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佛互動 ─ 以心性論為中心
哲學系教授 方立天
內容摘要:道佛心性論的互動是中國思想史的重大問題。
本文著重從道家的道、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靜觀、得意忘言思想對佛教
的影響,強調道家為佛教尤其是禪宗提供了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的理論
基礎;又從佛教的輪迴果報、萬法皆空、心生萬法、明心見性思想對道教
的影響,強調佛教對道教在轉變對人的形體、生命、人生理想的看法上起了
巨大的推動作用,使之轉向於心性修養,從而揭示了中國佛道兩家心性論
思想互動互補、交融會通的思想特色。
本文著重從道家的道、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靜觀、得意忘言思想對佛教
的影響,強調道家為佛教尤其是禪宗提供了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的理論
基礎;又從佛教的輪迴果報、萬法皆空、心生萬法、明心見性思想對道教
的影響,強調佛教對道教在轉變對人的形體、生命、人生理想的看法上起了
巨大的推動作用,使之轉向於心性修養,從而揭示了中國佛道兩家心性論
思想互動互補、交融會通的思想特色。
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提出「道」本原論,以無為的「道」為宇宙本原,
對宇宙理論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他又從宇宙論衍生出人生論,強調人應當效法「道」,
虛靜無為,順其自然,無知無欲,「見素抱樸」,以符合人的「素樸」本性。老子認為五色、
五音、五形者都是有損於人的身心健全的,反對放縱情欲;他還認為儒家的仁義道德會廢棄
大道,因此主張「絕仁棄義」。
在老子看來,縱欲和仁義都不是人性,而是傷害人性的。
莊子曾明確地就「性」及與其相關的概念作出界定。《莊子》外篇說:「道者德之欽也,
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兮,且然無間謂之命;
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欽」,本。「光」,顯發。
「未形者」,指「道」。「儀則」,形式,特性。「性」是天生的素質,是「得以生」者
「德」生而有形後所表現出來的形體儀則。
《莊子》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根是「道」,人和萬物所得於道以生者是「德」,
德表現在形體方面的是「性」。「性」作為「德」的顯現是素樸的、自然的。
莊子稱人的本性為「性命之情」,「情」,真實。「性命之情」,即性命的真實狀態。
《莊子.駢拇》還提出「任其性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的命題,認為最純真的人性
應該是順從人性的自然發展,無知無欲,不人為調教,不矯揉造作,不戕賊人性,
如此就能保全本性,在心靈世界中開掘出人的生命意義,實現生命的絕對自由(「逍遙」)。
也就是在精神領域裡擺脫情感欲望的煎熬,人際關係的困擾,患得患失的痛苦,實現主體
內在的自我超越。由此看來,老莊的人性論是一種反對作善惡區分的無善惡論,或者說是
超善惡論。三國時魏國的玄學家王弼繼承了先秦道家的性「無善無惡」論,主張「因性」
即順應自然本性。同時又運用本末範疇來調和儒道的性情說,認為聖人也有與常人一樣的
喜怒哀樂之情,只是聖人是有情而又不累於情,即「應物而無累於物」。
這種在與外物接觸時,能夠不受誘惑、干擾、影響的情況,王弼稱之為「性其情」,
即以性來統率情,「性其情」,王弼也稱之為「以情從理」,即人的感情應受理智
(主要是道德理智)的支配。西晉時玄學家郭象作《莊子注》,則進一步調和儒道兩家
的人性學說。他一方面認為人性是「自然」,是「天性」,主張「各安其性」;
一方面又認為「仁義」是「人之性」,在理論上不免陷入了矛盾。
對宇宙理論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他又從宇宙論衍生出人生論,強調人應當效法「道」,
虛靜無為,順其自然,無知無欲,「見素抱樸」,以符合人的「素樸」本性。老子認為五色、
五音、五形者都是有損於人的身心健全的,反對放縱情欲;他還認為儒家的仁義道德會廢棄
大道,因此主張「絕仁棄義」。
在老子看來,縱欲和仁義都不是人性,而是傷害人性的。
莊子曾明確地就「性」及與其相關的概念作出界定。《莊子》外篇說:「道者德之欽也,
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兮,且然無間謂之命;
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欽」,本。「光」,顯發。
「未形者」,指「道」。「儀則」,形式,特性。「性」是天生的素質,是「得以生」者
「德」生而有形後所表現出來的形體儀則。
《莊子》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根是「道」,人和萬物所得於道以生者是「德」,
德表現在形體方面的是「性」。「性」作為「德」的顯現是素樸的、自然的。
莊子稱人的本性為「性命之情」,「情」,真實。「性命之情」,即性命的真實狀態。
《莊子.駢拇》還提出「任其性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的命題,認為最純真的人性
應該是順從人性的自然發展,無知無欲,不人為調教,不矯揉造作,不戕賊人性,
如此就能保全本性,在心靈世界中開掘出人的生命意義,實現生命的絕對自由(「逍遙」)。
也就是在精神領域裡擺脫情感欲望的煎熬,人際關係的困擾,患得患失的痛苦,實現主體
內在的自我超越。由此看來,老莊的人性論是一種反對作善惡區分的無善惡論,或者說是
超善惡論。三國時魏國的玄學家王弼繼承了先秦道家的性「無善無惡」論,主張「因性」
即順應自然本性。同時又運用本末範疇來調和儒道的性情說,認為聖人也有與常人一樣的
喜怒哀樂之情,只是聖人是有情而又不累於情,即「應物而無累於物」。
這種在與外物接觸時,能夠不受誘惑、干擾、影響的情況,王弼稱之為「性其情」,
即以性來統率情,「性其情」,王弼也稱之為「以情從理」,即人的感情應受理智
(主要是道德理智)的支配。西晉時玄學家郭象作《莊子注》,則進一步調和儒道兩家
的人性學說。他一方面認為人性是「自然」,是「天性」,主張「各安其性」;
一方面又認為「仁義」是「人之性」,在理論上不免陷入了矛盾。
老莊道家和魏晉玄學家,以自然本性為中心的心性思想,對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心性論
發生了深刻的影響。道家對佛教心性論發生影響的還有它的宇宙論、本體論、思維方式等。
在道家中,對中國佛教心性思想,發生影響最大的當屬莊子。
莊子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慧能禪宗一系,尤其是到了五家七宗時影響更大,也就是說,
此時禪宗更趨向於和莊子思想的結合了。道家對中國佛教心性思想的影響,我們將歸納為
以下四個方面來論述。
一、道與禪
發生了深刻的影響。道家對佛教心性論發生影響的還有它的宇宙論、本體論、思維方式等。
在道家中,對中國佛教心性思想,發生影響最大的當屬莊子。
莊子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慧能禪宗一系,尤其是到了五家七宗時影響更大,也就是說,
此時禪宗更趨向於和莊子思想的結合了。道家對中國佛教心性思想的影響,我們將歸納為
以下四個方面來論述。
一、道與禪
在道家哲學中,「道」是最高的範疇,其主要意義是萬有的本源,宇宙的實體或
世界的本體。
老子首先提出與闡發「道」的上述哲學義蘊,但是老子一方面說道為「天地之始」,
「萬物之母」,一方面又說道本無名,道本自然,表現出理論上的某些困惑。
莊子沿著老子的自然主義道路前進,打破本體「道」與現象的對立,認為「道」
既是自本自根,又是周遍含容的,並進一步提出「道無所不在」的論題,說道:
「在螻蟻。……在稊碑。……在瓦甓。……在屎溺。」
強調作為宇宙萬物的最後根源的(相對的)「道」既是普遍的(絕對的),
又是不離具體而存在的(相對的),「道」出於萬事萬物和日常生活,或者說,
在萬事萬物和日常生活中就能開顯出「道」的意義和境界。
莊子還突出「道」作為人的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意義,並認為這是通過體悟而得到的。
魏晉玄學家王弼和郭象分別發展了老子和莊子的「道」的思想。王弼說:道者,無之稱也,
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認為「無」是「道」的別名,並提出「以無為本」和
「聖人體無」的重要命題。郭象標榜「獨化」論。反對以無或以有為萬物之本,認為萬物的
自性是萬物存在的內在根據,萬物是自然自化,「率性而動,故謂之無為也。」任性而為,
就達到無為境界。
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吸取了道家「道」的概念,運用「道」這一語言形式,而對「道」
的內涵加以改造、發揮,把它作為自家的本體範疇、內在佛性、絕對真理、最高境界,
為佛教心性論奠定了哲學基礎。
的內涵加以改造、發揮,把它作為自家的本體範疇、內在佛性、絕對真理、最高境界,
為佛教心性論奠定了哲學基礎。
中國佛教學者是怎樣吸取道家「道」的概念,來為心性論奠定哲學基礎的呢?
我們按照歷史順序,選取幾個典型例子來加以說明。
我們按照歷史順序,選取幾個典型例子來加以說明。
東晉十六國時青年佛教哲學家僧肇這樣說:
「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
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
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
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真際」,實際,其具體含義是指法性空,即萬物原本為空,是自虛。「道」,指佛道。
意思是說,真際與諸法(事)相即不離,佛道與真際相合一致,這樣,「道」也並不遠,
是「觸事而真」。「道」與「真」相通,也就是「道」與「空」相通。這裡包含著以體悟
空為「道」的思想,是與印度佛教傳入後通常視「道」為「菩提」(覺)和修煉道路、
方法這兩層意義很不一致的。
僧肇又說:
「聖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
這裡講的聖人(佛)的「真心」,也是和「道」,「真」(空)相通的,由於「真心」合乎
「道」,「觸事而真」,而理順無所不通,由此「真際」(真、空)、「道」和「真心」
就是同一層次的相關範疇,是彼此相通的。就主體獲得解脫成就佛果來說,「真心」是合
「道」,即「觸事而真」的主觀條件,而合「道」,「觸事而真」是成為聖人(佛)的標誌、
境界。
僧肇這種以真心體悟萬物本空是「道」的思想,實際上是吸取了道家最高哲學範疇「道」的
思維成果,使「道」成為具有最高真理,終極價值,圓滿境界等意義的中國佛教哲學範疇。
僧肇的萬物本空,觸事而真的思想,也即有關「道」的思想,對後來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
影響非常巨大。
意思是說,真際與諸法(事)相即不離,佛道與真際相合一致,這樣,「道」也並不遠,
是「觸事而真」。「道」與「真」相通,也就是「道」與「空」相通。這裡包含著以體悟
空為「道」的思想,是與印度佛教傳入後通常視「道」為「菩提」(覺)和修煉道路、
方法這兩層意義很不一致的。
僧肇又說:
「聖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
這裡講的聖人(佛)的「真心」,也是和「道」,「真」(空)相通的,由於「真心」合乎
「道」,「觸事而真」,而理順無所不通,由此「真際」(真、空)、「道」和「真心」
就是同一層次的相關範疇,是彼此相通的。就主體獲得解脫成就佛果來說,「真心」是合
「道」,即「觸事而真」的主觀條件,而合「道」,「觸事而真」是成為聖人(佛)的標誌、
境界。
僧肇這種以真心體悟萬物本空是「道」的思想,實際上是吸取了道家最高哲學範疇「道」的
思維成果,使「道」成為具有最高真理,終極價值,圓滿境界等意義的中國佛教哲學範疇。
僧肇的萬物本空,觸事而真的思想,也即有關「道」的思想,對後來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
影響非常巨大。
和僧肇同時代的竺道生,也是一位注重於把道家與佛教相融合的佛教哲學家。
如前所述,他一反時人的觀點,獨立地根據莊子和陰陽家的氣的觀念,強調「稟氣二儀」的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肯定所謂不具信心,斷了善根的「一闡提」人也有佛性,鮮明地體現了
中國佛教思想的特色。他還吸收道家和玄學家的「理」和「自然」的觀念,來闡述佛性的意義。
關於「理」,竺道生是指佛理、真理,他講的「佛性即理」是吸取中國傳統的「理」的概念
來確定佛性具有內在的真理性。佛性即佛理,而「如來理圓無缺,道無不在。」
「理」或「道」是周遍圓滿,無所不在的。他還說:
如前所述,他一反時人的觀點,獨立地根據莊子和陰陽家的氣的觀念,強調「稟氣二儀」的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肯定所謂不具信心,斷了善根的「一闡提」人也有佛性,鮮明地體現了
中國佛教思想的特色。他還吸收道家和玄學家的「理」和「自然」的觀念,來闡述佛性的意義。
關於「理」,竺道生是指佛理、真理,他講的「佛性即理」是吸取中國傳統的「理」的概念
來確定佛性具有內在的真理性。佛性即佛理,而「如來理圓無缺,道無不在。」
「理」或「道」是周遍圓滿,無所不在的。他還說:
「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語極照,
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釋。」
「頓」,頓悟。這是在「理」不可分割的原則上建立的頓悟說,這一學說給禪宗的創立
以重大的啟示與影響。竺道生的「理」為佛性以及頓悟的學說,與印度佛教的義理以及
當時的佛教潮流並不一致,顯然是受道家一系思想影響的結果。《莊子.秋水》篇就講
「萬物之理」,「知道者必達於理。」《莊子.刻意》篇也說聖人要「循天之理」。
王弼更明確地把「理」規定為「所以然」者,說:
「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又說: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雖殊、而其歸一也,
慮雖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
「道」和「理」是事物的「宗主」,是形而上者,就是事物的「所以然者」。
「所以然者」就是決定事物所以如此的一般原則、普遍規律。
顯然,竺道生正是參照、融合莊子、王弼的「理」和「道」的思想,進而溝通了「理」和
佛性的相即關係,並奠定了心性思想的形而上的理論基石。
這對後來禪宗的心性論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如果說上述僧肇的《不真空論》已把「空」與「道」溝通起來,
含有以「空」為「道」的思想傾向的話,那末,與禪宗四祖道信同時的牛頭宗法融禪師,
則非常明確地提出了「空為道本」的本體論命題,並與心性思想相結合,
形成了極富中國思想特色的禪修理論。
如前所述,法融認為「大道沖虛幽寂」,「虛空為道本」,由此他反對道信的「安心」法門,
強調「不須立心,亦不須強安。」法融講的「道」是道家的世界本體「道」,所謂「道本」
即道本原、道本體。法融所講的「沖虛幽寂」,「虛空」,作為「道本」,是說「虛空」為
萬有的本原,這和佛教般若空宗,以宇宙萬物乃至如來法身畢竟寂滅虛空的思想,
雖有一定聯繫,但其立論的角度、論證的重心和闡明的觀點都是不同的。
法融吸取道家的「道」作為佛法的基本觀念,修行悟證的內容、目標,又以虛空為「道本」,
把道家的「道」和佛學的「空」融為一體,構成玄學化的佛教本體論。法融根據道家的「道」
的無所不在的思想,宣揚無情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但這種觀點,後來受到神會等禪師
的批評。法融還在「空為道本」的思想基礎上闡發「無心合道」的心性論思想,對於道信、
弘忍的東山法門造成了巨大衝擊,並極大地影響了慧能禪宗,尤其是青原石頭一系的思想軌跡。
以重大的啟示與影響。竺道生的「理」為佛性以及頓悟的學說,與印度佛教的義理以及
當時的佛教潮流並不一致,顯然是受道家一系思想影響的結果。《莊子.秋水》篇就講
「萬物之理」,「知道者必達於理。」《莊子.刻意》篇也說聖人要「循天之理」。
王弼更明確地把「理」規定為「所以然」者,說:
「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又說: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雖殊、而其歸一也,
慮雖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
「道」和「理」是事物的「宗主」,是形而上者,就是事物的「所以然者」。
「所以然者」就是決定事物所以如此的一般原則、普遍規律。
顯然,竺道生正是參照、融合莊子、王弼的「理」和「道」的思想,進而溝通了「理」和
佛性的相即關係,並奠定了心性思想的形而上的理論基石。
這對後來禪宗的心性論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如果說上述僧肇的《不真空論》已把「空」與「道」溝通起來,
含有以「空」為「道」的思想傾向的話,那末,與禪宗四祖道信同時的牛頭宗法融禪師,
則非常明確地提出了「空為道本」的本體論命題,並與心性思想相結合,
形成了極富中國思想特色的禪修理論。
如前所述,法融認為「大道沖虛幽寂」,「虛空為道本」,由此他反對道信的「安心」法門,
強調「不須立心,亦不須強安。」法融講的「道」是道家的世界本體「道」,所謂「道本」
即道本原、道本體。法融所講的「沖虛幽寂」,「虛空」,作為「道本」,是說「虛空」為
萬有的本原,這和佛教般若空宗,以宇宙萬物乃至如來法身畢竟寂滅虛空的思想,
雖有一定聯繫,但其立論的角度、論證的重心和闡明的觀點都是不同的。
法融吸取道家的「道」作為佛法的基本觀念,修行悟證的內容、目標,又以虛空為「道本」,
把道家的「道」和佛學的「空」融為一體,構成玄學化的佛教本體論。法融根據道家的「道」
的無所不在的思想,宣揚無情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但這種觀點,後來受到神會等禪師
的批評。法融還在「空為道本」的思想基礎上闡發「無心合道」的心性論思想,對於道信、
弘忍的東山法門造成了巨大衝擊,並極大地影響了慧能禪宗,尤其是青原石頭一系的思想軌跡。
道家「道」的觀念,影響了中國佛教學者對禪的理解,另一突出例子是南朝梁代慧皎,
他在《高僧傳》卷十一《習禪篇》中對禪作了這樣的詮釋:
「禪也者,妙萬物而為言,故能無法不緣,無境不察。然緣法察境,唯寂乃明。
其猶淵池息浪,則徹見魚石;心水既澄,則凝照無隱。」
意思是說,禪是「妙萬物」,即直覺、透視萬物的本質,與一切事物都有關係,
一切對象也無不被洞察。然而這又只有在寂靜的狀態中才能顯明、體現。
就獨如清池靜止,才能徹見魚石一樣,人的心澄明方可以凝照一切。
慧皎的禪就是由定生慧、定慧結合,而偏重於慧的意境。
這種對禪的意義理解的變化,顯然和受到(老子)描繪「道」: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的思想是有關的。
道家的「道」觀念對慧能一系禪宗的影響是巨大而久遠的,「道」幾乎是和「佛」、「禪」
在同一意義上使用的。禪師們還稱「道」為「真道」、「大道」,稱禪宗以外的流派為
「外道」,致力於禪修的人稱為「道流」,佛性也稱為「道性」,依禪修而得的識見、眼光,
稱為「道眼」,禪宗的古則也稱為「道話」,等等。
道家「道」的觀念深刻地影響了禪宗的世界觀、人生觀、心性論和修持方式,
這裡我們以慧能一系禪宗中勢力最大、流傳最久的洪州宗為例,著重從哲學思想的角度,
作一簡要的論述。
在同一意義上使用的。禪師們還稱「道」為「真道」、「大道」,稱禪宗以外的流派為
「外道」,致力於禪修的人稱為「道流」,佛性也稱為「道性」,依禪修而得的識見、眼光,
稱為「道眼」,禪宗的古則也稱為「道話」,等等。
道家「道」的觀念深刻地影響了禪宗的世界觀、人生觀、心性論和修持方式,
這裡我們以慧能一系禪宗中勢力最大、流傳最久的洪州宗為例,著重從哲學思想的角度,
作一簡要的論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