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的超越


        
          slide0026_image071   

 

         
     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
     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動靜    包括一切生滅、來去、變化,
                              是時間形式,同時也是空間形式。


 禪師所說的不動,非指形象而言,主要的在求心定。
 必須從事物的動相當中,以求得不動的真理。

  
要在靜的體性中,去融入動的作用中(入流亡所);
  
在動的作用中去證悟靜的體性。

 也就是要能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才是動靜不滯。
 
 僧肇【物不遷論】:

 
「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
   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又曰
:「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
                        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

 往而靜,靜而往。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並非截然為動為靜。
 禪家所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係此理。

      故曰
 
「尋夫不動之作,
   豈釋動以求靜,
   必求靜於諸動。
 
又曰:  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
                                 不釋動而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此是動靜一如的景象,非有道者不能證得。
 
 動靜一如,不是一種理悟,必須證得的,才是真能超越動靜。
 憨山大師註【物不遷論】,至「四不遷義」,註曰:

  『余少讀此論,竊以「四不遷義」,懷疑有年,因同妙師結冬蒲阪,
   重刻此論。校讀至此,恍然有悟,欣躍無極,因起座禮佛,
   則身無起倒。揭簾出視,忽見風吹庭樹,落葉飛空,則見葉葉不動。
   信乎旋嵐偃嶽而常靜也。及登廁去溺,則不見流相。嘆曰:

   
 「誠哉!江河競注,而不流也。
                  如是回觀,昔日世間相常住之疑,泮然冰釋矣」。
 

   如是知論旨幽微,非真參實見,而欲以知見擬之,皆不免懷疑漠漠』。
 
 根據憨山大師的註,超越動靜的問題,很顯然地不是一個知見。
 也就是說:
不以理悟為已足,必須求得證悟。
 也就是要
化知性為感性,才是真能超越動靜。


 根據相對論的說法,動靜是相對的,並無絕對的動與靜。
 一切能力均在相對情形下而存在發展。
 只是我們人類,因需要而不同,愛憎的情緒,隨所要而變更;
 對外境的認識,亦隨情緒而變更,是此心殆無時而非動也。
 
 動靜不是就外境言,外境都是生滅法,有動也有靜。
 也非指心體而言,心體湛然明覺,有如明鏡,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唯有識心,動則逐物意移;靜則沈空滯寂。

  淮南子 云: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害也;
           物至而神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
               好憎成形,而知誘於外,不能返也,而天理滅矣!」


易經所謂「寂而不動,感而遂通」。
    乃人之性也,惡動與求靜,皆為動相。

 隨緣而能不變,則動而非動;不變而能隨緣,則靜而非靜。
 故動之與靜,與外境內心,皆無闗礙,只就識心之趣捨而言。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 繫縛。」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心是動靜的主體,吉凶悔咎所由生,故動輙得咎。
   但人是動物,不能無行動,無思想。

 三祖僧璨信心銘云: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有了一個止的念頭,便是動相,
 只要一心不生,雖動亦止也。



 上文引自周中一著【禪話】  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圖片取材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