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  忘  身  心

 
 
 
   清代有一位圓融大師,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年至二十,發心出家,薙染于杭州石屋巔煙霞寺,旋于昭慶律寺受具足戒,
   止持作犯,嚴守無缺。而篤好禮念,以往生淨土,為其一生決定志願。
   從不住持寺院,一則恒依人修,如是則讓位與賢,二則可免雜心用功
 
   同時,亦不定居一處,合意則留,不合則去,舉止灑落,不為膠執。
   其所住處,不樂隨眾作務,常靜掩一室,禮念並行,從朝至暮,無時間斷。
   亦不羼雜其他行持課目,僅以此二事終其身。
 
   嘗於一日午間,念阿彌陀佛聖號,魚罄聲朗朗相應,頓忘身心
   直至次日中午。人見其一日一夜未曾休歇,甚以為怪,遂近其耳,大聲喚之,
   始行停止。

   人告之念時已久,休歇進膳。自謂方如半日,毫無疲憊。
   問其饑否?答曰:我口中甜水如蜜,常盈常咽,受用不盡,更無思食。
 
   脅不貼席者數十年,夜少有夢,如偶有夢,亦不離禮念,更無異緣
   臨終預知時至

   數日前,略示微疾,囑院主後事,即默自持念,安詳而逝。
   寂後,示頂暖相,香柴無多,頃刻化盡。時維道光十年,三月十九日,
   寂于杭城束園天華庵。世壽六十有四。
 
 
   按:禮念淨土法門,誠然唯一了生脫死、解黏去縛之徑路,
         但亦有專雜修行之別。

         者,心念相續臨終決定往生無疑。
         者,悠悠泛泛,只作往生之遠因而已。

         善導大師說: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若捨專念,修雜念者,百中希得一二,
         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時下修淨業者,多以雜念為是,一面念佛,一面作務,
   猶自詡工夫成熟,動靜一如,真是自欺欺人,莫此為甚。

   古德詩云:念佛切勿貪多念,且念一百心不亂,九十九聲一念差,
   倒轉數珠皆不算。又云:心念紛飛起,無一而可成,他端得力處,
   彌陀便不真。

   智人念佛,一句彌陀,首自心底流露,次自口中念出,再次耳根聽入
   經此三要,工夫日久,方許打成一片
 
   印光大師說:

     
念佛要念得口中清清楚楚,耳裏要聽得明明白白,
      心內念得切切實實,如此方不空過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