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有 涅 槃 佛
「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這是楞伽經的一句名言。
《妙法蓮華經》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比喻。
《妙法蓮華經》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比喻。
有一個良醫,有很多子女,有一天外出行醫,他的子女不慎飲了毒葯;
直到良醫回來後,才開解葯給他們服用,病輕者,都相信良醫的醫術高明,
馬上就服用解葯而後解毒;重症者,因為毒已深入體內,喪失正確的判斷力,
都說葯不好,怎麼勸都不肯服用;良醫不得已,為了解救這些重症者,
讓他們願意服葯,於是設下方便法,嚴謹的對他們說:
「為父已經衰老了,隨時都會離開世間,這些都是好的葯,我留在這兒,
你們可以拿去服用,不用擔心病會不好。」說完後,就到他方去了,
然後請人回去告訴他們說:「你的父親已老死在他鄉了」。
良醫的子女非常悲傷,又萬分憂惱的說:「若是父親還在的話,
都會救護我們,不用我們有所擔心,如今卻喪命於他國,我們該怎辦?」
心中突然失去了依靠,感到萬分的孤獨,時常懷念與悲傷,生活一切事,
就必須自己處理,就這樣的自我奮發,終於醒悟了父親留下來的解葯,
是唯一能解救自己的良葯,於是立即服下,毒病也終於好了。
良醫聽到子女皆恢復健康後,立即回來見所有的子女。
直到良醫回來後,才開解葯給他們服用,病輕者,都相信良醫的醫術高明,
馬上就服用解葯而後解毒;重症者,因為毒已深入體內,喪失正確的判斷力,
都說葯不好,怎麼勸都不肯服用;良醫不得已,為了解救這些重症者,
讓他們願意服葯,於是設下方便法,嚴謹的對他們說:
「為父已經衰老了,隨時都會離開世間,這些都是好的葯,我留在這兒,
你們可以拿去服用,不用擔心病會不好。」說完後,就到他方去了,
然後請人回去告訴他們說:「你的父親已老死在他鄉了」。
良醫的子女非常悲傷,又萬分憂惱的說:「若是父親還在的話,
都會救護我們,不用我們有所擔心,如今卻喪命於他國,我們該怎辦?」
心中突然失去了依靠,感到萬分的孤獨,時常懷念與悲傷,生活一切事,
就必須自己處理,就這樣的自我奮發,終於醒悟了父親留下來的解葯,
是唯一能解救自己的良葯,於是立即服下,毒病也終於好了。
良醫聽到子女皆恢復健康後,立即回來見所有的子女。
佛陀引導眾生,也是同良醫這樣的方便,對善根深厚者,說佛壽乃無量無邊;
若對善根薄弱的人,對是人說:「我年少時出家,而後經六年苦行,
終於証得正等正覺的佛果」;或者說:「如來當取滅度」猶如良醫託人向子女說,
他的父親已老死在他鄉了。
因為善根薄弱的人,若值遇如來常住不滅,會生起傲慢與依勢,依賴的心一久,
內心就不會感到能值遇佛出世,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也不會把握當下學習的因緣,
得不到佛法的甘露,甚至於生不起恭敬心而造下惡業;所以佛陀常提醒說:
「諸比丘啊!諸佛出世是難遇值遇,要好好把握!」
因為善根薄弱的人有的雖然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還是見不到佛出世,
眾生若能了解這事實,感到逢值佛出世、逢值有佛法時代,是那麼的難得、殊勝,
心中自然生起恭敬、戀慕、渴仰於佛,並能精勤修行。
若對善根薄弱的人,對是人說:「我年少時出家,而後經六年苦行,
終於証得正等正覺的佛果」;或者說:「如來當取滅度」猶如良醫託人向子女說,
他的父親已老死在他鄉了。
因為善根薄弱的人,若值遇如來常住不滅,會生起傲慢與依勢,依賴的心一久,
內心就不會感到能值遇佛出世,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也不會把握當下學習的因緣,
得不到佛法的甘露,甚至於生不起恭敬心而造下惡業;所以佛陀常提醒說:
「諸比丘啊!諸佛出世是難遇值遇,要好好把握!」
因為善根薄弱的人有的雖然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還是見不到佛出世,
眾生若能了解這事實,感到逢值佛出世、逢值有佛法時代,是那麼的難得、殊勝,
心中自然生起恭敬、戀慕、渴仰於佛,並能精勤修行。
佛陀又說:「我成佛已來,已是數不盡的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並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也在他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
引導眾生。」
這是佛的無量無邊的化身;佛陀說有滅度,乃為了救度眾生的方便說。
並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也在他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
引導眾生。」
這是佛的無量無邊的化身;佛陀說有滅度,乃為了救度眾生的方便說。
「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清淨不生不滅的法身佛,會顯示涅槃佛,
是隨眾生的智慧,所開顯的引導方便。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
就世間的歷史而言,佛陀十九歲出家,三十一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
於八十歲涅槃,乃是應化身佛;法身佛是法性身;報身佛是諸佛行菩薩道時,
所成就的福德與智慧,眾生所感受到佛的莊嚴、佛的福慧圓滿,都是報身佛;
比如葯師佛、阿彌陀佛,都是報身佛。
化身是隨眾生心而化現,就如觀世音菩薩的大願力,聞聲救苦,以何身得度,
即現何身;所現的化身,在當時的眾生生活中所見的,就是應化身佛;
諸佛應化十方法界,現化身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應化我們娑婆世界的應化佛。
三身本是一體,猶如海具有濕性、海浪;濕性如法身,大海如報身,海浪如化身。
諸佛化身含攝著法身與報身,如海浪同時是濕性與海;報身也具足法身與化身,
猶如大海與海浪不一不二,也同具濕性;化身與報身皆由法身所顯現,同具濕性;
佛陀為了讓眾生明白本具的智慧德相,而說有三身。也因此,沒有涅槃佛,
也沒有佛涅槃。
是隨眾生的智慧,所開顯的引導方便。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
就世間的歷史而言,佛陀十九歲出家,三十一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
於八十歲涅槃,乃是應化身佛;法身佛是法性身;報身佛是諸佛行菩薩道時,
所成就的福德與智慧,眾生所感受到佛的莊嚴、佛的福慧圓滿,都是報身佛;
比如葯師佛、阿彌陀佛,都是報身佛。
化身是隨眾生心而化現,就如觀世音菩薩的大願力,聞聲救苦,以何身得度,
即現何身;所現的化身,在當時的眾生生活中所見的,就是應化身佛;
諸佛應化十方法界,現化身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應化我們娑婆世界的應化佛。
三身本是一體,猶如海具有濕性、海浪;濕性如法身,大海如報身,海浪如化身。
諸佛化身含攝著法身與報身,如海浪同時是濕性與海;報身也具足法身與化身,
猶如大海與海浪不一不二,也同具濕性;化身與報身皆由法身所顯現,同具濕性;
佛陀為了讓眾生明白本具的智慧德相,而說有三身。也因此,沒有涅槃佛,
也沒有佛涅槃。
引用自唐岐部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