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
靈雲.志勤禪師
長慶大安禪師之法嗣,福州長溪人。
初禮大溈,久未契悟。
時長慶大安禪師于溈山充當典座。
長慶大安禪師之法嗣,福州長溪人。
初禮大溈,久未契悟。
時長慶大安禪師于溈山充當典座。
一日經行,靈雲禪師見桃花灼灼,因而悟道,
平生疑處,一時消歇。於是作偈曰:
平生疑處,一時消歇。於是作偈曰: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溈山禪師看了他的悟道偈之後,反復詰問,
遂與之印可,並教誨道:
「從緣悟達,永無退失。
善自護持。」
古人講,開悟的契機,因人不同而千差萬別。
有言下薦得,有從緣悟得,有讀經明得。
諸般悟處,以從緣悟得,得力最大。
因為從緣悟得需要有長期的修行作基礎,
是量變到一定的程度而發生的質變,
而且完全是無心而得。
因此,一旦從緣悟得,便永不退失。
從靈雲志勤禪師的悟道偈中,可以看出,
他在睹桃花悟道之前,整整苦修了三十年。
沒有這三十的功夫,
縱然天天見桃花,亦不得悟入。
有言下薦得,有從緣悟得,有讀經明得。
諸般悟處,以從緣悟得,得力最大。
因為從緣悟得需要有長期的修行作基礎,
是量變到一定的程度而發生的質變,
而且完全是無心而得。
因此,一旦從緣悟得,便永不退失。
從靈雲志勤禪師的悟道偈中,可以看出,
他在睹桃花悟道之前,整整苦修了三十年。
沒有這三十的功夫,
縱然天天見桃花,亦不得悟入。
志勤禪師悟道後,不久即回福州靈雲山傳法。
其座下曾有僧問:「如何得出離生老病死?」
志勤禪師道:
「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
「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
這一答語,對於我們這些怖畏生死的凡夫來說,
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安慰。生死是什麼?
原本是人的妄想。究實而言,無生死可得。
若悟本來面目,生死不過如浮雲一般,
而我們的自性何曾減損過一毫,何曾移動過一步!
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安慰。生死是什麼?
原本是人的妄想。究實而言,無生死可得。
若悟本來面目,生死不過如浮雲一般,
而我們的自性何曾減損過一毫,何曾移動過一步!
志勤禪師在靈雲山駐錫期間,
與雪峰義存禪師之間多有機鋒往來。
雪峰禪師曾作偈送雙峰古禪師,
最末一句是:
「雷罷不停聲。」
志勤禪師知道後,另作一句云:
「雷震不聞聲。」
雪峰禪師聽說後,遂讚歎道:
「靈雲山頭古月現。」
最末一句是:
「雷罷不停聲。」
志勤禪師知道後,另作一句云:
「雷震不聞聲。」
雪峰禪師聽說後,遂讚歎道:
「靈雲山頭古月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