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說 破
「不說破」並不是不明白說
般若直觀的本性中有某種東西是智性化作用所把握不住的,
它排斥一切所謂的明白說出。這並不是有意規避明白說出。
由於般若直觀超越二分法的兩邊,因此它不肯委身於任何一邊。
般若直觀的本性中有某種東西是智性化作用所把握不住的,
它排斥一切所謂的明白說出。這並不是有意規避明白說出。
由於般若直觀超越二分法的兩邊,因此它不肯委身於任何一邊。
當我們把禪體驗-或般若直觀,這兩者實在是一回事-
納入概念化作用時,它即不再是禪體驗;它變成了別的東西。
「不說破」不是一種方法學上的辦法;
它是寓含在這體驗本身之中的,連禪師們也無可如何。
為了說明我的觀點,我要引述兩則問答。
兩則問答的主題都是古鏡,但兩者的意思看起來卻正好相反。
納入概念化作用時,它即不再是禪體驗;它變成了別的東西。
「不說破」不是一種方法學上的辦法;
它是寓含在這體驗本身之中的,連禪師們也無可如何。
為了說明我的觀點,我要引述兩則問答。
兩則問答的主題都是古鏡,但兩者的意思看起來卻正好相反。
一個和尚問:「古鏡未磨,怎麼說。」
禪師答道:「古鏡。」
和尚:「磨過以後呢?」
祖師道:「古鏡。」
當這個問題向另一個禪師提出時,他對第一句話的同答是:
「天地通明。」對第二句話的同答是:
「灰黑」。
「天地通明。」對第二句話的同答是:
「灰黑」。
古鏡是最終的實在,
是神,是心,與未分之整體。
當它已磨,意謂分別,
意謂神所創造的世界,萬物滋生的宇宙。
在第一個問答中,這古鏡不論是磨或未磨,都保持同樣。
在第二個問答中:
當它未磨、未分,它照亮整個宇宙,
但當它已磨,它就喪失了古老的明亮,
而被萬物所遮掩了。
我們可以說,第一則問答同第二則完全相反,或者,
第一則忽視了分別,因此這是不合理的。
是神,是心,與未分之整體。
當它已磨,意謂分別,
意謂神所創造的世界,萬物滋生的宇宙。
在第一個問答中,這古鏡不論是磨或未磨,都保持同樣。
在第二個問答中:
當它未磨、未分,它照亮整個宇宙,
但當它已磨,它就喪失了古老的明亮,
而被萬物所遮掩了。
我們可以說,第一則問答同第二則完全相反,或者,
第一則忽視了分別,因此這是不合理的。
我們還可以提出更多的問題,來探尋兩者各自的意義,
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但「不說破」;要想滿足我們的理解力,
需要太冗長的討論。
當這些做完了,我們所由之開始的原始直觀已經遠逸而去;
事實上,我們已不知道我們確實是在何處,
因為:
論證之塵,已經厚厚的蓋滿了我們全身。
上文取材自鈴木大拙【禪學隨筆】
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但「不說破」;要想滿足我們的理解力,
需要太冗長的討論。
當這些做完了,我們所由之開始的原始直觀已經遠逸而去;
事實上,我們已不知道我們確實是在何處,
因為:
論證之塵,已經厚厚的蓋滿了我們全身。
上文取材自鈴木大拙【禪學隨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