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觀
─ 果 煜 法師 ─
內觀的殊勝
非觀過去、未來,而是正觀當下:
首先我們來定義「何謂內觀」?
第一、在時間上,不是觀過去,不是觀未來,而是觀現前的當下。
非觀五蘊身心之外,而是觀當下五蘊的存在與變化:
第二、所觀的對象,也不是身心之外者,而是觀我們身心當下的存在
與變化的過程。這也就說,不必遠求,觀佛相,觀西方,
而只觀我們當下的身心狀況。
不用先入為主的成見去觀,而是讓其原始面目自然呈現:
我們從小到現在,已經被灌進太多的觀念,
而這些觀念往往就是成見,包括所聽到的佛法其實亦然。
而在內觀當下,卻只能清楚地去觀當下的相狀,
而不存先入為主的成見。
在佛教所教授的觀法中,很多都是先預設著觀念也。
比如說空假中,或《彌陀十六觀經》等。在密宗中有很多觀法,
更是預設著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部位等。
這些都是用先入為主的成見而去觀也。
也不預期它將有什麼變化:
一般人在身心變化的當下,都免不了會有期待,
好的狀況希望能保任,而壞的狀況唯願能夠避免、能快消失。
比如觀痛時,多希望能觀成不痛也。其實就內觀法門而言,
觀痛就只知道它在痛,而不期望它繼續痛,或很快不痛了,
心裡不作任何的期待。
所以痛,就只是明明白白地覺知它正痛的樣子。
旁觀默照,不迎不拒
以上的原則,乃與禪宗的旁觀默照,很相似也。
以旁觀者,即是把自己抽離出來,而讓境界自然去呈現爾。
而默照的默,先前已講過,乃是無我也。
故如預存成見,再去覺照,則已非默照了。
即於痛的當下,而認定「是我在痛」;其實這「是我在痛」,
即已預存有成見矣!因為我們已把這個身體當作我也!
故旁觀默照者,乃知道只是身體在痛爾,或只腳在痛爾!
以能旁觀默照故,才能不迎不拒也。
在南傳內觀法門的書裡,有位禪師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 孫倫。
以孫倫乃跟六祖慧能大師一樣,既不識字,也不曾深入經藏。
於是因無佛法知見的主導,故所教授者,乃是最直接的方法 ─
直接去面對當下身心的感受。故能從面對、承擔而到突破。
至於他已證得什麼境界?這我不予置評,但至少這方式,
應更接近於內觀的精神。而很多深入經藏者,所教的內觀法門,
卻反預設了太多的名相、觀念,
故這種觀法卻會有很多自我暗示的作用。
這是第一點,講到內觀的精神。
若先造作再觀,造作即有我也:
有些人教內觀法門,卻叫他們先去做一個動作,
比如舉手;然後再去細觀這手舉起、放下的過程,
四大五蘊是如何地變化?
其實,既刻意把手舉起來,便已離卻內觀的原則。
因刻意者,即是有我也。
同樣,有人教:於吃飯時,慢慢去觀吃的動作、吃的過程。
這先造作於吃,然後再去觀者,也非內觀矣!
所以先預設一些情境,然後再去觀者,便皆非內觀矣!
若先預設再觀,預設亦有我也:
同樣,如先標示為「無常、苦、空、無我」等特性,
再去觀,則也非內觀法門也。
當然觀到最後,應得到這樣的結論;
但非先有結論,再去觀也。
因為不管是從造作行為再去觀,或者預存觀念再去觀,
都有「自我」的成分。而既以自我為前提,
即不能真正打開心結也。而在南傳的內觀法門裡,
卻未將內觀的特質,講得這麼明確。
觀後雖留下標誌,而不加以判斷詮釋:
在過去於講修定方法時,都會強調─任何境界、
任何妄想,既察覺後, 即要立刻把它放掉,而回到方法。
以此,則不管出現什麼境界,
都不會殘留於我們的心中。
而現在的觀法,乃是:觀後雖留為標誌,而不加以判斷詮釋。
所謂標誌,就像攝影機一般,且把那些印象留在心田中。
但不對此印象,作任何的評斷,而說這是好的,還是壞的?
比如說:雖妄想很多,但不以妄想多,為功夫退也!
貪淫的妄念現行時,也不覺得它是罪惡的。
或正昏沈得厲害時, 也不必想加以對治。
就像攝影時,只是全程照錄,而不揀擇那時候當錄,
那時候不當錄?而錄後,也不替它做任何詮釋,為什麼會痛?
為什麼會昏沉? 在一切身心的變化中,
我們只是不斷地去觀。這是講到內觀的特性。
首先我們來定義「何謂內觀」?
第一、在時間上,不是觀過去,不是觀未來,而是觀現前的當下。
非觀五蘊身心之外,而是觀當下五蘊的存在與變化:
第二、所觀的對象,也不是身心之外者,而是觀我們身心當下的存在
與變化的過程。這也就說,不必遠求,觀佛相,觀西方,
而只觀我們當下的身心狀況。
不用先入為主的成見去觀,而是讓其原始面目自然呈現:
我們從小到現在,已經被灌進太多的觀念,
而這些觀念往往就是成見,包括所聽到的佛法其實亦然。
而在內觀當下,卻只能清楚地去觀當下的相狀,
而不存先入為主的成見。
在佛教所教授的觀法中,很多都是先預設著觀念也。
比如說空假中,或《彌陀十六觀經》等。在密宗中有很多觀法,
更是預設著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部位等。
這些都是用先入為主的成見而去觀也。
也不預期它將有什麼變化:
一般人在身心變化的當下,都免不了會有期待,
好的狀況希望能保任,而壞的狀況唯願能夠避免、能快消失。
比如觀痛時,多希望能觀成不痛也。其實就內觀法門而言,
觀痛就只知道它在痛,而不期望它繼續痛,或很快不痛了,
心裡不作任何的期待。
所以痛,就只是明明白白地覺知它正痛的樣子。
旁觀默照,不迎不拒
以上的原則,乃與禪宗的旁觀默照,很相似也。
以旁觀者,即是把自己抽離出來,而讓境界自然去呈現爾。
而默照的默,先前已講過,乃是無我也。
故如預存成見,再去覺照,則已非默照了。
即於痛的當下,而認定「是我在痛」;其實這「是我在痛」,
即已預存有成見矣!因為我們已把這個身體當作我也!
故旁觀默照者,乃知道只是身體在痛爾,或只腳在痛爾!
以能旁觀默照故,才能不迎不拒也。
在南傳內觀法門的書裡,有位禪師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 孫倫。
以孫倫乃跟六祖慧能大師一樣,既不識字,也不曾深入經藏。
於是因無佛法知見的主導,故所教授者,乃是最直接的方法 ─
直接去面對當下身心的感受。故能從面對、承擔而到突破。
至於他已證得什麼境界?這我不予置評,但至少這方式,
應更接近於內觀的精神。而很多深入經藏者,所教的內觀法門,
卻反預設了太多的名相、觀念,
故這種觀法卻會有很多自我暗示的作用。
這是第一點,講到內觀的精神。
若先造作再觀,造作即有我也:
有些人教內觀法門,卻叫他們先去做一個動作,
比如舉手;然後再去細觀這手舉起、放下的過程,
四大五蘊是如何地變化?
其實,既刻意把手舉起來,便已離卻內觀的原則。
因刻意者,即是有我也。
同樣,有人教:於吃飯時,慢慢去觀吃的動作、吃的過程。
這先造作於吃,然後再去觀者,也非內觀矣!
所以先預設一些情境,然後再去觀者,便皆非內觀矣!
若先預設再觀,預設亦有我也:
同樣,如先標示為「無常、苦、空、無我」等特性,
再去觀,則也非內觀法門也。
當然觀到最後,應得到這樣的結論;
但非先有結論,再去觀也。
因為不管是從造作行為再去觀,或者預存觀念再去觀,
都有「自我」的成分。而既以自我為前提,
即不能真正打開心結也。而在南傳的內觀法門裡,
卻未將內觀的特質,講得這麼明確。
觀後雖留下標誌,而不加以判斷詮釋:
在過去於講修定方法時,都會強調─任何境界、
任何妄想,既察覺後, 即要立刻把它放掉,而回到方法。
以此,則不管出現什麼境界,
都不會殘留於我們的心中。
而現在的觀法,乃是:觀後雖留為標誌,而不加以判斷詮釋。
所謂標誌,就像攝影機一般,且把那些印象留在心田中。
但不對此印象,作任何的評斷,而說這是好的,還是壞的?
比如說:雖妄想很多,但不以妄想多,為功夫退也!
貪淫的妄念現行時,也不覺得它是罪惡的。
或正昏沈得厲害時, 也不必想加以對治。
就像攝影時,只是全程照錄,而不揀擇那時候當錄,
那時候不當錄?而錄後,也不替它做任何詮釋,為什麼會痛?
為什麼會昏沉? 在一切身心的變化中,
我們只是不斷地去觀。這是講到內觀的特性。
內觀的時機
修定過程中,脈障顯現時:在什麼時候最合宜修內觀呢?
如果我們數息,數得很好;這時既一心一意,只繫念於數字上,
就不成為內觀也。
反之,當我們脈障現行時;於是你的注意力就自然被它吸引住了、
被它控制住了,這時你不觀也不行啊!比如身體的疼痛,
如能以數息而把痛忘掉,那就繼續數息吧!反之,
如這痛已超過某種程度,故注意力就被痛所牽引、所繫縛;
既這時只是在觀痛,則成內觀法門也。
同樣當身體有冷熱、動搖等種種異乎尋常的覺受;
或心理現行為貪欲、瞋怒、鬱悶、煩躁等各式各樣妄想時,
也是修內觀最好的時機。
平常生活中,雖也能用之,但不易得力;
以心較粗故,以作意主導之意識強故:
那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能不能修內觀呢?
也可以!但不容易得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比較粗故。
而在數息修定時,即使為脈障現行,而使妄想比較多;
但因還在內攝的狀態中,故心還是比較細的。
這我前已說過:不以妄想的有無,而判定心念的粗細;
而以內攝的程度, 來判定心念的粗細。
在生活中,因為心比較粗故,尤其多在向外攀緣的狀態中,
而不容易內觀。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
都似在「自我意識」的控制下去操作的。
比如走路,為我已作意「要走路了」,
所以腳才提起來,所以能一步步地走過去。
比如講話,也是為先動念頭了,所以才開口講話的。
於是這些,都似在意識的控制下完成的,故與「無我」較不相應。
而在脈障顯現時,卻非意識所能主導控制的。
既痛,不是我要痛,所以它才痛;
如果能控制的話,我當然希望它不痛。
同樣,我也不願打妄想,但妄想紛飛,
亂七八糟的,卻不像我想的。
所以在脈障現前的身心狀態, 卻與「無我」更相應也。
既我不能預知,更非我所能掌控.逃避。
我只能安於當下,觀之而已。
故這時修內觀,才能與「法」更相應也。
修定過程中,脈障顯現時:在什麼時候最合宜修內觀呢?
如果我們數息,數得很好;這時既一心一意,只繫念於數字上,
就不成為內觀也。
反之,當我們脈障現行時;於是你的注意力就自然被它吸引住了、
被它控制住了,這時你不觀也不行啊!比如身體的疼痛,
如能以數息而把痛忘掉,那就繼續數息吧!反之,
如這痛已超過某種程度,故注意力就被痛所牽引、所繫縛;
既這時只是在觀痛,則成內觀法門也。
同樣當身體有冷熱、動搖等種種異乎尋常的覺受;
或心理現行為貪欲、瞋怒、鬱悶、煩躁等各式各樣妄想時,
也是修內觀最好的時機。
平常生活中,雖也能用之,但不易得力;
以心較粗故,以作意主導之意識強故:
那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能不能修內觀呢?
也可以!但不容易得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比較粗故。
而在數息修定時,即使為脈障現行,而使妄想比較多;
但因還在內攝的狀態中,故心還是比較細的。
這我前已說過:不以妄想的有無,而判定心念的粗細;
而以內攝的程度, 來判定心念的粗細。
在生活中,因為心比較粗故,尤其多在向外攀緣的狀態中,
而不容易內觀。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
都似在「自我意識」的控制下去操作的。
比如走路,為我已作意「要走路了」,
所以腳才提起來,所以能一步步地走過去。
比如講話,也是為先動念頭了,所以才開口講話的。
於是這些,都似在意識的控制下完成的,故與「無我」較不相應。
而在脈障顯現時,卻非意識所能主導控制的。
既痛,不是我要痛,所以它才痛;
如果能控制的話,我當然希望它不痛。
同樣,我也不願打妄想,但妄想紛飛,
亂七八糟的,卻不像我想的。
所以在脈障現前的身心狀態, 卻與「無我」更相應也。
既我不能預知,更非我所能掌控.逃避。
我只能安於當下,觀之而已。
故這時修內觀,才能與「法」更相應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