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耳根修行觀


— 舉《楞嚴經》為例  ─ 

◎ 陳 由 斌

  

舉禪宗公案來說明「耳根」的虛妄性:

僧問玄沙:「承和尚有言:『聞性遍周沙界。』
雪峰打鼓,這裡為甚麼不聞?」沙曰:「誰知不聞?」

又僧間曹山:「親同道伴?只得常聞於未聞。」
山曰:「同共一被蓋。」
曰:「此猶是和尚得聞。如何常聞於未聞?」
山曰:「不同於木石。」
曰:「何者在先?何者在後?」
山曰:「不見道,常聞於未聞。」故知常聞於未聞,聞斯遍矣
 

聽聲俱無處所

        身心與外界究竟是什麼關係?
所謂「十二處」的本能,仍舊是「不動周圓,妙真如性」中所幻化出來暫時假有的一種感受。
這節是要討論聽與聲音之間的關係。《楞嚴經》卷三云: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
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
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
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
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釋如下:

        當大眾飯時,就打鼓;集合大眾時,就撞鐘。鐘鼓聲音,前後連續。
試問,這是聲音來到耳邊?還是耳朵去到聲音那裡?

1‧如果說是聲音來到耳邊,就如同我到室羅筏城乞食,則此地(祇陀林)就沒有我了。
聲音既到耳邊來,那麼目連和迦葉就應該都聽不見才對呀!(但他們卻都聽得見),
甚至連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都聽得到鐘聲,同來食處。

2‧如果是你的耳朵跑到鼓聲旁邊,就如同我乞食回來,住祇陀林內,
那麼室羅筏城就沒有我了。同樣的,當你聽到打鼓聲時,你的耳朵已經跑到鼓聲旁邊,
那麼若同時再擊鐘,你就應該聽不見才對,更何況在同一時間,另外還有象、馬、牛、
羊等種種動物及其他混雜的聲音呢!

3‧如果聲音沒有來耳朵邊,耳朵也沒有去聲音那邊,則根塵兩不相往,
一切聲音便應該聽不到了。

4‧所以,聽覺與聲音之間,並沒有固定的所在,二者都是虛妄的暫有現象,
既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其實,聲音與聽覺的偶然作用並不常存,舉例說,一個心中正在沈思的人,
沈思得很深,就算有聲音(音波)傳到他的耳朵,因為他「心不在焉」,
所以聲音對他來說,似乎不起作用;而且音波或聲浪,也會受時間的限制,
時有時無,甚至聽覺的作用也會受「心理」與「時、空」的限制,
忽起忽滅,都沒有實際長存的。佛所說的這個道理,正是「最科學」的。
這段經文我們也可歸納成:

(1) 「聲來耳邊」是「他生」。
(2) 「耳往聲處」是「自生」。
    (3) 「若無往來」是「無因生」。
 

由經論得知:

1‧「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
之句是明《中觀》之「因緣所生法」,即總示前文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2‧「於意云何?……若無來往,亦復無聞」之句,是明《中觀》之「我說即是空」
(因緣即「空」),即總示前文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性真常中,
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

3‧「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之句,
是明《中觀》之「亦為是假名」(因緣即「假」),即總示前文之「因緣和合,
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幻妄稱相
」。

4‧「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之句,是明《中觀》之「亦是中道義」(因緣即「中」),
即總示前文之「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本如來藏」。

        一樣是「四句」的翻版,《大乘玄論》云:「真諦之理,絕四句百非。
吉藏在《三論玄義》中云:「牟尼之道,道超四句」、「道為真諦,而體絕百非。」
所有的「自然」、「因緣」都是戲論罷了!中道的般若實相義是不落兩邊的。

        聲塵亦是不離空、假、中三緣的,聲塵即「空」,故名「無漏聲」;
聲塵即「假」,故名「漏無漏聲」:聲塵即「中」,故名「真善妙聲」。


即生滅而非生滅,即客塵而非客塵,
所謂「因聲悟道」,這正是憍陳那所修證圓通之法,
經云:「於佛音聲,悟明四諦,聲塵既盡,妙音密圓。」
 

        下面舉一個禪宗的公案,相信這對了解「聽覺與聲音」的原理會有很大的啟示:
玄沙因參次,聞燕子聲,乃曰:「深談實相,善說法要。」便下座。
時有僧請益曰:「某甲不會。」沙曰:「去!誰信汝?」

又報慈陞坐,聞鳩子鳴,乃問僧:「是甚麼聲?」曰:「鵓鳩聲。」
慈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便下座。

一切聲是佛聲,固容易解。
玄沙曰:「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交參句句無前後。作麼生解?」
緣起無生旨也。悟此,則所云實相法要,可睹已。
 

耳識界不可得

        「耳識」屬十八界之一,它的功能是指耳根對聲境時,即產生耳識,
但能聞聲,未起分別,純粹是一種了別聲境之識。
《品類足論》卷一云:「耳識云何?謂依耳根各了別聲。」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亦云:「耳識者,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
這個「耳識」究竟是實?抑虛?下面就舉《楞嚴經》卷三為例說明之: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
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
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
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
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
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
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分析如下:

1‧耳朵和聲音是產生耳識的基本原因,生出耳朵的識別功能,這個「識別」的作用,
是因耳朵而生,以耳為界?還是因聲音而生,以聲音為界呢?

2‧倘若「識」是因「耳根」所生,以耳根為界限,那麼如果當動靜兩種聲塵之相
都不顯現時,則耳根就不能成為能知者,既沒有能知的耳,當然不會有所知的聲音。
能知的耳根尚且不可得,那麼你的「耳識」,究竟是何相貌呢?

3‧如果是由「肉耳」(耳膜)來聞聲的,但是當沒有動靜二種聲音時,
也就無從構成聽聞的作用,如果說「肉耳」能生「識」,可是肉耳是屬於身根之色相,
身根的對象即是觸塵,那又怎麼可以把如新卷葉形的肉耳夾雜在色觸等塵中,
來做能聞之對,而名之為「識界」呢?
耳識既非「肉耳」所生,那所謂耳識的界限又從何建立呢?

4‧如果耳識是由「聲音」所生,那麼識既然因聲而有,自然與你的耳聞沒有關係。
然而聲音必從耳聞才能彰顯,假如沒有聞,也就不知聲相何在,聲音尚不可得,
又怎麼能產生「識」的分別作用呢?

5‧且「識」既然由聲音所生,承認聲音是因能聞的聽覺才有聲音的現象,
那麼,能聞的聽覺,應該也同時能聞到「識」之相。

6‧倘若不能聞聽到「識」之相,就是聲中沒有「識」,既沒有「識」,
則聲音就不能產生「識」界了。如果能聞聲的時候,也可以同時聞到「識」,
那麼這個「識」就同於「聲塵」一樣,既然一樣,則「識」就成為耳根所聞的對象,
那又有誰能分別(或了知)出「聞聲」和「聞識」呢?

7‧如果不能分別了知「聞識」與「聞聲」,則人豈不是同草木一般,
成了一無所知的無情之物?

8‧不應該把聲音和能聞的聽覺混雜而成中間的識,「界」若沒有「識」居於中間,
則內之「能聞」和外之「聲相」,就不能互相為緣而生識界,既無識界,
則內根和外塵的界相,更無從成立!

9‧所以耳根是聽聲音的基本原因,產生耳根聽覺的識別作用,
以及聽覺與聲音之間的界限,三處都沒有固定的自性,三者既不屬於因緣所生,
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這段經文也可歸納成:

(1) 「因耳所生」即「自生」;
(2) 「因聲所生」即「他生」;
                    (3)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即「不共生」。 


由經論得知:

1‧「耳聲為緣,生於耳識」之句是明《中觀》之「因緣所生法」,
即總示前文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2‧「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則內外相復從何成」之句是明《中觀》之
「我說即是空」(因緣即「空」),即總示前文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3‧「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之句是明《中觀》之「亦為是假名」
(因緣即「假」),即總示前文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幻妄稱相」。

4‧「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之句,是明《中觀》之「亦是中道義」
(因緣即「中」),即總示前文之「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本如來藏」。
 

        「耳識」透過四生的分析後,仍舊是不可得,非自然非因緣生。
不離空、假、中三緣,耳識即「空」,故名「一切智耳」;耳識即「假」,
故名「道種智耳」;耳識即「中」,故名「一切種智耳」。

用心聞「耳識」分別眾生所有知見,「心聞發明」是內證,
「分別自在」則是外用的功夫,這正是普賢菩薩所修證圓通之法。

聞性不生不滅

        不管有聲無聲,聞性都是存在的。佛在《楞嚴經》中舉聲性為由,見卷四所言:

        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
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
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
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
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
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分析如下:

1‧當鐘聲停時,響聲亦停,你就說「無聞」,如果真是無聞的話,
聞性應同枯木一樣消滅,當再擊鐘時,你何以又知道有聲音或沒有聲音呢?

2‧有聲音或沒有聲音,自然是聲響的作用,聞性與聲音之有或無又有什麼關係呢?
難道那個能聞的自性是為了你的需要而有嗎?

3‧能聽聞的自性,如果實在絕對沒有,那麼知道「絕對沒有」的人又是誰呢?

4‧所以,聲在聞性中是有生有滅的,但聞性是不生不滅的,
不管有聲、無聲,聞性永遠都存在的。

        《楞嚴經》卷四就舉了跋難陀龍沒有耳朵卻能聽聞的例子:
「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足證能聽的是「聞性」而不是耳根。

經文下面又說:「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
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即使你的形體完全消滅了,生命光輝的本能變遷了,這個能聞的自性,
怎麼會隨著你的形體而消滅呢?
這都是因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追逐一切聲色,
跟著意識心念的變遷而流轉不停,從來就不能自己開悟自性是清淨的,靈妙的,常住不變的! 


耳根之勝

        《楞嚴經》卷五介紹二十五聖的證道經驗,
分別是「六塵圓通」、「五根圓通」、「六識圓通」、「七大圓通」、「耳根圓通」。
在這二十五法門的修行中,對我們娑婆世界最殊勝的就是「耳根法門」。
卷六云:「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如果我們捨棄聞根,就不能修持佛法,如前二十四法,亦必先聞佛說,
然後方能依法修行,未有不聞佛說而能自行持的,所以佛教以「聞」為第一入門要道。
文字雖可令人發悟,但只可為教,不能為「教體」,因為文字非藉聲音傳授是不能識的,
必由音聲而識文字,由文字而明道理,故以音聲為文字教之「本體」。

        六根都各具勝義,但眼雖能通於諸色,而隔紙即不見,故曰「目非觀障外」。
口與鼻亦有通香味之作用,若稍離間,即不能通,故曰「口鼻亦復然」。
身根必與觸合方知,離了則無知,故曰「身以合方知」。

意念雖不為有相所礙,但雜念紛然,茫然無頭緒,故曰「心念紛無緒」,
所以這五根皆通而不通也,皆非真實通也,唯獨耳根雖隔牆亦能聽音聲,
且不論遠近都可聽到,這是耳根勝於其他五根的原因
,故曰: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眼根能見色,「色」有來去,「見性」卻無生滅
鼻根能嗅香,「香」亦有來去,「嗅性」卻無生滅
當人在睡夢中,若以色、香、味等方法是不能使人覺醒,唯獨「音聲」能令人覺醒
且即使人在夢境中,還是有思惟的存在,而且能聞的作用,並不因為不思惟而不存在。
例如人在夢中,呼之即醒,等到醒了以後,能生起思惟的作用,才有知覺的作用生起。
所以,能聞的自性是超越身心以外,不是身心所能及的。

就是現在這個娑婆世界所有國土的眾生,都是靠聲音去明白宣揚它的理論,
才能使人了解一切深奧不可思議的妙理。
故經云:「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