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 相 用
果 煜 法師
性者:乃普遍性與永恆性,
無法不收,無法不現。
一以貫之,萬變不離其宗也。
過去我解釋「功德」時,乃謂:
見性為功,圓滿為德。
功者,因也,以見性為因;
德者,果也,得圓滿之果。
以見性為菩薩初因,從見性的基礎去啟修,
才能得到圓滿之果。這果,稱之為「佛果」亦無不可。
關於圓滿之果,以下試以「體相用」說明之:
體 者: 大圓鏡智
為什麼說是大圓鏡智呢?既諸法為不二,則心智與境界也是不二也。
就境界而言,諸法乃相涉相入、廣大無邊,而稱為法身,或法界身。
就心智而言,則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而稱為法界心。
或稱為毗盧遮那,即光明遍照之意。因為心包太虛,
當然就光明遍照了。在唯識學則稱為「大圓鏡智」。
這鏡子有多大呢?法界有多大,這鏡子就有多大。
所以,既心量是廣大無邊,智慧當然也就廣大無邊了。
一切世間諸象,都顯現在大圓鏡智中。這稱為:以大圓鏡智為體。
相 者: 無功用行
常謂:智慧廣大無邊。智慧,乃是善於抉擇也。
我們活著,時時刻刻得面對境界而作抉擇。
因此,我對「以不分別」為導向的禪法,就不以為然。
故一個有智慧者,能抉擇得自他兩利、福慧雙全。
而沒有智慧者,往往既損人又不利己。
世間人雖不能不作抉擇,但只能「以管窺天,掛一漏萬」,
當不可能有智慧。尤其多從「自我中心」而作抉擇。
對我有利的,就去爭取;對我不利者,就迴避、排斥。
因此愈抉擇,唯愈混亂爾!而大乘者,既以大圓鏡智為體而作抉擇,
心量是廣大無邊,則從此而作的抉擇,當然是更圓滿。
世間人的抉擇,是從「作意」而抉擇的。
大乘者,既以大圓鏡智為體而作抉擇,則非作意也。
其次,世間人的抉擇,是從「作意」而抉擇的。
即於動心起念中,去思考、去篩選,然後才作抉擇,
這稱為「作意」也。
作意,如用唯識學來說,
是以第七識,來運用第六識的素材。
在我們腦筋裡所能搜得的素材,把它們組合運用。
然第六識的素材,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故由此而作的抉擇,也不可能圓滿。
大圓鏡智不是以第六識為素材,乃以廣大無邊的法界為素材;
故非第六識,而是第八識。因此唯識學上說:
「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它是在第八識中而作抉擇的,
所以這抉擇非作意也。
既非作意,又以大圓鏡智為基礎而作抉擇,那當然能廣大無限、
圓滿無礙。這非作意心,乃稱為「無功用心」。
以無功用心,而作抉擇,則稱為「無功用行」。
故在大乘經典裡,乃稱這種非作意的心,為「無功用心」。
以無功用心,而作抉擇,則稱為「無功用行」。行是抉擇之意。
我個人講到大乘修證最後的境界,乃傾向於講「無功用行」,
而不說「成佛」。何以故?以一般人都是從我見,
去講修行最後的境界,而曰:成佛。然誰成佛呢?
如曰:是我!則表示你的我見還在也;
既我見還在,其如何成佛呢?
關於「無功用行」,我曾用「全方位、全自動的導航系統」以比喻之。
全方位,當然是包括各式各樣的因緣;全自動,則不用再思考、
不用再判斷,而能自動調準往目標的方向去努力,這稱為「導航系統」。
用 者: 千百億化身
或有人問:既稱為導航系統,導航一定要有個目標。
這目標是什麼呢?答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關於「佛道」是什麼?就全方位而言,不能說那個才是佛道。
且我也曾說過:圓滿是沒有底限的。
故修行,只是不斷地往更圓滿去趨近。
簡單講,乃追求更高的圓滿也。
至於「下化眾生」者,就比較好解釋了。
眾生在那裡,菩薩就在那裡示現。
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示現什麼。
所以下化眾生,就會變成千百億化身。
凡夫執色身為我,這一生是這個身,下一生是另個身,
故稱為「輪迴六道」。而修行到最後,即能證得「不受後有」
的境界。於是很多人就問:「不受後有,又是到那裡去了呢?」
既不受後有,當然就不會再到那裡去。
但我們也不能用「斷滅見」來意會「不受後有」。
如果不受後有,就什麼都無,即是斷滅見也。
故用「千百億化身」來意會「不受後有」,就不會落入斷滅見。
既沒到那裡去,也非莫須有。而是那邊眾生有需要,就到那裡去。
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示現什麼。所以因能隨緣示現,
才得成千百億化身。而我們就因太執著這個色身,所以才不能變化也。
見性為功,圓滿為德。
功者,因也,以見性為因;
德者,果也,得圓滿之果。
以見性為菩薩初因,從見性的基礎去啟修,
才能得到圓滿之果。這果,稱之為「佛果」亦無不可。
關於圓滿之果,以下試以「體相用」說明之:
體 者: 大圓鏡智
為什麼說是大圓鏡智呢?既諸法為不二,則心智與境界也是不二也。
就境界而言,諸法乃相涉相入、廣大無邊,而稱為法身,或法界身。
就心智而言,則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而稱為法界心。
或稱為毗盧遮那,即光明遍照之意。因為心包太虛,
當然就光明遍照了。在唯識學則稱為「大圓鏡智」。
這鏡子有多大呢?法界有多大,這鏡子就有多大。
所以,既心量是廣大無邊,智慧當然也就廣大無邊了。
一切世間諸象,都顯現在大圓鏡智中。這稱為:以大圓鏡智為體。
相 者: 無功用行
常謂:智慧廣大無邊。智慧,乃是善於抉擇也。
我們活著,時時刻刻得面對境界而作抉擇。
因此,我對「以不分別」為導向的禪法,就不以為然。
故一個有智慧者,能抉擇得自他兩利、福慧雙全。
而沒有智慧者,往往既損人又不利己。
世間人雖不能不作抉擇,但只能「以管窺天,掛一漏萬」,
當不可能有智慧。尤其多從「自我中心」而作抉擇。
對我有利的,就去爭取;對我不利者,就迴避、排斥。
因此愈抉擇,唯愈混亂爾!而大乘者,既以大圓鏡智為體而作抉擇,
心量是廣大無邊,則從此而作的抉擇,當然是更圓滿。
世間人的抉擇,是從「作意」而抉擇的。
大乘者,既以大圓鏡智為體而作抉擇,則非作意也。
其次,世間人的抉擇,是從「作意」而抉擇的。
即於動心起念中,去思考、去篩選,然後才作抉擇,
這稱為「作意」也。
作意,如用唯識學來說,
是以第七識,來運用第六識的素材。
在我們腦筋裡所能搜得的素材,把它們組合運用。
然第六識的素材,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故由此而作的抉擇,也不可能圓滿。
大圓鏡智不是以第六識為素材,乃以廣大無邊的法界為素材;
故非第六識,而是第八識。因此唯識學上說:
「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它是在第八識中而作抉擇的,
所以這抉擇非作意也。
既非作意,又以大圓鏡智為基礎而作抉擇,那當然能廣大無限、
圓滿無礙。這非作意心,乃稱為「無功用心」。
以無功用心,而作抉擇,則稱為「無功用行」。
故在大乘經典裡,乃稱這種非作意的心,為「無功用心」。
以無功用心,而作抉擇,則稱為「無功用行」。行是抉擇之意。
我個人講到大乘修證最後的境界,乃傾向於講「無功用行」,
而不說「成佛」。何以故?以一般人都是從我見,
去講修行最後的境界,而曰:成佛。然誰成佛呢?
如曰:是我!則表示你的我見還在也;
既我見還在,其如何成佛呢?
關於「無功用行」,我曾用「全方位、全自動的導航系統」以比喻之。
全方位,當然是包括各式各樣的因緣;全自動,則不用再思考、
不用再判斷,而能自動調準往目標的方向去努力,這稱為「導航系統」。
用 者: 千百億化身
或有人問:既稱為導航系統,導航一定要有個目標。
這目標是什麼呢?答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關於「佛道」是什麼?就全方位而言,不能說那個才是佛道。
且我也曾說過:圓滿是沒有底限的。
故修行,只是不斷地往更圓滿去趨近。
簡單講,乃追求更高的圓滿也。
至於「下化眾生」者,就比較好解釋了。
眾生在那裡,菩薩就在那裡示現。
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示現什麼。
所以下化眾生,就會變成千百億化身。
凡夫執色身為我,這一生是這個身,下一生是另個身,
故稱為「輪迴六道」。而修行到最後,即能證得「不受後有」
的境界。於是很多人就問:「不受後有,又是到那裡去了呢?」
既不受後有,當然就不會再到那裡去。
但我們也不能用「斷滅見」來意會「不受後有」。
如果不受後有,就什麼都無,即是斷滅見也。
故用「千百億化身」來意會「不受後有」,就不會落入斷滅見。
既沒到那裡去,也非莫須有。而是那邊眾生有需要,就到那裡去。
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示現什麼。所以因能隨緣示現,
才得成千百億化身。而我們就因太執著這個色身,所以才不能變化也。
以上的體相用,如對照原始佛典,
乃更能凸顯出大乘的特質:
以「出三界」vs.「大圓鏡智」
原始佛教說:修行乃為出三界。然出三界後,是否又落入斷滅呢?
以我的瞭解,一般人雖會唸:云何出三界?乃出「欲界、色界、
無色界」也。其實唸了老半天,還什麼也出不了。
因為重點在於:云何「出界」?
因一般人都執著有界,尤其是以「我和非我」為界,
所以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有煩惱和生死。
而出界者,即是要打破界限,尤其是「人我、心物」的界限。
故出界後,心量反能變成無限也。所以,不只要出「三」界,
而是一切「界」都得出。
所以修行的要義,我說:非外求,要內「銷」–內銷無明、
內銷業障,內銷到最後,內外無界了,就成就為「大圓鏡智」也。
以「滅受想定」vs.「無功用行」
原始佛教也講到:修行到最後,能入「滅受想定」,
就是心意識都不起作用了。這滅受想定,有點類似外道的「無想定」。
然無想定心意識雖不起作用,但我見還在;而滅受想定不止心意識
皆不起作用,連我見也消泯了。從一般人的角度去看,入滅受想定,
就像一個人已經死了,身心都不起作用了。
然如果我們與「無功用行」對照的話,則心意識雖不起「作意」,
但還能作抉擇也。故能繼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故因為入滅受想定,心不起作意,才能成就於「無功用行」也。
以「不受後有」vs.「千百億化身」
前面已說過了:因為能證得不受後有,所以才能隨緣示現,
而顯現為千百億化身。故原始佛典乃偏說「證真空」,
而大乘者更演繹「出妙有」也;然「證真空」,
為「出妙有」之先決條件也。
而「出三界、入滅受想定及不受後有」乃比較偏說「證真空」的境界。
至於「大圓鏡智、無功用行和千百億化身」則是偏向闡述「現妙有」的境界。
然就修行的過程來看,乃是要先證得真空,才能演繹出妙有也。
因此,雖大乘在闡述果位的部分,有較詳盡的發揮。
但既從「因地」去努力,則「果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總 結
其實,不管「證真空」,還是「現妙有」,
乃皆不出「見性」的範疇。因為真見性者,便絕不會偏空。
因為於緣起法中,平等性和差別相,本是互相成就的。
以見性故,能融;以能融故,不二。
以性大故,體大、相大、用大也。
故不能見性者,云何為大呢?
雖從體大、相大、用大去看大乘佛法,大乘確實有其特色。
而特色乃把修行的果,闡釋得比較清楚而已;
但前提,還是要從「證真空」裡去成就。
因此,雖有其特色,但與原始佛教也無衝突或違背!
乃更能凸顯出大乘的特質:
以「出三界」vs.「大圓鏡智」
原始佛教說:修行乃為出三界。然出三界後,是否又落入斷滅呢?
以我的瞭解,一般人雖會唸:云何出三界?乃出「欲界、色界、
無色界」也。其實唸了老半天,還什麼也出不了。
因為重點在於:云何「出界」?
因一般人都執著有界,尤其是以「我和非我」為界,
所以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有煩惱和生死。
而出界者,即是要打破界限,尤其是「人我、心物」的界限。
故出界後,心量反能變成無限也。所以,不只要出「三」界,
而是一切「界」都得出。
所以修行的要義,我說:非外求,要內「銷」–內銷無明、
內銷業障,內銷到最後,內外無界了,就成就為「大圓鏡智」也。
以「滅受想定」vs.「無功用行」
原始佛教也講到:修行到最後,能入「滅受想定」,
就是心意識都不起作用了。這滅受想定,有點類似外道的「無想定」。
然無想定心意識雖不起作用,但我見還在;而滅受想定不止心意識
皆不起作用,連我見也消泯了。從一般人的角度去看,入滅受想定,
就像一個人已經死了,身心都不起作用了。
然如果我們與「無功用行」對照的話,則心意識雖不起「作意」,
但還能作抉擇也。故能繼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故因為入滅受想定,心不起作意,才能成就於「無功用行」也。
以「不受後有」vs.「千百億化身」
前面已說過了:因為能證得不受後有,所以才能隨緣示現,
而顯現為千百億化身。故原始佛典乃偏說「證真空」,
而大乘者更演繹「出妙有」也;然「證真空」,
為「出妙有」之先決條件也。
而「出三界、入滅受想定及不受後有」乃比較偏說「證真空」的境界。
至於「大圓鏡智、無功用行和千百億化身」則是偏向闡述「現妙有」的境界。
然就修行的過程來看,乃是要先證得真空,才能演繹出妙有也。
因此,雖大乘在闡述果位的部分,有較詳盡的發揮。
但既從「因地」去努力,則「果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總 結
其實,不管「證真空」,還是「現妙有」,
乃皆不出「見性」的範疇。因為真見性者,便絕不會偏空。
因為於緣起法中,平等性和差別相,本是互相成就的。
以見性故,能融;以能融故,不二。
以性大故,體大、相大、用大也。
故不能見性者,云何為大呢?
雖從體大、相大、用大去看大乘佛法,大乘確實有其特色。
而特色乃把修行的果,闡釋得比較清楚而已;
但前提,還是要從「證真空」裡去成就。
因此,雖有其特色,但與原始佛教也無衝突或違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