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念 專 一
在法談中,提到「心念專一」的問題。我們凡夫,在修証的過程中,
最大的困擾莫過於心念散亂;為了對治散亂的習性,就講求「心念專一」。
在生活中,要訓鍊「心念專一」,莫過於一心一意,清明的活在當下。
散亂心重的凡夫,如果同時做兩件事,由於定力不足,很難清明的活在當下,
所以古德都會教誡佛弟子,一件事做好,再做另一件事;以避免「心掛兩頭」,
念分四處。
也是說,不要同時做兩件事,是在扭轉過去「心如猿猴」的散亂習性,
也是在訓鍊「心性專一」的善巧方便法。不能說「凡事要專一,
不能同時做兩件事。」專一是心念專注於眼前不散亂,不是說
「凡事只能專一做一件事」。
最大的困擾莫過於心念散亂;為了對治散亂的習性,就講求「心念專一」。
在生活中,要訓鍊「心念專一」,莫過於一心一意,清明的活在當下。
散亂心重的凡夫,如果同時做兩件事,由於定力不足,很難清明的活在當下,
所以古德都會教誡佛弟子,一件事做好,再做另一件事;以避免「心掛兩頭」,
念分四處。
也是說,不要同時做兩件事,是在扭轉過去「心如猿猴」的散亂習性,
也是在訓鍊「心性專一」的善巧方便法。不能說「凡事要專一,
不能同時做兩件事。」專一是心念專注於眼前不散亂,不是說
「凡事只能專一做一件事」。
法義的勝解無惑,往往涉及複雜的思緒工程,所以進行法義的理清時,
一定要專一思惟;心若散亂,就會感到無力理清;因為,心有所不專,
明辦的思惟力就會純化;所以在《雜阿含經》中,可以常見到佛弟子聽聞佛陀
的教法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除了法義思惟外,
我們在檢討自己時,或在思惟怎麼處理這件事時,我們就必須心志專一,
才能周遍觀察清楚整個事件的內外因緣。
一定要專一思惟;心若散亂,就會感到無力理清;因為,心有所不專,
明辦的思惟力就會純化;所以在《雜阿含經》中,可以常見到佛弟子聽聞佛陀
的教法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除了法義思惟外,
我們在檢討自己時,或在思惟怎麼處理這件事時,我們就必須心志專一,
才能周遍觀察清楚整個事件的內外因緣。
我們生活中的打掃環境、整理家具、洗衣抄菜等等,並不需要複雜的思緒
才能做好工作;在打掃的同時,也能同時觀察周遭的環境,或者右手擦拭,
左手整理整齊。我們一般凡夫,即使在做簡單的工作,心念總是散亂不止,
不是想到下午要如何打發時間,就想起過去的種種,或盼望著未來如何如何。
所以凡夫即使只是做單一事件,心念也未必就能夠「專一」;同時做兩件事,
心念也不等同是「不專一」。
才能做好工作;在打掃的同時,也能同時觀察周遭的環境,或者右手擦拭,
左手整理整齊。我們一般凡夫,即使在做簡單的工作,心念總是散亂不止,
不是想到下午要如何打發時間,就想起過去的種種,或盼望著未來如何如何。
所以凡夫即使只是做單一事件,心念也未必就能夠「專一」;同時做兩件事,
心念也不等同是「不專一」。
《地藏經》說:「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
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
「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
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佛菩薩可以一時分身千百億,同時做千百億的法事,這是心性本有的功能;
這對我們凡夫來說,很難想像;然而,我們眾生心性與十方諸佛平等無二,
也具足這樣的功能,只是眾生被無明妄想障住,才不能顯現。
我們若能勤修「戒定慧」,當消除一分妄想時,不但專精思惟的般若力
隨之增長,也能顯一分清淨心性的妙用;就如有人心無煩惱,心地清明時,
能右手打著電算機,左手拿著電話,耳朵在聽對方講話,
口中也在回答他的問題;一心同時多用,也能心念專一,條理不亂。
上文引用自 http://tw.myblog.yahoo.com/yu-er/article?mid=2321&prev=2334&next=2319
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
「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
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佛菩薩可以一時分身千百億,同時做千百億的法事,這是心性本有的功能;
這對我們凡夫來說,很難想像;然而,我們眾生心性與十方諸佛平等無二,
也具足這樣的功能,只是眾生被無明妄想障住,才不能顯現。
我們若能勤修「戒定慧」,當消除一分妄想時,不但專精思惟的般若力
隨之增長,也能顯一分清淨心性的妙用;就如有人心無煩惱,心地清明時,
能右手打著電算機,左手拿著電話,耳朵在聽對方講話,
口中也在回答他的問題;一心同時多用,也能心念專一,條理不亂。
上文引用自 http://tw.myblog.yahoo.com/yu-er/article?mid=2321&prev=2334&next=231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