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晚上遇一故友,放懷一聊。

朋友知我正處窘境,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勸我,
歸途疑為王摩詰詩句,回家翻閱典籍,果不其然。
 
    王維這首“ 終南別業 ”全篇為: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在中國文學史上,王維是深受佛學影響的大詩人,
因其詩歌多有禪宗意象,故後人稱其為“詩佛”。
“終南別業”系摩詰晚年詩作,總覽全篇,
意境開闊,足以代表詩人晚年生活與心境。
 
  王維晚年放棄對官道仕途的追求,看淡世俗名利,
隱居終南山,一心皈依佛門。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點破了心境的變化,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描述心態變化後生活的怡然自得,
歷來為人稱道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句。

詩人溯流而上,水流盡處,盤腿獨坐,眺望遠山菁菁,
雲朵縈繞,遂得放下執著妄念後的豁然之境,人與山林融為一體,
自我存在慢慢從意識中消失,漸入無我境界。
 
  拋開全詩,單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句,
似乎說的是人生奮進的一種境界。
 
  生命猶如澗溪,蜿蜒曲折,迤邐遠去。
有時水勢開闊,浩浩蕩蕩,間或溪隨山轉,
纖細流急,偶爾風平浪靜,波光粼粼……
惟其曲折,方能幽美致遠。

山重水複疑無路時,需要平心靜氣,咬牙堅持,
柳暗花明又一村時,需要冷靜理性,抬頭眺遠。

官不當,可以笑傲山林,聽松風飲竹露;
業不順,可以吸取教訓,從頭再來,愛情破滅,
應知天涯何處無芳草……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中說: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積極的人生態度,其實就是讓自己永遠不會後悔。
 
  想起王國維的“三境界”說了: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此第一境也。

“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境也。

“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此第三境也”。


國學大師將行到水窮處具體化,
望盡天涯路是立志時對未來的憧憬,
斯人獨憔悴是山窮水盡時的孤獨和堅韌,
正因為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不計坎坷,一路跋涉,
甚至動心忍性,不改初衷,
才能在燈火闌珊處,坐看雲起,閑對落花。
 
    天道酬勤,生活不會欺騙任何人,
只是需要加倍付出努力,為了理想的實現,
即使行到水窮處,也無怨無悔,甘之若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