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經文釋要: 智諭法師

            200859212037716.jpg                


【 經   文 】

佛復問文殊師利:

「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言:

「以無住
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佛復告文殊師利:

「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時,是諸善
根,
云何增長?云何損減?」

文殊師利言:

「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
於諸善
根,無增無減;
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
是般若波羅蜜,性相亦無增無減。

尊!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則不捨凡夫法;
亦不取賢聖法。何以故?

般若
波羅蜜,不見有法可取、可捨。
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涅槃可樂,生死可
厭。
何以故?

不見生死,況復厭離;不見涅槃,何況樂著。
如是修般若波羅
蜜,不見垢惱可捨。
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
何以故?

見法界有增減故。」


佛復問文殊菩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
因為文殊菩薩曾說「我說法中
,無有一法當可得。」
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與不住?

若謂不住於法
,是說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說來,
豈非前後矛盾。所以文殊師利答言,以無住
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所謂不住法者,是言不住於法相。
法相是虛妄的,不住虛妄的
法相,即是住般若波羅蜜。
 
佛又問文殊師利,若不住於相,則善根云何有增有減?
一般說來,善根有三,
即不貪不瞋不癡。
行人修道,即是損貪欲而取不貪,損瞋恚而取不瞋,
損愚癡而取
不癡。故若修三種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減相。
若不住相,則善根怎會有增減呢? 

經云清淨心,為眾德本,換句話說,清淨心即是善根之本。
何謂清淨心?離一切
相即清淨心。

所謂一切相者,總說不出四種,
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若離四相
,則一切相皆離。

清淨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
此即眾生本覺地
,於本覺中本來清淨,既無相亦無增減。

貪瞋癡是眾生不覺位,假修習力而達不貪、
不瞋、不癡,
是眾生始覺位。所以於不覺與始覺時,可言有善根增減,
然而本覺,則
是廓然大淨,無相無增減了。

所以文殊菩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即不住一
切相),
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
乃至於此般若波羅蜜亦無增無
減。
 
無增則無取,無減則無捨,故如是修般若波羅蜜,
不捨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

因為凡夫法賢聖法皆是假名相,無一法可得故。
既無一法可得,故不見有法可取
可捨。 
因為這種道理,所以亦不樂涅槃不厭生死。

為甚麼呢?因為不見有生死,何況
厭離?
不見有涅槃,何況樂著!
乃至亦不見垢惱可捨,亦不見功德可取。
於一切法
心無增減。
 
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
因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無界。

既然無界,何有
增減?
 故曰不見法界有增減。

 
世人多是執著增減見,常聽人說,
現在作戰死這麼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
了。
其實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
本無生滅垢淨增減,所以經云一切法空
本不生。

若人執有增減,
便是於無生中妄落生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