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水 蓮 花
修行的人,必用一種理念或一種形象,
來調伏自己的身心,使趨向於最後的目標。
以下且用「蓮花」的意象,
來說明修行者用以調適之方便。
一切眾生,依蓮之分類,可略分為四種:
來調伏自己的身心,使趨向於最後的目標。
以下且用「蓮花」的意象,
來說明修行者用以調適之方便。
一切眾生,依蓮之分類,可略分為四種:
一、腐敗的蓮花:
為蓮梗已腐爛,故只能頹萎於淤泥之中,
而任其腐敗。這是譬喻斷了善根的眾生,
無心於修道,故只能隨業牽引於惡道之中。
為蓮梗已腐爛,故只能頹萎於淤泥之中,
而任其腐敗。這是譬喻斷了善根的眾生,
無心於修道,故只能隨業牽引於惡道之中。
二、泡水的蓮花:
蓮梗雖完好,但未能出離水面。
這譬喻為某類眾生,雖能修善;
但不能真發出離心,故雖不至頹萎於淤泥中,
但也不能出離水面。
這是所謂「勸人為善」,典型的人天宗教。
蓮梗雖完好,但未能出離水面。
這譬喻為某類眾生,雖能修善;
但不能真發出離心,故雖不至頹萎於淤泥中,
但也不能出離水面。
這是所謂「勸人為善」,典型的人天宗教。
三、吃水的蓮花:
蓮花雖已能出離水面,但或因出水不夠高,
或因蓮梗不夠結實;於是境風一來,又吃水去也。
這是譬喻於出世修行中,已略能出迷入覺。
但或因見地不夠深入,或因功夫不夠紮實;
於是境界一來,文心隨境轉,作不了主了。
蓮花雖已能出離水面,但或因出水不夠高,
或因蓮梗不夠結實;於是境風一來,又吃水去也。
這是譬喻於出世修行中,已略能出迷入覺。
但或因見地不夠深入,或因功夫不夠紮實;
於是境界一來,文心隨境轉,作不了主了。
四、出水的蓮花:
此蓮花高超水面,蓮梗又紮實堅強;
於是境風之來,不但不至於吃水,且將助其將芬芳遠播四處。
這是真正成就者的形象 ──
「不為泥淤,不為風動;
出水亭立,遠吐芬芳。」
此蓮花高超水面,蓮梗又紮實堅強;
於是境風之來,不但不至於吃水,且將助其將芬芳遠播四處。
這是真正成就者的形象 ──
「不為泥淤,不為風動;
出水亭立,遠吐芬芳。」
故從禪的修行來看,
蓮花能否出離水面,決定於兩個因素:
蓮花能否出離水面,決定於兩個因素:
第一、是否真發道心:
所謂道心,即由迷轉悟、離妄歸真之心。
一切的煩惱生死,皆為迷妄所纏;
因此,真發道心者,必至誠發起求覺悟之誓願,
而於此誓願中,「真疑情」必居核心。
於是從疑而參,從參而悟;
悟境愈高,出水愈遠!
所謂道心,即由迷轉悟、離妄歸真之心。
一切的煩惱生死,皆為迷妄所纏;
因此,真發道心者,必至誠發起求覺悟之誓願,
而於此誓願中,「真疑情」必居核心。
於是從疑而參,從參而悟;
悟境愈高,出水愈遠!
第二、功夫是否紮實:
不管是悟前的疑參,還是悟後的保任;
都必有紮實的功夫作後盾。譬如蓮蓬,
必依堅強的蓮梗,才能出水一樣。
功夫愈紮實,即蓮梗愈堅強。
不管是悟前的疑參,還是悟後的保任;
都必有紮實的功夫作後盾。譬如蓮蓬,
必依堅強的蓮梗,才能出水一樣。
功夫愈紮實,即蓮梗愈堅強。
於是,一個修行者,必常以蓮花的意象來自我反省,
問當下自己:
「是出水的蓮花?還是吃水、
泡水、或腐敗的蓮花?」
如非出水的蓮花,則再觀照:
「是道心不夠堅強?或功夫不夠紮實?」
於是當於慚愧懺悔中,起對治調伏。
問當下自己:
「是出水的蓮花?還是吃水、
泡水、或腐敗的蓮花?」
如非出水的蓮花,則再觀照:
「是道心不夠堅強?或功夫不夠紮實?」
於是當於慚愧懺悔中,起對治調伏。
但願學人時時以此「出水蓮花」的景象,
來調伏身心的缺漏,而越出紅塵苦海。
本文作者: 果 煜 法師
來調伏身心的缺漏,而越出紅塵苦海。
本文作者: 果 煜 法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