的」,而我們生活在對他人的敵意。
經由現在的行動,記憶有了生命,也就是我們在當下賦予其生命;
但若我們拒絕賦予其生命,則記憶將消逝於無形。
經由現在的行動,記憶有了生命,也就是我們在當下賦予其生命;
但若我們拒絕賦予其生命,則記憶將消逝於無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