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無緣、無境時,
心沒有對外境生起作用之前,
我們的佛性在那?

   在《楞嚴經》裡,佛陀利用耳根的聞性
與阿難尊者進行一場對話說明:

   佛陀叫羅睺羅擊鐘,問阿難說:「你有聽到嗎?」
   阿難與大眾都說:「有聽到了」。

   等鐘聲歇了以後,佛陀又問說:「現在有聽到嗎?」
   阿難與大眾都說:「聽不到了」。

   佛陀又叫羅睺羅第二次擊鐘,而後問阿難說:「你有聽到嗎?」
   阿難與大眾都說「有聽到了」。

   佛陀就問阿難說:「你所說的聽到與聽不到是指什麼?」
   阿難回答說:「若敲鐘,我就聽到;鐘聲沒了,我就聽不到了。」

   當時阿難分不清楚能聽的聞性本不隨所聽的聲音生滅而生滅,
   以致能聽的心隨著聲音在生滅。佛陀為了讓大眾明白生滅的是聲塵,
   不是覺性,於是佛陀又叫羅睺羅第三次擊鐘,這次問的是聲塵,
   而不是能聽的覺性。

   佛陀問阿難說:「有聲音嗎?」
   阿難與大眾都說:「有聲音。」

   聲音停了後,佛陀又問說:「還有聲音嗎?」
   阿難與大眾回答說:「沒有聲音了。」

   聲音完全停了以後,佛陀又叫羅睺羅第四次擊鐘,
問阿難說:「有聲音嗎?」
   阿難與大眾都說:「有聲音。」

   佛陀就問阿難說:「你所說的有聲與無聲,是怎麼的情形呢?」
   阿難回答說:「若敲鐘,就有聲了;聲停了,就沒聲了。」

   佛陀為了讓大眾明白能聽的聞性,不會隨著聲音消失而斷滅,
   於是廣說能聽的聞性與聲音之間的關係。

   佛陀開示說: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
       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
      
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
       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
 
   大意是說:
   如果我們的聞性會隨著鐘聲那樣的生起與消失,
當鐘聲歇時,   我們的聞性就會同時隨著鐘聲消失了,
就同枯木一樣,不會再有聽聞的作用了。

   但是羅睺羅再敲第二次鐘聲時,聞性並沒有消失,
依然可以再聽到鐘響;鐘聲無聲時,也聽到無聲:
聞性的功能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消失。
   若是能聞的覺性隨著聲歇而消失,當下能聽「無聲」的又是誰呢?

   這能聞的覺性並沒有中斷,我們所聽到鐘聲,是聲塵的因緣作用
   撞擊力大,音就大:聲音會有大有小、有生有滅,但是聽聞的覺性,
   並沒有隨著聲塵有大有小,始終「如如」—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如果我們無法明白聲塵是生滅的聞性是不生滅的
   心就會隨著外境生滅而生滅,流轉在生死中了。
 
   我們由聲音的動與靜,明白聽聞的覺性本不生滅,
   再由此延伸到生活上來驗證。

   比如:我們正在看電視、或是在寫文章,電話響了,我們的聞性
   也能同時顯現知道,覺性沒有受到任何障礙;又比如:睡眠時,
   我們沒刻意的去聽聞什麼,但是在睡眠中,若有人在旁邊敲東西,
   睡眠的人,依然可以聽到聲音,不會受到障礙;只是這個聲音會隨著
   他當時的心識,轉為是擊鼓、或其他的聲音。

   佛陀也強調,即使生病了、乃至於四大分散,生命消逝,
   這覺性也一樣不會受到障礙,「如如」不生不滅。
   佛陀由此開示了一個修行方向: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
          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這個法門與「隨順覺性法門」有著相同的方向。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是修證的初步要領,
猶如上文所示,由耳根對聲塵,要先明白聲音是生滅的,
聞性是不生滅的:當我們聽到鐘聲,只要心不在聲音
   的生滅上染著,就不會隨著聲音生滅


   因此,當下明覺妄境緣生的般若覺性不昏蔽,即是「守於真常」;
   亦即明覺妄境緣生的當下,常心現前;又如:
眼根對色塵,我們看到樹、看到花、看到天空種種,
所看到的有著數不清的差別形相,但是能「見」的功能,
   卻沒有差別相:這沒有差別相的覺性,就是心的本來面目。
 
   「息妄」與「顯真」是同時的,不是一前一後
若是尚有前後差別念,那是聞思尚滯留在思慧的過程中,
般若力尚不能在對境中,當下現觀諸法緣生。

   由聲塵了知現象是生滅的,而後延伸到六根對六塵中,
明白塵境是生滅的覺性則是不生不滅
若心起染著,當下隨著塵境流轉;若「守於真常」,
   不隨塵境轉,日久功深,逐漸息滅染著習性,
根塵識心」自會銷落,「常心」如是現前
 
   《楞嚴經》的觀音圓通法門,詳述了如何由耳根對聲塵的覺知中,
息滅攀緣心,顯出不生滅的覺知體性。觀世音菩薩說: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要從聽到聲音中,體驗那不生滅的覺性。開始時,把注意力內攝,
   一定要讓心長時間的沉靜下來,令心清明的了知「有能聽的心與所聽的境」,
   只要在觀察的過程中,不會生起妄念干擾,或者不受妄念干擾,
   心與境就會逐漸合一,心境合一時,稱為「入流亡所」。
 
   由念佛形成「淨念相繼」,也是「入流亡所」的現象。

   此時,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合為一境;既然是一境,
   就沒有「能聽」與「所聽」的粗糙分別念。

   動與靜的分別心,也就隨著一境而逐漸泯然;猶如水乳相容成一味時,
   已分不出水與乳的差別。心對外境的分別止息時,攀緣心也就隨之止息;
   心一旦離開了妄識攀緣,覺性就會逐漸回歸明覺,顯露本來覺照的功能。

   為什麼心只要不隨妄念起舞,心境就會自然的合一?
   因為波浪雖然有起、有落,體性與大海本是同源,只要不起攀緣浪濤,
   這「能所」的分別妄識,就會逐漸消除浪與海的概念分別,回歸同源。

   在最初實踐上,我們都會強烈的感受到寧靜的心被妄念干擾,
   攀緣心無法寂靜下來;如果未能以善巧方便、力勵精進對治習氣,
   來逐漸止息對妄想的攀緣,那麼妄心將隨著習性不斷追逐著情境,
   永遠無法突破「入流亡所」這一關。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所入」是指入於「入流亡所,心境合一」;
既寂」的「寂」是寂靜,不是寂滅:寂靜沒有分別。

   「動靜二相」就泯然不生,猶如水乳混合後,成一相。
   在「一境」中,雖然沒有動靜這分別認知;但是住於「一境」,
   就表示尚存有能住與所住、能聞與所聞的境;
接著,則是不在境上生起執著
   染著,不住於境,由此逐漸深入,洞澈心識的本質
        
   「若棄生滅,常心現前」與《圓覺經》的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同義的。
   說:「塵境生滅,常心不動」,這是對我們初學者在理地上解說的話,
   只要我們了知塵境是緣生,不被塵樈所轉;念起念落,不再透過思惟,
   不再有名言思惟識心,就能念念皆在常心中,猶如巨鳥不論如何飛翔,
   都在虛空中。
 
   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或「知幻即覺」,尚是語言上的解說,
   因為在般若的智光下,「知」的當下即是「覺」,即是常光現前

   若棄生滅,必然常心現前;常心現前,也必然已棄生滅。

   在清淨心性的作用上,一切起心動念、
說空說有、揚眉瞬目,
   皆是「本覺」所現,覺海同一味;

然而,當無緣、無境,心的作用未現前時,
   覺性在那兒?

          覺性非動、非靜,不曾遺失,
         生滅既歇,妄念已不存,回歸「本覺」,
           何必動心再起風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