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在 钁 頭 邊
《星雲禪話》
唐朝的陸希聲居士初訪仰山慧寂禪師時,就問:
「三門俱開應從何門進入?」
「三門俱開應從何門進入?」
仰山禪師回答:「從信心門入。」
希聲居士再問:「其他二門要它何用?」
仰山禪師隨即回答:「亦可從其門而入。」
希聲居士接著問:「究竟要從何門進入?」
仰山禪師答:「從慈悲門進入,或智慧門進入皆可以。」
希聲居士仍然追問:「另一門如何進入?」
仰山禪師就說:「一門即可,還要二門、三門做什麼?」
陸希聲居士又再問:「不出魔界便入佛界如何?」
仰山禪師點頭三下,陸希聲禮拜,拜畢又問:
「禪師你持戒否?」
「禪師你持戒否?」
仰山回答:「不持戒!」
希聲再問:「坐禪否?」
仰山禪師回答:「不坐禪!」
陸希聲沉思良久,仰山禪師問:「你會嗎?」
陸希聲想了想,答:「不會。」
仰山禪師就說了一首偈語: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
語云「條條大路通長安」,
亦即「門門皆可入佛道」的意思。
但是要進入佛道,首重持戒參禪,
但是要進入佛道,首重持戒參禪,
而今仰山禪師說不持戒、不參禪,
這不是叛逆嗎?
實則不然。看起來,不持戒、不參禪,是否定的,
這不是叛逆嗎?
實則不然。看起來,不持戒、不參禪,是否定的,
實際上否定就是肯定。因為戒律重規畫、重儀制,
凡事可與不可,有嚴格的規定。
禪學則重解脫、重超越,不為一般形式觀念拘束,
禪學則重解脫、重超越,不為一般形式觀念拘束,
甚至魔來魔斬,佛來佛斬。
仰山禪師先否定了一切以後,
另有一個肯定在,
所以又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
所以又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
這就是說真正的禪者風姿,
不離喝茶、作務的平常生活面貌。
不離喝茶、作務的平常生活面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